「就這樣地」解決

原著 稻垣瑞劍 翻譯 釋瑞覺 校訂 釋蒙光 2025年5月22日

「就這樣地」解決

大悲願船

法之聲(序)

信者的新年

佛法的真滋味

「帶你去喲」

空手回家鄉

智亦不要,愚亦不捨

報謝之外無他

聖人的面目

無礙一道

人生的問題

安心之要

成佛之道

大悲的活動

夢的世界有心的神殿

佛法的真價值

地獄中聞法

就這樣地」解決(本篇)

「就這樣地」解決

二十二、就這樣地救度

噫!大哉!美哉!教行信證!

唯此是明示我等濁惡凡夫「就這樣地」被彌陀大悲本願救度的相。「就這樣地」是佛智不思議,亦是我等的大信心。「就這樣地」是絕對的呼喚聲。大悲的招喚聲,真心徹到處,明白真的是「就這樣地」,而仰信本願一法的尊貴。身為愚惡凡夫,若不是「就這樣地」,絕對沒有其他獲救之道。

「就這樣地」彰顯一佛力,唯有靠佛力方能獲救,此云「他力」,亦云「本願力」。明白「就這樣地」的救度,其心云「廣大難思慶心」。這個慶心自會讓人仰信廣大難思的德海。若問要如何表達這份歡喜、讚嘆呢,則是自然地從信海流出的南無阿彌陀佛。稱名念佛,並不是為自己往生極樂而稱念,而是如「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德,讚嘆「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言語,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即使從早到晚誦經,或是作偈頌讚嘆如來的德分,也讚嘆不盡佛德,唯是由口念出「南無阿彌陀佛」,方能讚嘆廣大的佛德,這是何等幸福的事啊!

從如來的佛方來說,南無阿彌陀佛是「就這樣地」來的招喚聲。從我的機方來說,唯是南無阿彌陀佛地領受而已。南無阿彌陀佛地領受,即是歸命的一念。法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機也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叫做機法一體。關於往生大事,除了南無阿彌陀佛以外,絲毫也不能加上凡夫的雜染心,這就叫做「就這樣地」。

「難思弘誓」,指讓以今心現狀的我,「就這樣地」搭乘大悲願船之意。大悲願船中,既無萬行,亦無諸行,亦無雜行。能乘之願船是大悲真實心故,所乘之我亦唯「就這樣地」淨信而已。既不需持戒坐禪之行法,亦無定散自力之諸善。若徹底「就這樣地」救度,亦無必要說「就這樣地」,唯有仰信難思弘誓而已。信憑大悲願船處,我這邊,真的是「就這樣地」。

就因為有無礙光明,我的無明闇自然被照破,而出明信佛智之曉。於此,凡夫的計度一樣也沒有,連計度探頭的餘地也沒有,真的是「就這樣地」。噫!大哉,無礙光明!

就這樣地救度故,沒有必要斷煩惱去往生。對我而言,未斷惑的現狀,被開啟涅槃常樂的覺證,誠是「不斷煩惱得涅槃」。這就是所謂的「大乘的極意」、「究竟一乘」。世界雖廣,不斷煩惱得涅槃的宗教何處有呢?不斷煩惱得涅槃的緣故,真的是「就這樣地」。

「就這樣地」解決

依大悲光明,為宣說「就這樣地」的大乘,而有《觀無量壽經》的法筵。韋提希夫人是獲得「就這樣地」救濟的第一人。韋提請求釋尊:「教我正受」,世尊說:「觀知本願成就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觀知,指信。信,唯是無礙光如來大悲心的徹到。對我來說是就這樣地,是貪瞋煩惱就這樣地。是在此中湧起清淨、願往生心,所以是不思議!不思議指如來的大悲廣慧力。

「就這樣地」,是本願成就的真實心。真實心之外無如來。真實心凝聚為六字的尊號。依如來的真實心,我等獲救。我等不論如何做,都是虛假不實的心。即使有心改不實心為真實也做不到。不實的我「就這樣地」被真實的如來帶著、被吸引、被救度、被送到船上往生而得淨土的妙果。無善根、唯知作惡的我,不是成了善人以後才往生的。正因為是萬善圓備的嘉號,是轉惡成德的德智故,不善造惡的現狀能獲救。如此的信心,非身為凡夫所能思議,也無法相信,故言「難信金剛信樂」。

徹底「就這樣地」難!難!故佛言「難信」。是「就這樣地」的緣故,我的信仰不會有錯。此信如金剛不壞貫徹到臨終,故言「金剛信樂」。

若獲得「就這樣地」之信,往生是易中之易。人往往很難徹底「就這樣地」,因為人善動「知解分別的凡夫心」,所以是易往而無人。

「就這樣地」是如來招喚勅命的絕對性。若明白絕對勅命是絕對勅命,自然會「就這樣地」。雖然說有勅命,因為沒有真正地明白勅命的絕對性,所以才會種種恃寵不聽話,才會生起計度心。

映於「就這樣地」之信眼,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尊貴、強力、清淨、真實的「一法」。凝視此「一法」時,即能看到此「一法」超越凡夫雜善的下界,高聳於雲霄。仰信「一法」處,本願力為本願力運作於彼處。仰信亦是由本願力仰信。一法中,有我的安心,亦有我的往生。此意即「就這樣地」。

「就這樣地」解決

戰敗後已過五年,人的生活愈來愈苦。連活著都尚且如此辛苦,佛法對生計有什麼幫助呢?

