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瑞默老師
(一)
生:請問老師,世尊講《大經》時,現「五德瑞相」是什麼意思?
師:有好事要告訴別人,還沒有開口,臉上就表現出來了。佛陀也是,因為他出世本懷是要宣說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要講四十八願之前,先現五德瑞像。
世尊講阿彌陀佛本願是最開心的事情,親鸞聖人作《教行信證》是他最開心的事情,寫《御文章》也是蓮如上人最開心的事情。
你有交過女朋友吧,要和女朋友見面之前是不是很開心?凡夫(迷界)要和情人見面會滿懷欣喜,佛陀(悟界)宣說彌陀本願,現五德瑞相,——不論迷悟,要講開心的事情之前,總是眉開眼笑。
當我們想表達(最想表達的事情)時,有所期待的時候,心會很躍動。但是,當你要說「對不起」的時候,表情又不一樣了。
佛經上講「五德瑞相」,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有類似的心境。譬如老師好不容易從日本來到這裏,你們逮到機會就趕快挖寶(請法),老師也很歡喜讓你們挖寶。所以,彼此心中都很歡喜,都很躍動。
老師跟你們講法時,感受到你們最需要的會先講,不會講一些跟大家不相關的事情。佛法的世界,要講眾生最需要的。你們請老師講法,嘴巴上都說「老師隨便講,我們隨便聽」,其實心中都不是這麼想,心中都有渴望想要聽什麼,只因為不會問而已。
《和讚》(No.129)云:
釋迦佛教法雖多
天親菩薩慈悲勸
煩惱成就之我等
彌陀弘誓應歸依
世尊留下的教法雖然很多,但是天親菩薩很「懇切」地勸眾生一心歸命阿彌陀佛,為什麼呢?要講最重要的,要講眾生最需要的。
親鸞聖人的《和讚》中,於天親、源信段,有使用「懇切」的字眼。領受佛心的人,自然而然會希望眾生能夠得到佛法真正的好處,所以會很「懇切」的講(流露)出來。
佛法如此,世間法亦如是,做父母的一定會把最希望孩子做什麼的會先講,會留下最重要的話給孩子們。老師小時候,祖母就把最重要的話留下來了。
2007-01-19
(二)
得道者是和「道」一致的人。這個人是在講誰呢?這個人在哪裡?與「道」、「法」、「真理」合為一體的人是誰呢?是佛陀,釋迦牟尼佛。耶穌基督還不行喔!學佛的人一定要有這種信念:佛教是絕對的真理。
因為沒有這種信念的人,一旦遇到逆緣或困境時,他會轉而求神拜神,這就是不知道佛的人。
阿彌陀佛不是等著救你的佛,阿彌陀佛是「來!來!來!來給阿彌陀佛救喔!」「我們一起共成佛道,同生安樂國!」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佛。
阿彌陀佛是——「跟我一起走,我們一起到最高真理的地方!」
基督教是離真理法則在講天堂,跟阿彌陀佛是不一樣的。
學佛的人一定要有「佛教是絕對真理」的信念。佛不是只愛他的孩子,而是平等愛一切眾生。
佛是合乎真理的愛,合乎真理的慈悲,是平等無差別的。人的愛是不平等、是有差別的,因為我們都只愛自己的孩子、親人,這種愛是「偏愛」,這種愛沒有辦法徹底,唯有領受佛心的人,才能將此平等的愛顯現。
(三)
老師自從那一次(我會死、我會死…惶怖的心情跑去找瑞劍老師求救)以後,對阿彌陀佛的信念和感受就一直持續,直到現在。和瑞劍老師的這段對話,如果不是全心全意、全身地信賴老師,老師不會對你講這樣的話。
問:所以說「沒有這樣的學生,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老師」?
答:對。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學生,老師講出這樣的話,一般人無法承受。面對死亡的時候,是無法再逃避,也逃避不了,所以那時候的心定了,就不會再改變了;面對死亡的心出來的時候,聽法的心境也就不一樣。
問:但是我們也看過很多瀕死或生死關頭的人所講的承諾,好了之後卻又變卦了。
答:因為他沒有「認真」。對自己的生死沒有「認真」,這樣的人是正常的,因為凡夫都是如此,能夠「認真」地面對生死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
問:老師常說「生死心出不來,到了七、八十歲就會有了。」所以要不斷的聞法,到一口氣不來,年輕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的,到老的時候就會發現了,對不對?
答:不對,有緣才可以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雖然聞法,還是很懵懂。
問:這也不是我們能掌握的?
答:不能。除非你是真心面對生死的人,就一定會有這個緣——「認真」。
問:生死心很切的人,一定會遇到本願力?
答:會遇到。但是很遺憾,凡夫是沒有辦法「認真」。
問:該怎麼辦?
答:學日本的一位禪師,把自己的頭用棉被包起來,往山下跳。但是這位禪師卻說:「雖然這麼做,心還是無動於衷。」凡夫的心對生死是無動於衷,凡夫所謂的生死心都是表面的。
問:這位禪師結果就學真宗了嗎?
答:學《歎異抄》。離開禪宗,因為沒有辦法修了。最後安心於「原來凡夫是連安心也不能」的安心。當你還有想要安心的時候,你是沒有辦法真正安心的。
問:當你知道你沒有辦法安心的時候…
答:你就安心了。凡夫根本無法認真,當你一直很認真的實踐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是無法認真。
留言列表(2条)
[…] 一起到最高真理的地方! […]
[…] 一起到最高真理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