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薰習的生活

瑞默老師法座開示 蒙光編校 2023-08-02

佛法薰習的生活

和福州的大家很有緣。即使在日本,也從來沒有這樣子每天講佛法的紀錄。這次在福州是破紀錄,每天晚上都講,而且要講這麼久,這是破紀錄。這個因緣,大家不要以為來這裡共聚一堂,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其實這個都是因緣。因緣,用我們人的腦力、用電腦,怎麼安排都安排不出來的,這是不可思議。 

「因緣」這兩個字,講得真好,而把因緣這兩個字教給我們的,就是佛陀。佛無法度無緣的眾生,無緣、沒有因緣的話,你再怎麼努力,想要跟那個人傳達真理,想要講事實給他聽,沒有因緣的人沒有辦法接受真理。 

佛法薰習的生活

講到因緣,講一個兒時聽過,忘也忘不了的故事。在日本一家寺院,有一隻母貓在地板下做窩,生了五隻小貓。吃奶的時候,母貓就把小貓叼走,餵完奶後再叼回來,小貓每天都在寺院大殿的下面聽到誦經的聲音。因為聞誦經、因為佛經的功德,五隻小貓就得了人身。五隻小貓後來轉生爲五個小沙彌,都在寺院當沙彌。他們因為過去世有聽聞誦經的聲音,過去世聽過的佛經,他一看就過目不忘,可是在吃奶的時候沒有聽到的那一段,怎麼記都記不住。寺院的老和尚就入定,去觀沙彌們的過去世是什麼樣的因緣,為什麼有的佛經過目不忘,有的怎麼背都背不起來,才知道是這樣的因緣。 

如果過去世我們沒有薰習佛法的因緣、沒有遇佛法的因緣,即使得人身,你怎樣想要把佛經、佛語背起來,很難。不只是貓,寺院大殿外面如果沒有打掃清潔,有垃圾的話,就會有螞蟻,即使是螞蟻,牠在大殿附近築窩,住在那裏,牠如果聽到誦經的話,也能得到佛經的功德。 

佛法薰習的生活

家裡有供花的人,這個花你們怎麼處理?一般是把花扔在外面,老師從小就被教育說花不可以隨便扔在外面。為什麼?因為花丟在外面會腐爛,就會招來蟲蟻,所以老師家的習慣是供佛的花不隨便丟在外面。 

在日本,真宗遍及各地。日本式的建築,大殿下面都有空間,可以住動物,所以狗、貓、螞蟻、蟲都會在那裡築巢。如果大家看到大殿下面有住動物,不要隨便把牠們趕走,因為牠們是有因有緣才會來住在大殿的下面。牠們住在大殿的下面,所以可以每天聽到誦經的聲音,這對牠們來講是好的。 

所以老師從小就被教育,看到貓叼著魚跑到大殿的下面,不可以拿棍子把牠們趕走,要讓牠在那裡住。即使牠是叼著魚過來,牠的耳朵可以聽誦經的聲音。只要牠有聽誦經的聲音,經有功德,功德會透過牠的耳根,進到貓的身體裡面。不要小看所誦的這一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不要小看經文,經文的功德力不可思議。所以對於佛經,我們不要糟蹋佛經,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貓因為有聞到佛經的聲音,就能夠靠佛經的功德得人身,所以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我們這裡有小朋友,這小朋友很有福報,很多人七老八十才聽到佛法,小朋友小小年紀就能夠來到講佛法的地方,福報很大,要好好珍惜來聞法的因緣。那裡有位媽媽抱著寶寶,你不要小看那個小朋友在睡覺,他坐在這裡,佛法的聲音、真理的聲音可以進入到他的八識裡面。遇佛法的因緣,只要遇一次就是一次,遇一次就是一無上。我們講是講「因緣」,其實這裏還包括一個「果」,因、緣、果。你遇到一次,就有一次的果出來。

