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佛智的力用

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年08月01日

無礙佛智的力用

和讚和歎異鈔的吟味

—唯念佛—

一、第一要關

二、無可求 唯如是

三、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力

四、願力自然的念佛

無礙佛智的力用

十三、念佛者無礙之一道也

「唯念佛」之意,是聖人偏仰難思的佛力,讚嘆南無阿彌陀佛之姿,即是聖人的大信海之姿。聞信名號,信心歡喜之處,即是「唯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是無礙的佛智故,信佛智不思議唯念佛之人,又是「無礙之一道」。所謂「無礙之一道」,是賜與「生死即涅槃」之大利的無礙佛智。被無礙佛智催促而「唯念佛」的人,是人的同時,其原樣是無礙佛智。無礙佛智透過人運作之姿,就是「唯念佛」「念佛者」。故言「念佛者無礙之一道也」。於此自力之心罄盡,而得嘗「唯念佛」「唯」的妙味。

「念佛者」是行步「無礙一道」的人,是無礙一道讓此人在行步。如果只是主張「念佛者」「一道」非同一,則念佛者和無礙一道,始終是分離而無趣味。

無礙佛智的力用

於淨土真宗,則無礙一道之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無礙佛智,稱為「佛智即行」。所以此一道之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又是本願一乘海。一乘海之德(名號之德),是翻轉我等久遠劫來之無明海,令成與名號同一味的功德大寶海水。故『和讚』宣告:

大願弘誓海之中

 煩惱之波本無有

 弘誓大舟既乘託

大悲之風全任憑」(No.360·七)

又言:

名號不思議海水

 逆謗屍骸皆不宿

 衆惡萬川即歸入

 功德海水一味也」(No.159·四一)

又宣說:

本願圓頓一乘法

 逆惡攝取得信知

 煩惱菩提體無二

 速疾開無上覺悟」(No.150·三二)

亦言:

久遠劫來至今世

 蒙受悲憫之徵者

 佛智不思議相應

 善惡淨穢皆無矣」(No.326·八九)

這即是無礙佛智的威神力之相。身心頂戴領受、此德充滿於身心的「念佛者」,是「無礙之一道」。於『和讚』(No.94·八)曰:

信心歡喜獲得者

 如來等同經有言

 大信心者佛性也

 佛性即是如來也」。

說佛凡一體、機法一體,原本亦是無礙佛智的力用。於『歎異鈔』云:

善亦非要 乃至 惡亦不可恐」,

又告白:

善惡二字總不知也」,

亦皆是無礙光的利益。於『和讚』(No.157·三九)曰:

無礙光之利益故

 威德廣大之信得

 必令煩惱之冰解

 即化作菩提之水」。

南無阿彌陀佛一成為「法」,即為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成為「機」,則為絕對不二的金剛信心。機法共是一南無阿彌陀佛。見者、被見者個別而同一是大乘至極之妙理。信憑者、被信憑者是一,落的我在光中就是淨土真宗的面目、機法一體之妙味。此故云:

念佛者無礙之一道也」。

此念佛即是宣告:

但蒙信善知識唯念佛被彌陀救度之言外,無別的竅門

之聖人,亦是末代之我等。

無礙佛智的力用

即使在禪,如果只是想著自己開「悟」了吧、自己得「悟」了吧、是為了「悟」而坐禪吧,恐怕開悟之時不會來吧。唯打坐之身心就是佛,稱之為「行佛」,於行佛(坐禪之事)以外無可求。於「行」以外無證「悟」。在此意義,則「佛」、「行」和「悟」是一。此境界唯是「無心」。「無心」是天地一片的境界,是超越「有」「無」,同時臨於「有無」的世界,營作意識的生活,稱之為「平常心是道」,亦稱為「日日是好日」。這樣說之處,不是我等門外漢所能探知。詳細內容出於道元禪師『正法眼藏』之「行佛威儀」卷。

