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士(冯增义译)

編校 蒙光

俄罗斯教士(冯增义译)

编者按:《卡拉馬佐夫兄弟》,這一章是精髓。結構文字樸素無華,信仰高深光華,故事驚心動魄,四種譯本都看一遍,所得不止是四倍的滿足。以此為鏡,對照心靈,會照出怎樣的自己?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凤凰壹力

副标题: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陀思妥耶夫斯基集04

译者: 徐振亚 / 冯增义

出版年: 2015-4-1

页数: 948

定价: 69.8

装帧: 精装

丛书: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凤凰壹力2013版)

ISBN: 9787542650443

俄罗斯教士(冯增义译)

一 佐西马长老和他的客人们

阿廖沙怀着痛苦不安的心情走进长老修道室的时候,几乎惊呆了:他原来估计长老已经处于弥留状态,甚至失去了知觉,但是现在突然看到他坐在安乐椅上,脸色虽然虚弱疲惫,却显得精神抖擞,十分快活,他正在跟身边的几位客人平静而清醒地谈话。其实,他是在阿廖沙回来前一刻钟才起床的。客人们早就聚集在他的修道室,等着他醒过来,因为巴伊西神甫十分肯定地说:“师父一定会起来的,他要跟心爱的人们再谈一次话,这是他今天早晨亲口答应的。”对于不久于人世的长老这个诺言以及任何一句话,巴伊西神甫是深信不疑的,即使看到长老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甚至停止了呼吸,只要他答应过还会起来跟他诀别,那么也许就决不会相信他已经死了,还会等待死者醒来履行诺言。就在今天早晨,佐西马长老蒙眬入睡之际还肯定地对他说:“在没有再次充分享受跟你们这些心爱的人谈话的乐趣之前,在没有再看你们这些可爱的面孔一眼之前,在没有再次向你们倾吐我的衷肠之前,我是决不会死去的。”前来聆听长老也许是最后一次谈话的,都是多年来最忠诚于他的朋友。他们总共四个人:司祭约瑟夫神甫,司祭巴伊西神甫,司祭米哈伊尔神甫——隐修院的住持,年岁不太大,学问并不高深,平民出身,但性格刚强,抱着坚定而纯朴的信仰,看上去很严肃,但内心充满了深情,尽管他有意掩饰甚至羞于流露这片爱心。第四位客人是一位老迈而憨厚的修士安菲姆神甫,出身于极端贫困的农民家庭,几乎没有文化,平时寡言少语,甚至难得跟谁说话,是驯服的人中间最驯服的人,那模样好像是受过什么大的惊吓,但永远无法理解那件可怕的事情。佐西马长老十分喜欢这个好像总是战战兢兢的人,而且一辈子对他怀着非同寻常的尊敬,但一辈子跟他说的话也许比谁都少,尽管他们俩曾经一起在神圣的俄罗斯各地云游多年。那还是很久以前,将近四十年前的事,那时候佐西马长老刚到卡斯特罗马一个贫穷而又没有名气的小修道院里开始修行,不久便跟随安菲姆神甫云游四方,为他们贫穷的卡斯特罗马修道院募捐。现在宾主一起聚集在长老的第二个屋子,就是放着他床铺的那间屋子里,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一间非常狭小的屋子,所以四个人(除了侍立一旁的波尔菲里修士之外)全部勉强挤在长老安乐椅周围从第一间屋子里搬来的椅子上。天色开始黑下来,屋子里就靠长明灯和圣像前的几支蜡烛照着。长老看到阿廖沙进来局促不安地站在门口,便向他露出快活的微笑,并把手伸给他。

“你好,文静的孩子,你好,亲爱的,你来了。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阿廖沙走到他跟前,跪下来哭了。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头翻滚,他的心灵在颤抖,他真想大哭一场。

“你怎么啦?等一会儿再哭吧。”长老微笑着把右手放到他头上。“你瞧,我不是坐在这儿说话吗,也许我还能活二十年,就像昨天那位来自维舍戈里耶、抱着女儿丽扎维塔的善良可爱的太太祝愿的那样。愿上帝赐福予那位母亲和她的女儿丽扎维塔!(他画了个十字)波尔菲里,你把她的捐款送到我说的那个地方去了吗?”

他这是想起了昨天那快活的女信徒捐献的六十戈比,那是要请他送给“比我还穷的女人”。这样的捐款被信徒们看作一种自愿承担的惩罚,而且一定是凭自己劳动挣来的钱。长老在傍晚前就派波尔菲里把钱送给本地一个前不久遭了火灾的女市民,那是个寡妇,带着几个孩子,遭了火灾以后只能以乞讨为生。波尔菲里赶紧向他汇报,说事情已经办妥,而且把这笔钱交到她手里的时候就像所吩咐的那样,说是“一个不知姓名的女施主捐的”。

“起来吧,亲爱的。”长老继续对阿廖沙说道。“让我来看看你。有没有回家,有没有见到你那位哥哥?”

阿廖沙感到奇怪,长老竟然这样肯定而明确地问起他的一位哥哥——究竟是哪一位呢?这么说来,长老昨天和今天把他打发走也许就是为了这位哥哥的缘故。

“看到了两位哥哥当中的一个。”阿廖沙说。

“我说的是昨天那个,大的,我向他磕头的那个。”

“昨天我见过大哥,可今天怎么也找不到他。”阿廖沙说。

“你要赶快找到他,明天再去找,要赶紧去找,把别的事都放下,赶紧把他找到。也许还来得及制止某种可怕的事情。我昨天是向他将要遭受的大难磕头。”

他突然沉默了,仿佛在深入思考什么。他说的话也很奇怪。约瑟夫神甫,昨天长老一躬到地的目击者,与巴伊西神甫交换了一下眼色。阿廖沙忍不住了。

“师父,”他激动异常地说,“您的话太含糊了……什么样的灾难在等待着他?”

“别多问。昨天我似乎预感到会发生某种可怕的事情……他昨天的眼神就预示了他一生中的命运……他的目光那么一闪……我心里马上为这个人正在酝酿的事情感到害怕。我一生中只有一两次在某些人脸上见过这样的表情……这种表情仿佛预示了那些人一生的命运,可惜全都应验了。我派你到他那儿去,阿列克谢,是因为考虑到你那充满手足之情的形象或许能帮助他。但是一切都取决于上帝,我们的命运也是如此。‘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你要记住这句话。阿列克谢,我这一生中有许多次在心里默默地为你的容貌祝福。这一点你也得记住。”长老微笑着说。“你的事我是这样考虑的:你应该离开这里,以修士的身份去过尘世的生活。你会有很多敌人,可连你的敌人也会爱你。生活将带给你许多不幸,但是你会因此而得到幸福。你会感谢生活,也会促使他人感谢生活——这比什么都重要。你就是这样的人。诸位神甫和师父,”脸带亲切的笑容对客人们说,“迄今为止我还从来没有说过,甚至也没跟他说过,为什么这年轻人的容貌使我的心灵感到如此亲切。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他的容貌对我来说,好像是一种提示和预言,在我生命的初期,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有过一位哥哥,我眼看着他年纪轻轻就死了,才十七岁。后来,随着一年年长大,我渐渐确信,我这位哥哥在我一生的命运中仿佛是上天的一种指示和事先的安排,因为假如他在我生活中不出现,假如他根本不存在,那么我想也许永远不会当修士,永远不会踏上这条宝贵的道路。那是我童年时代遇到的第一次奇遇,如今,在我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仿佛又在我眼前出现了。真奇怪,诸位神甫和师父,阿廖沙的容貌跟我哥哥并非一模一样,只是有点相像罢了,可是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像极了,我简直把他当成了那个年轻人——我的哥哥。在我垂暮之年,他又神秘地来到我面前,以便勾起某种回忆和深情,所以我甚至对自己、对自己这种奇怪的幻想感到惊讶。你听见了吗,波尔菲里?”他转身问平时一直伺候他的那位见习修士。“我好多次看到你脸上流露出苦恼的神色,因为你觉得我爱阿列克谢胜过爱你。现在你知道了吧,为什么会这样。但你要知道我也是爱你的,见到你不高兴我也常常觉得伤心。亲爱的客人们,现在我想把这位青年,我哥哥的情况讲给你们听,因为在我一生中再也没有比这种显现更宝贵、更令人感动、更富有预言的意义了。我的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此刻,我反思我的一生,仿佛从头至尾重新再活一次……”

这里我应该说明一下,长老跟那几位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看望他的客人进行的最后一次谈话,有一部分用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了。这是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在长老死后不久凭回忆追记的。但这是当时的原话,或者阿廖沙把师父以前几次跟他谈话的内容也加了进去,这一点我无法肯定。况且记录里长老的整个谈话似乎从未间断,好像在用故事的形式向朋友们讲述他的一生,但是根据以后几次叙述来看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那天晚上的谈话是大家共同参与的,尽管客人们很少打断主人的谈话,但毕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参与了谈话,也可能谈了各自的情况,再说长老的叙述也不可能一口气不停地讲下去,因为长老有时候虚弱得喘不过气来,发不出声音,甚至需要躺到自己床上歇一会儿,虽然他没有睡着,客人也没有离开。谈话中间有一两次还被巴伊西神甫诵读《圣经》所打断。有意思的是,他们中间谁也没有想到他当夜就会死去,更何况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经过白天的酣睡以后,他好像突然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使他能从头至尾坚持与朋友谈话。这好像是他最后一次的感情迸发,使他保持了一种难以置信的活力,但时间不长,因为他的生命突然中止了……不过这是后话。现在我只想事先声明,我不准备把谈话的细节一一转述,而仅限于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所记录的长老的叙述。这样可以简短些,不至于那么令人疲倦,虽然我要重复一遍,许多内容取自以前的几次谈话,是阿廖沙加进去的。

