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蓋大悲」

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年11月28日

「無蓋大悲」

十八願的相狀

「佛恩報謝長在心」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呢?「真慚愧呀」,光是這個想法就是「佛恩報謝」的心哦。這樣的宗教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原來如此,大家皆成佛,這樣殊勝的教法,真想多一人也來聽聞這個教法呀」,這也是「報謝佛恩」的心呀。報佛恩的心有很多哦!當婆婆的在呱噪地嫌棄媳婦時,心想「做婆婆的我這樣說的話,則媳婦會想『婆婆到寺院去學什麼佛嘛,簡直是惡婆婆』,這讓佛沒面子呀。算了吧,想說的話明日再說,好吃的東西要當天吃,雖然這媳婦一點也不可愛,還是講一些親切的話吧。」這也是為了不讓佛沒面子,而謹慎自己呀。這也是報佛恩的心呀。「報佛恩」的心一直擴大看時,真的好不可思議呀,大大小小全都是報佛恩哪。所以說「佛恩報謝長在心」呀。

到寺院聞佛法,若是做婆婆的人今天比昨日更兇悍,做媳婦的人越拜佛越想:「婆婆早點死的好」,這樣聽聞是沒有意義的。既沒有報佛恩的心,又讓佛法被誤解而已。真正的聽聞是讓這樣無明的心自然地銷聲匿跡。因此,人會相應於自己的聽聞地變親切。媳婦也是可憐者,同樣地婆婆也是可憐者呀。貓犬也是可憐者,女服務生、社長也是可憐者呀。不可憐的人哪也沒有。縣長也是可憐者哦,連「報佛恩的心」皆無地往地獄去,所以很可憐呀。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境,是阿彌陀佛御慈悲的映發,才會如此。那自然成為報謝佛恩。報謝佛恩的根本,是頂戴阿彌陀佛的御慈悲,此映現於自己以後,不論看誰,都「可憐呀,可憐呀」的心一生起,則已和信心之德同時地入報謝佛恩的生活中。

「無蓋大悲」

本願,是無藥可救之人,阿彌陀佛用御自身的力量、用御慈悲而救度,無論如何都要救度,這就是本願,這就是願心。放出救助的真實力量,阿彌陀佛的心身皆發出放射能,真實地救助的御力用,那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之放射能。阿彌陀佛不是蟄伏不動哦,阿彌陀佛不是自己不動,像其他的神一樣「來,來拜我」「向我求、向我祈禱」那樣冷淡的阿彌陀佛哦。阿彌陀佛御身已在運作,凡夫無法運作,是零分的緣故。因此,獨有阿彌陀如來一直在運作,不斷地運作著,在後面緊緊抓住逃跑的傢伙帶到極樂去。這就是第十八願的意思。

我們休息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無蓋大悲」

「彌陀名號

 信心真實獲得者

 憶念之心不斷

 佛恩報謝長在心

佛法如未好好聽聞,有人會因為自己還沒有變成怎樣而陷入「機歎」。真正聞到,則會這樣(彌陀之名號常稱…)。順其自然最好,能聽聞儘量聽聞最好,成不成順其自然,則自然會這樣呀。成的樣子亦是因人而異,有出五尺光明的人,也有出五丈的人。因為人有各自的業,所以稻垣老師出三尺,自己出五尺。又或者某某人出一丈,自己只有出一尺,這也行啊。但是若認為「沒有像某人就無法往生」,這不行。重要的是,不要想去「取」、「頂戴」信心,而是去頂戴第十八願之心,那是「心得(領受)南無阿彌陀佛之相」,南無阿彌陀佛和第十八願相同呀。四十八願,願願悉是「救助眾生哦」。其成就的證據是南無阿彌陀佛。頂戴阿彌陀佛的心意,窺見阿彌陀佛的心時,即是第十八願之本願。此「相」可見、「聲」可聞者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相同者。因此,若是還不明白,就去聞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麽呢?就去聞第十八願是什麼呢?聞、聞、聞徹時,即已是信心。這很妙哦。不是聞了以後起信心的。聞、聞、徹底地聞,就是信心。

「無蓋大悲」

有位病人問我說:「徹底地聞南無阿彌陀佛的生起本末就行了嗎?」這是個好問題,他問的是「聞開(聞信)南無阿彌陀佛的由來,則極樂世界裡已經開了一朶蓮華在等著我了嗎?」說得好。一般大都會問「頂戴信心,能往生極樂嗎?」這還是有點遲鈍。淨土真宗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聞開(聞信)南無阿彌陀佛的由來,能往生極樂。」這是第十八願的意思。這移到佛的手中去,即「南無阿彌陀佛不讓汝下墮喲」是第十八願。從這邊(機方的自己)說,聞此由來,聞阿彌陀佛的御心,是第十八願的信心,是願力的信心。唯有「聞」呀。不想也行,不信也行,唯是聞呀。聞到,自成信心故。因此,此「憶念之心」沒出來,不成信心,表示是聞不夠。聞到,自成信心。所以唯是聞,不徹底地聞不行。徹底地聞南無阿彌陀佛的由來,「西方便有一蓮開」,就是如此。

