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真實之行

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年10月16日

淨土真實之行

大行(其一)

P24 行卷曰:

「謹按往相廻向,有大行、有大信。大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斯行(名號)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德之本),極速圓滿(速令滿足名號的功德)·真如一實(一實真如、絕對純一萬有的性體)(真如有常、樂、我、淨之德)(大智大悲)功德寶海,故名大行。」這是行卷卷初之文,行卷和信卷是《教行信證》的要關(極重要之卷)。

古來解釋此一文時,大多數的前輩都在「大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之處斷句,視此為一文,而論行卷的體(中心思想)是「稱名」或是「名號」。其實視「大行者…」之文,應到「…故名大行」為止是一段落,應如此決「大行」為「大行」處。這是《六要鈔》(存覺上人作)的看法。

P25  以「稱名」決「行體」(行為何的問題),不稱真宗的正意。高祖聖人「五願開示」的法門,捲觀經的「行行相對的法門」即「念佛往生」的法門,還大經法門的「唯信正因」的法門。若高祖聖人於行卷捨「唯信正因」的宗風,欲彰「行門的法門」(念佛往生、稱名往生)的話,即無法明白為何於此處會引用論註的「讚嘆門」(曇鸞大師註釋天親菩薩的淨土論「讚嘆門」(名號的讚嘆)處)之文。高祖釋「行」,引用「讚嘆門」之文,是為令徹觀經念佛往生的真意(念佛往生的極致是唯信正因),欲將「念佛往生」的觀經法門還「唯信正因」的大經法門故。

P26 「極速圓滿」,符合了《淨土論》(天親菩薩著)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信而再空入迷界者無),能令速滿足(令滿足眾生的身心),功德大寶海(名號之德)」的文意。即是彰如來的「本願力」者。故高祖於行卷,最後地解明「念佛往生」說「歸(信)選擇大寶海(名號的功德)(佛智的不思議)念佛成佛」(選擇集的眼目)。以之,「念佛往生」的真意,不單是以口稱念佛令往生的意思,而是說不論是什麼人亦齊信「選擇大寶海」之南無阿彌陀佛的力量(佛智不思議)念佛成佛。可知彼處自然地進展著「攝末歸本」的大經法門(唯信正因的法門)。

稱名的當相(單以口稱名)不是「大行」的體(大行之所以為大行的本質)。見「稱名……則是南無阿彌陀佛」(稱名破滿),始契「大行」的「大行」意。

解行卷之本,首先有更明確地考察「行信」的必要。行卷的卷頭言:「謹按往相廻向,有大行,有大信」,是因為「行信」為本典一部的至要。誠「行信」是真宗的肝要。

淨土真實之行

P27 於行信論,有「三法門」和「四法門」的法門。三法門是「教·行·證」,四法門是「教·行·信·證」。三法門對聖道門的「教·行·證」,而立淨土門的「念佛一行」(教·行·證),立「念佛一行」的原樣即是法體大行,即顯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獨用、獨運),這是三法門。又三法門是「法體圓成門」,是顯示我等的「信」和「行」在如來處已被成就的法門。

四法門的「教·行·信·證」,對淨土門中的要門(十九願)和真門(二十願),明真宗的「唯信正因」,以明確地判別真假(真實教和方便教)者。四法門是「機受趣入門」,即依大信心得涅槃的極果的法門。圖示之如左:

淨土真實之行

P28 「教·行·證」的「三法」攝於一南無阿彌陀佛,之作「法」(救濟法)時,領受(信受)之(南無阿彌陀佛的法)的「信心」是「機」(金剛信心),開此「信心」,即為「教·行·信·證」的「四法」。

救度的「法」(南無阿彌陀佛)也好,眾生頂戴的「信心」也好,同共是南無阿彌陀佛,此故是「機法一體」。將持有如此廣大無邊的內容者統一於一南無阿彌陀佛時,之云「大行」;統一於「金剛信心」時,之云「大信」。一南無阿彌陀佛,依在「法」(如來的手中)上和在「機」(眾生)上,而暫有法門的不同(大行印現於大信的機中)。

故說「行」亦是「真實功德大寶海」(名號),說「信」亦是「真實功德大寶海」,即不外是南無阿彌陀佛。「行」和「信」,二而不二,不二而二,這是「行信論」的大綱。一旦領會此大綱以後,任法門自然的運轉,由細入微,可以得高祖聖人的真髓。「佛法」,如其名示,是「佛的法」,是佛發現、體得的「法」,又是與「法」合一的「佛」(名體不二)。因此不論什麼人也能成「佛」(本願力無限無盡,一切眾生必得大信心)。教給我們此道的是「佛教」。

