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蒙光 2021-09-11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兩句話,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朱熹引用於《白鹿洞學規》,稱之爲:“處事之要”。在我們文化傳統中,公認這句話是待人處事的總綱領、大原則。
我們在正誼書院學習,正誼書院這個“誼”,大家現在一般只知道友誼的“誼”,其實“正誼”的“誼”,就是後來寫成“道義”的“義”字。在《說文》裏面解釋得很清楚,二者是古今字。最初用這個“誼”,之後流傳過程中借用爲“義”字,沿用至今。
這個“誼”,就是做人適宜的表現。生而為人,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叫“誼”。
做人最初、最直接的表現是語言,言行的適宜,從語言開始,所以將適宜的語言這個意思會意爲“誼”字,一個“言”,一個“宜”,適宜的語言行為,就叫義。兩句話互文,前一句“正其義”,後一句“明其道”,“道”和“義”意思相通,合稱“道義”。
所以什麼叫道義?首先表現爲適合的、正確的言行。
怎樣程度才算適合、正確?
——符合天道。
如何判斷是否符合天道?
能夠達成人與人的和諧,不違天命,與天地自然相和諧,就符合天道,就是適宜。
“義”的內涵,包括而不僅限於人類社會中的“君臣有義”,它講的是天地之間的公理。
正誼(義)就是正確的道理,因爲是天道,是天地之間公開、普遍的道理,所以也叫“公義”、“公道”、“公理”,都是一個意思。
說“公”,是相對於“私”而言,因爲天道昭昭,大公無私,所以私心重的人看不到。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句話是說:
我們做人做事,唯一只需要關心它是不是符合道義,不要去擔心對自己有沒有利益。
這裏的“義”和“道”是指公義和公道,“功”和“利”是指小功、私利。
所以理解這句話很簡單,我們各添加一個字就容易明白:
“正其(公)義,不謀其(私)利;明其(大)道,不計其(小)功”,
“大”和“公”,“私”和“小”,互文見義,意思相通。
所以儒家不是不講功利,而是要追求大道、公道,讓所有人都得利。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認爲天地是有生命的,是萬物的共同體,天地間是一種相對、相通的平衡,你為自己謀私利的當下,就會造成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而實際上損人利己到最後,還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每個人的生命不是一個從生到死的線段,是不斷延續且相互交織的線條。如果只為自己謀利,在當下那一刻,在這條線的某個點上,好像是利己,但無形中已經損了人。這條線再向前延伸,出來的結果是損人害己,這是天道的必然。
天底下沒有一個人,能靠損人利己走到最後。
因為天道好還,基於天地相通對應的平衡性,當我們違背了公道,天道就會絲毫不差地以我們的方式回應在我們身上,經典和民間對此的形像說法是天網恢恢、神目如電。
你違背人道,人道必定有你的罪受。
這就是天道好還的道理,任誰都不能違背。
所以要過好這一生,必須“正其義”,“明其道”。從天道公義的立場關懷人生,而不是只想自己的利益;當你為所有人謀利的時候,自己的利益也在其中。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人活著其實就很簡單,只要懂得什麼是公道、公義,照著公道、公義去做人做事就好。
不要去擔心說自己能得到什麼好處、賺到多少錢。
當我們秉著公道、公義而行的時候,當下就已經得到好處,步上了好運的軌道。
這就是《大學》中說:“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的道理。義和利,並非如後世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樣是對立的關係,恰恰相反,正義是更高層次的利益。
老子說:“天道無親”,“天”並不是一個有人格和欲望的神明,不會特別偏愛某個人,也不對某件事有所期待。天是萬物的共同體,其運作自有其不偏不倚的平衡法則,所以說“天道無親”。
但緊接著這句話還有一句:“常與善人”,言行符合天道的善人,會得到天道的回應報答。
天道好還,以惡對待他人者,一定會得到惡和苦。
以善對待他人,一定會收穫善和樂。
民間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這個道理。
儒家不一定用這樣的語言來講,但實際上意思是一樣。
這是中國文化的智慧,也是傳統中國人的共識。
所以為什麼要“正其義不謀其利”?
