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稻垣瑞劍 翻譯 釋瑞覺 校訂 釋蒙光 2025年5月12日

大悲願船
法之聲(序)
佛法的真價值(本篇)

十八、何謂佛法
現今的人都說有時間聽聞研究佛法,不如將那時間用來賺錢,或是讀其他的書,或是去參加活動什麼的還比較有意義。佛法若是那麼無聊,趕快從這世上清除掉的好。
大聖釋迦牟尼如來連父親、王城、妻、子皆捨下,很長的時間在山中閉關修行,而發現了古今誰也沒發現到的大真理。那大真理就叫做佛法。
佛法的真理並不是像算盤、天文學、乃至原子彈那樣的真理,而是只要是人類不論是誰都需要的真理。佛法的真理,從迷執的夢使這個「我」覺醒,開啟誰都具有的尊貴佛性。從由苦入苦的迷執境界,成為能分享本分的智慧和慈悲的光明給世人的身分,就是佛法的真理。說得更明白些,令這個我被救度的就是佛法。
人在健康的時候能說得口沫橫飛,一旦遇到臨終,不論如何有名的學者也都是前途一片黑闇,至今為止所造下的惡業累積,化為火車,化為鬼卒的樣子現前,屆時縱然頓足捶胸地後悔也已太遲。
有人悠哉游哉地說人死就像火滅掉一樣,但是死可不是那麼一回事。若真如是,被尊為絕世偉人的釋迦佛、弘法大師、親鸞聖人,何苦費一生在不值一文錢的佛法上呢?想想這點吧!想想這點吧!

現代人認為,佛教說極樂在西方是件非常荒謬可笑的事。信佛法,靈眼一開,西方亦是十方,亦能見此娑婆是極樂。應凡夫的根機而說凡夫能懂的法,若是佛如實地就佛眼所見地演說佛法,恐怕大家都會無法理解,無有一人能覺悟法界的真理吧?因此,佛才說無上的方便法。我聽人說過佛法是方便。方便即真實,這不是很難能可貴嗎?只要信佛語,即能開佛性成佛。一成佛,即能如心所願地濟度眾生。又比什麼都要令人喜悅的是,到現在所不懂的自己,竟然會明白自己,明白自己的心,明白宇宙、人生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這是何等愉快的事不是嗎?即使得到三千世界的財富,若不明白自己是什麼,那不是很無趣嗎?
今日即使有很多學者蜂擁到我的地方來,向我說「你信的是無聊的東西」,我的心一點也不為所動。那是因為我並沒把為我們說佛法的人們當凡夫看,我深信以釋尊為首,淨土的七高僧們不論是哪一位,他們原本就是佛來著,所以一點也不會被當代的學者所說迷惑。
這點很重要,若想信佛法,安心立命,就別和自己膚淺的心玩相撲,別聽信同在世上做夢的人們所講的話,也莫把所做的丁點學問掛在鼻樑上,唯是虛心一心一意地聽聞高僧們的言語,這很重要。除了此方法外,無有道路可遇到宗教的真理、宇宙人生的真理。
親鸞聖人說「蒙信善知識所說外,別無竅門」,得信仰的關鍵在這裏。相信善知識、良師、良高僧的言語當下,一分鐘即能解決生死的大問題。佛法盡在一句的法門。能老實地信受這點,佛法真理的全體、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全都成為自己的東西。不珍惜一句之法的人,即使讀了百萬卷的書又有何用?鄉下的老公公、老婆婆,雖然沒有讀過書,因為老實地相信所聽到的丁點法門,所以能解決生死的問題,從大信心上所流露出來的生活能溫暖感動人心。