淨土真實之行

P29 彼處自然存在「業」的真理(法)。業,指一切眾生的身口意三業,善惡的行為。其行為有著由因至果無有絲毫差錯的法則,這叫做「業道」,又叫做「因果應報」。故「業道」於法界是「因果的法則」(廣義)。

因果,有「數學的因果」、「物理的因果」、「化學的因果」等的「科學的因果」。又有推理、判斷的「論理的因果」。人依「因果的法則」判斷、行動。知而行的時候也有,又即使是無意識地行動,亦同是依「因果」而行動。「因果的法則」貫通流於心、物、一切萬物。「因果的法則」既不是神造,亦不是佛造。迷於「因果」,違反此法則行動時,罪惡生出(又,一切罪惡從我執生)。

善惡的因果名「道德的因果」,那是善者生善復生樂,惡者生惡復生苦的法則。

P30  又即(不離)「因果」或「因緣」的世界,有「真如」、「法性」、「絕對」、「心性」等最高的「法」。此「法」離文字,不屬因亦非緣的「法」(臨濟錄)。諸佛如來見此法、入法、住法、與法合一。

此「最高的法」是佛陀大自覺的境界,又是阿彌陀如來和一切眾生不二一體的「正覺的世界」、「大智大悲」的世界,是從此世界發下本願的。宿緣深厚的人,依如來的光明直接感應(感得)此法,這即是「大信心」。

在佛教,教說凡夫也有「行業」(行為),諸佛如來也有「行業」。由「行業」,宇宙·人生無限的生成流轉,這叫作「業感緣起」。諸佛如來的世界亦依清淨的行業有緣起(因緣法),這即是阿彌陀如來救濟眾生的世界。

P31  業感緣起不能說只是小乘佛教的教法,在大乘佛教亦有「業感」、「業道」、「行業」。誠「行業果報不可思議」(大經),是與眾生往生的因果不二一體的如來(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此「最高的因果」(平等的因果、絕對的因果),是沉於迷界的吾等凡愚所無法體驗的世界。唯只有信之,或者如佛陀一樣入三昧海體驗之。

淨土真實之行

「大行」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即是阿彌陀佛為眾生做的清淨真實不可思議的行業。於法爾(自然)真如平等處(性海非因非果的世界),不能直接名之為「行業」,但是此真如一旦(無始的一旦)活動(其實是無始無終的活動),示現諸佛如來,發「本願」,為「行業」顯現時,「度生因果」(救濟眾生的因果)的緣起論(萬有依因果的法則生成流轉)生起。是在「淨緣起」(諸佛如來的清淨業)的世界的「業感緣起論」(宇宙人生是業的顯現,一切的佛事依大願業力)。

佛教不是講創造萬物立一神思想的宗教,又也不承認以為善惡、森羅萬象等是偶然地存在之無視「因果」的議論。主張宇宙·人生一切的事象,是由迷執眾生的「認識」從迷心所起的「行業」,和開悟聖者的「認識」從證悟清淨的心生起的「行業」顯現、織成,這是最合理的,且是倫理的純正宗教。

P32 極樂莊嚴亦立腳於法爾(不是人為的)真如平等(真如是法界的大總相、法門之體,是不生不滅,與人的心性同一,不論什麼皆無不是真如)的方面時,「莊嚴」無可「莊嚴」者(非莊嚴),然在光明相好處(清淨的現象),則是「莊嚴」。其「莊嚴」有其由來的因由,即是從阿彌陀如來的清淨「心業」(大智、大悲、本願力)起的「莊嚴」,此叫做「願心莊嚴」。因此阿彌陀如來的教法叫做「願心莊嚴的法門」,這就是真宗(法雷派的行信論是願心莊嚴的行信論)。

淨土真實之行

阿彌陀如來「願心莊嚴」的淨土和教法,即是阿彌陀如來的「行業」。阿彌陀佛的「行業」,「行業」的原樣是阿彌陀佛的「心的莊嚴」,即是「願心莊嚴」。菩薩的「行業」,普通暫從「因」(成佛之因,修道)上論之,但阿彌陀佛的「行業果報不可思議」(大經),與因位時「行業」的不可思議(三昧力不思議、本願力不思議)同時,於成正覺之曉,正覺的功德力不可思議(名號不思議、佛智不思議)亦是阿彌陀如來的「行業」的不可思議。是即「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第十七願的成就文)。正覺(果)的不可思議中,亦具有著法藏菩薩本願力(因)的不可思議力。又與此同時,本願力(因)中亦已具有著正覺的果力不可思議。在如來,有「因果不二」、「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的不可思議。