這不是一句口號,不是從外在強加給我們的教條,而是天道自然。
天地之間就是這樣一種自然的法則,所以我們只要心存公道而努力就對了,公道就是我與他人的共同利益。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三觀要正,動機要對。
做事不要老是擔心結果怎麼樣,因為結果我們不能掌控。
只要我們的動機是對的,用心是善的,做事沒有爲一己之私而投機取巧、偷雞摸狗、損人利己,那麼出現任何結果都是好的。
所以為什麼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句話其實只說了一半。最好的安排,是因爲來自最好的用心。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為什麼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當初是最好的用心。
是善良的初心,才會有最好的安排。
最好的用心來自哪里?
——“正其義,明其道”。
就是觀念要正,動機要善。
所以孔夫子說攷察一個人、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察其所安”。
一個人的善惡,一件事的好壞,最要緊的是攷察這個人做人做事,動機是什麽,安的什麼心?
安的是公道的心、是正義的心,那麼其人的功勞和利益也在其中,水到渠成時,他會自然得到當下現實條件中最好、最大的利益。
以孔夫子爲例,用我們現在的成功學標準衡量,現實的孔子肯定算不上成功人士。
好好的司法部長不做,爲了實現仁政的理想周遊列國,到處狼狽,惶惶如喪家犬。
可是夫子身後,孔家代代受人尊崇,任你江山易主、改朝換代,孔家至今兩千多年,八十餘代,傳承有序,瓜瓞綿綿。到現在整個孔氏家族仍然受到國家民族普遍的尊重和認可。
這在整個人類史上都是獨一無二、首屈一指。
所以有道的人,不是那麼鼠目寸光,他看到的不是眼前暫時的私利,而是千秋萬世。
日本近代一位大政治家——伊藤博文,明治維新的元老,他有一句名言:
“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也是從董仲舒這句話衍生出來的。
想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嗎?那就去計劃、追求天下人的利益吧!
你也是天下人之一,天下得利,你也就得到利益了。
誰不喜歡好名聲,同樣付出了一生的努力,誰會甘於只得到身後速朽的名聲?
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追求萬世流芳的美名。
人活在特定時空中,一個人的存在,只是很有限的時空。
將個人的空間拓展爲天下,一生的時間延長爲萬世,我們就活出了永恆、不朽的生命。
伊藤博文是爲本國政治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被印在紙幣上受到紀念的人物。
孔子則是爲華夏文明奠定根基,因此受全人類共同尊崇的聖人。
心中對道義認知的深廣度、時空觀不同,結果也相應有不同。
其中的道理,都可以歸結到對“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一句名言的領解。
這句話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對大公無私之道的自覺。
我們在正誼書院學習,正該好好的吟味、體會“正其誼不謀其利”的精神。
學習工作、做人做事,不是為了眼下的利益,也不必一味強調個人的好處;
當我們真正走在道義路上的時候,冥冥中,身心性命,已經得到利益。
這利益雖然不一定看到,但是實實在在是有,如老子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天道微妙深廣的作用。
信任天道,就無需爲自己操心,爲未來擔心。
我們只管盡人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交給天命。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日,於正誼書院做“朱子四講”第一講“白鹿洞書院學規的啓示”,據講座整理稿改寫。
蒙光按:暑期在福州傳統四大書院之一的正誼書院做“朱子文化四講”的系列講座,從第一講“白鹿洞書院學規的啓示”的整理稿中摘錄改寫了一篇小文。
此文我比較滿意的地方,是通篇沒有提到一個“佛”字,內容則不折不扣是對師教精神的領解傳達。
留言列表(2条)
[…] 以義爲利 […]
[…] 以義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