二 已故司祭佐西马长老的生平(传略),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根据他的自述编写

1.佐西马长老的哥哥

各位亲爱的神甫和师父,我出生在遥远的北方某省B城,父亲是贵族,但他既没有什么名望,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他去世的时候我才两岁,我一点也不记得他的模样了。他留给我母亲一座不大的木头房子,还有一点资产,虽然不多,却足以维持孤儿寡母的生活,不致挨饿。母亲只生了我们弟兄俩:我哥哥马尔克尔和我季诺维。哥哥比我大八岁,他脾气暴躁,容易激动,但心地善良,从不嘲弄人,沉默得出奇,尤其在家里,不爱跟我、母亲和仆人说话。他在学校里成绩优秀,但跟同学们合不来,不过也不吵架,至少母亲是这样说的。他死的时候才十七岁,在死前半年,他经常去拜访我们城里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此人好像是名政治犯,因为有自由思想,从莫斯科流放到了我们这座城市。那流放犯是位大学者和著名哲学家,原在大学教书。不知为什么,他喜欢上了马尔克尔,开始接待他。年轻人在他那儿一坐就是一个晚上,这样持续了一个冬天,直到那位流放犯被召回彼得堡并担任政府公职,那是因为他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请求,并且得到了他的靠山的帮助。大斋节开始了,马尔克尔不愿守斋,他又是骂又是嘲笑:“这全是胡闹,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他的言行把母亲和仆人们吓坏了,连我小小年纪也不例外,当时我才九岁,听了他这些话也害怕得要命。我家的仆人都是农奴,总共才四名,全都是从我们认识的一位地主名下买来的。我还记得,后来母亲把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瘸腿老厨娘阿菲米娅以六百卢布纸币的价钱卖掉了,重新雇了一名自由的农妇来代替她。就在大斋节后的第六个星期,我哥哥突然病了,他身体本来就不太好,胸间常常作痛,体质虚弱,看上去像有痨病。他个子不算矮,但很瘦,不过脸倒长得十分秀气。他可能受了点风寒,但医生来看了看就悄悄对母亲说他得的是急性肺病,活不到春天了。母亲哭了,开始婉转地(主要是怕吓着他)劝哥哥到教堂里做戒斋祈祷并受圣礼,因为那时候他还能起床走动。哥哥听了非常恼火,大骂上帝的殿堂,但心里却开始认真思考:他马上猜到自己的病相当凶险,所以母亲才要他趁现在还有力气的时候到教堂去祈祷并行圣礼。不过,他早就知道自己有病,还在以前,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就不动声色地对我和母亲说:“我活不长了,也许连一年都熬不到。”这不,给他不幸而言中了。过了三四天,复活节前的第一周来临了。哥哥从星期二早上开始就去教堂祈祷。“妈妈,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您,我要让您高兴,使您得到安慰。”他对妈妈说。母亲悲喜交加,哭了起来:“他转变得这样突然,看来离死不远了。”可是他到教堂去了没有几次便卧床不起了。只能在家里为他祈祷和行圣礼。那年的复活节来得晚,那几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空气中飘逸着芬芳的气息。我记得他整夜地咳嗽,睡不好觉,第二天总是穿好衣服尽量坐到软椅上。我牢牢地记住了他的模样:他不声不响地坐在那儿,神态安详,面带微笑,虽然是个病人,可脸上的神情却显得活泼开朗。他在精神上整个儿变了——他身上突然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变化!年迈的奶妈走进他房间里说:“宝贝,让我也给你在圣像前点起神灯吧。”而以前他是不允许点的,即使点了也要吹灭的。“点上吧,亲爱的,点上吧,以前我不让你们点,真是混账透了。你点上神灯向上帝祈祷,而我要高高兴兴地为你祈祷。这么说来,我们都在向同一个上帝祈祷。”我们觉得他这些话很奇怪,母亲回到房间偷偷地哭个不停,只是在走进他房间的时候才擦干眼泪装出快活的样子。“妈妈,别哭了,亲爱的,”他常常这样说,“我还要活好久呢,跟你们一起快快活活地过日子,而生活,生活是欢乐愉快的!”“唉,我的宝贝,你整夜发烧,咳嗽咳得胸脯都快裂开了,哪里还有什么欢乐啊!”他回答说:“妈妈,你别哭,生活就是天堂,我们大家都在天堂里,但我们不愿意知道这一点,假如愿意知道的话,那么明天全世界就会变成天堂了。”大家对他的话感到纳闷,他说得是那么奇怪,那么坚决。大家感动得都哭了。熟悉的朋友来看望我们,他就说:“心爱的亲人们,我有什么值得你们爱的地方,为什么你们爱我这样的人,以前我是多么不懂得珍惜啊!”他对进去服侍他的仆人说:“我心爱的亲人们,为什么你们这样服侍我,我配得上你们这样服侍吗?假如上帝开恩让我活下去,那我会亲自服侍你们,因为大家应该互相服侍。”妈妈听了摇头说:“我亲爱的,你因为有病才这样说。”他说:“妈妈,亲爱的妈妈,既然不可能没有主仆之分,那我就当我仆人的仆人,就像他们当我的仆人那样。我还要告诉你,妈妈,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在众人面前都是有罪的,而我的罪孽比谁都大。”妈妈一听甚至笑了,一面哭一面笑:“为什么你在众人面前比谁的罪孽都大?那是些杀人犯、强盗,你什么时候做过这类坏事,以至于认为自己的罪孽比谁都大呢?”“妈妈,我的亲妈妈,我的好妈妈(他突然喜欢说这些亲热的话),你要知道,每个人在众人面前对所有人和所有事都是有罪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给你解释清楚,但是我深深地感觉到,确实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生活,我们生气,可怎么就是一点也不懂得这个道理呢?”他每天醒过来的时候心情变得越来越激动,兴奋,心中充满了爱。医生一来——那德国老头儿艾森斯密特经常来——他就跟医生开玩笑:“怎么样,大夫,我还能在这世界上再活一天吧?”“别说是一天,还能活好几天呢,”医生这样回答,“还能再活几个月、几年呢。”“干吗要几年、几个月?”他大声嚷道:“何必计算日子呢?一个人要体会全部幸福,一天时间就绰绰有余了。我亲爱的人们,我们干吗要争吵、互相炫耀、彼此记仇呢?我们应该到花园里,一起散步,游玩,相亲相爱,互相夸奖,互相亲吻,感谢我们的生活。”母亲送医生到门口的时候,医生悄悄地对她说:“您的儿子活不长了,他因为生了这种病神经有点失常了。”哥哥房间里的窗户对着花园,我们家的花园绿荫如盖,古木参天,树上绽满春芽,报春的鸟儿栖息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对着他的窗户一展歌喉。他看着这些小鸟,欣赏着它们美妙的歌声,突然也请求它们饶恕:“上帝的小鸟,快活的小鸟,请你们也原谅我吧,因为我在你们面前也犯下了罪孽。”这话我们谁也不明白,可他高兴得哭了。“是啊,这小鸟,这树木,这草地,这天空,我周围全是上帝的荣耀。只有我一个人生活在耻辱中,玷污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没有发现美和荣耀。”“你怎么能把许多罪恶都归到自己身上呢!”妈妈常常噙着眼泪对他说。“妈妈,亲爱的好妈妈,我流泪是因为高兴,而不是因为伤心。我真想向它们认错,只是我无法向你解释清楚,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爱它们。虽然我在众人面前是有罪的,但是大家会原谅我的,这就是天堂。难道现在我不是在天堂里吗?”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已经记不起来,也无法全部记下来。只记得有一次我独自走进他的房间里,他看见我进去便朝我招了招手。我走到他跟前,他双手抓住我的肩膀,充满深情和爱心地盯着我看,一句话也没说,就这样看了我大约一分钟,然后说:“好了,现在你出去玩吧,你代替我活下去!”当时我就走出他房间,到外面去玩耍了。后来,在我的一生中,我多次含着眼泪回想起他吩咐我代替他活下去的情景。他还说过许多这样奇怪而美好的话,可惜当初我们无法理解。他是在复活节过后第三个星期去世的,死的时候神志清醒,虽然已经不能说话,但神态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改变:快活地望着周围,眼睛里流露出喜悦,目光在寻找我们,向我们微笑,呼唤我们。对他的死,甚至全城的人都议论纷纷。这一切当时使我受到震动,但不是特别强烈,尽管埋葬他的时候我哭得很伤心。那时候我年纪还小,完全是个孩子,但这一切在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一种感情深深地藏到了心底里。但是到适当的时候就必定会重新复苏,作出反响。后来,这种情形果然发生了。