答曰:正因為是無常火宅之世,更需要佛法。苦中有清淨快樂的綠州,不能吟味的人是無法明白的。活著是指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被賜與時,慶喜原來自己想要的就是這個。此味非常深故,不易了解。

我等被煩惱障眼的人,不知道自己真心想要什麼。如來憐愍這樣的眾生,賜與不生不滅、不老不死的佛種。頂戴大信心,凡夫才發現自久遠劫來一直想要的就是這個,真的是這個。想要的東西和所賜的東西一致,除信心的世界以外無他。被賜與時,志願於茲滿足,獲得無量壽的生命。這是真的活著,且是唯一的活路。於人生,努力再努力,汗流浹背才掙得一口飯吃。但是領受從如來的寶藏取出的六字之寶,則是免費中的免費。「就這樣地」是「免費中的免費」。

法的深信原樣地成機的深信,人會自覺到「佛度我這無藥可救者」。令自己的眼睛知道自己的罪惡是「佛智」。「佛智圓照」以外,無法的深信,亦無機的深信。信佛智不思議以外,沒有我等的往生。若問如何信呢?佛「就這樣地」救度我等,是何等佛智不思議呀!如此地仰信佛智。自己的信相、信憑相、想像相,沒有它們的事,有的只是「就這樣地」。

有人自以為已經完全沒有「做善事求往生」、「念佛求往生」的心了,但是這個念頭很難拿掉,好像無形中會跑出來。這是因為沒有徹底「就這樣地」的緣故。徹底「就這樣地」是指,真實地相信「依南無阿彌陀佛的佛智策動往生」。不是因為你信才往生,是因為佛要救度我等,所以自會無法不相信。如此的信心是「就這樣地」之信心。信的世界不需要心用力:「要如何信才好呢?」「要怎樣得信心呢?」等,不需要工夫去思案。因為是「就這樣地」救度我等,所以唯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仰信廣大難思的弘誓而已。念佛有冒出來也行,忘掉了也很有趣。想到的時候,讚嘆佛力、佛德就行。利劒老師七十多歲時,跟瑞劒說:「念佛真是好,讓我們來念佛吧」地勸瑞劒念佛。這是苦已脫落的喜悅念佛、讚嘆念佛、報謝念佛。

聽到這裏時,有人馬上會想:「若念佛沒這樣的話,是往生不定」,而刻意地修飾自己的機,所以損失往生的大益。當聽到、看到別人很虔誠的樣子念佛時,應想:「啊!慈親的呼喚聲透過此人的口在呼喚我」,而心生歡喜就好。不要以為別家的花都開的比較漂亮,不需要悲嘆沒有像什麼人一樣就不能往生。往生絕對是「就這樣地」。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個的證明,這並不是瑞劒信口開河在說「就這樣地」。之所以會再三地強調「絕對絕對」,是因為事實就是絕對地、無條件地、「就這樣地」的緣故。

心生懷疑時,看絕對就不會是絕對,就想靠自己去發現往生之道,想要在自己的心中探求信心。雖說是信心,佛力之外沒有,大悲招喚的勅命外沒有,既然是此外所無,果然是「就這樣地」。仰讚《教行信證》於茲已有四十五年,光是徹底此一事,難哉!

十九願的安心,云「修諸功德願」,因為有若做善事就往生的心境,所以安心。說此凡夫的善根是少善根沒有助益的是二十願,是真門的念佛。真門講即使做善事也不能往生,此門強調唯有念佛一法的立場雖好,但在內心深處,仍依賴著定散心。念佛亦用自力的心在稱念,想要念佛求往生。這樣的心念不知於何時也完全脫落了,唯只剩如來的呼喚聲在耳畔作響,這就是十八願的信心。十八願是「就這樣地」之信心。諸如此般,逐漸地感得大悲心,不是凡夫的力量,完全是法德自然的妙益。親鸞聖人也是三願轉入,而且經常慶喜著托本願力的福蔭。

「就這樣地」解決

此人生很苦,擔心煩惱苦的人生明天如何,這是人之常情,會如此是因為佛經拜讀的不夠。《阿彌陀經》裏說:一切諸佛證誠護念。有信的人是「蒙諸聖尊重愛」。世尊說:「是我善親友」。又聖人言:「萬善圓備嘉號,滅苦證樂」、「至德風靜,眾禍波轉」。總之,苦被減輕,業報亦不能感,如此再有苦惱的風來時,歡喜地接受如何呀?

一切的道德是信德,又一切的幸福也是信德。信德,是諸佛護念所賜。生死的問題為何重大呢?因為一旦去世,即不能再得人身。何故生死的問題難呢,難解決呢?凝視生死的問題,感其重大性時,自能明白此問題用凡夫的力量無論如何也無法解決。但是,人卻想自己去解決。努力的結果,發現是「就這樣地」,這時方始解決生死的問題。「就這樣地」的解決不是凡夫的解決,是如來的解決。知道如來是如來時,對如來的解決一點也不懷疑。輕視如來的力量,就會想自己動手去解決。一動手,則不論到何時也無法解決得了。此處先哲道:「往生這樣的一大事,非凡夫可計度,應一心一意地任憑如來」(《執持鈔》覺如上人)。「任憑」,即是「就這樣地」。

相關鏈接:

「就這樣地」的滋味

「就這樣地」——真安樂的法門

「就這樣地」

「地獄必定」與「成佛必定」

凡夫的地獄必定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1)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5-06-06 15:41
Next 2025-06-06 16:2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