信心中的因緣法是恩海無量

聞到阿彌陀佛的威神無極,才算畢業

佛法薰習的生活

除此之外,大家看到寺院的屋頂,寺院的屋頂你光是看一眼而已,也能夠得到佛的功德。瑞劍老師從東京搭新幹線回神戶,經過滋賀縣,因為滋賀縣是日本國內寺院最多的,所以坐在新幹線往窗外看,間隔不長就會看到寺院。有一次,老師陪瑞劍老師到東京,瑞劍老師只要看到寺院的屋頂,他就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那時候瑞劍老師脫口而出,他說,滋賀縣是寺院最多的地方,寺院多就表示有「土德」,這是不容易的事。所以滋賀縣是日本全國唯一沒有天災的地方,沒有颱風、地震、水患。因為瑞劍老師有到各地去講佛法,當他來到滋賀縣的時候,看到滋賀縣有那麼多寺院的屋頂,有很多寺院,就跟老師講,滋賀縣是有土德的地方。滋賀縣之所以沒有天災,就是佛法的「お蔭」(御蔭,冥加),託佛法的福,託佛的功德,所以沒有地震、颱風、水患。瑞劍老師到滋賀縣來傳法的時候,這個是第一印象。 

親鸞聖人的〈現世利益和讚〉(No.99·四)有:  

南無阿彌陀一稱

此世利益無邊際

流轉輪回之罪消

定業中夭得免除

現世利益有這首和讚,和讚有很多。滋賀縣沒有天災,不是為了求現世利益才蓋那麼多寺的,可是因為有那麼多寺,自然而然就能夠有這個利益。 

不要小看佛像,你有拜一次佛的因緣,就得一次的功德。除了要恭敬佛像之外,也要珍惜、愛護佛經。我們學佛的人,首先要認識佛法的功德。一樣是捐錢,你捐錢給一般的慈善機構或是做善事,和捐錢給寺院的功德箱,功德是不一樣的。捐錢給寺院,功德是不一樣的。如果遇到有人要蓋正信的佛寺,你們盡量的捐獻,那是功德無量,不是普通的布施,和普通的布施不同。救人和捐錢蓋佛寺,那個功德完全不一樣。老師因為從小就這樣耳濡目染,所以這個已經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在我們的血液裡面。獻金給政治家和獻金給佛,功德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說給大家參考。 

佛法薰習的生活

日本之所以會有這個習慣,是因為真宗在日本已經有八百年的歷史了,所以已經成為他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了。再往前推,從聖德太子立國以來,已經是一千三百年了,佛教的薰習已經變成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即使是老師,也會布施捐錢給所屬的寺院,為什麼?我們不是捐錢給住持,而是供養他的袈裟,這是福田衣。即使是佛陀,對福田衣也是恭敬的。供養,不是供養人,而是供養福田衣,因為是袈裟有功德,不是人有功德,這個觀念要正確。請大家觀念要弄清楚,你到寺院捐獻給寺院或是放功德箱,那跟你做一般的慈善事業,功德完全是不一樣的。 

有皈依過的人,盡量要戴皈依帶,這是在家人戴的。這是袈裟,這個叫作圓袈裟,袈裟有很多種,有圓袈裟、五條袈裟、七條袈裟。你們有因緣的話,可以去得度,戴袈裟。是袈裟有功德,不是人有功德。你們有門徒式章(皈依帶)的人,要珍惜。你既然是一個佛教徒,就要有佛珠,這是佛教徒的禮儀,拜佛的人要拿佛珠拜佛,不要空手拜佛,在日本,一千三百年來都是這個習慣。 

佛法薰習的生活
門徒式章(皈依帶)
佛法薰習的生活
圓(輪)袈裟
佛法薰習的生活
佛法薰習的生活
佛法薰習的生活
佛法薰習的生活

以前的祖師之所以會留下這個習慣給我們,一定是有因有緣。我們現代來學這個法的人,不要讓這麼好的習慣消失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基本,這個基本要做好,才來談學佛。你們去寺院拜佛的時候,要帶佛珠去,不要徒手去拜佛,那是不如法的。你要拿佛珠,才不會粗魯地拜。習慣成自然,這是很重要的。老師只要看到佛寺的屋頂,一定會合掌頂禮。有皈依帶的人,聞法或是去寺院時,要隨身擕帶,佛珠也是。佛書不可以直接放在地上,佛書要放地上時,要放在你的包包上面,要用東西墊著,不要直接放在地上。 