2.《圣经》与佐西马长老的一生

那时候就只剩下了我们母子两人。不久,有些好心的朋友劝导她说,现在你只有一个儿子了,你们不穷,又有资产,为什么不像别的人家那样把您的儿子送到彼得堡呢?您让他留在这里,很可能会断送他的美好前程。他们还给母亲出了个主意,让她把我送到彼得堡武备中学,以便今后加入皇帝近卫军。母亲犹豫了好久,她怎么舍得跟唯一的儿子分离呢。但为了我的幸福,最后还是下了决心,虽然流了不少眼泪。她把我带到了彼得堡,而且安排我进了武备中学。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的面:三年以后她自己也因为思念我们弟兄俩而忧郁成疾,离开了人世。我从自己家里带走的只有珍贵的回忆,因为一个人最珍贵的莫过于在父母身边度过的幼年时代所留下的回忆,只要这个家庭里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爱和和谐,那就永远如此。即使最恶劣的家庭,也能留下珍贵的回忆,只要你的心灵善于找到珍贵的东西。我把对于圣经故事的回忆也包括在家庭回忆中。在父母的家里,虽然我还是个小孩,但我已经非常想知道这些故事了。当时我有一本书,一本圣经故事,带精美的插图,书名叫《新旧约故事一百零四则》,我就是用这本书来学习认字的。现在这本书还放在这里的书架上,我把它当作珍贵的纪念保存着。但是我记得,早在我识字之前,我八岁时候,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某种灵感。在复活节前的星期一,母亲带我一个人到教堂去做弥撒(我不记得哥哥当时到哪里去了)。那天天气晴朗。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再次看到缕缕香烟从香炉里袅袅升起,而阳光透过拱顶上狭窄的小窗倾泻到我们头上。缭绕的香烟迎着阳光渐渐上升,仿佛融化在阳光中。我心情激动地看着这个景象,我的心灵第一次自觉地接受了上帝启示的第一颗种子。一位少年手捧一本大书走到教堂中央——那本书大得我当时觉得捧着都很吃力——他把书放在诵经台上,打开后开始诵读。这时候我突然第一次有所领悟,一生中第一次明白了教堂里读的究竟是什么书。在乌斯地区有个正直的、敬畏上帝的人,他很富裕,有许许多多的骆驼、驴子和羊,他的子女终日吃喝玩乐。他很爱他们,替他们向上帝祷告:他们这样吃喝玩乐也许是犯下了罪孽。有一次魔鬼随同神的众子一起来到上帝面前,对上帝说,他已经走遍了地上和地下。“你有没有见到我的仆人约伯?”上帝问他。上帝向魔鬼夸奖约伯,说他是个神圣伟大的仆人。魔鬼听了上帝这番话,冷笑一声说:“你把他交给我,你就可以看到你的仆人会发出怨言并且诅咒你。”于是上帝把他所心爱的敬畏上帝的人交给了魔鬼,魔鬼杀害了他的子女和他的牲畜,毁了他的财产,一切都那么突然,好像遭到了神的霹雳。约伯撕碎自己的衣服,扑倒在地上,大声说道:“我赤条条从娘胎里出来,又赤条条回归大地。上帝赐予了,上帝又取了回去。愿上帝的英名世世代代永受祝福!”诸位神甫和师父,请你们原谅我现在的眼泪,因为我的幼年时代似乎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现在我仿佛又像八岁那年用幼弱的胸脯呼吸,又像当初那样感到惊奇、慌张和喜悦。当时那些骆驼引起了我多么丰富的想象,还有那敢于同上帝说话的撒旦,还有那把自己的仆人交出来让他毁灭的上帝以及他那大喊:“不管你怎样惩罚我,你的英名将永受祝福”的仆人——还有教堂里那悠扬悦耳的颂歌声“愿我的祈祷变成现实”,最后又是那从神甫的香炉里袅袅上升的香烟以及跪地的祈祷!从那时候起,我就不能不含着热泪诵读这个无比神圣的故事——甚至昨天我还拿来重读了一遍。这故事包含了多少伟大、神秘、难以想象的东西!后来我也曾听到过一些嘲弄、非难的话,傲慢的话:上帝怎么可以把自己喜爱的一名圣徒交给魔鬼供它取乐?还夺去他的孩子,使他从头到脚生满毒疮,而他只能用一块瓦片刮去疮口的脓血。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是要向撒旦夸耀:“你瞧,我的圣徒为了我可以忍受多大的苦难!”但伟大之处正在于这里有个秘密,那就是来去匆匆的凡人形象与永恒真理结合在一起了。永恒真理在尘世真理面前显示自己的威力。就像在创世的最初几天夸耀“我创造的都很好”一样,现在造物主看着约伯,再次夸耀自己的造物。而约伯赞美上帝的时候不仅在为上帝效劳,而且也在为上帝千秋万代的造物效劳,因为那是他的使命。主啊,这是一本多好的书!给了我们多少宝贵的教训!《圣经》真了不起!它赋予人多么神秘的奇迹和多么巨大的力量!简直就是全世界和人类以及人类天性的楷模,里面什么都提到了,也指出了亘古不变的真理。有多少奥秘得到了解决和揭示:上帝重新恢复了约伯的地位,重新赐予他财富,过了许多年之后他又有了新的子女,另外一些子女,而且他也爱他们。天哪!他原来的那些子女已经没有了,他失去了他们,那他又怎么能爱这些新的子女呢?现在他跟新的子女在一起,尽管这些子女也很可爱,但是当他想起以前那些子女的时候,难道他会感到真正的幸福吗?然而这是可能的,可能的,旧的创伤可以通过人生的沧桑巨变逐渐转化为宁静而感人的欢乐,年轻人沸腾的热血将被老年人的谦和和睿智所取代:我祝福每天的日出,我的心依然颂扬日出,但是我更爱日落,更爱那长长的斜晖,以及随之而来的宁静、温和、感人的回忆,更爱我漫长而幸福的一生中那些可爱的形象——而居于这一切之上的便是上帝的真理,那令人感动、给人安慰、宽恕一切的真理!我的生命即将结束,已经接触到另一种崭新的、无边无际的、无法预料,但又会很快降临的生命,当我预感到这新生命的时候,我的灵魂因为狂喜而颤抖,我的理智闪射出光芒,我的心因为高兴而哭泣……诸位朋友和师父,我不止一次听到,近来听得更多了,说什么我们的神甫,尤其是乡村里的那些神甫,到处哭哭啼啼地抱怨自己薪俸太少地位太低,公开声称,甚至写成文章——我自己就读到过——说现在他们似乎已经无法向老百姓讲解《圣经》,因为他们薪俸太少,如果现在路德教派和异教徒前来抢夺羊群,那就让他们抢走好了,因为我们的薪俸实在太少。我在心里想,主啊,他们把薪俸看得那么重要,那你就多给一些吧,他们的抱怨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要说句实话:如果这件事上谁有过错的话,那么有一半的错在我们自己身上。因为即使没有时间,即使他们所说的一直被工作和圣礼压得透不过气来是事实,但总不至于时时刻刻都是这样忙碌,一星期至少可以用一个小时来想上帝吧,总不至于一年忙到头吧。你可以把人们召集到自己家里,每星期一次,在晚上,开始只召集一些孩子——他们的家长听说了以后也会来的。做这件事用不着去建造什么宫殿,你在自己家里的小木屋里接待就行了。你也用不着害怕,他们不会把你家闹得天翻地覆的,因为总共才一小时。你只要打开书本读给他们听就是了,不要讲大道理,不要装腔作势,不要居高临下,态度要亲切,口气要温和,你自己应该为他们亲自诵读,而且应该为他们能听你诵读、能理解你而感到高兴。