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取光中之身

原著 稻垣瑞劍 翻譯 釋瑞覺 校訂 釋蒙光 2025年8月17日

攝取光中之身

呼喚聲

鼠輩不知還愚

做個活死人

靈的直觀

放眼盡在四恩海

佛法之極是讚嘆

淨土的戶籍

南無阿彌陀佛的尊貴

被六字撲上了

成南無阿彌陀佛的主人

信心海的風光

佛法入身

攝取光中之身

【一三六】

忘記慈親 說三道四又如何

大悲心 學這的就是佛法呀

我等頂戴的信心,本來以為是藏於胸部三寸之中那樣的小信心,誰知並非如此,是充滿於法界,亦可說是宇宙心的如來的法界身,即無礙的佛智,成為名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招喚的勅命的一條線,和我的心,作感應道交。為如斯尊貴的信心故,廣大無邊,普遍法界,包藏法界,直到無量劫之末無滅的大信心,有轉動法界的力量。

又大信心,是橫超的大菩提心、佛心、光壽二無量的正覺功德力。因此,大信心雖是自己頂戴的信心,既尊貴且難得,無法不尊敬。此信心(信)即是南無阿彌陀佛(行)。

因此聖人說:「專奉斯行,唯崇斯信」(總序)。

攝取光中之身

【一三七】

如來救度必墮者 唯是救度耳

如來不可思議。其正覺不可思議。三昧力不可思議。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攝取眾生力不可思議。

信攝受(攝取)眾生願力的一念之信,必然內在著機法二種的深信。法之深信,是信依如來的願力被救的法之深信。機法二種的深信不外是信一願力。又深信之所以生,全是佛智圓照所使然。

攝取光中之身

【一三八】

進退不得

若死中得活

忘記活

死人同樣

勿追心,心隨萬境轉,轉處皆是凡夫迷倒之想。深信「妄念之外無別心」吧。

人依人性而死。因此,人覺醒人性、妄念和罪惡、無智和無能,好徹底地死。徹底地死處有攝取不捨的光明。今現在罪惡生死的凡夫,就這樣地往生無量光明土,此事令人動容。想也不行、掙扎也不行、研究哲學也不行。善也好惡也好,沒有一樣能解決我的死。百計盡處,有波間無道道縱橫的天地。那是佛智不思議的世界、無礙光明的天地。聖人曰:「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如來和我、我和如來,非一非二,超越凡夫的思慮分別,有攝取不捨的大慈悲本願力的事實。透過生,透過死,即使在絕望和闇黑之中亦常在我們身邊的慈親,是如來的真實。

注1:「百計盡處,有波間無道道縱橫的天地」,此句奧義:人之所以不得解脫,在於有百計(計度)、千計、萬計。計度心的層出不窮,無知間排斥佛的安排。當人百計盡處「當阿呆時、還愚」,自然能縱橫地活在自由自在的天地。

注2:「人依人性而死。因此,人覺醒人性、妄念和罪惡、無智和無能,好徹底地死。徹底地死處有攝取不捨的光明」。此句謂佛法的世界,冰(煩惱)越多水(菩提)越多,人不是有煩惱才不得解脫,是沒有智慧才不得解脫,佛法就是給我們智慧的世界。

注3:「進退不得 若死中得活 忘記活 死人同樣」進退不得即為解決後生一大事,所作的種種努力皆碰壁,走投無路之意。沒有跌到谷底的話,無法「死中得活」。真正得到信心的人是忘記信心,隨順佛心,無有計度,故說死人同樣(阿呆)。

攝取光中之身

【一三九】

金剛之信呀 佛的相續

從以前就被誤導要「獲得信心」「頂戴信心」,所以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是什麼也不知道,也不好好聽聞南無阿彌陀佛的意義,用聞不具足的狀態,不知什麼是什麼,只想著要「獲得信心」「獲得信心」。這種誤解的心態直到今日禍害不少人。

南無阿彌陀佛是「絕不會讓汝下落喔」的如來的願心、願力,自久遠之昔,即呼喚、憶念無始以來的愚癡無智、罪業深重的凡夫,使「信心無起,真心無起」之我等發起信心,是使憶念如來的力量,是大慈悲心。故信心完全是如來的大慈悲心,以南無阿彌陀佛為體。看似是凡夫用自己的力量信是表相,其實是如來入到凡夫的心中。從凡夫無法入到如來之中,是自法性海示現的方便法身的阿彌陀如來,能入到凡夫的心。又實際若非如此,相對世界的凡夫,無法入到如來絕對界的境地、涅槃常樂城。親鸞聖人曰:「夫以獲得信樂發起自如來選擇願心」,可吟味之。