P33 極樂莊嚴的「因」(原因),實是如來為我等的兆載永劫的修行,是大悲廻向的願心,又是本願力的行業。

阿彌陀如來,為我等修行的原樣顯著法界大真理真如的功德。又我等信行的原樣是正覺的功德力,不止如此,一切的佛事、諸佛如來的教法,亦從阿彌陀如來正覺的世界生起。

如來的行業(清淨真實的身、口、意三業)響於法界,震動、躍動於法界,成絕對的大慈悲波,躍動於我等一切眾生之上。應頂戴這就是成就我等往生一大事的不可思議「行業」。

淨土真實之行

阿彌陀如來兆載永劫間,代無善的凡夫勵行願行者,是皆果上莊嚴(正覺成就)上大慈悲的運作。《安心決定鈔》曰:

P34 「彌陀兆載永劫間,代無善凡夫勵願行,(乃至)今他力之願行,行勵於佛體,功讓無善之吾等,連謗法闡提之機(無信的人)、法滅百歲(末法之末,自力的教法滅亡,唯大經殘存百年間的時代)之機亦令成(使往生),云無上功德也。」

如來正覺的大慈悲,統一所有大慈悲的行動,視其是為我等往生的無限絕對的大慈悲的運作時,彼處可見法藏菩薩兆載永劫的修行。一切是如來正覺(果上莊嚴)的世界。久遠實成的阿彌陀佛為了我等成為法藏菩薩,五劫思惟,兆載永劫間修行,此一歷史的過程原樣即是揚大慈悲波於法界者。這大慈悲波原樣是正覺功德力之波。

果上莊嚴的正覺一念的功德力,原樣成為法藏菩薩的因位之行,同時為我等往生的因和果。即彌陀法成立的當下,是如來的活動,活動的當下是如來正覺的世界。

P35 如此這般,不論是誰亦能品味此大慈悲的世界,大經曰:「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顯五十三佛,顯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這就是《大無量壽經》。大經中暫說法藏菩薩的因行(修行)、果德(正覺成就的功德力)、莊嚴(極樂莊嚴)、本願、名號、如來的大悲心。令感受這些是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之「行業」處,使我等得金剛的信心(在法雷學派解「行」作「行業」,而不用「行,進趣也」之義)。

故解釋行卷的「行」,於一聲的「稱名」雖立「行」之名,返其本源看,稱名不單是口頭禪,非指動舌和唇而言「行」。「行」,本質地凝視之,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用」(在法雷學派,名號是佛智、大行,故立「佛智即行」)。從「法界緣起」(華嚴哲學。萬有由相依相關而重重無盡、相互關係著的真理)上見之時,於法界中望「行」(以法界的真理顯現而見之),「行」實是如來行,是正覺的功德結晶,又是非因非果的彌陀正覺(性海、法性)本質的顯現。

P36 彌布(遍滿)於法界的大慈悲緣起法(佛的因緣法的世界),雖然是「行即信」(南無阿彌陀佛即信心)、「信即行」(信心即南無阿彌陀佛),在「行」處感受大悲心,和在「信」處感受者,自有不同。

在行業(如來的行業即行)上看時,「法界緣起」(立足於重重無盡、相依相關之法界實相的世界觀)是「佛心(大悲心)即行(行業)」(果上顯現)。立足於「信」看時,行(行業)即阿彌陀佛的心(大悲心)。論行時,從「業感緣起」(依行業各種的世界所顯現的真理)上觀察行,和從「唯心論」(大乘絕對的唯心論。從真如法性上,又從如來正覺上,講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的真理)上論行時,暫有不同。立於如來的大悲心,即立於「佛心」觀察時,行是如來的「願心莊嚴」(由如來的大悲心顯現者)。法藏菩薩兆載永劫的修行(行業、行),是為我們行如來的「本願」(大悲心)的。從「業感緣起」看的話(視如來的清淨行業的顯現為「行」時),行(南無阿彌陀佛)為如來行業果報的不可思議相。以「業感緣起」論南無阿彌陀佛的「行」時,不可認為那是「小乘佛教的想法」,說「行」是佛心的顯現者,不可說那是「唯識論」的看法,又不可認為「唯心論」是頭腦的問題(觀念),「業感緣起」是事實的問題等等。