你自己应该喜欢你所读的那些内容,你只要偶尔停下来把普通老百姓不易理解的话解释清楚,你也别着急,他们什么都会明白的,东正教徒的那颗心会理解一切的!你给他们读亚伯拉罕和萨拉的故事[109],伊萨和利伯加的故事[110],雅各怎样去见拉班[111],怎样在梦中与上帝搏斗[112],并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样你一定能使敬畏上帝的普通老百姓的头脑受到极大的震动。你要给他们,尤其给孩子们读那一段故事:兄弟数人怎样把他们的亲弟弟,一个可爱的少年,一个经常在梦中预知未来的约瑟卖给别人当奴隶,而对父亲却说,他的儿子被野兽撕成碎片了,还给他看那件血衣[113]。你还要给他们读那个故事:兄弟数人到埃及购买粮食,那时约瑟已经当上了大宰相,但没有被兄弟们认出来,他折磨他们,治他们的罪,扣留了本雅明,而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爱:“我爱你们,因为爱而折磨你们。”因为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当初在酷热的草原上,在一口井旁边,他被卖给了商人,他死死地拉着他们,边哭边求哥哥们不要把他卖到外乡当奴隶。现在多少年过去了,他又见到了他们,重新无限热爱起他们来,但是又使他们受苦受难,而这样做又是出于爱。最后,他自己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从他们身边走开了,扑到自己床上放声痛哭。他擦干眼泪,高高兴兴出来对他们说:“各位兄长,我就是约瑟,你们的弟弟!”接着再往下读:老父亲雅各听说他可爱的小儿子还活着,不禁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要到埃及去,背井离乡,最后死在异国,在遗嘱里说出了他在温顺胆怯的心中秘密地深藏了一辈子的那句伟大预言:在他这个犹太民族中间将出现全世界的伟大希望,全世界的调解人和救星[114]!各位神甫和师父,请你们原谅,不要生气,我像小孩一样谈那些你们早已知道的故事,这些故事你们讲起来要比我动听百倍。我是因为兴奋才讲这些的,也请你们原谅我的眼泪,因为我太喜欢这本书了!让他,上帝的牧师,也放声大哭吧,他将看到,那些人听了他的诵读之后内心会受到巨大的震动。只需要一粒小小的种子,把它撒到老百姓的心里,它就不会死去,在他心里将会存活一辈子,在黑暗和他犯下的种种罪孽的污秽中像一线光明,像一种伟大的提示,永远埋藏在他心里。完全没有必要多加解释和训诫,老百姓自会理解一切的。你们是不是认为老百姓理解不了?你们可以试一试再给他们读一段感人的故事,关于美丽的以斯帖和骄傲的瓦实提的故事[115],或者先知约拿在鲸鱼肚子里的奇妙故事[116]。也别忘了读神的寓言,尤其是《路加福音》里的内容(我就是这样做的),接下来读《使徒行传》中扫罗的谈话(这是一定要读的,非读不可!)。最后不妨从《每月必读》[117]中选取神人阿列克谢的行述,以及最最伟大的快活的殉难者、神的目击者、来自埃及的圣母玛丽亚的生平——你这些朴实的故事一定会打动他们的心。一个星期中总共才那么一小时,虽然你的薪俸很少,但只要挤出一小时就够了。你自己将会发现,我们的老百姓是厚道的,知恩图报的,他们会给予百倍的报答。他们记住了牧师的关怀和他那些感人肺腑的话,一定会心甘情愿地帮他干地里的活,也会帮他干家务活,而且比以前更加尊敬他——这样他的薪俸也就增加了。事情是这样简单,有时候我们简直不敢说出来,因为别人会笑话你,但事实的确如此!凡是不相信上帝的人,他也不会相信上帝的子民。凡是相信上帝子民的人,他就能发现上帝的神明,虽然在这之前他对此完全不相信。唯有人民及其未来的精神力量才能改变那些脱离了故土的无神论者。没有实例,基督的话有什么用?要是没有上帝的启示,人民就完了,因为他们的心灵渴望上帝的启示和各种美好的感觉。我年轻的时候,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差不多四十年前,我和安菲姆神甫为了替修道院募捐,走遍了俄国各地。有一次在一条可以通航的大河的河岸上和渔民们一起过夜,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凑过来和我们坐在一起,他是农民,看样子已有十八岁,第二天要赶到一个地方给货船拉纤。我发现他用一种动人而清澈的目光望着前方。七月的夜晚显得明亮、宁静而温暖,河面宽阔,水汽蒸腾,给我们带来阵阵凉爽,偶尔有鱼儿蹿出水面,溅起点点水花,鸟儿停止了啾啁,万籁俱寂,景色美妙。万物都在向上帝祈祷。只有我们俩,我和那小伙子,没睡,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上帝的世界的美妙以及它的伟大秘密。每一棵小草,每一只小虫,蚂蚁,黄蜂,虽然不会思考,却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应走的道路,证实着上帝的秘密,而且自己也不断地实现这秘密。我看到这可爱的小伙子心中有一团烈火在燃烧。他告诉我,他爱树林,爱林中的鸟,他善于捕鸟,他听得懂它们的每一声鸣叫,只要他一声口哨,任何鸟儿都会向他飞来。他说再也没有比在树林里更美妙的了,其实,一切都是美妙的。我回答他说:“确实,一切都是美妙的,因为一切都是真理。你瞧那些马,那和人十分亲近的伟大的动物,或者那些牛,它们为人提供营养、替人干活,低着头沉思,你看一看它们的脸:对人多么温顺,多么依恋,而人却经常无情地鞭打它们,它们的脸是多么憨厚,充满了信任,它们的脸美极了,它们没有犯过任何罪孽,因为一切都完美无缺,除了人之外,一切都没有罪过,远在我们之前基督就和它们同在了,即使知道了这一点也足以使人感动不已。”小伙子问我:“难道它们也有基督吗?”我说:“怎么会没有呢?因为上帝的启示是针对万物的,上帝创造的一切,所有的动物,每一片树叶都渴望着聆听上帝的启示,赞美上帝的荣耀,为基督哭泣,凭着自己清白无辜的一生的秘密不自觉地实现上帝的启示。你瞧那头可怕的在树林里到处乱闯的熊,样子凶恶,脾气暴躁,但它在这方面没有一点过错。”接着我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头熊闯到了一个在森林里一间小修道室修行的圣徒那儿,伟大的圣徒可怜它,毫不畏惧地出来迎接它,给了它一块面包:“去吧,基督与你同在。”那凶狠的野兽居然服服帖帖地走开了,一点也没伤害他。小伙子听了那头熊一点也没伤害圣徒就走开了,而且基督也与它同在这些话,不禁异常感动。“啊,这太好了,上帝创造的一切太美好了!”他坐在那儿静静地甜蜜地沉思起来。我看得出,他领悟了。接着他就在我身边无忧无虑、纯洁无邪地睡着了。愿主为青春祝福!我蒙眬入睡之前,亲自为他祈祷。主啊,你把和平和光明赐予你的子民吧!

