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5年03月03日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和讚的真髓

瑞劔老師 九十五歲

卷首和讚講讚

十八願的相狀

「無蓋大悲」

如來的特級酒

淨土的戶籍

和讚的真髓

真實明故歸命禮

光雲無礙如虛空

三塗黑闇蒙光啓

大心海故歸命禮

本願莊嚴真妙土

常爲佛恩報謝身

信樂受持難中難

名號不思議信心

無愛無疑得自然

南無阿彌陀一稱,此世利益無邊際——現世利益和讚

十方如來於衆生,一子之守護憐念

天親論主白一心,無礙光佛歸命禮

安樂勸歸之心志,鸞師一人獨定也

本師道綽大師者,本願他力專信憑

世世善導來應現,諸佛本意得滿足

本師源信慇勤勸,念佛一門爲開顯

本師源空出於世,弘願一乘廣開顯

以下「正像末和讚」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本篇)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所得之讚文

康元二歲(丁巳)二月九日夜寅時夢告云

(238)

彌陀之本願應信

本願信憑者悉皆

攝取不捨利益故

無上覺即得證也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正像末淨土和讚五十八首

愚禿善信集

明末法

(239)

釋迦如來入滅後

二千餘年至今也

正像二時皆已閉

如來遺弟徒悲泣

在真宗,立正、像、末之三時。以釋尊滅後五百年作為「正法」時期,其後一千年作為「像法」時期,其後作為「末法」。在禪、真言宗,則不立三時。

「釋迦如來」是釋迦牟尼。言「如來」者,乘一如(真如)來成正覺之意。在佛的三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或化身)之中,是「應身佛」。(釋尊入滅之年,一般認爲是八十歲。)現在於「正、像、末」之三時,正當「末法」。「末法」者,於「教行證」是有「教」而無「行證」的時代。言「徒悲泣」者,是看到南都北嶺之僧侶的不如法,聖人之悲泣。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聖道的隱沒

(240)

末法五濁之有情

行證時機不契故

釋迦遺法皆悉數

龍宮隱沒經明言

「不契」,是不可能(出不來)之意。言「遺法」者,釋尊的教說。「龍宮」者,有云為「大海底」之說,亦有云「大乘教典秘藏處」之說。一到末法之末期,就說「諸經皆悉滅盡」,說諸經隱藏入了「龍宮」。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末法時代和淨土門的利益

(241)

正像末之三時中

彌陀本願廣弘宣

像季末法之今世

諸善龍宮歸隱沒

言「諸善」者,戒、定、慧,三學修行。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末代濁世之相

(242)

大集經中有教言

此世第五五百年

鬥爭堅固時節故

白法隱滯悉不行

「白法」者,清淨的法。「隱滯」者,隱沒停滯。「鬥爭(鬪諍)堅固」者,云諍論、戰亂。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廣明濁惡、劫濁之相

(243)

數萬歲之有情衆

果報漸衰漸低劣

二萬歲之人壽時

五濁惡世名已立

人的果報在極殊勝之時是壽命八萬歲,每一百年減一歲,至人壽二萬歲之時,即名五濁惡世(悲華經之意)。今正是五濁增盛之時期。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有情濁

(244)

劫濁之時已遷至

有情身量漸趨小

五濁惡邪增盛故

毒蛇惡龍之狀也

言「時已遷至」者,時代的轉移變化,即隨時節遷流、轉變,劫濁之時到來。「五濁惡邪」者,「惡」者煩惱,「邪」者邪見。將此五濁惡邪增盛之相譬喻作「毒蛇惡龍」。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煩惱濁

(245)

無明煩惱甚繁茂

塵數遍滿此身心

愛憎違順轉相生

高峰嶽山正相似

言「塵數遍滿」者,像塵埃、沙數般地,充滿凡夫的身心。「高峰岳山」者,高山。言「違順」者,愛順境、憎逆境。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見濁之相

(246)

有情之邪見熾盛

叢林棘刺之狀也

念佛信者被疑謗

破壞嗔毒正盛也

「熾盛」者,興盛。「叢林」者密林。「棘刺」,是荊棘之刺,加害於。言「破壞瞋毒」者,是侵損長上、欺負屬下。「疑謗」,是誹謗。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命濁之相