淨土真實之行

P37 在佛的世界(正覺的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心」當下是「行」,「行」的當下是「佛心」。我們認為行和信不同,這是低水平的看法。若從大乘佛教的真理上說,則不可如常識家所言,認為單只是肉體、單只是頭腦的問題地分開想之。「行」的當下即「心」,「心」的當下即「行」。在聖道門,修「行」時,若問是依「行」到涅槃嗎,最後是依「行即智」的觀察(禪定、三昧)智慧轉煩惱為菩提的。講三學,是完成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到涅槃,依戒和定生真實的慧(智慧)而悟涅槃。若錯想「滅罪」或「證道」(悟涅槃),以為做了十年的壞事就得做十年的善事才可以,如此功利的、補償的想法,是無法懂得大乘佛教至極的真理的。

大乘也好小乘也好,都講苦(迷的結果)、集(迷的原因、煩惱)、滅(悟的結果、涅槃)、道(悟的原因、修道)的「四諦」(四聖諦、四個真理)。大乘的「四諦」,在轉迷妄的主觀(心)(轉迷心為悟心)。如此,盡未來際,永遠無限地顯現大慈悲(佛教是大慈悲的宗教)。即說「轉識得智」(轉迷之識心得正智)者是佛教。即轉煩惱的病入無上的佛智,是佛法的肝要。莫以為是逐一地整理夢中的影子,一念迷妄之雲晴,即是轉迷開悟。轉主觀(迷心)一看,即是菩薩「行」開始,如此至化導盡無盡法界的眾生。

淨土真實之行

P38 「行」從一方面看的話,一切悉是如來的「行業果報」,又從一方面看的話,一切悉是如來大慈悲的顯現,即是「願心莊嚴」。「行」一到人類的手,即顯於身·口·意的三業。

P39 聖道門雖重視修行,一旦到了最後的關頭,「行」即成了「觀」(用心眼觀真理)。如此,是「行即觀」,「觀即行」,即「行」和「觀」變成一體,且行之時,其利益普及無盡法界。故法藏菩薩的修行亦作「兆載永劫(無限的時間)的修行」,而顯說其「行」。菩薩入禪三昧,以心眼觀時,佛智的一念(無念之一念、真智無智的一念)冥合(體達、合一)真理。「信心」亦依如來的佛智圓照,即依觀智的光明,一念信受如來的「願力之道」,故說「信之一念」。「行」既是「報恩行」,不論到哪裡,皆是乘本願力,盡無盡法界眾生的無明海。講「五劫思惟」,講「兆載永劫修行」,「五劫」和「兆載永劫」,沒有時間的長短。我們如此頂戴就行。

《大乘起信論》說明眾生的無明是何時起的呢,是「忽然念起名無明」。說「無明」是「忽然」(突然地)起的,那個「忽然」指唯只是那樣地觀行。追呀追呀無明忽然起,那「忽然」(一念)的時間是無法掌握的。在「二河譬」的「東岸(現世)忽聞人(釋迦)勸聲(說《大經》勸信本願)」之句也是,雖然講「忽」,其實是無時間的「忽」。釋尊從塵點劫的往昔起,即欲令我等知道如此不思議的本願,此聲是無始以來的聲音,是從久遠實成阿彌陀佛正覺一念的世界出來的聲音。

P40 《起信論》的「忽然念起」,是指在我等迷妄的凡夫「有念」(迷妄之念)之前,且說「忽然」,修行者實際修行消滅煩惱時,「忽然」迷念消失。那妄念消失處是「忽然」。妄念消失一看,是超越時間、空間的「無念之境」,即是法爾的世界。「無念之境」是「本來成佛的世界」(本覺門)。若不入無念的世界就不知道真的「忽然念起」。這在哲學無法明白。於本來無一物中,無始已來起煩惱的是凡夫。

在「二河譬」中,開示旅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途中)見有二河(水河和火河。慾和怒)」,凡夫的水火二河也不是忽然而起的,是無始已來就存在的二河。然反省不夠,尚未發現時,雖有似無。如斯之人雖被群賊惡獸(外教和罪業)翻弄,卻不知那是群賊惡獸。

就因為有「願生心」(想往生的心),所以才有群賊(別行)。欲向西行時,方看到障礙之的群賊惡獸。「群賊」指的是各種思想、地上的外道。「惡獸」指愛慾。唯在有「願生心」者之前才能發現「水火二河」的存在。

P41 為欲速離生死者有「行業果報不可思議」的「大行」。大行即是自利(如來自成正覺)利他(依正覺的功德力,即依願力救一切眾生)圓滿的功德大寶海(名號),所給我們的「行」。沒有這個(二利圓滿的南無阿彌陀佛之正覺功德力),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轉迷開悟。視「大行」是「功德寶海」(南無阿彌陀佛)時,一切諸經皆是其波瀾。