3.佐西马长老回忆弃俗前的青少年时代。决斗

我在彼得堡武备学校里待了很久,几乎有八年时间。新的教育使我对少年时代的印象淡漠了不少,虽然一点也没忘却。我接受许许多多新的习惯,甚至新的看法,以致变成了一个近乎野蛮、残酷和乖僻的人。在掌握法语的同时,我也学会了一套交际场合的繁缛礼节。我们把在武备学校伺候我们的士兵完全当作畜生看待,我也毫不例外,也许比别人更厉害,因为我在全体同学中对所有的事情最为敏感。我们毕业后当上了军官,大家都做好了准备,一旦我们团的荣誉受到玷污,就不惜流血牺牲。至于什么是真正的荣誉,我们中间几乎谁也不知道,即使有人知道的话,我自己肯定会首先嘲笑一番。酗酒,争吵,几乎成了我们引以自豪的资本。我并不认为人人都是坏蛋,所有这些小伙子都是好人,但行为恶劣,我尤其如此。主要的是我自己手头有了可以任意支配的钱,所以开始讲究享受,染上了青年人的一切不良嗜好,没有节制,挥霍无度。但是说来也真奇怪:当时我还看些书,甚至看得津津有味。唯独《圣经》那时候从来没有翻过,但始终带在身边。这本书我确实十分珍惜,“每年每月,每时每刻”都珍惜它,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这样服役四年,最后来到我们团的驻地K城。这个城市的社交界人数众多。各种人物都有,他们热情好客,而且都很有钱,会寻欢作乐。我到处受到盛情款待,因为我从小生性乐观,而且大家都知道我也并非囊中羞涩之辈,这在社交界可是个很重要的条件。当时出现了一个情况,并且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事情。我看中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郎,她聪明端庄,性格开朗,气质高雅,出身名门。父母并非等闲之辈,有财有势,对我和蔼可亲,热情有加。我觉得这女郎内心也对我颇有好感——于是我想入非非,热血沸腾。直到事后我才明白,才完全意识到,当时我也许就根本没有爱得那么深,只是仰慕她的聪慧和高贵气质罢了。不过我的自尊心当时却又妨碍了我向她求婚:我年纪轻轻,手里又有钱,而要抵挡住自在放荡的独身生活的种种诱惑又是件困难而可怕的事。当然,我也做过一些暗示。不管怎么说,我把采取任何决定性的步骤暂时推迟了。这时候突然我又奉命到外县出差了。过了两个月我回来后突然得知那女郎已经结婚。嫁给了城郊的一位富裕地主。那人虽然比我年长好几岁,但还算年轻,在京城和上层有靠山,那是我所没有的,他知书达理,而我却不学无术。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消息,我惊得目瞪口呆,连脑子也糊涂了。主要问题在于我马上打听到这位年轻的地主早就是她的未婚夫了,我自己也多次在她家遇见过他,却什么也没有留心,我被自己的优越感迷了心窍。恰恰正是这一点使我特别难受,几乎人人都知道,而我还蒙在鼓里。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突然感到一种难以容忍的怨恨。我面红耳赤地回想起,我几乎多次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而她没有制止也没有警告,所以我得出结论:说不定她在嘲弄我。当然,后来我才想起来,她一点也没有嘲弄我的意思,相反,她曾经用开玩笑的方式打断这类谈话,扯到别的话题上——可当时我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一心一意想着要报复。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奇怪,这种报复和愤怒的心情当时连我自己都感到极其难受和厌恶,因为我生来一副软心肠,对谁也不可能有积怨,因此我好像是在故意煽动自己的情绪,结果变得十分荒唐可笑。我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突然借一个完全不相干的由头侮辱了我的“情敌”。他当时正在对一重大事件(这事发生在一八二六年)发表意见,我便对他的意见嘲笑了一番,据大家说,我的嘲笑显得十分巧妙机智。接着我又硬逼着他进一步作出详细解释,我在听他解释时态度又蛮横无理,以致他不得不接受我决斗的挑战,尽管我们彼此差距悬殊,相比之下我年轻幼稚,人微言轻,官卑职小。事后我才确凿地知道,他接受我的挑战似乎也出于对我的嫉妒:他以前就曾为了他的妻子(当时的未婚妻)而嫉妒我,而现在则认为,如果他妻子知道他对我的侮辱忍气吞声,没有胆量接受我决斗的挑战,那么她自然会蔑视他,她的爱情也会发生动摇。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证人,是我们团里的同事,一位中尉军官。虽然那时候对决斗严加追查,但在军人中间依然是一种时尚——粗野的偏见有时候可以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那是在六月末,我们定于第二天早晨七点在郊外进行决斗——但这时候我确实遇到了一件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事。晚上回到家里,我情绪恶劣透顶,无缘无故地对我的勤务兵阿法纳西大发脾气,用尽全身力气狠狠打了他几个巴掌,打得他血流满面。他伺候我还不久,以前我也曾经打过他几次,可从来没有这样残忍得像一头野兽似的。你们信不信,亲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可现在一想起来就感到惭愧和痛苦。我躺下睡了三个小时,起来一看,天已经亮了。我突然下了床,不想再睡了,走过去打开窗子——我的窗口对着花园——只见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天气暖和,景色美丽,鸟儿在施展银铃般的歌喉。这是怎么回事,我心里想,我的心灵里怎么好像有一种耻辱和卑鄙的感觉?是不是因为要去杀人?不,我想,好像也不是由于这个原因。是不是因为怕死,怕被打死?不,完全不是,根本不是……我突然一下子恍然大悟:因为昨天晚上我把阿法纳西痛打了一顿!当时的情景突然重新展现在我面前,仿佛重演了一遍:他站在我面前,我扬起巴掌对着他的脸狠命打去,他像立正似的双手紧贴裤缝,头正颈直,眼睛睁着,每挨一下打便哆嗦一次,甚至不敢伸手挡住脸——人居然到了这种地步,人居然可以打人!真是作孽啊!好像有一根针穿透了我的心灵,我站在那里呆住了,但是朝阳金光灿烂,树叶在欢跳闪烁,鸟儿在赞美上帝……我用双手捂住脸,扑倒在床上,放声痛哭起来。这时候我想起了我的哥哥马尔克尔以及他临死前对仆人们说的话,“我心爱的亲人们,你们为什么伺候我?你们为什么爱我?我配得上受你们服侍吗?”是的,“我配得上吗?”这句话突然跳进我的脑海。是啊,我有什么资格要让别的人跟我一模一样的人来伺候我?那时候这个问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钻进我的脑袋。“妈妈,我的好妈妈,每个人在众人面前真的负有罪责,只是人们不知道这一点罢了,假如知道的话,那么天堂立即就会出现!”我一面哭一面在想:天哪!难道这不是真理吗?我也许的确对众人犯有比任何人更重的罪孽,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坏!全部的真理突然一下子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面前:我这是要去干什么?我是要去杀死一个善良、聪明、高尚、丝毫没有对不起我的人,因而也永远剥夺了他妻子的幸福,使她受尽折磨后死去。我就这样趴在床上,脸埋进枕头,一点没注意到时间是怎么过去的。突然,我的同事,那位中尉,拿着手枪来找我:“很好,你已经起床了。时间到了,我们去吧。”这时候我心慌意乱,完全不知所措。但后来我们还是出门上了马车。我对他说:“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去去就来。忘了带钱包。”我独自一人重新跑回家,径直冲进阿法纳西的那间小屋对他说:“阿法纳西,昨天我打了你两记耳光,请你原谅我。”他猛地一愣,仿佛非常害怕似的,盯着我看。我发现这样做还不够,很不够,就这样穿着整齐的制服,啪地跪到他脚下,额头触地,对他说:“饶恕我吧!”这时候他完全惊呆了:“长官,大人,老爷……您怎么……我配吗……”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就像我刚才一样,双手捂着脸,转身对着窗口,泪流满面,浑身颤抖。我转身跑到同事那儿,飞快地跳上马车,大声喊道:“走吧。你见过得胜的人吗?瞧,他就在你面前!”我心里高兴极了,一路上不停地说呀,笑呀,说呀,自己都不记得说了些什么。他盯着我看:“得了,老兄,你是好样的,我看你一定能保持军人的荣誉。”就这样我们到了约定的地点,他们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我们俩分开站在两头,中间相隔十二步,由他先放枪——我高高兴兴地站在他面前,脸对着脸,眼睛一眨也不眨,充满爱心地望着他,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放了一枪,只擦破了我一点点脸皮,擦伤了耳朵。我大喊道:“感谢上帝,没杀死人!”说完就抓起自己的手枪,往后一转身,把手枪往上一抛,扔进了树林里,随口还说了句:“去你的吧!”我转身对仇人说:“先生,请原谅我这个愚蠢的年轻人,怪我不好,我得罪了您,现在又迫使您向我开枪。我本人比您坏十倍,也许十倍也不止。请您把这些话转告给您在这世界上最敬重的那位太太。”我刚说完这句话,他们三人都叫起来。“对不起,”我的仇人说,甚至大为恼火,“既然您不想决斗,那何必要挑衅呢?”“昨天我还很愚蠢,可今天变得聪明些了。”我快活地这样回答他。“您所说的昨天的情况我相信,但是今天的事,我很难得出跟您相同的结论。”“说得好!”我拍手叫道,“我同意您的看法,您骂得对!”“先生,您还想不想向我开枪?”“我不想了,要是您愿意,那就再向我开一枪,不过最好您也别再开枪。”两位证人也大声嚷嚷起来,尤其是我那位,叫得特别响:“在决斗场上求饶,简直把我们的脸都丢尽了。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干了!”我站到他们面前,敛起笑容,一本正经地说:“各位先生,难道在目前这个时代遇到一个对自己愚蠢的举动表示忏悔并且当众认错的人,居然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吗?”“但是在决斗场上绝对不能这么干。”我那位公证人又大声嚷道。我回答他们说:“问题就在这里,这才是值得奇怪的,因为我本来应该一到这里,在他开枪之前就向他道歉的,那样就不至于使他犯下滔天大罪,但是我们自己在这世界上立下了种种荒唐透顶的规矩,以致这样做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在他离开十二步地方向我开枪之后我这些话对他才有分量。假如在开枪之前,刚到这里就这样做,那大家就会骂我是胆小鬼,见了手枪就吓坏了。大家绝不会听我的。先生们,”我突然真心诚意地大声说道,“请你们看看周围那些上帝的恩赐: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柔嫩的小草,可爱的小鸟,大自然美妙无邪,而我们,也只有我们这些愚蠢、不信上帝的人才不理解生活就是天堂,因为只要我们愿意理解,那么美妙的天堂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相互拥抱,放声痛哭……”我还要继续说下去,但是不行,我连气也喘不过来了,浑身充满了甜蜜的青春活力,而心里感到一种有生以来从未体验过的幸福。“这一切显得既明智又虔诚!”我的仇人对我说,“总之,您这个人很有个性。”“您尽管笑吧,”我也笑着对他说,“但以后您会夸我的。”他说:“就是现在我也准备夸您,请允许我把手伸给您,因为看来您确实是个诚实的人。”“不,现在不必握手,等到以后我变得好些,值得您尊敬的时候,您再把手伸给我,那就更好了。”我们打道回府,我那位公证人骂了我一路,而我却吻了他一路。同事们全都听说了这件事,当天晚上就聚在一起指责我:“他玷污了军人的荣誉,让他打辞职报告。”也有人出来为我辩护:“他毕竟经受住了子弹的考验。”“是的,但他因为害怕继续挨子弹,所以才求饶的。”为我辩护的人则反驳说:“如果他害怕继续挨子弹,那么在求饶之前自己可以先开枪,可是他把子弹上膛的手枪扔到了树林里。不,这是另一码事,是件新鲜事。”我一边听一边看着他们,心里很快活。“各位亲爱的朋友和同事,要我辞职的事请你们别费心,因为我已经这样做了,今天早晨我已经递了辞呈,一经批准,我马上进修道院。我提出辞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我这么一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您一开始早就该说了。好了,现在事情都弄清楚了,修士是不应该受责备的。”他们笑得前仰后合。那完全不是嘲笑,而是亲切舒畅的笑。大家突然都爱起我来,连那些指责得最厉害的人也不例外。在以后的整整一个月中,在辞呈被批准之前的那段时间,大家简直把我捧在掌心里呵护。“啊,你这修士!”他们这样说。人人都会对我说一句亲切的话,他们开始挽留我,甚至为我感到可惜。“你何必自讨苦吃呢?”他们说。“不,他是个勇敢的人,他经受了许多的考验,本来他是可以还击的,但他在头天晚上做了个梦,要去当修士,所以才那么做。”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城里的社交界。以前他们对我没有特别注意,只是乐意招待罢了,现在他们听说以后都争先恐后邀请我去做客。他们都笑我,但又都爱我。这里我要说明一个情况,尽管我们决斗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但上司把这件事瞒过去了,因为我的对手跟我们的将军是近亲,既然事情过去了,又没有流血,似乎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再说我已经主动递交了辞呈,所以真的当玩笑处理了。于是我就开始无所顾忌地高谈阔论,也不管他们怎样笑我,因为他们的笑是善意的,而不是恶意的。这样的公开议论多数是在晚间太太们的圈子里进行的,她们当时更喜欢听我说,而且也逼着男人们听我说。“怎么可以让我替大家承担罪责呢?”人人都当面笑着问我。“比方说,难道我可以代您受过吗?”我回答他们说:“当整个世界陷入歧途,把不折不扣的谎言当成了真理,并且也要求别人一起说谎的时候,你们哪里能懂得这一点呢?你们瞧,我一生中做了一件诚实的事情,结果怎样呢,你们大家都认为我是个疯子。虽然你们都爱我,但都嘲笑我。”“像你这样的人怎么能不爱呢?”女主人笑着对我说,当时她家里聚集了许多客人。突然,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太太从人群里站了起来。她就是不久以前还被我当作未婚妻,并且为了她而提出决斗的那个人,而我没发觉她今天也来出席晚会了。她站起来走到我跟前,向我伸出手说:“请允许我向您声明,我第一个不嘲笑您,恰恰相反,我含着眼泪感谢您,并且为了您当时高尚的举动而表示敬意。”这时候她丈夫也走过来,接着大家都突然拥到我身边,几乎都要亲吻我。我高兴极了,但我特别注意到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向我走来。虽然以前我也知道他的名字,但从未跟他打过交道,直到那天晚会之前还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