晚上我們講《臨濟錄》,這裡面全是漢文,這是老師年輕時寫的字,密密麻麻,這是老師年輕時跟瑞劍老師學的。老師之所以會學《臨濟錄》,是因為到瑞劍老師的家裡時,看到瑞劍老師的書房裡有這一本,老師自己就跑到舊書店,去找了一本一模一樣的版本。買到了就很開心,拿去給瑞劍老師看:「老師,你看,我也找到一本!」瑞劍老師就說:「你也找到了,很好,讀來聽聽!」就叫老師讀。因為這全部都是漢文,一般的日本人如果漢文基礎不夠,自己讀會讀不明白。不要說日本人,現在中國人也是,如果漢學基礎不好,叫你讀,你也讀不來。所以是這樣子開始講《臨濟錄》的,是一對一的,所以內容很精彩。 

佛法薰習的生活

老師是二十多歲的時候學《臨濟錄》,那時候孩子還很小,不小心把墨汁打翻在書頁上了,現在看到這個就喚起以前的回憶。你們不要看我現在坐在這裡,每天好像悠哉悠哉,我像你們這麼年輕的時候,是這樣子苦讀來的,很努力讀的。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因為年輕時學的東西不會忘記。 

大家讀佛書,佛書會跟你感應道交。如果喜歡看小說,你就跟小說感應道交,那麼跟小說感應道交,會去什麼地方?會去迷執的世界。聰明的人就要跟佛法感應道交,你才能夠到悟的世界去。 

託佛法的福,因為年輕的時候都跟佛法感應道交,所以八十四歲了,還能夠到福州來,這個也是因緣。一樣是得人身,有人的因緣是玩的因緣,所以有人是到處旅行。因為你遇的因緣不一樣,你的人生就不一樣了。別人的因緣是去旅行,到歐美,到迴教、基都教的國家。而老師的因緣,因為從小就被六字名號綁住了,所以我的因緣就是常常跑寺院,看的是佛書,跑的地方是寺院。八十四歲了,才有這個因緣到福州來。

因為是從小薰習,所以到現在這個年紀了,只要看到佛寺的屋頂,自然而然,即使手沒有辦法合掌(按:老師中風留下後遺症,左手無法舉起),心也會頂禮。大家看到好吃的東西,是不是想吃?那是一種自然。跟大家看到好吃的東西就想吃的習慣一樣,老師只要看到寺院的屋頂,自然就會合掌禮拜,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我們人會受到感染,一樣要感應道交的話,盡量不要去跟迷執世界的東西做感應,盡量去跟佛法感應道交,這個是很重要的。 

大家在這裡聽聞佛法,你們回到你們生活的地方去,老師舉吃的例子,如果你常常跟吃喝玩樂感應道交,不知不覺你就會沉迷在吃喝玩樂的世界裡面了。法座結束以後,你們個人回去生活,如果你的生活不離開佛法,盡量跟佛法感應道交的話,自然而然,你跟佛法的因緣就不會斷。 

所以,聰明的話,就要跟真理、跟佛感應道交,不要跟美食感應道交。你得人身的時候,跟美食感應道交的人,會招來什麼果報?很容易墮畜牲道。跟你們講這個,好像在哄小孩一樣,不是的喔。學習,愈小開始學習愈好。尤其是得男身的人,更要好好努力地發奮學習。

(休息一下)

融入骨血

力的關係

我勸學佛重抖擻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供佛的花要如何處理,請老師再說一次。另外,不如法的佛書當廢紙處理,送到化紙爐裡,請問這樣如法嗎? 

(答)老師有講幾個方法,精神是一樣的。供過的花,如果當一般的垃圾丟掉,其實都是有罪過的。可是這裡沒有山,要拿到山裡去埋起來是很難的,這是現實,所以你就知道我們每天都在做不如法的事情。至於佛書,交給專門收集舊書的業者去處理,不得已也只有那樣子去做,但是你要知道那不是很如法的,但那是不如法中的唯一如法。 

如果佛書沒有地方放,就用紙箱裝起來,堆在牆角。如果房子很小,書很多,一下子沒有地方放,像老師家住在滋賀縣山下,他家有個倉庫,專門放佛書用的,不要的佛書或是已經用過的,像我們每個月有出版《法雷》月刊,不用的原稿都放在紙箱裡面,然後放在倉庫。有的已經好幾十年了,都被蛀蟲蛀了,這樣蛀蟲也會得到佛的功德。 

你們就記住一個原則,佛書千萬不要自己去燒,這是一個。第二個,你們有破舊、不能看的佛書,就用紙箱先把它裝起來,放在牆角,讓它自然腐化最好。你知道怎樣做是不對的,當你做得不對的時候,譬如燒佛書是不可以的,萬一你燒佛書,你要知道這是不對的,你就要懺悔。先要知道這是不如法的。小朋友要從小好好地教育,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要模稜兩可。小朋友也會做他認為對的事情,那知道是不對的,他就不會去做了。 

