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原著 稻垣瑞劍 翻譯 釋瑞覺 校訂 釋蒙光 2025年8月18日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呼喚聲

鼠輩不知還愚

做個活死人

靈的直觀

放眼盡在四恩海

佛法之極是讚嘆

淨土的戶籍

南無阿彌陀佛的尊貴

被六字撲上了

成南無阿彌陀佛的主人

信心海的風光

佛法入身

攝取光中之身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四五】

佛的生命 南無阿彌陀佛

來電而為我的生命

親和子同一生命

聲聲氣息是念佛

如來大悲的大生命很尊貴、很難得。攝諸善法,具諸德本,以真如一實的大生命(真如)為生命。不,是兩手抱著一切眾生的一大生命。那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名號卽為眞如法性正體之義宛然(南無阿彌陀佛是真如的原形)。」(六要鈔)。

但是,子不知親心,長久以來,我離開故鄉流浪著。慈親尋找、四處尋找我的孩子,終於捉個正著。「汝之親是我,汝之親在此喔」,初見面的這言語、這慈相、這慈顏、這大悲心是南無阿彌陀佛。

「慈親呀」!我忘我地衝口而出,水火二河的惡心、惡行也都忘地伏首於慈親的懷裏。我出聲叫「慈親呀」!那就是「唯念佛」,是感應道交,入我我入的妙趣。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四六】

阿彌陀如來是 

萬法一如的實相身

為眾生的為物身

實相·為物不二的佛身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如來是為眾生之身,那大生命是為我的無量壽·無量光。如來為眾生發大志願成如斯覺者,其悲願成就為阿彌陀如來,今現在立於我等之前。此如來不可思議的大志願、大念力、大悲就叫「本願」、「本願力」、「願心」。

阿彌陀如來實是「本願」的結晶是本願身(願身)。又如來為將自身的大悲大智給眾生而建本願。我們依本願的信心,依回向的淨信,頂戴如來的大善大功德。如來實是回向成就之相。

【一四七】

說法時 當持威嚴如法

歸我時 初入法

《教行信證》之文是親鸞聖人的法身,其又是佛心、佛智。一接觸之,有著無法言喻的尊貴與重量。自被由文文句句發出的靈光感動。這是佛陀的生命,亦是我等的生命。

談自己的入信體驗等,也有人說苦心談釣人,說凡夫的苦心談那樣的話,那又如何。見「法」,入「法」,住「法」,唯仰佛智不思議之法,自然聽聞的人也會感受到法的不思議而仰法。

聖人自不述入信苦心談,一直都是慶喜著「法德自然的妙益」。彼「三願轉入」的述懷,是聖人仰「法德自然之妙益」的相狀。

注1:「苦心談」者,真宗同朋易犯的毛病,即唯恐人家不知他是多麼辛苦才得到信心,見人就談自己如何如何辛苦才有今天這點「成就」,而忘了讚嘆如來。強調機功、忘佛恩就是典型的「苦心談」。

注2:「歸我的話初入法」謂說法時,如法一樣,有法的威嚴。但是沒說法時,回到自己(歸我)的時候,自己是未聞前之嬰「初入法、初入道」。

人談法的時候,多是「說時似悟」,高高在上,因此沒說法時會產生錯覺,以為自己是有佛法的人,忘記自己是凡夫。因此,瑞劔老師提醒我們,不要以為會說幾句法語就忘了自己是凡夫的事實,歸我的時候,是未聞前之嬰,是初入法的人。

注3:「苦心談釣人」,是瑞劔老師幽默的用語。

因為古來學本願的人很容易陷到「強調機功」的洞穴去,即向人訴說自己經歷了如何又如何,才與眾不同地獲得了信心,講自己求法的遭遇以吸引別人的注目,這即是用「苦心談釣人」。談自己求法的過程本來無過,但是講多了自己的經驗後,不知為何,大多數的人鼻子都變長了,忘記自己是凡夫,忘記了恩海無量,忘記了托佛的福,有的只是「自己」如何如何才獲得信心了。這心態都是我們該謹慎的。

行報恩才是真佛子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四八】

人不知 計度草之根有多深

頂戴佛經始吃驚的,是佛智的不思議,同時亦驚生死海的深廣。一想到「計度」根之深時,真是手足無措。凡夫想也好,不想也好,淨是妄念。直到信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為止,這「計度」是無法拂除得了的。

想用自己的力量除掉「計度」的是「計度」。想信,無法信,於是掙扎,這掙扎全是凡夫自力的「計度」。身為凡夫,「計度」怎麼樣這麼樣都無法除去。無法除卻得除去的是,完全是「佛智的計度」,願力回向之賜,這就叫做「願力回向的大信心」。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四九】