4.神秘的来访者

他在我们城里的政府部门供职已经很久,占据着显要的位置。他广有钱财,深孚众望,乐善好施,为救济院和孤儿院捐过不少钱。此外,他做了许多善事也不留名,不声张,直到死后才被人发现。他五十光景,外表近乎严肃,寡言少语,结婚不超过十年,太太年纪还轻,有三个子女,都还年幼。就在第二天晚上,我正坐在自己家里,门忽然开了,这位先生走了进来。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已经不再住在原来的寓所里了。自从递交辞呈之后我便搬了家,向一位年迈的老妇人,一位官员的遗孀,租了房子,并由她的仆役负责照料我的起居饮食。我这次搬家完全只是因为决斗那天一回家我就把阿法纳西打发回连队去了,因为前几天我那样对待他,现在连看到他都觉得惭愧——一个缺乏修养的俗人即使做了一件合情合理的大好事也会感到惭愧的。

“我已经在不少家里怀着极大的兴趣连续好几天听过您的谈话,”那位先生一进来便对我说,“最后终于想跟您当面认识一下,以便跟您详细谈一谈。亲爱的先生,您能赏脸吗?”我说:“我十分乐意,而且感到十分荣幸。”但心里却非常害怕,因为他一开始就使我大吃一惊。虽然大家也都听我侃侃而谈,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谁也没有这样严肃认真、诚心诚意地对待过我,而这一位却居然亲自登门拜访。他坐定后接着说:“我看您的性格非常刚强,因为您敢于在这种容易被大家轻蔑的事情上毫无畏惧地坚持真理。”“您也许太过奖了。”我说。“不,我没有夸大其词。”他回答我说,“您要相信我,做出这样的行为比您所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正是这一点才使我感到惊讶,才使我来拜访您。假如您不嫌我多管闲事,假如您还记得的话,那么是否给我详细描述一下当初您在决斗场上下决心请求对方饶恕的那一刻的具体感受?请您不要把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作轻率的举动,相反,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自有我的隐衷,如果上帝愿意使我们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接近的话,那么将来我也许会向您作出解释的。”

他说话的时候,我一直凝视着他,突然对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任感,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好奇心,因为我开始感到他内心也隐藏着某种特殊的秘密。

“既然您问我在向仇人请求宽恕的那一刻究竟有什么感受,”我回答他说,“那我最好还是从头至尾讲一讲我还从未向别人讲过的事情。”于是我一五一十地把我和阿法纳西之间发生的事以及向他磕头的情形都告诉了他。最后我对他说:“从中您可以看到,决斗的时候我的心情已经比较轻松了,因为我在家里就已经开了个头,而一旦踏上了这一条路,越往后就越容易,甚至会感到轻松愉快。”

他听完后友善地看着我说:“这一切太有意思了,以后我将一次又一次地不断来拜访您。”打那以后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到我这儿来。假如他也跟我谈谈自己的情况,那我们也许会成为深交的。可是他对自己的情况只字不提,却对我的情况问个没完没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他,把我自己内心的所有感受统统跟他说了,因为我想:我何必要知道他的秘密呢?反正我已经看出他是个正直的人。况且像他这样与我年龄相差悬殊的重要人物居然屈尊登门拜访我这个年轻人,丝毫没有嫌弃我的意思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我向他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因为他有很高的才智。“关于生活就是天堂这个问题,”他突然对我说,“我早就开始考虑了。”接着又突然补充了一句:“而且我考虑的也始终是这个问题。”他脸带微笑地看着我说:“我比您更加确信这一点,至于为什么,您以后会知道的。”我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开始捉摸:“他一定是想告诉我什么事。”他说:“天堂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现在我心里就藏着天堂。只要我愿意,明天它真的就会来临,而且一辈子再也不会消失。”我发现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动了感情,还神秘地望着我,仿佛在询问我。“至于每个人除了对自己的罪行负责以外还应承担众人的所有罪行,这一点您也说得完全正确。奇怪的是您怎么能够一下子充分把握了这个思想,一旦人们明白了这个思想,那么对他们来说天国就不是在幻想中降临,而是在现实中降临,这也是千真万确的。”“这种情形什么时候能出现呢?”这时候我伤心地感叹道。“今后还能出现吗?会不会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呢?”“您瞧,您自己就不相信。您虽然宣扬这种思想,可自己却不相信。您应该知道,您所说的这种理想一定会实现,但不是现在,因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是属于心灵方面,属于心理方面的事情。要让世界旧貌变新颜,首先就应该使人们自己在心理上改弦易辙。在人们互相成为兄弟之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局面是不会出现的,无论凭借什么科学,无论给予什么利益,人们永远不会心平气和地共同分享自己的财产和权利。人人都会嫌少,人人都会不断地抱怨、嫉妒并且互相残杀。您问我这种情形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出现是肯定会出现的,但首先必须经历一个人类孤立时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立?”我问他。“就是现在到处占统治地位的那种,在我们这个世纪尤其突出,但是这个阶段尚未完全结束,它的末日尚未来临。因为目前每个人都在争取最大限度地远离别人,想在自己内心体验生命的充实完整,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终得到的不是生命的充实完整,反而走向了完全的四分五裂。因为人们未能充分肯定自身,反而陷入了完全的孤立。因为我们这个世纪的人全都分散成了个体,人人都龟缩在自己的洞穴中,人人都在疏远别人,躲藏起来,把自己拥有的东西都隐匿起来,结果即使自己与人们隔离开来,同时又把别人从自己身边推开。他独自一人在那儿积聚财富,心里在想:现在我多么强大,多么有保障。可这疯子却不知道,财富聚敛得越多,他在孤立无援的自我毁灭的泥坑里陷得越深。因为他已经习惯于把希望仅仅寄托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个人已经离开了整体,他使灵魂习惯于不相信他人的帮助,既不相信个人也不相信整个人类,只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失去钱财和已经得到的权利。如今人类的智慧开始普遍地令人可笑地不再理解,一个人真正的安全不在于他个人独自的努力,而在于人类普遍的完整一致。但是这种可怕的孤立总有一天会结束,大家最后会突然醒悟过来,意识到分离是一件多么不自然的事。一旦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人们将会对自己长期处于黑暗不见光明而感到惊讶。那时候人子耶稣的旗帜也会在天空出现[118]……但在此之前还是应该珍惜这面旗帜,哪怕单枪匹马地突然作出榜样,把灵魂从独处引向合群,哪怕这样做要承担疯子的恶名。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这伟大的思想不至于消亡……”

我们两人就在这种慷慨激昂的交谈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我甚至放弃了社交,很少外出访友,另外,议论我的那股时髦风气也开始平息。我说这些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因为大家依然喜欢我,欢迎我。不过毕竟要承认,时髦风气在社交界确实是股不小的能起主宰作用的力量。对于这位神秘的来访者,最后我竟崇拜得五体投地,因为除了欣赏他非凡的智慧,我开始预感到他心中隐藏着某种意图,也许准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我表面上对他的秘密丝毫没有流露出好奇,无论是直截了当还是旁敲侧击,我都没有问起过,也许他对此感到高兴。但我注意到,到最后连他自己也迫不及待地想向我透露某种秘密。至少在他开始造访我大约一个月之后,这种心情已经变得十分明显了。“您知道吗,”有一次他问我,“城里的人们对我们俩感到十分好奇,并且对我经常拜访您感到奇怪,但是随他们去吧,因为一切都将很快水落石出了。”有时候他会突然激动异常,遇到这种情况,他几乎总要马上站起来回家的。有时候他会长时间地望着我,仿佛要一眼把我看透似的——于是我心里想:“他马上要说什么了。”可是他又突然改变主意,开始说些人所皆知的寻常事。他还常常抱怨他有头疼毛病。不过有一次,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大通之后,我出乎意料地发现他脸色发白,面部肌肉在抽搐,而眼睛直愣愣地望着我。

“您怎么啦?”我问他,“身体不舒服吗?”