什麼最可怕呢?無知。無知的罪最重。所以為什麼我們人需要教育?就是因為不要無知,因為無知才會造業、造罪,所以要教育。那麼,家裡最好的教育者是誰?祖母。老師之所以能夠知道要學佛、拜佛,就是因為祖母的引導,老師的祖母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念佛人。老師小時候如果不拜佛,祖母就不給飯吃,就讓我餓肚子,所以為了要吃飯,我就乖乖地去誦經、拜佛。老師小時候,祖母是我們家中的權威。爸爸很兇,只會揍小孩,我是受祖母教育長大的。在日本,祖母學佛學得很好的話,孫子就能夠學佛學得很好。 

這是詩人小林一茶的詩:「沒有媽媽的孩子,一看就知道。含著指頭,站在角落。」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為什麼說做善事會去地獄? 

(答)因為人做了善事,就會有「我做了善事」的執著留下來,是那個執著在墮地獄,不是你做善事墮地獄,而是執著「我做了善事」的那個執著在墮地獄。我們人做了善事,就會永遠記得,譬如他對你好,他會永遠都記得他對你很好,所以你要記得他的恩情,不然他就會生氣,這就是人性。人做了善事,會執著,會起慢心;但是你身為人,你不做善事的話,就跟貓狗沒有兩樣。在《一念多念文意》中,親鸞聖人有講到什麼是凡夫,凡夫就是貪瞋痴很重。它有一段文說,凡夫做了什麼就執著什麼,所以才叫作凡夫。因為凡夫執著心很重,貪瞋痴很重,所以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懺悔,所以善導大師才說「念念稱名常懺悔」。

自力他力的分野

佛入衆生心

最高的“神”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供養真宗寺院和供養一般寺院,供養如法的僧人跟供養不如法的僧人,所得的果報一樣嗎?

(答)供養如法的僧人跟供養不如法的僧人,所得的果報是不一樣的。不如法的僧人,你不可以去供養,不要去幫助他造業。 

為什麼要供養道場?就是因為透過道場,佛法能夠繁榮興盛。這裡問說供養真宗的寺院和供養平常的寺院,所得的果報一樣嗎?你供養一般的寺院,真宗的教法會興隆嗎?你既然是阿彌陀佛的孩子,你要做阿彌陀佛歡喜的事情,那麼阿彌陀佛最歡喜的事情是什麼?是希望本願的教法能夠弘揚開來,你去供養平常的寺院,真宗的教法能夠弘揚開來嗎?所以你們要去做阿彌陀佛高興的事情。 

你們要供養僧人,因為你們已經是遇到本願教法的人,所以要供養的話,弘揚本願教法的僧人就值得你去供養。如果這個僧人拿到錢就作私用,那跟平常一般的人有什麼兩樣?那你去供養這樣的人做什麼?是僧人在弘揚教法,還是我們一般的門徒在弘揚教法?我們要去正視這個問題。這也不能講得太詳細,好像是在說僧人的壞話一樣。 

佛陀的時代,因為出家弟子愈來愈多,僧人愈來愈多,當他們生活安定,人一多的話,教團一大,人就開始墮落,所以佛陀制定很多戒律出來。所以真正的弘揚佛法,反而是靠在家人在弘揚,出家人要感到很慚愧。我們不可以誹謗三寶,所以講到這裡就好。

(問)何謂清淨心? 

(答)什麼是清淨心?無我的心,就是清淨心。但是,我們有沒有無我的心?沒有。我們的心都是染污的,為什麼?我們都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的心都是染污的。因為我們的心都很執著,所以你看看你供養佛,你往功德箱裏丟錢,丟了多少你永遠都記得,那個就是執著,就是染污心,沒有辦法無我。 

所以你們拜佛,不要記得自己拜幾拜,不要執著自己有拜佛了,連「有拜佛」這個念頭也要丟掉。你拜就拜,不要執著自己今天拜了多少拜。

大家要訓練自己,你做了善事,你要忘記自己做了善事,你做就好,不要記得自己做了善事。像你們有布施做供養,做供養就好,不要記得自己做了供養,把那個我忘記。我們人捐助了多少,那個執著心每天念「我上次捐了多少,這次又捐了多少」,天狗鼻子愈來愈長,那個鼻子要打掉。你要學習去忘記自己做了善事、好事、布施,能夠忘得了,表示你是人;如果忘不了,就跟貓狗沒有兩樣。 

所以,為什麼禪宗要打坐參禪?就是要進入無我的狀態,就是要去我執。但是人稍微會打坐以後,有嚐到無我的境界以後,「我,無我了」,還是有我。我們再怎麼無我,都是有我,所以我們都是「我」。 

釋尊果然是佛

“你行,還是不行?”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何謂一念淨心?