「無蓋大悲」

「憶念之心」,是信心。問「信心是什麼呢」,即使說了也不見得明白吧?問「信心是什麼」,這問題很難哦。《最要鈔》有:「信心者,讀做真實之心故,非凡夫的迷心,全是佛心也。」所以講「救度」、「不救度不成」的是信心。此處不得不徹底地聞。阿彌陀佛說「南無阿彌陀佛不讓汝下墮喲」,這是御本願。因此,若問「信心是什麼」的話,則「不讓汝下墮喲」之如來的御慈悲,映發於這邊(自心)成「原來是這樣的慈親呀」。能如此頂戴,那是「憶念之心」,是信心呀。

(參: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如此講了,還不明白故,善導大師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這是御本願呀,這是南無阿彌陀佛。若問「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呢」,則是「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之本願,是南無阿彌陀佛呀。自然如此頂戴。若問信心在何處呢,則在「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這是御本願呀,御本願,聞、聞、聞,不問多少遍,若一遍不懂,百遍也要聞;若百遍不懂,千遍也得聞;若千遍也不懂,萬遍也要聞。因此,入到腹中(心底)的是什麼呢?只有「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殘留著。此外,什麼也沒有餘留,聞到的、信的全都不留。

「無蓋大悲」

幾遍再幾遍地聞,連「信心」亦忘了,只有「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遺留著,這就是信心呀。如此和迄今為止的聞法不同吧?聰明地聽聞之人,說不定會如此,但笨笨地聽聞者,會「不是要信阿彌陀佛招喚我嗎」?真實聽聞到之人,不是這樣。若問:「信心在何處呢?」答:「阿彌陀佛喚著我,喚著我說『就那樣地來』,唯是如此呀。」有人會說:「即使講『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無法去不是嗎?像我這樣尚未頂戴信心的人無法去。雖講『來』,無法去不是嗎?」

請問大家,被說「來」之時,能去嗎?哪有能去不能去,即使有「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就那樣地來」,但怎麼「去」呢?這裡的漢文很難,用日本人易懂的話來說,即「汝一心正念直來」之「呼喚聲」,是「拜託了,請就那樣地來」。此語,是能懂吧?因此,根本沒有必要講「能去」「不能去」、「雖講『來』,無法去不是嗎」等語。阿彌陀佛在拜託我們:「拜託了,請就那樣地來」。講「就那樣地」,即和未聞前之原樣那樣地、三毒煩惱生起之原樣那樣地,是沒有聞不聞地「就這樣地」。在那裡磨蹭則往地獄去,所以說「就那樣地,立即(獲救)」呀。

「無蓋大悲」

既是「拜託你來」、「請你來」,已經沒有必要說「還沒有聞到」、「沒有生信」、「雖講『直來』,無法去不是嗎」,而是「原來那就是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的意思呀」。今天只要聽聞到這點就能回去。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招喚的勅命,本願是招喚的勅命。本願招喚的勅命是「汝一心正念直來」。

若問「汝一心正念直來」的滋味,可回答:阿彌陀佛拜託我說「拜託了,請就那樣地來」。這是真實的南無阿彌陀佛之意思,第十八願之意思。所以說「領受第十八願也,領受此願者,指領受南無阿彌陀佛之相也。」此外皆無意義啊。「能頂戴、還沒頂戴信心」,已經沒有必要說,不是嗎?

「無蓋大悲」

「你頂戴信心了嗎」「還沒有呢」「我們已獲得一念了哦」這等事,沒有說的必要。皆能往生極樂呀。對方已經拜託我們「請你來」了,不論要不要都得去呀。阿彌陀佛說:「拜託了,請就那樣地來呀,不要再跟我客套了」。是「請就那樣地來」,這是「莫再東張西望、莫再思惟」,是「立即來呀」。唯有這個遺留著。即使聞法百萬年,此心無遺留而心向外求,那說不定會往地獄。當然不徹底聞開(聞信)本願的由來、南無阿彌陀佛的由來的人,只能去地獄呀。這一點請記住帶回家去。

