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來生

瑞默老師法語 釋蒙光編校 2024年12月19日

不要等到來生

光按:空間日誌中所存師教法語數則,謹錄之以爲供養。  

師語隨記

编辑于2017-11-19 00:16

凡夫就是,今天感動得痛哭流涕,隔天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人性。人心善變。

凡夫的喜歡,又喜歡得不徹底,所以才會吵架。

(竊思:阿彌陀佛徹骨憐憫眾生,所以救度眾生的誓願不會變。)

不論凡夫心有多善變,有一樣是不會變的:有生必有死。

死是人生的終結,同時也是生的開始。

有念死的人,才能真正過好他的人生。

什麽是無量壽的真理?什麼是永久的生命?我們如果沒有找到無量壽的真理,無常到來時,這個生命就虚度了。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這是無常的真相。世界是生滅無常的。會死的生命,遇到不死的生命,問題就解決了: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佛陀教給我們的法,就是不死的法。要想不死,只有成佛。大家要趕快成佛,到佛的世界去,不然損失太大!

佛法就是教給我們不會破滅的世界。

這個有限的生命,如果能够生到不死的世界,我們都會死得心甘情願。這個世間所受的苦難才有意義。

不生就不死,娑婆世界,有生必有死。

往生佛的世界是無生之生,是覺悟的世界,真理(法)的世界。真理是永無止境的。

到佛的世界,就是開真理之眼,也就是心與真理一如。

沒有如實覺悟到人心會變,就會起煩惱。執著會變的東西,痛苦的是誰呢?

世間虚假,唯佛是真。只有佛是真的。所以生活上要佛法第一。最聰明的人,就是要依佛教,佛語,佛法。

佛是最尊貴的人格者,因為佛已經與宇宙的真理合一。皈依佛,敬佛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

不要等到來生

有您在,地獄亦無懼

编辑于2017-12-31 22:13

心性·真如·大宇宙法界,佛法講的就是這個“絕對界”。講這個道理的是《大乘起信論》這本書。

凡夫的相對界:有無、善惡、美醜、愛憎、是非、生滅……

佛覺證的“絕對界”,即涅槃,超越凡夫的“相對界”,用另外的話說,就是佛的淨土。

淨土超越有無、善惡,是不生不滅。

往生淨土是無生之生,生到不生不滅的真理世界。

一般人想淨土,是很美好的地方,這還都是凡夫相對的想法。

人都是“邪見憍慢惡衆生”,一開始就信的少有,都是反反復復,這是學習的過程。

凡夫不是執着色,就是執著空,不執色空的世界,就是涅槃。

不執著,就是禪宗說的“隨處為主,立處皆真”。隨時是自己的主人。

本來,看到,只是看到而已,但凡夫有個“我”看到,——有“我”,就不真。

佛證悟的世界,看到就只是看到,沒有“我”。凡夫就執著“我”看到,“我”獲信。聽懂,執著“我”聽懂;聽不懂,執著“我”聽不懂。有“我”即是迷。

良寬說:“病的時候病好,死的時候死好。”真實的世界是自然。

悟的世界很難。

佛本來就無所不在,是無始,沒有什麼開始和結束。人不論用什麽樣的語言,都只能觸及到佛的一點點。雖然如此,只是接觸到這一點點,也能生起“佛好偉大”的信心。

一念信心的生起,就在佛的光明摄取中。

一念的信心,只是佛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讓凡夫能這樣想。

一念信心,就是“阿彌陀佛好偉大!”

不要等到來生

受光明的照耀

编辑于2018-1-20 22:35

我們都受到佛光明的照耀。

有宿緣的人就知道來聽聞佛法,没有宿緣的人依舊醉生夢死。

來聽聞佛法,是因為受到光明的照育。

要去想人生的價值為何?意義在哪裡?

被黑暗薰習的人,不知追求真理,醉生夢死。

驅使我們來聽聞佛法的力量,是來自真如·法界的力量。能够領受心性的光明·力量,是人為萬物之靈的所以。

動物喫飽了就滿足,人卻有追求真理的渴求,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地方。

有領受到真理光明的人,即使衣食無缺,仍想去聽聞真理,這是真理光明的力量使然。要慶幸生而為人的恩惠。

日本稱那種醉生夢死的人,叫“狗死”。像狗一樣死去,行屍走肉。

横川法語說,首先要慶喜得難得的人身。

要有這樣的欲求:解決自己何去何從的問題。得難得人身,要有這種決心,才不枉此一生。

“哪怕入山學道也要解決這樣的問題!”

要有這樣的決心。

西方哲學家,如康德,為解決人生的問題,尚且精進不已。

到底為什麼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生而為人的價值為何?

這樣的問題不解決,寝食難安!

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就要依止已經解決這樣問題的人。要睜開眼睛去找這樣的人,誰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人?要去找善知識,要好好反省、自覺。

真正像人的人,要不斷問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要做什麽?要不斷反省自覺,才像個人。

不要等到來生

要拼命

人被佛心同化之前,要經過長久的薰習感應。

聽一次就有一次的感應,這一感應是永遠性的。哪怕只生起一次的感動,這個感動是永遠性的,不會消失。所以要盡量把握聽聞的機會。

聽聞佛法,佛法不但從耳朵進來,從毛孔也進來。

如果没有頂戴信心就無常到來,所聽聞的佛法種子會有力量帶他到有佛法的地方。前生聞法的人,成就會比别人快。

所以要把握聞法的時機,努力聽聞。

可以不看小説,不可不讀佛書。

問:學佛後覺得文學藝術都不够深刻了,這是不是也是偏執?但佛書不容易看懂,所以有時喜歡看,有時看不下去。

讀佛書看不懂是正常的。如果看了幾遍就懂反而有古怪。佛書雖看不懂,但是看一次就有一次的功德進來。

問:如果不想等到來生,想今生就解決要怎麽辦?

答:那就要“拼命”。歷史上妙好人都是拼命在佛法上努力聞法。

佛法聞一次就有一次的功德,不要起“聽過了,不必重複”這樣的念頭。

聞法歡喜心生起又消失,是正常的。歡喜心一直一直都保持,反而可怕,因為不是凡夫了。

信者都是辛苦幾十年,不是一次就得到的。學法不要求速成,要不斷重複,當你不斷重複,就被不斷薰習感應。

有人聽到佛法難就泄氣,那是没用的人。正確地聽聞佛法,要生起勇猛心,越戰越勇。佛法難遇,在這樣的世間更要努力,將世間的苦、障,當成逆增上緣。大家要當個好孩子。

當你們堅持不下去時,想想我吧!有一個老人在為你們做見證。我來為你們説法,不是容易的事。

大家要聽佛法的聲音,不要聽頭腦的聲音。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2-23 09:59
Next 2024-12-23 10:2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