《法華經》的「長者窮兒譬」(窮子在幾十年後,逢遇其父,不求而得父之遺產之譬喻),初說「無量珍寶,不求自得」,後講「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不求自得」,可視是顯「願力自然」(捨自己的計度,被如來的本願力計度而往生)者。「願力自然」之前,「有所得」(凡夫的我執及所有觀念或存在觀念)、「無所得」(不可得、無住、無心、離一切執著的心境)皆無。

P42 「寶藏」,指如來的「功德莊嚴」。成就的寶即是「南無阿彌陀佛」。「自」指「願力自然」(參照自然法爾章),「至」指真心徹到(如來的本願力的真實到達了)之意。如此看來,亦可視《法華經》是顯「本願一乘」的經,法然上人說《法華經》是傍明淨土之經,由此知道《法華經》不是天台宗、日蓮宗專用的經典。

淨土真實之行

「行」之字義,雖有種種意思,解「行,行業也」是最正確的看法。又有人解「行」為「行步」,從解作「行步」處,古來許多學者說:「行,進趣之義也。」但是取「行」作「進趣」之義,這是聖道門的想法(心地觀經教、理、行、果的法則)。彼等說「南無阿彌陀佛」搬運眾生令進趣淨土(證果),故說名號為「行」。取「行」作「行步」或「進趣」之義(由行令進證果,故云進趣)時,那是漸進的意思、部分的意思。作「行業」解時,彼處顯著全體的意思。取「行」作「進趣」之義時,令人聯想到「陸路步行則苦」一句,而「水道乘船則樂」的意思則沒有顯現。取「行」作「進趣」之義不是他力真宗的精神。

P43 親鸞聖人解「行」作「行業」之意(參照大經、三經往生文類),是讓我們知道在娑婆世界的「行業果報」,就如業感的道理實是不思議,彼極樂莊嚴(其體是南無阿彌陀佛)亦依阿彌陀如來的「行業果報不可思議」(本願力)而成就。如此「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與「願心莊嚴」為一。即如來的「行業」,當下即是如來的「願心」(大悲心本願力),又「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大寶海」(名號),當下即是「佛智」。(總序曰:圓融至德嘉號,轉惡成德正智。)

「不思議佛智能信

 報土之因佛教言

 信心正因獲得者

 難中之難復更難」(No.285·四八)

其功德的佛智(大悲的佛智、佛智的廻向)實際活動處,光明莊嚴的世界(淨土)顯現。極樂的三種莊嚴(國土、主、伴)一切無非如來光明的變現(變化顯現)。由另一方面來看,是「皆同一色」(《大經》的言詞,以光明遍滿一切)。一佛智中統一法界(眾生界),故是「皆同一色」。此皆同一色的莊嚴相,亦說是「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亦說是「歸命方便巧莊嚴」(和讚)(歸命巧方便莊嚴,依正不二之淨土),亦說是南無阿彌陀佛。《安心決定鈔》曰:

P44 「依報(淨土的國土莊嚴),即使是寶樹的一葉,無不是為極惡之吾等,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也。正報(阿彌陀如來的身心),由眉間白毫相至千輻輪(足底部輪之相好)之足底,為常沒眾生願行圓滿(成就)之形好故,亦是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也。」

《阿彌陀經》說:

「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自此南無阿彌陀佛的果上莊嚴(淨土的莊嚴、阿彌陀佛的正覺),顯現為法藏菩薩(從果向因的菩薩,由佛成菩薩之人),示現兆載永劫的修行,其修行成就,其願行功德再為淨土的莊嚴顯現。我等頂戴如來成佛的因(本願力,及由本願力顯現的願行)和果(南無阿彌陀佛正覺的功德力),為往生的因果,所以說作往生因的「大行」,是此南無阿彌陀佛。又本質的說,南無阿彌陀佛是「佛智」,即是我等的「大行」,此云「佛智即行」。頂戴此南無阿彌陀佛的是「金剛信心」,故「金剛信心」其體是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真實之行

P45 我等被有漏(煩惱)的穢身所障,雖僅過著念佛相續的生活,因已是光明攝取之身,故是光明中的生活。《和讚》(No.213·九五)曰:

「煩惱無明遮障眼

 攝取光明不能見

 大悲親心無厭倦

 恒常照攝我身也」

我等唯依信,往生之因得滿足,被安心(本願的呼喚聲中有信心、有安心),這就是被光明照,心之闇晴。是從如來頂戴信心(感受如來的大悲心),但是直到頂戴為止,應著眼於為聞法獻自己的努力。頂戴後一看,才知原來至今為止的努力,亦是如來的方便所使然。但是邪見憍慢的人無法信本願。