若還是無法領受,則寫在宣紙上後貼在牆壁上看吧。淨土真宗,講南無阿彌陀佛的由來,講本願的由來的是淨土真宗。講「汝一心正念直來」,這還是很難。所以才說:「拜託了,請就那樣地來呀,不要再跟我客套了。」若不是這樣,則無法獲救。是這樣的話,則百人有百人,千人有千人皆能往生極樂。今臨終面對著死亡,此時沒有能去不能去呀。阿彌陀佛說:「拜託,請就那樣地來,不要再客套了,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邊回答:「謝謝、感恩,南無阿彌陀佛。」「原來是這樣的慈悲呀」,而感得御慈悲。於此以外無法可說哪。一想到時,阿彌陀佛的慈悲就是如此。其內含藏著「佛智不思議」、「智慧不思議」。大慈悲之中含藏著「佛智的不思議」,佛的「佛智不思議」含藏著。所以是很了不得的。這是阿彌陀佛身家的全部,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極樂等,皆是萬善萬行恒沙的功德,全部的家當都亮相了哦!

「無蓋大悲」

頂戴「行卷」的「大行釋」,曰:

「大行者,稱無礙光如來名。斯行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

這段文在講什麼呢?無論怎樣的善根功德皆含入的是南無阿彌陀佛,此不是一直靜止不動的哦,南無阿彌陀佛不是一直不動的佛。南無阿彌陀佛變成招喚的勅命在運作,於我身上也在運作啊。「拜託了,請來哦」,阿彌陀佛不是高高在上地坐著,一臉嚴肅地叫眾生:「你要信我」「你要拜託我」。是有「真如一實功德寶海」,是持有真如之德的阿彌陀佛,是持有真如之德的南無阿彌陀佛呀。是從汝之耳,我進入汝之心的呀。從耳,阿彌陀佛進入。沒有聽聞,是進不來的喲。聽聞佛法,耳張開、眼張開,南無阿彌陀佛長著腳從我的耳進入心中。此稱為「極速圓滿」,是阿彌陀佛的働(運作),我們是無作呀。

聞不具足的同行是自己運作故,不讓阿彌陀佛運作,因此不得不去地獄。自己運作,零分的人無論如何運作,都是零分。零分的人,即使運作、已經運作了,亦沒有幫助故,實際是不被運作。運作只是虛假的,「虛假地運作呀」。因此,若知道自己是零分,則是「就這樣地」。手、腳已經出不了的,是「就這樣地」。就這樣地,則雖是去地獄,但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也會長腳,成為聲音,從我們的耳入到我的心中,「拜託,請就那樣地來喲」地進到我的心中。所以唯有阿彌陀佛獨働(獨運)。淨土真宗唯有阿彌陀佛獨働,眾生無作是淨土真宗。

「無蓋大悲」

至今為止的聽聞並非如此,自己「想獲得信心」時,想做善事求往生時、念佛求往生時、報謝佛恩求往生時,都是自己在運作,不讓阿彌陀佛運作,這種聽聞的方法是惡呀。聞、聞、聞徹,運作的只有阿彌陀佛一佛。我運作了也沒有用喲,因此就那樣地救助我。請記住是阿彌陀佛運作再回家去。

這就是阿彌陀佛的獨働(獨運)。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如此的話,則不論願不願意,不得不去極樂喲。

被阿彌陀佛拜託了,實在是沒辦法。被阿彌陀佛頂禮了、被阿彌陀佛拜託了,沒法子呀。我也是,在小時候被艾灸過,因為很熱所以老是逃跑。母親就在後面邊追邊說:「雖然會熱,但是請忍耐一下,拜託請再讓我灸一次吧」,母親這樣地拜託我。被母親拜託了,再熱都得忍耐,咬緊牙根。就這樣地被母親騎在背上施灸。因為如此,所以活到這把年紀還生龍活虎。

「無蓋大悲」

大家可試著跟孩子拜託看看:

「很難受是吧,很痛是吧,請再忍耐一下。」

不論多麼調皮的孩子,被母親這一拜託的話,就能忍耐哦。像父親那樣,用命令的口氣:「去做那」「去做這」,以父親的權威,而孩子雖會做,這樣雖然也行,但是孩子被母親拜託的話,則是什麼都肯為母親做啊。黒道的兒子也是,「拜託,請不要再在黑道上了」地拜託,孩子會聽的,真正拜託看看吧。

「你再留在黑道,我飯都無法下嚥呀。我已經三天無法吃飯了而病倒在床上,求求你,就當作是救救母親,請不要再留在黑道了。為了你我死亦無怨,若給世間添麻煩的話,則實在是對不起社會。祖先留下的財產都有,求求你,拜託、拜託呀。」