(答)一念淨心就是「無心」,也就是「本願力」,也就是「佛心」,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慈親心」。我們沒有一念淨心,我們只有領受佛心而已。因為我們人都是「我」的存在,阿彌陀佛給我們一念淨心,我們也會把它變成我執的心了。

(問)何謂無相智慧? 

(答)人無我、無心的話,就可以看見真理。無相的智慧,就是我執去掉了,自然而然智慧就會出來了,這樣的智慧就能看到真理。我們人之所以身在室內就沒有辦法看到門外的東西,就是因為我們欲望很重,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是無我、無心的人就可以透視到門外。一個沒有我執的人,可以看得很遠,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世界。但是只要我們有我執、有自己,我們就看不到牆壁外面;無私、沒有「我」的話,就能夠有智慧眼出來。 

無我的人,連明天會好天氣還是會下雨,他都會知道。無我的人,能夠預知,可是當你想要去預知,那就是有我了。有想要預知什麼的念頭時,為了要得到預知的能力,而去做什麼,那就是有我了。聽到有人可以預知明天是好天氣還是下雨,有人就嘗試想要預知明天的天氣,有這種「想要」的念頭的當下,就是我執了,當你有這種念頭,就沒有辦法得到預知力量了。你不要去管明天好天氣還是下雨,到明天就自然知道是好天氣還是下雨天了。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平時雖有聞法,可是關鍵時刻發現佛法都不見了,這樣下去只能投胎到其他道去了? 

(答)為什麼到關鍵的時候,佛法會跑掉?是因為沒有「無我」。為什麼到關鍵時刻佛法會不見?是因為你來聞了佛法,有「我什麼時候去福州聽老師講法了」(注:執著自身的資歷,有所得的心)這種念頭在,這種意念很強,所以到緊要關頭的時候,佛法就不見了。 

譬如,我們現在來聞佛法,不同的人心態就不一樣。有的人聞了,什麼都沒有記得,可是會有一種原動力,推動他不停地學習佛法、親近佛法。還有一種是,他記得老師今天講了什麼,昨天又講了什麼,他都記得很清楚,可是遇到緊要關頭的時候都不見了。 

你聞了佛法,你要把這個「聞了」忘記,這是在講什麼呢?是在講「忘記自己學佛法,忘記自己來聽聞佛法」,因為你能夠忘記,表示你已經不是用你的頭腦在聽聞佛法了,而是用你的身體。用身體聞法的時候,自然而然就不會有「我聞了佛法」的心出來。用身體聞法的人,自然而然就生活在佛法裡。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來聞法之前,每天提醒自己今天要聞法。 

(答)你來聞法可以,但是你要忘記去聞法了。你今天來聞法,聞了法以後,你要忘記今天有來聞法,為什麼?「我昨天也去聽老師講法,我上次也去聽老師講法,我幾年前也去聽老師講法了」,這就執著了,要把這個執著忘掉,忘掉自己有聞法。 

(問)老師是不是說聞法像吃飯穿衣一樣自然? 

(答)對。就像你活著一樣,我們都忘了我們活著,所以你來聞法,你要忘了你有聞法。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所以送給大家八個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聞法就是要有這種心。有這種心的人,不論做什麼,都不會執著,是自然去做的。一樣是做該做的事情,但是你不要執著自己做了什麼。佛所行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黃檗禪師和臨濟禪師也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也是不能模仿的,你們學《臨濟錄》就知道,後來弟子要模仿臨濟禪師,結果被臨濟禪師拉下座,這也是模仿不來的。 

不要模仿,自然最好。就好像肚子餓了就吃飯一樣,口渴了就喝茶一樣,是自然的。我們學佛,就跟肚子餓了就吃飯一樣。一樣是吃飯,有的人是肚子餓自然去吃飯的,有的人是不吃飯不行,就非怎樣不可,不要有那種心。 