不論何時看 我皆空空也

念力 願力 南無阿彌陀佛

漸漸聽聞佛法的話,就能被告知自己的智慧之小及多麼無能為力。同時能仰如來智慧海的無限。到此為止,用自己的「計度」把自己看得好大,把如來看得很小的心態,自會感到慚愧,自會生於佛智之中,死於智慧光明之中。在有「命」之時,自能頂戴呼喚「我能護汝」的如來大悲的佛智,常懷「連這樣的我都要救」的憶念之心者,是死於光明中的人,往生無疑。我等往生的證據是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五〇】

底無法知 大悲的佛智呼喚聲

慶喜在迷的人生,被照育為能仰信無礙佛智的大虛空之身,沒有比這喜悅更大的歡喜。這又叫做「法悅」、「愛悅」、「喜愛心」,是任何東西也無法取代的歡喜。

與其早點入信,不如仰佛智的不思議,歡喜「連這樣的我都要救」才好。

越仰越不思議,信心自然能頂戴。仰敬仰敬,佛智的不思議自然被信,生出「連這樣的我都要救」的是「信心」。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五一】

南無阿彌陀佛

一呼喚聲 大滿足

佛智的不思議是大慈悲的不思議。我們唯有說「不思議…」外無話可說。真不思議真可貴。仰不思議是不思議,意和言語皆滅盡處,即是聖人說的:「歸命不可思議尊」!

不思議,是「連這樣的我都要救」的同時,亦是頂戴無限佛智的心境。這是念佛行者的特權。

若問愉快什麼,沒有比仰如來悲智的無限天更愉快的事了。這或許不是已吟味的人是無法知道的,但這是誰亦皆能嚐得到的,這就是淨土真宗。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五二】

我愚 連己愚都不知的愚者

滅智愚 大安心

「妄念是凡夫的自體也,妄念之外無別心」,這是源信和尚的法語。這法語真是尊貴的話,若能吟味此一句,心境將晴朗無雲吧。欲吟味佛法的真味者,置此一句於念頭,應好好地玩味,佳也。「妄念之外無別心」,即使是聽了三十年、四十年佛法的人,或許也很難容易味得吧。若明白這個,就會知道希望入信的心亦是妄念,思已入信的心亦是妄念吧。妄念是「計度」,依此一句當可知道凡夫的「計度」是如何地根深蒂固吧。

久遠劫來一直「計度」著的我,是只有妄念之心的主人,這樣的人就這樣地被救度,這不是佛智的不思議又是什麼呢。信佛智的不思議是不思議的信心,是盛開於泥沼中的蓮花,是自火中盛開的蓮花。願力的不思議在這裏。

「連這樣的我都要救」

【一五三】

拿掉信心的味道

念死!

「妄念是凡夫的自體也,妄念之外無別心」的法語存在著。「無別心」,是指心淨是妄念。

注意到這點,是佛非常深的恩德。

聞之,「啊原來如此」地知道是很容易。知道容易,注意到很難。「知道了」和「注意到」大不相同。知道了沒有任何力量。使注意到,是被如來曉諭。

被注意時,用這邊的力量「裝飾」自己的心是不需要的。裝飾了、思案了、掙扎了、以為入信了,那又如何,一點忙也幫不上。

真的知道「妄念之外無別心」,就該知道「想的、記得的、知道的、信了、入信了,都沒它們的事」。

「雖沒它們的事,不得不聽聞」,是自大慶喜心之上,只要有命,聽聞如來的無量力功德是念佛行者的樂趣法悅。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不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常憶念如來的無量力功德與否,是信和不信的分岐點。

注:「知道了」和「注意到」「被發現」的心態並不一樣。前者意味「我知道了」的主觀意識,所以瑞劔老師說:「知道了」沒有任何力量。後者意味本來沒有發現,被對方吸引而引起了自己的注意力,所以瑞劔老師說:「使注意到」,是被如來曉諭。

注:「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不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常憶念如來的無量力功德與否的是信和不信的分岐點」。這句話含義很深,是真宗的眼目所在。意即我們能聽聞佛法是托無量力功德的福,所以聽聞的當下沒有「機功」,聽聞佛法而能不起執著我在聽聞的機功的心,這也是托無量力功德的福,故說「不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總之有的只是「恩海無量」。

「不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這是在告訴我們自己是凡夫,凡夫是沒有力量去聽聞的。這句話最大的用意是在提醒同朋:凡夫能發現自己不愛聽聞的事實,「被發現」也是無量力功德。聽聞佛法能不起機功聽聞的心,也是托無量力功德的福,故說「不聽聞也是無量力功德」。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5-08-31 14:55
Next 2025-08-31 15:1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