以前他经常说他有头疼的毛病。

“我……您知道吗……我……杀过人。”

说完他笑了,可脸色苍白如纸。他为什么要笑?在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前,这个想法一下子钻进了我的脑子里。我的脸也发白了。

“你说什么?”我对他高喊。

“您知道吗,”他依然面无人色地笑着对我说,“我开这个口是多么不容易,现在我说了,也就是踏上了这条路,我还要继续往前走。”

我很久都无法相信他的话,后来也不是一下子就相信的,直到他连续三天到我这里把事情详详细细告诉我之后才相信的。起初我还以为他是疯了,后来才终于相信这是事实,但内心显然感到极度的悲伤和惊讶。他犯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案。十四年前,他杀死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太太,她是个守寡的女地主,广有财产,在我们城里就有她的一幢私宅,她进城的时候就住在那里。他深深地爱上了她,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心,并且向她求婚。但是她的心已经另有所属,她所爱的是一位出身高贵、地位显赫的军官。当时那军官正在远征,她期待着他不久就会回到她身边。她拒绝了他的求婚,并且请求他不要再到她家里。从此他不再去找她,但是他熟悉她家,有一天夜里他冒着被发觉的危险,胆大包天地从花园爬上屋顶,偷偷溜了进去。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凡是铤而走险犯下的罪行反而容易得逞。他从天窗爬进阁楼,又顺着阁楼的梯子来到下面她居住的房间里,因为他知道梯子下面那扇门由于仆人疏忽往往不上锁。他指望这一次仆人也忘了上锁,恰巧他就遇上了这种情况。他溜进主人的正房,摸着黑闯进了她那间亮着神灯的卧室。说来也是凑巧,她的两名侍女没有向主人禀报便偷偷溜出去参加本街邻居家的命名日宴会了。其余的男女仆人则睡在楼下的下房和厨房里。他一见熟睡的意中人,不由得欲火中烧,接着,一股渴望报复的嫉恨又牢牢占据了他的心。他像喝醉了酒似的完全失去了理智,上前用匕首猛刺她的心窝,她连叫都没来得及叫一声就死了。然后他又狡猾地伪造现场,企图嫁祸于仆人,故意拿走了她的钱包,从她枕头底下取出钥匙打开衣柜,从中拿了几样东西,装作是目不识丁的仆人干的,只拿现钱,却留下有价证券,专挑大的金器拿,却忽略了那些贵重数十倍但体积较小的东西。随手还拿了别的东西留作纪念——但这留待以后再说。干完这件可怕的事之后,他又沿原路逃离了。无论是事发后的第二天,还是后来他一生中的任何时候,谁也没有怀疑过他是真正的凶手!再说谁也不知道他爱过她,因为他的性格一向沉默寡言,不爱交谈,没有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家只认为他是死者的朋友,但关系不太密切,因为最近两个星期他就根本没去过她家。人们立即怀疑到了她的农奴仆人彼得身上。而许多情节又非常吻合,这就更加证实了怀疑是有根据的,因为这名仆人知道,而且女主人生前也没隐瞒过,她准备把他送去当兵,因为她的农奴中间有一个当兵的名额。而他单身一人,品行又不太好,听说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曾经在酒店里恶狠狠地扬言要杀死她。就在她被害前两天,他逃走了,躲在城里某个秘密的地点。凶杀案发生的第二天,发现他烂醉如泥躺在城门外的大路上,口袋里有一把匕首,右手的手掌上不知为什么沾满了血迹。他自己说血是从鼻子里流出来的,可大家都不相信他。两名侍女承认自己曾经擅自出去赴宴,在她们回来前大门没有上锁。此外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迹象。于是这位无辜的仆人被抓了起来。他被逮捕并受到审讯,可是过了一个星期犯人恰巧得了热病,昏迷后死在了医院里。案子就这样不了了之,大家把一切归结为天命。所有的人,包括法官、上司和整个上流社会,一致认为死去的仆人就是凶犯。从此以后,惩罚就开始了。

这位神秘的客人,现在已经是我的朋友,告诉我说,起初他甚至一点也没有感到良心的谴责。他痛苦了好久,但不是因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仅仅是由于感到遗憾。因为他杀死了心爱的女人,她再也不存在了,杀死她也就等于杀死了自己的爱情,而情欲之火却依然在他的血液里燃烧。但是对于双手沾满无辜者的血这一事实,当时他几乎没有考虑过。一想到他的牺牲品居然会成为别人的太太,他就觉得无法容忍,所以很长时间他一直坚信自己这样做是出于不得已。自那名仆人被捕之初也多少曾经使他感到不安,但被捕者暴病身亡又使他放心了。那人的死亡显然不是由于坐牢或者恐惧,而是由于他逃跑在外喝醉了酒,在潮湿的路上躺了整整一夜着了风寒造成的(当时他就是这样想的)。他偷到的那些东西和现钱也没有使他感到不安,因为他偷窃的动机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转移目标(他依然这样想)。偷窃的数目也不大,他又很快把这笔钱款全部捐献给了城里的救济院,而且还增添了相当大的一笔数目。他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安慰自己的良心。当时他一心扑在繁重的公务上,主动要求去完成一项艰巨而麻烦的差使,这差使花去了他两年时间。由于他性格坚强,差不多忘却了过去的事情,即使想起来的时候,他也尽量避免去想它。他又投身于慈善事业,在我们城里创办并资助过许多慈善机构,还到京城活动,在莫斯科和彼得堡被选为当地各种慈善团体的理事。但最后还是不堪重负,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深刻反思了。这时候他爱上了一位年轻漂亮而明白事理的姑娘,不久就娶了她。他希望结婚能驱散孤独的痛苦,在踏上新路、认真履行丈夫和父亲的义务之后,便能摆脱昔日的回忆。结果却事与愿违。就在新婚燕尔之际,有一个想法开始不断来困扰他:“妻子这样爱我,但是假如她知道了真相会怎么样?”妻子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并把这喜讯告诉他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惭愧了:“现在我制造了一个生命,以前却亲手毁灭了另一个生命。”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了。“我杀过人,我怎么有勇气再去爱他们、教育他们、抚养他们,怎么有勇气要求他们讲道德呢?”孩子们一个个长得十分可爱,真忍不住要去爱抚他们。“但是我不敢正视他们天真无邪、眉清目秀的脸,我没有这个资格。”后来,那被害者的鲜血,她那被毁灭的年轻生命,渴望报仇雪恨的热血,经常出现在他眼前,令他不安和痛苦。他开始做各种噩梦。但他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能长时间地经受痛苦的煎熬:“我将用默默忍受隐痛的方式来赎回自己的罪孽。”可是他的这个希望也落空了。时间越长,痛苦越厉害。大家尽管惧怕他那严肃阴沉的性格,却又因为他乐善好施而十分尊敬他。可是越尊敬,他就越受不了。他好几次向我承认,他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是他没有自杀,另外一个幻想开始萦绕在脑际——起初他认为这是缺乏理智无法实现的,但最后这幻想在他心里牢牢扎下了根,再也无法摆脱了。他的幻想是这样的:挺身而出,走到大庭广众面前宣布自己杀过人。他怀着这幻想度过了三年时光,这个幻想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他跟前。最后他终于真诚地相信,只要当众宣布自己的罪行,就一定能治好心病,得到永久的安宁。他这样说服自己之后,又感到惧怕:如何实现呢?恰巧这时候突然发生了我在决斗场上请求原谅的事。“我要向您学习,现在我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说。我望着他。

“真的吗?”我拍手惊呼,“这么一件小事居然会使您下这么大的决心吗?”

“我这决心已经酝酿了三年。”他回答说,“您的行为仅仅是一种推动力。跟您一比,我就责怪自己,也嫉妒您。”他甚至十分严肃地对我说。

“大家不会相信您的。”我向他指出,“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了。”

“我有证据,确凿的证据。我会出示这些证据的。”

这时候我哭了,不断地吻他。

“不过有一件事请您帮我解决,只有一件事。”他对我说(仿佛现在一切都取决于我似的)。“妻子和子女!妻子也许因为悲伤而死去,子女虽然不会被剥夺贵族的身份和财产,但将永远成为流放犯的后代。我将给他们的心灵留下多大的创伤啊!”

我沉默不语。

“就这样跟他们骨肉分离,永远离开他们?这可是生离死别啊!”

我坐在那儿默默地祈祷。最后我站起身,心里觉得十分可怕。

“怎么样?”他望着我。

“您应该去向大家当众承认。”我说,“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真理永存。子女们长大后会明白您的决定体现了宽阔的胸怀。”

那次他离开我的时候似乎确实已经下定了决心。接着两个星期他依然到我这儿来,每天晚上都来。一直准备付诸行动,却又一直下不了决心。我的心被他折磨着。有时候他态度坚决而且充满深情地对我说:

“我知道,对我来说天堂即将降临,只要我当众承认,天堂就会立即来临。十四年来我一直待在地狱里,我想受点苦。我要忍受苦难并开始真正的生活。假如你靠谎言度过一生,但一旦醒悟,那就追悔莫及。现在我不仅没有勇气爱自己最亲近的人,而且也不敢爱自己的孩子。主啊,孩子们也许最终会明白我为这苦难付出了多大代价,因而不会再来责备我。上帝不在强权之中,而在真理之中。”

“大家都会理解您的高尚德行,”我对他说,“即使现在不理解,将来会理解的,因为您献身于真理,献身于最高的非尘世的真理……”

他每一次离开我的时候似乎已经得到了安慰,可第二天来的时候又是脸色苍白,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嘲弄似的说:

“每次我进来的时候您总是好奇地看着我,好像在问:‘又没有去当众承认吧?’请您别着急,也不要太蔑视我。做这件事并不像您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我就根本不会那样做。到时候您不会去告我吧?”