P46 如在「二河譬」中所示,旅人被群賊惡獸追趕到河岸,看見前方的水(貪慾)火(瞋恚)二河,而「惶怖不復可言」,這旅人恐懼戰慄著。旅人指的是我們,旅人之所以惶怖,在蒙如來的慈悲所催,發現了後生的緣故。

但是這時候還是看白道(本願的大道)在對面。因為把自己的妄念和惡業看得非常大,把本願的白道看得非常窄小的緣故,所以旅人惶怖不已。以「二河譬」文看此惶怖之相時,曰:「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勉死者。」之云「三定死」。

恐懼回去的,是宿善將開之機(心境)。看自己的身心是「惡獸」,不想返回愛慾榮華的世界,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心境。無法返回虛妄的人生過生活,這全是托佛的慈悲照育(原本就不可自殺)。

「群賊」,《愚禿鈔》曰:「別解(別的見解)、別行(別的修行)、異見、異執(固執不同的想法)、惡見(惡的思想)、邪心、定散,自力心也。」「惡獸」,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意識的對象)、五陰(色、受、想、行、識)、四大(地、水、火、風)。

P47  這旅人恐懼的是自己今天終於死定了,其時他雖然想:「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但是在「沒辦法,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的境地,是所謂的「若存若亡」(信心雖有似無)。又「必應可度」是自己的想法,是「若存」的世界(看似有信心,但並非真實的信心)。

「幾度思定卻變化 不可恃者吾心哉」(古歌)

這時候,旅人聽到由東岸(娑婆)來的發遣聲(釋尊之勸),聽見從西岸(極樂)來的呼喚聲(彌陀的呼喚聲)(呼喚聲是本願、名號)。那時是踏入「白道」(本願的白道,亦是行者的信心)時。一踏入白道,群賊惡獸的吶喊聲已聽不入耳。白道決沒有斷滅,但是在現實的人生生活,依男女的愛慾,善心被染污、會發脾氣,德也會消失是事實。因果之理如何難說。但是依「轉惡成善」、「觸光柔軟」之益,人會慢慢地改變。

P48 即使是信心,亦會因人而顯現有異。於信後因為不謹慎亦會有種種失敗,但是信心的白道和這任何關係也沒有。煩惱和妄念的心起時即慚愧,耽溺於愛慾之水時稱念佛,如此社會也好、家庭也好,就能保持和合協調。這是從信後之德說者。

淨土真實之行

「白道」是「願力」、是信心。《和讚》曰:

「信由願力所生起 念佛成佛是自然

 自然即是佛報土 證大涅槃不需疑」

信「願力自然」(因願力而救,彼處無任何不自然),被「願力自然」計度(自己的計度作廢),而往生「願力自然」的報土(淨土)。九條武子夫人之歌:

「被大無比的力量牽引 吾步履之輕浮喲」(慚恥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

P49  說「白道」時不說「稱名」,不過有稱名的心情。「汝一心正念直來」的「正念」,或作「信」,或作「行」(稱名)處,又「今信順二尊(釋迦、彌陀)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被本願力計度)彼(彌陀的)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之文中,所說的「念念無遺」,自然有稱名的心情,但是沒有顯「稱名」。稱名雖有卻不顯處是重要之處。一心一意之道(白道)是「信」。「願力」是用信的,不是用稱名的。因為這白道是願力,是信心。

白道亦是「大行」,從機(眾生)之信方來說的話是「大信心」。這是因為「大行」也好,「大信心」也好,是「功德大寶海」的緣故,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大行即大信」,「大信即大行」。

「行」(南無阿彌陀佛),信時行盡,彼處無一點缺陷。其行盡的是,於念念中,自然而顯的是念念的「稱名」。若信心之處行不盡的話,佛因(往生成佛的因)不得滿足。信一念之處往因(往生因)得滿足故一念圓修(於信一念往生之因圓滿滿足)。此時,「大行」者,不可說「稱名」是「大行」,是南無阿彌陀佛是大行。此南無阿彌陀佛被我等領受(徹到我們),成了金剛的信心,自然地信海流出的御念佛會生起。

P50  「信心」和「念佛」的關係是「信體行用」(信本行末)(信心是體,稱名是信心的用。又信心是本,稱名是末)。往生之因滿足,非待一聲的念佛才決定。於信一念滿足「大行」,故往生於信一念決定。

淨土真實之行

於茲有論難者說:「那樣不就不需要稱名念佛了嗎」。這種心態是邪計(邪義),念佛必是自然地出來的念佛。故信卷曰:「真實信心必具名號。」有「感恩呀,慚愧!慚愧!」的心情時,念佛必然出來。不是在流出的「念佛」(稱名)處(指稱名的聲音、口稱的動作)談大行,是在「信」(願力的信心、名號呼喚的信心)處談大行,即「大行」之所以為「大行」在「信心」(信即行,其行南無阿彌陀佛叫大行)。