攝取光中之身

【一四〇】

凡夫者 不知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自如來頂戴慈悲 方知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我想要的就是這個

底下的凡愚真是沒辦法的傢伙,自己不知自己想要什麼。以為真的想要的是金錢、名譽和權勢吧,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不管給了多少還是不滿足。無法滿足的東西就不能說是真的想要的東西。人真的想要的東西,只有如來知道。頂戴如來是徹底地清楚知道後才施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方始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這個。

「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行卷)。

遇到無上淨信曉,生死苦海置之於後一看時,此時人方始滿足慶喜。這皆是願力的御回向。如來的本願完全為此。

「如來作願應思惟

 苦惱有情終不捨

 回向爲首利衆生

 大悲心於此成就」(和讚(No.275·三八))。

「所施為趣求」,「賜物」即是「求物」。願力回向之中有我的大滿足。願心之中有我的大慶喜心。願力成就之相,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本願成就之相,就是淨土的光壽海、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攝取光中之身

【一四一】

佛法若非常立足於業道鏡前、深念無常、思生死是一大事也而聽聞,無法嚐到如來大悲的本願

佛法不是為死而有。是透過死,透過生,為了體得如來的真實義,為了能如釋迦牟尼佛、如阿彌陀如來一樣,成為不斷地活動如來真生命的智慧和慈悲的活動之身。為了體得如來的真實心、法門的真實義,人雖然是人,不得不老實,不得不像人。不,是不得不認真。要如此唯有念「死」。人只有面對死時才會認真老實。不思死,不念無常,如何能體解佛法的真實義、如來的大悲心?

親鸞聖人的教法,是在活著之時,念死、覺悟死,迷執的命結束,與如來的無量壽相繫,在此一次往生,剩下來的生命在光明攝取的光中「自信教人信」、行如來行、入念佛的生活,是教我們入參加如來妙行的生活。死時則在安養的淨土開妙果,令我們成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覺體(佛)。要言之,活著時沒頂戴如來的大悲心不行。如來的大悲心裏,無生亦無死。攝取光中之身,常與如來的生命相繫著。

攝取光中之身

【一四二】

我的心是泥溝水

濁而不清的心故

不濁的是慈親之清淨心

真實功德的南無阿彌陀佛

一定救度汝喔之誓願力

啊啦 真可靠 真可靠

不管什麼,若想要離生死,非得發金剛之志,一心不亂地朝一道直進不可。

展開於我等前之道,唯有本願的白道,唯有大悲的「呼喚聲」。

「呼喚聲」太強了,善亦不思,惡亦不思,淨心也好穢心也好,皆共融化於「呼喚聲」之中,忘記了自己。於大悲的勅命中被安心。

「去吧 來喔 之中忘己哉」(瑞劔)。

「善惡想信皆全拋

仰之 天空明月光皎皎」(瑞劔)。

攝取光中之身

【一四三】

如來說

我相信汝一定獲救 信故呼喚汝

如來的決定心有故 凡夫必是往生一定

阿彌陀如來成正覺時,自始抱我於大悲之胸而勵修行,願行成就,言道:「我(如來)成正覺成了名南無阿彌陀佛的佛。因此我正覺大悲的血液通於汝,以那血液,汝亦成佛,必成。我(如來)信此事。

汝往生成佛之相映於我正覺之鏡,就是我的正覺。咱們一起成佛吧」。

此相,是南無阿彌陀佛,是「唯念佛」。

如來本願大悲之腹中宿著我,兆載永劫御修行的每一行,其中宿著我,正覺之中抱著我故,我自正覺華化生,輕輕鬆鬆地往生淨土。

攝取光中之身

【一四四】

觸及真實慈悲願心的光明

疑心之冰亦被融 安心

仰佛智不思議的名號方能歡喜

阿彌陀如來是大悲的光明、無礙佛智的大放射能。大智大悲的光明,是如來全生命的運作。如來的生命、肉、血、心,共為我一人運作著。有那運作故,唯有依那運作,我的無明之闇方得晴。就如太陽昇上東天,十方的闇黑晴朗一樣。使闇放晴,令得往生的力量就名「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南無阿彌陀佛)。當如來是盲人,當名號是死物,真可惜。怎樣也不捨棄我的是慈親。親鸞聖人說無礙光如來大悲的運作是:「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

亦於《略典》說:

「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萬行圓備嘉號消障除疑」。

一句能治萬劫渴。

攝取光中之身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5-08-31 14:39
Next 2025-08-31 14:5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