一念的信心若是真實,即具有驚人的力量。世人們,善呀惡呀地膠著於善惡是非的漩渦中,卻又善事不做、善心不起,淨幹醜陋的惡事生活著,連如此正確、不漏一根毛髮的因果道理也想蒙混過去,在此世就過著畜生道生活的,是大多數人的生活樣態。「啊!好苦,要如何才能有飯吃呢?」為了糊口而汗流浹背的勞動,在掙扎、痛苦、希望中喘息著。
信心的行者,不管多麼沒文化,也知道善惡對自己的往生一點也幫不上忙,而自然地超越善惡,且在此世的生活,因是報謝佛恩的生活故,哪怕是講一句話,也都是溫和親切。不做惡事,有因果觀念,有著和親鸞聖人一樣信念地用功辦道。
不相信佛法而相信因果道理的人很少。相信因果的大道理,能表裏如一,為人光明磊落的人,人生五十年(一輩子),即能積德無數。有很多人,以為沒人看到,就一百元、一千元地欺騙過去,卻不知道那樣做會招引日後一百萬元的損失。即使單是相信因果,不是也能明白佛法的必要嗎?也有人說,我雖然不相信佛法,卻知道佛法在講什麼。但是說知道佛法的人,和信佛法的人,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信因果,信有佛,信佛語,既能這輩子也正知正見,同時未來也能安定,成佛濟度眾生。這就是佛法的價值所在。
叫「好苦、好苦」,而淨在做把泥水裝進一升酒瓶的事,原來如此,所以大多數的人,讓苦的人生更苦。信佛法的人,因為裝進一升酒瓶內的是聖人的教法、佛的教法和因果的道理,所以能過著感恩和喜悅的生活。我與佛同步的信念,力量很大,所以不似世人般地自尋煩惱,佛法真是好。
生死的大問題一解決,人生的問題也跟著解決。但是世人卻說要先解決人生的生活問題,等上了年紀再聽聞佛法吧,所以無藥可救。人生問題也無法解決,後生問題又一片黑暗,在夢世做夢的人,實在是可悲的人。
死的問題,在此人生中不解決,要等待何時才要解決呢?死的問題是小問題與否,那是自己的問題。社會問題也很重要,但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最重要。
當深思死的問題即是生的問題。
人要征服自己的心以後,再征服身,端正自己的身。心身像樣以後,再來為世人服務,淨化社會。心治不好的人,身即無治好的道理。佛法是置心於安樂,竭誠為世人服務,盡份孝養父母的法。
若想要有好兒孫,在家裏首先要教家人有因果觀念,及敬佛禮佛。想要人孝養父母,最好先教其學佛。

佛法廣大無邊,《般若心經》的真理一展開,即是充滿天地的大真理。「正信偈」也是如此,雖然只有六十行、一百二十句,卻涵蓋了佛教的全部。
佛法是自己的佛法,自己的財產。既不是為自己以外的人,也不是像到處可見的擺放在夜市小攤上的貨色。一切完全是自己心的研究、自己生的問題、死的問題。一切經,不外在開顯自心和佛心。能傾聽佛法的人是幸福的。人有佛法與否,稍微交往一下就知道了。那是因為佛法能即刻融為人的光明、世間的光明。信佛法,心會變得寬容,所以也能健康,壽命也能延長。遇到七難八苦時,也能很灑脫的「七難八苦算什麼」,而打起精神來。
無我是佛法的秘奧,信處亦能一點一點地進入無我的境界。若不是無我,國家民族即無精神上的得救。死不待人,因此佛法也要用念死的心,如救頭燃的心趕快聞法才行。