P51  此點定後,信海流出(從信心海自然流出)的念佛(稱名)中攝信(行中攝信),以念佛一行對聖道的萬行,行行相對(對照念佛的行和聖道的萬行),作一行廢立(立念佛,廢萬行)的是元祖法然上人的法門(教義)。因此,元祖法然上人的念佛,不單是口頭禪(光是動口而已)。「念佛」的當下是「南無阿彌陀佛」,是「大行即大信」之時,顯之的是左文:

「謹按往相廻向,有大行、有大信。大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斯行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功德之本),極速圓滿(於信一念令滿足功德大寶海)真如一實(一實真如。真如統一法界,萬有總該的一心,具絕對的常樂我淨之德)功德寶海,故名大行。」(「大行者」到「故名大行」是為一文)

不是用力於「稱名」的稱(自力的運想)。「大行」是被信的南無阿彌陀佛的運作,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信處決定「大行」之所以為「大行」,其「大信即大行」的南無阿彌陀佛故云「大行」。

P52  說之為「稱無礙光如來名」等,不可單認為是稱名,這是教功德大寶海故名「大行」。故用稱名說時,常歸法體(如來大悲廻向)的南無阿彌陀佛。不返看一次的話,我等是不懂的。返(歸),指從根本(信即行的南無阿彌陀佛)將顯於眼前者(稱名)回歸根本(信心的南無阿彌陀佛)。即「從本垂末」的末(稱名)歸返「攝末歸本」的本(信心的南無阿彌陀佛)。故標「諸佛稱名之願」,註「淨土真實之行·選擇本願之行」,這是意謂以自力的稱名不能顯「淨土真實之行」喔。

於高祖聖人的法門,決沒有以末(稱名)顯本(名號、信心)。雖為我們示「稱名」是「南無阿彌陀佛」,但卻沒有說「南無阿彌陀佛」是「稱名」。將「稱名」之「末」回歸「本」(名號、信心)顯明「信心正因」的是「五願開示」(不以十八願一願建法門,而開十八願作五願建立真宗)的法門。

淨土真實之行

P53 行卷的體是什麼呢?是「所行」(南無阿彌陀佛)呢,還是「能行」(稱名)呢?這是自古以來學者之間所議論的,但是此諍論是無用之論。親鸞聖人的法門是「稱名」常回歸「南無阿彌陀佛」,這點不可不弄清楚,否則即不成大乘佛教。一天念個三萬遍、六萬遍,以為是多念佛者往生,少念佛者無法往生那樣法門的話,即不云「法爾自然的法門」。「法爾自然的法門」,是「南無阿彌陀佛」真心徹到地到眾生的心中時,佛因(往生成佛的因)滿足。故其後常感到「感恩」的稱名念佛,不得不說是「報謝佛恩的念佛」。

「攝諸善法」者,指「因行」(法藏菩薩因位修行的功德)「果德」(南無阿彌陀佛正覺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德)無不具備「法」(佛法、一切清淨善法、眾生往生的法)之義(的意思)。

因行,即是法藏菩薩因位的修行,之為佛教一般的修道,示漸次斷煩惱至證之道者,是聖道門八萬四千的法門。這是還相廻向的菩薩,或阿彌陀佛的分身諸佛如來說的大智大悲的一部分,是「薗林遊戲」(利他教化地,救濟眾生的方便道)。

P54 果德(阿彌陀如來正覺的功德),是「功德大寶海」「南無阿彌陀佛」。是即「總序」的「圓融至德嘉號」,此能「轉惡成德」。指此廣大的名號的功德利益而說「極速圓滿」(於信之一念速滿功德大寶海(名號之德))。

法藏菩薩的修行展開即是八萬四千法門。法門不論分多少,其體(根本)不外是彌陀本佛(本師法王阿彌陀佛)的「果上圓成之法」(正覺內已成就救濟眾生的法)。即立於此立場說時,一切的佛法是彌陀正覺內的法門。

阿彌陀佛的「因行」「果德」亦實是「真報身常住」(阿彌陀佛是統一法、報、應三身的真報身佛,是本佛常住不變,即是無量壽佛)之義。因為阿彌陀佛是常住的「真報身佛」,其「因行·果德」亦是正覺一念的風光,故亦是常住,此云「一立古今然」。

淨土真實之行

P55 此正覺一念(無時間之一念),唯於獲得金剛信心(真信)之信樂的一念(時間之極促,無二心之心)的世界方感應道交,能飜轉無明海為光明廣海。聖人讚之曰:「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信樂也。」(信卷本)