禪和念佛雖異,但異之原樣,又有同樣境界。一成為如禪和真宗般之最高者,就是殊勝的人。在「禪」,說是「不立文字」、或「說似一物即不中」等,真實的境界是不用言語,若作「所謂佛是這樣」的說明,那早已是凡夫的分別而非佛。那樣地合森羅萬象為一,而無法「是這樣」地說明,真實者是超過說明、分別、言語之上者。所有見者和被見者,都不能區分成二,這就是禪的極意。是真實之原樣。基督教的神學者中,亦有說「神不是神,故是神」的人。佛教在『金剛經』中這樣說的内容也有許多。有說:

「拜見如來非如來,是如來也」(光按:此當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取意之說。)

的聖句。『歎異鈔』也實在很難,如果用常識則不行。用哲學也好科學也好都不行,在其他宗教,則很難明白。今之

唯念佛被彌陀救度」,

也非常困難。「唯念佛」者,是「唯念佛」。唯是如來的御運作。絕對自主性的禪很難,但絕對他律性的真宗,同樣很難。因為聖人出現於超越了人的判斷、思維、分別和計度的世界,唯仰誓願不思議之姿,此所以「唯念佛」很難。誓願不思議,是南無阿彌陀佛的不思議。因為不思議,所以不思議。唯只是那樣。不思議之保證是不思議。此故是「唯念佛」。阿彌陀如來的正覺力,實在是不思議。南無阿彌陀佛地令信憑之誓願力不思議。是招喚之勅命的大慈悲力使聞勅命。

無礙佛智的力用

十四、非行非善的念佛

人不管是誰都有向上的心,持有目標地生活。可是,想成富翁地努力,反而成為貧乏;想成健康地勤行,反而生病。想活想活著,這樣地持續掙扎至死。因此我等不得不深思。又期望從罪惡中解放,想去除無明煩惱,不知不覺中落入更深一層的深淵去的就是人。這樣無論如何都不成。人生的目標從對面來。(光按:此處言人無法自覺自發地覺悟人生目標,唯是被外在的力量所牽引、決定。以煩惱爲對面則入輪回,與如來對面,則能生淨土。)生於無常火宅的人生是人根本性的命運,無論誰都背負著宿業。切斷此鎖鍊,唯獨佛陀的法語。

「無礙」,是森羅萬象之構造的同時,亦是實相。(光按:萬象當下即實相,此即「無礙」。)萬法萬物,皆是無礙。相契實相的佛智是般若智慧。般若,是包含大悲和方便,乘本願力,能於眾生貪瞋煩惱中令生一念的淨信。我等的真實信是「無根信」,是沒有根還能被生起。

無礙佛智的力用,斷絕凡夫的思議。於第七章曰:

念佛者,無礙之一道也。

這道理如何說呢?信心的行者,天神、地祇亦敬伏,魔界、外道亦不能障礙,罪惡業報亦無感,諸善亦不及故。聖人云」。

這全是如來廻向之利益。此於日常的生活中,被深切真實地感受到。所謂「唯念佛」,是偏仰無礙光的利益之姿。是念佛而忘記念佛,歸於無礙光力之姿,又是無礙光的顯現。

無礙佛智的力用

十五、才市的念佛

才市同行是妙好人。才市自己喚著自己而詠歌:

「才市,真幸運,思案、煩惱之事亦無,稱念佛之事亦無。

 被您的御慈悲救度 歡喜御恩 南無阿彌陀佛」

又於筆記本上記著:

「不是以歡喜當作目標,歡喜一定會消失逃跑啊」

從才市說「稱念佛之事亦無」的口中,早已「歡喜御恩,南無阿彌陀佛」地在稱念佛了。從歡喜御恩之想處,念佛自然出來。若「慚愧」亦是念佛,則「可恥」亦是念佛,若「可憐」是念佛,則「愧不敢當」亦是念佛,連「哎」都成為御念佛。才市是偉大者吧,『和讚』和『歎異鈔』是偉大者吧,『教行信證』是可畏的書吧,一字一字都是無礙的佛智。因為此等光明,我的惡業煩惱,雖猖獗但逃去,逃去,而猖獗著。是真正可畏的書。像我這樣的迷妄者,唯只有仰順佛語。是快樂,是歡喜。

無礙佛智的力用

於『歎異鈔』第十四章曰:

應思一生所稱的念佛,皆悉爲報謝如來大悲的恩德」。

「唯念佛」的念佛,也是憶念的念佛,是報謝的念佛,是正定業的念佛,是南無阿彌陀佛。

才市同行的難能可貴處,是:

「不是以歡喜當作目標,歡喜一定會消失逃跑啊」

的言語。

是多麽鮮明地徹底,不是嗎?才市又歌詠:

「南無阿彌陀佛,是南無阿彌陀佛」。

真正是殊勝者吧。然者「唯念佛」「唯念佛」。如來的「真實」,即使我也講釋不來。

無礙佛智的力用

念佛者,反觀自身膚淺無知之姿,稱為念佛者就覺得可恥。面對佛、菩薩覺得可恥。又作為念佛者渡世不得不辛苦地忍耐。若想到傷害佛法,只有謹慎再謹慎,於彼處痛苦的場合也有。世間的苦亦不得不隨人忍受。然念佛者是雖苦,但於苦中有樂。

雖留宿 傍晚之雪 寒哉(瑞劔)

恥見雪白 恥著墨衣 不言不語(瑞劔)

才市說:「不是以歡喜當作目標」。因為人的歡喜,會立即消失,故勸誡以今之歡喜爲目標,以為歡喜出來故自己的往生沒問題的憍慢。

如此說,並非是說沒有歡喜。聽聞到佛法的歡喜,是平靜的。拔生死苦就是大慶喜。

無礙佛智的力用

曾經某布教師問我父親:

「稻垣先生,能歡喜嗎?」

父親回答:

「根本無法歡喜。」

然後布教師說:

「如無法歡喜那一定不行啊。」

父親回答:

「生病發燒到四十度以上時,還能歡喜嗎?」

以此一言,布教師啞口無言,說:

「自己沒有資格作布教師。」

從那日起脫下法衣,去美國了。父親於平生業成之宗旨,住於今一定之想,不以一時的歡喜作目標是事實,但是真正讓人尊敬的是那位布教師吧。

無礙佛智的力用

父親是徹底於「就這樣地」之御救度者。一言以蔽之「就這樣地御救度」,如此是善是惡,即使在今日也有說這說那地批評者,但都不是能明白「就這樣地」的滋味者。

父親生前,常順路經過炭川家。每次去就對炭川的老闆娘說:

「歐巴桑,請莫擔心。就這樣地、就這樣地」。

這樣的事大約持續了十年的時間。父親死後,一日,我登上塩室海水浴場附近一家的二樓,無意一看對面二樓,見到了前面說的那位炭川老闆娘的臉。我請問:

「父親在生前,常常到您家打擾,但是父親都說了些什麼事呢」,

炭川老闆娘說:

「令尊過世,已經將近十年了喲。您父親不管何時來,都『歐巴桑,請莫擔心,就這樣地』,只是說著同樣的事。我雖於令尊生前,無法明白『就這樣地』的意思,但是逝去十年的今日,終於頂戴了『就這樣地』的滋味」等等。

是成為:

「至心、信樂,忘己,速歸無行不成之願海,憶念稱名有精」(報恩講式),

始明白「就這樣地」的滋味。「忘己而憶念稱名」之處,就是真實的他力念佛。所謂「唯念佛」,正是此處。

眺望行步大道之姿

擔心亦無 安心亦無(瑞劔)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2)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08-01 09:11
Next 2024-08-05 09:48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