如此淚流滿面地跟孩子求求看。無論怎樣的兒子,被母親這麼一求,就無法拒絶。這時候,父親的力量就不行,說不到三句話,就馬上發飆說:

「喂!一副你很行的嘴臉,再這麼放蕩下去,就跟你斷絶父子關係!」

「斷絶就斷絶,有什麼了不起!」

所以,父親的責備不行。最後關頭的時候,在此之前雖然罵還可以,但是到了最後,無論怎麼說、怎麼罵都行不通時,只有母親流著淚求孩子外,無別的法子。流淚求,還行不通時,自己就一週不吃飯吧,然後再去求孩子看看。孩子會被改變的。用責備則不行,只能用慈悲,別無法子了。

「無蓋大悲」

大家也是,無論如何也都無法頂戴信心,無論如何聽聞、如何拜讀聖教,即使自己想要取信心,「無論如何都取不到」時,就剩下最後的方法,即被阿彌陀佛說:「南無阿彌陀佛,拜託,求求你,請就那樣地來。」被阿彌陀佛拜託了,不去不行呀,所以最後是被阿彌陀佛的慈悲打敗的,這就是「乘本願力」。淨土真宗的教法,是非常殊勝的教法,是凡夫成佛的教法。「對方來拜託我們」,這是凡夫成佛之道,不得了,是不是?若一開始就叫我們「要聞」「要信」,是非常冷淡的。是這種關係的話,則一點也得不到信心。

自己有要取信心的想法時,是不行的。布教師也是,像這樣,敲著桌子罵說:

「老婆婆,不行打盹兒呀,這有關你的後生一大事呀,醒醒!要好好聽聞!忘了你是地獄必定了嗎?醒醒,醒醒!沒信心的話能往生極樂嗎?你不取信心了嗎?」

如果這麼講,則人無法得到信心。所以阿彌陀佛只能「拜託啦,請就那樣地來,南無阿彌陀佛。」如果被這麼說的話,則實在是沒轍。

佛的御慈悲是什麼呢,不得不思考。這云為「無蓋大悲」,是無上限、無底限、「無蓋」,故說為「無蓋大悲」。

「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

以無蓋大悲而救度眾生,是御慈悲。「無蓋」,指「無底」。「無底」是什麼意思呢?即有一尺罪之人,包著送到極樂的御慈悲袋子就有一尺大。有這麼多大罪人,亦有包之送到極樂的力量,有御慈悲的包袱巾,有御慈悲之力。因此,我們的罪不論有多少,「不論罪業如何深重,一心信憑我者必定救助之」,這就是「無蓋大悲」。不思惟「無蓋大悲」的話不行!

說「我未聞到佛法」。未聞到之人,這樣的人也包下了。說「我無法念佛」之人,這樣的人也包了。一切到地獄的種子,全部都被如來這樣地包了,這就是「無蓋」。煩惱這樣「大」,罪也很大,煩惱像塵沙數般多,這也是在講無限。雖然如此,但有能包下此沙子之力量的御慈悲,稱之為「無蓋的慈悲」。這樣的話實在沒轍。你沒有感覺嗎?沒有感覺之人,也是包了呀。你想撒嬌就撒撒看吧。說「我沒有聞到」之人,就這樣地包了。「我一次也沒有聞過,這樣能往生極樂嗎?」這個,也是這樣地包了。被如來的御慈悲包了而往生極樂。此謂:

「願力無窮無能限

罪業深重亦不迫

佛智無邊無可稱

散亂放逸亦不捨」(No.274·三七)

相對界的人被絶對界者這樣包了,真是不得了。如此一來,阿彌陀佛的御慈悲就如天空一般、如虛空一般。虛空,不論建了多高的建築物,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娑婆世界是「你建了三十五層、八十層的大樓,會擋住我的視線。」但是天空不會這麼說,就是這麼一回事。「阿彌陀佛的御慈悲如虛空」,法語曰:「慈悲深遠如虛空」、「悲願喩如太虛空」。講「如虛空」,不論這邊造了什麼地獄業,皆不成障礙,因為用如虛空般的御慈悲包下故,因此往生極樂。「悲願喩如太虛空」,不得了,是吧?早上就講到這裡吧。

下來講「誓願不思議懷疑」的二十願。十八願和二十願很容易混淆不清。十九願還容易明白,因為十九願講「行善而來,如此可往極樂」,大家都明白。但是二十願和十八願非常容易混淆,再說一遍吧:「拜託了,請就那樣地直來呀」。光此句請記住帶回去吧。一生記住帶回去吧。「拜託了,請就那樣地直來吧」。「無蓋大悲」是到了這種程度哦。那麼,早上的法座就講到這裡吧。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2-13 16:24
Next 2024-12-16 10:03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