佛法的世界,水從高處往低處流,雲從東邊飄到西邊,學佛就像雲飄水流一樣,是很自然的事情,大家知道嗎?雖然知道,但是做不到,對不對?做不到的話,就跟不知道一樣。阿彌陀佛救度眾生,沒有「我在救度眾生」這種念頭,所以能夠無量壽、無量光,因為無我才能長久,所以佛才值得我們頂禮、皈依。 

你模仿得了嗎?模仿不了。我們起念頭想要模仿佛的修行,這一出發就不對了。我們學佛就是自然最好,自然法爾。你可以試試看,我們不論做什麼,我們這個「我」都會存在、都會留下來,不論你做什麼,都會有我。我們人肚子餓的時候,不用起心動念,自然會吃東西。你並不是為了吃飯而吃飯,是因為肚子餓而去吃飯,所以吃飯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自然」是很難的東西,那自然要用在哪一方面?哪一方面都可以用,但是你不要惡用自然。譬如,有些人很懶惰,老師來講法,他不來聽,說「你要自然一點嘛」,然後不來聞法。自然,不要用在壞的方面。佛的自然,是因為佛不斷累積地修行,所以佛的修行圓滿,這個就是佛的自然。那凡夫的自然是什麼?懈怠、懶惰。我們凡夫很會為自己找藉口,「我累了」、「今天沒有時間」,凡夫的自然是懶惰懈怠。 

每個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最愛的孩子

見聞得益

如是我聞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是不是愈親近佛,愈發現自己無法自然? 

(答)對。就好像我們沒有洗臉去照鏡子一樣,「啊,我的臉這麼髒」,佛就像鏡子一樣。

(問)所以愈學佛愈發現自己佛法用不上,這是正常的? 

(答)對。愈聞佛法,你會愈發現凡夫什麼也做不到,自己沒有在修行。我們沒有修行的人,去聽有修行的人講話,你會發現,「啊,我沒有修行,我很慚愧」,你自然而然會有這種心出來。 

聽人家講修行怎樣,覺得很好,可是你聽歸聽,還是依然故我,這個就是凡夫。很少人聽到修行很好,就真的跑去修行的。不論我們聽到什麼,我們還是依然故我,這個就是凡夫。 

我們凡夫的懶惰懈怠,是無底的,我們很會為自己找藉口、找台階下,所以祖師才跟我們講,佛早就知道凡夫是這樣的存在,而為了我們發下本願,要救度我們。所以,才會說我們凡夫是煩惱具足。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愈學佛,愈發現自己沒有進步,實際上是已經在進步了? 

(答)對。 

(問)可是我們又會執著「我有進步了」。 

(答)對,我們凡夫沒有辦法不執著,叫你不要執著,也不行。連自己在執著也不知道的人,就沒有辦法去掉執著;可是知道自己在執著的人,無形中他的執著已經被拿掉了。在日本有個說法,什麼是阿呆?就是連自己是阿呆也不知道的,是阿呆。

佛眼看我們,其實我們都是阿呆。做爸爸媽媽的來看自己的孩子,常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笨。這裏說的不是那種程度的笨,而是你明明知道孩子這樣做下去會做錯,你提醒他,可是他還是一樣做,這就是孩子。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所以做父母的才更為孩子操心,更離不開孩子。 

就是因為凡夫很呆,所以佛才更不捨離凡夫眾生。 

佛法薰習的生活

(問)這是絕對矛盾的統一

(答)對。這就是宇宙的真相、世界的實相。 

(問)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慶幸活在這樣自然法則的宇宙裡,慶幸能夠透過這樣的佛心獲救? 

(答)雖然你嘴巴這樣講,但是你有真的歡喜了嗎?就是因為沒有辦法真的爲真理歡喜,所以才叫阿呆。所以,阿呆無藥可治、無藥可救,不論你從哪個角度去看,阿呆都是阿呆。

(結束) 

2007.12.02 福州

平常心是道

生活以念佛爲中心

八正道——佛法者的生活

佛法的生活:道在葷素屎溺

聞法落實於生活(假期的法談)

信心中的生活

袈裟搭在西服外:穿在身上的净土真宗

【西本願寺】Vol.79 正装 輪袈裟 門徒式章】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08-06 20:43
Next 2023-08-06 21:38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