(247)

命濁中夭刹那際

依正二報俱滅亡

背正歸邪爲流行

橫起仇怨興害意

「命濁」,是人的壽命變短。「中夭」,是天壽不完全,年輕就死去。言「剎那」者,最短的時間。「依正二報」者,身體為「正報」(自己的行為之果報),國土為「依報」。所謂「滅亡」,身死田地不能傳給子孫。「背正歸邪」,是捨正道入邪道,捨佛教因果的正道,隨從邪教。所謂「橫起仇怨」,如為吃食取物命,所以自己就短命,此說為招「怨」。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親鸞聖人和如信上人對話形像,立於如信上人的寺庙“正觉寺”
(茨城县那珂市)

悲願之益

(248)

末法第五五百年

此世之一切有情

如來悲願若不信

出離之期不可期

言「末法第五五百年」,指聖人御在世的時分。救度此濁惡世之有情者唯只有如來的大悲本願。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淨土門的利益

(249)

九十五種皆汙世

唯佛一道獨清閒

菩提出到者方能

火宅利益自然成

言「九十五種」者,於釋尊的時代,外道的種類有九十五種(或說九十六種)。「唯佛一道」者,說「唯獨只有佛法」。言「菩提出到」者,得成菩提(悟)之道。

(光注:外道染汙世間,唯佛法一道真實清淨,無染穢惡。依佛教證入菩提者方能於娑婆火宅利益衆生,此爲法性自然之所成,亦是願力之自然。)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邪執的宗教

(250)

五濁之時機已至

道俗二衆共相諍

念佛信者爲所見

疑謗破滅熾盛也

言「時機」者,時代和眾生。「道俗」者,僧侶和俗人。「疑謗」者,誹謗。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邪執之過

(251)

菩提不得者悉皆

專修念佛興嗔毀

頓教毀滅之徵象

生死大海無邊際

言「菩提不得者」,是無法得到菩提的人。「頓教」者,凡夫能速成佛之法,指專修念佛。言「徵(兆)」者「驗(證)」字之意,是說毀滅(誹謗、消滅)頓教之報應。

「對是頓教的真宗(專修念佛)生仇怨、行毀滅者,永遠沈淪於生死海,無有出離之時」,如此開示由邪執興起疑謗之過咎。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以爲正法時代之原樣

(252)

正法時機雖作想

底下凡愚實此身

清淨真實之念無

發菩提心云何可

言「底下凡愚」者,低劣的凡夫。言「發菩提心云何可」者,說「想發菩提心而得道,如何能夠呢?」的意思。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聖道門之難行

(253)

自力聖道菩提心

心念言語所不及

常沒流轉凡愚輩

云何能得令發起

言「聖道」者,自力聖道。「菩提心」者,想開悟之心。「常沒流轉」者,是徹底沈淪於迷界生死海的眾生。言「云何能得令發起」者,說「如何能夠發起菩提心呢?」。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菩提心難發

(254)

三恒河沙之諸佛

出世之時皆承教

大菩提心雖發起

自力不濟徒流轉

言「三恒河沙」,是約如三倍的恒河沙數般之多的佛。「出世之時」者,是於生身(活著之身)遇佛的意思。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淨土真宗今盛也

(255)

像末五濁世已至

釋迦遺教歸隱藏

彌陀悲願獨開闡

念佛往生弘通也

以聖道之法為釋迦如來的遺教,淨土門為遺教之外,是見「彌陀法為真實,聖道法為釋尊隨他(應機類所說的)之方便」之故。到了像法、末法聖道門衰微,淨土門興盛是自然的道理。是勸化著:「捨棄從來的執情歸依彌陀法喲!」

像末五濁世已至,彌陀悲願獨開闡

淨土門利益

(256)

超世無上之攝取

選擇經五劫思惟

光明壽命之誓願

大悲心行之根本

言「超世無上」者,是勝過諸佛之意。「攝取」者,是從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中選擇其善妙者而成就。「光明、壽命之誓願」者,是第十二願、第十三願。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是淨土自然的妙果,此即是「大悲之本」。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5-03-03 10:03
Next 2022-03-06 21:26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