「真實功德相」(天親菩薩於淨土論說名號是「真實功德相」,是即「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高祖說「誓願的尊號」)是光海莊嚴(無礙光明)(名號是正覺的功德,即是光明,故云「光海莊嚴」)。真實功德的相反,是不實功德(凡夫虛妄的功德),是無明海(迷界)的因果(迷因是煩惱,迷果是苦)。真實功德和不實功德,表示迷和悟、清淨心和煩惱的二種因果的世界。破無明海(一切眾生的煩惱)者,如來遍滿盡十方之無礙光明外沒有。此無礙光明是真實功德,此外沒有真實功德。又真實功德是「本願一乘」。

以上要言之,「諸佛稱名之願」(十七願),是在「五願開示」上附加上此「願名」,這是為了建立「大行」,即是為了確立「名號法」(名號的宗教)。「大行」是「名號」,拜讀行卷,得此大綱者是肝要。

P56  細註云「淨土真實之行」、「選擇本願之行」。名號是「真實功德相」(淨土論),是「本願之行」,如此看者是「願心莊嚴的法門」(淨土真宗)。

然元祖(法然上人)的法門,是行行相對(相對念佛和萬行)的法門故,雖說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稱念」是往生的「業因」(運作、原因),其「稱名」原樣是「南無阿彌陀佛」。「行」(稱名)中攝「信」(信心),以「念佛的一行」(行中攝信的法門)垂教者,是「從本垂末」(本是名號即信心,末是稱名)。從本垂末應常是「攝末歸本」。《六要鈔》的釋意善巧示之,學者宜吟味頂戴之。

然古來講「本願之行」者,必誤認是「乃至十念」的「稱名」。

P57 本典的華文(殊勝的言語)浩瀚且甚深,「大行」之為「大行」處相當難解,應常返「總序」而窺之。又應篤定地體解「標舉之文」(細註「諸佛稱名之願」)是願海自爾(本願海自然)的五願開示的法門。

淨土真實之行

欲吟味「大行」的真髓者,必須拜見善導大師的「六字釋」。六字釋之文曰: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廻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右之六字釋中,「即是其行」者,指《大無量壽經》(下卷)的本願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的「其名號」。原來善導大師的「六字釋」是依據大經的成就文而作。「本願成就文」曰: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廻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抑止門)。」

P58 「聞其名號」,是機法相應,是六字釋的「即是其行」之意。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是機受滿足(眾生信順本願招喚的勅命),是南無(歸命)。

「至心廻向」者,是承上(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啟下(願生彼國以下至住不退轉)之語。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者,相應六字釋的「必得往生」之文意。

南無阿彌陀佛,立於「名號」說者是「大行」,從「信心」之點來說者是「大信」。「行即信」,「信即行」。此故,信卷說「至心則是至德尊號為其體也」。《教行信證》以信卷為主眼,是故行卷是令知「信」之體者。於此處有何必要用元祖行行相對的法門(以念佛一行教化的法門)呢?學者應深思。

淨土真實之行

立腳於「南無阿彌陀佛的正覺」(法體),以本願的三心(至心、信樂、欲生)解釋六字者,是令知名號是信心成就之相者。此與出現在後文釋行卷的本願一乘是絕對不二之「教」,「教」(行)(南無阿彌陀佛)原樣是絕對不二之機(金剛信心)者照應,在明確本願海的法源。

P59 六字釋之「即是其行」的正意,在明「大行」為「大行」之所以,使歸其根本義(名號)(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者,這是「行卷」的眼睛(主眼點)。信卷的眼睛在說「涅槃真因唯以信心」這點。於信卷的「信心」捲至行卷,則為「信心」是「一乘海」之釋義的「絕對不二之教」(行)。行卷和信卷的真髓在此處。

第十七願文(行卷由第十七願開)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讚嘆、稱揚),稱(稱揚、稱讚)我名者,不取正覺。」(應與十七願成就文合併拜讀)

願名(第十七願的願名)

P60 行卷曰:

「然斯行者,出於大悲願,即是名諸佛稱揚之願,復名諸佛咨嗟之願,亦可名往相廻向之願,亦可名選擇稱名之願也。」

行卷的標舉之文

「諸佛稱名之願(淨土真實之行·選擇本願之行)」

(本文插圖爲福建永泰方廣岩,其地與在建道場相近。網絡圖源,非商用。)

相關鏈接:

教行信證大系行卷·要論:

淨土教起因緣(上篇)

淨土真實之行(本篇)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0-24 09:24
Next 2024-10-24 10:10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