十九、本願力
「本願力得逢遇者
是人必定不空過
功德之寶海充滿
煩惱之濁水不隔」(「高僧和讚」no.131)
這首是親鸞聖人詠讚天親菩薩精神所作的和讚。人年輕的時候,聞法、記住、搬弄理論,用自己的心料理往生一大事,想早些安心、畢業,偶而以為已經信心決定了,卻是自我陶醉在佛法的酒裏,因為是自己所捏造的信心,所以馬上就潰不成軍了。崩潰了再捏造,捏造了再崩潰,就好像是白費力氣在堆積砂石一樣。不斷地重演著這樣的事,一眨眼就是三十年、四十年。過了六十關頭的今天,只有一本願力最可貴。
「本願力」這句話,打從聽聞佛法時就已聽過了,但是過了幾十年還不明白本願力的心,徒在學問和理論的岔路上徘徊。然後又返回到原來的本願力。年輕時的「本願力」,和這把年紀時所體會到的「本願力」,滋味、內涵完全不一樣。人生六十年,什麼是你的依靠?什麼是你所信憑呢?靠學問和智慧,無法渡過生死大海。用知解分別認定的信心,一立於生死岸頭時,什麼力量也沒有。「本願力」好可貴、好懷念,就因為有本願力,所以才能渡過生死的苦海。
本願力,是大悲的願力。「汝正念直來」的呼喚聲道:此中有智慧力喔!有大悲誓願力喔!有法門海的力量喔!有不可思議的念力蘊藏著喔!佛法力的不思議是本願力,力即是如來真實的約定。即使聽了本願,沒有頂戴本願的力量,則無法越過生死的苦海。聽聞本願力,即是依本願力獲得往生,依本願力治定,我的往生一定。能信憑本願力,即是遇到本願力了,即是仰信了本願力,亦即是靠一本願力往生決定。本願力之外,無信亦無行,無因亦無果,無淨土亦無名號。遇本願力的人,遇到了本願力的人,絕不會白白地入闇路。
後生一大事於本願力一解決,名號的功德、如來功德的全部,皆原樣地成為我的功德寶。是得到此寶,成為佛子的。

煩惱的濁水變如何呢?濁水雖有,有卻不成為障礙,濁水的狀態與清淨的佛心為一如。若成一如,是成佛了嗎?雖然不是成佛,卻是成佛的候補者。貪瞋痴的煩惱,不論如何波濤洶湧,波濤洶湧的現狀和佛心是一如。這點是凡夫的智慧所無法了解的。機法一體,是由佛方的力量,此身成為如來子,所以是凡夫而不是凡夫,不是凡夫而是凡夫。雖然也會執著此世,亦有不執著之處。雖無法瞻仰真如月,但卻有真如的味道,這個就叫做「香光莊嚴」。信心不思議故,信心的行者亦是不可思議。自己所奮鬥得來的,自己應該會很清楚才是;但是不論何者,皆是如來的智慧運作故,所以凡夫不知情;雖是不知情,不知情的當下並不感到苦惱。不知情地往生,「被告知」是靠一本願力,有的只是慚愧感恩。不知情的告知,實是不可思議。只知唯一可靠的力量是本願力。

斷惡成佛,有何不思議呢?煩惱凡夫就那樣地依本願力成佛,才是不思議。「不斷煩惱得涅槃」,是大乘的至極,是誓願一佛乘。想靠自己的力量消自己罪業的是自力。想被如來肯定自己是善類,想討好如來以求往生,是懷疑本願力的人。天親菩薩也好,親鸞聖人也好,皆是依仰信一本願力,解決後生一大事。
本願力是如來的大慈悲力。因為有「就那樣地救度喔」的本願力,所以這個我方能獲救。
身為人,後生得救之道,除本願力以外無他。信本願力的「信」,也是身為人法爾所無的。意外的是,今現在,本願力成為信憑的力量,故不思議。能當依靠的也是本願力,是依本願力仰信本願力。此信廣大,非凡夫能起之信,而是佛心滲透、滿入凡心。因此,聖人說:
「遇獲行信,遠慶宿緣。」
又說:
「噫!弘誓強緣,多生叵值,真實淨信,億劫叵獲。」
「依無上願力 生死海易越」(最三)
「隨年歲漸增 覺本願力強」(最三)

和讚的真髓:
卷首和讚講讚
和讚的真髓
十方如來於衆生,一子之守護憐念(勢至讚及高僧和讚之龍樹篇)
以下「正像末和讚」
本願海濤音(新譯):
真暗闇——安心的極致(2013修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