实际上我非但没有怀着不恰当的好奇盯着他看,甚至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我痛苦得像生了一场大病,内心充满了眼泪,晚上甚至都失眠了。

“我刚从妻子那儿来。”他继续说道,“您知道什么叫妻子吗?临走的时候孩子们大声对我说:‘再见,爸爸,早点回来给我们念《儿童读物》。’不,您不理解这一点!别人的不幸是无法理解的。”

他的眼睛冒火,嘴唇哆嗦,突然用拳头猛击桌子,以致桌子上的东西都跳了起来——这个一向温文尔雅的人第一次发这么大的脾气。

“有必要吗?”他吼道,“有必要这样做吗?谁也没有被判罪,谁也没有因为我而遭流放罚苦役,那仆人是生病死的。为杀人的事我已经受到了痛苦的惩罚。再说人家绝对不会相信我的话,我提供的任何证据他们都不会相信的。有必要当众承认吗?有这个必要吗?为杀人的事我宁愿一辈子受苦,但不能让妻子和孩子受惊吓。让他们跟我一起毁灭能说是公正的吗?真理何在?人们会不会认识这个真理,会不会珍惜它,会不会尊重它?”

“天哪!”我心里暗自想道,“到了这种时刻还考虑别人会不会尊重真理!”当时我非常可怜他,好像只要能减轻他的痛苦,我可以分担他的命运。我看他完全发呆了。当我不仅用理智,而且用心灵领会了他下这决心要花出多大的代价之后,我不由得害怕起来。

“请您决定我的命运!”他吼道。

“您得当众承认。”我低声对他说,我无法大声说话,但语气还是十分坚定的。我从桌子上拿过一本福音书,是俄文译本,翻到《约翰福音》第十二章二十四节给他看: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在他来访之前我刚读过这一节。

他读了一遍,苦笑着说:“有道理。”沉默了片刻后又说:“是的,在这本书里读到这样的内容简直可怕。把这本书硬塞到人家鼻子底下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这些书究竟是谁写的?难道是人写的吗?”

“是圣灵写的。”我说。

“您随便说说当然容易。”他又苦笑了一下,但几乎已经怀着怨恨了。我又拿起《圣经》,翻到另外地方,指给他看《希伯来书》第一章三十一节。他读了:

“落在永生上帝的手里,是可怕的。”

他看完便气呼呼地把书扔在一边,甚至浑身颤抖起来。

“这一节真可怕。”他说,“没说的,您真会挑选。”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好了,再见吧。也许我再也不会来了……我们将来在天堂里再见吧。这么说来,我‘落在永生的上帝手里’已经十四年了——瞧,这十四年居然是这么过的。明天我就要请求这双手放了我……”

我真想去拥抱他,吻他,可是我不敢这样做——他的脸抽搐得厉害,目光中充满了痛苦。他出去了。“主啊,他真的要这样做了!”我立即跪在圣像前,含着眼泪替他向圣母,向救苦救难的圣母祈祷。我含着眼泪跪在那儿祈祷了约莫半个小时。时间已近深夜,将近十二点了。门突然开了,只见他又回来了。我惊讶不已。

“您刚才到哪儿去了?”我问他。

“我……”他说,“我好像忘记了什么……好像把手帕……忘在这儿了……也许什么也没忘,不过您还是让我坐一会儿吧……”

他在椅子上坐下。我站在他面前。“您也坐下。”他说。我们坐了两三分钟,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突然又苦笑了一下,这笑容我永远忘不了。接着他站起来,紧紧地拥抱我,吻我……

“你要记住,”他说,“记住我再次回到了你这儿。听见没有,你要记住!”

他第一次用“你”称呼我。说完他就走了。我想:“明天……”

事情果真发生了。那天晚上我还不知道第二天正巧是他的生日。那几天我自己一直没有出门,所以没听人说起过。以往每年到这一天他家门前总是车水马龙,宾客如云。这一次也不例外。就在午宴结束之后,他走到大厅中央,手里捧着一张纸——给上司的正式呈文。而他的上司当时就在场,所以他立即向所有在场的人高声宣读了呈文,其中详细描述了犯罪的全部事实。“我把自己当作一名歹徒开除出人群,因为我犯了大罪。我甘愿忍受苦难!”呈文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接着又一股脑儿把保存了十四年、自认为可以证明自己罪行的全部证据拿出来摆到桌子上:为了转移目标而偷走的被害人的几件金器,从死者脖子上摘下的上面嵌有她未婚夫相片的鸡心项链和十字架,还有一本记事簿和两封信:一封是未婚夫告诉她很快就要回来的信,另一封是她的复信——她刚开了个头,还没有来得及写完,放在桌子上准备第二天写完了再寄出去。他把这两封信都拿走了,为了什么目的?为什么他没有销毁这些罪证,反而保存了整整十四年?当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大家都十分惊讶和害怕,但谁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虽然大家都怀着异乎寻常的好奇听完了他的自述,不过都当作是病人说的胡话,而且过了几天之后大家一致断定这个不幸的人发疯了。上司和法院不得不立案侦查这件事,但不久也停止了:虽然提供的这些金器和信件值得考虑,但他们认为,即使这些证据是确凿的,那么单凭这些证据也不能指控他。因为他作为她的朋友,她出于信任,也可能把这些东西交给他保存。不过我听说,经过死者的许多朋友和亲属鉴定,这些东西确实是原物,对此没有任何疑问。但这案子注定要不了了之。五六天之后,大家获悉这个受苦的人得了重病,性命危在旦夕。他究竟得了什么病,我说不清,据说是心律失常,但后来知道,根据他夫人坚决要求而组成的医疗委员会还检查了他精神方面的状况,最后得出结论说他已经有了精神失常的症状。大家纷纷来询问我,可我没有透露半点真情。但是我准备去探望他的时候,却始终被禁止,尤其是他的夫人。“是您把他弄得精神失常的。”她对我说,“他本来情绪就非常忧郁,最近一年来大家都发现他烦躁不安,常常有奇怪的举动。是您害了他,是您没完没了地给他念《圣经》,整整一个月他都没离开过您。”结果,不仅他夫人,连全城的人都纷纷责备我。“这都得怪他不好。”大家都这么说。我一声不吭,但心里很高兴,因为我看到这肯定是上帝对那个悔过自新、惩罚自己的人的恩赐。我不相信他精神失常。最后他们总算允许我去看望他,因为他自己也坚决要求我去跟他告别。我一进去就看出他留在人世间的时间不能用天数计算,只能用钟点计算了。他十分虚弱,脸色蜡黄,双手哆嗦,呼吸困难,但是眼神却显得和蔼快活。

“事情完成了!”他对我说,“早就盼望见到你了,可你怎么不来看我?”

我没有告诉他是人家不让我来探望他。

“上帝可怜我,召唤我到他身边去。我知道我要死了,但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感到高兴和安宁。我刚履行了应尽的责任,马上就感到天堂在我心中。现在我已经有勇气爱自己的孩子,去吻他们。大家都不相信我,谁都不相信,无论是我妻子还是法官,都不相信我。孩子们将来也决不会相信的。从中我看到了上帝对我孩子的怜爱,我死后我的名字对他们来说是清白的。现在我预感到了上帝,心里快活极了,就像在天堂里一般……我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他喘着粗气说不出话。但他还是抓紧机会轻轻对我说:

“你还记得那次我在半夜里重新回到你那儿的情形吗?我还吩咐过你要记住,是这样吗?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再次到你那儿吗?我来是要杀死你!”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当时我从你家出来,走进黑暗里,在街上徘徊,思想斗争非常激烈。突然我恨透了你。我想:‘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掌握了我的把柄,他也是我的审判官,我已经无法逃避明天的处决,因为他知道了全部真相。’我倒不是怕你去告发我(这种念头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但我心里想:‘如果我不去自首,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即使你远在天涯海角,但只要你还活着,我一想到你还活着,你知道全部真相,你在审判我,那我就无法容忍。我恨你,好像你是这一切的总根子,都怪你不好。我回到你那儿的时候,记得桌子上刚巧放着一把匕首。我坐了下来,也请你坐下,考虑了整整一分钟。假如我杀了你,那么即使我把以前的罪行隐瞒起来,也会因为这次凶杀案而完蛋的。但在那一刻我根本没有考虑这一点,也不愿去考虑。我只是一味地恨你,拼命想对你报复。然而我的上帝终于战胜了我心中的魔鬼。不过你要知道,当时你离死亡再近也没有了。”

一星期之后,他死了。全城的人都为他送葬。大司祭的悼词充满了感情。大家为这种可怕的疾病中止了他的生命而痛惜万分。但葬礼过后,全城的人都跟我过不去,甚至不再接待我,当然,有些人相信他提供的证据是真实的。这样的人起初很少,后来却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拜访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详细询问我:因为人们看到一个正人君子身败名裂总会感到幸灾乐祸的。但我守口如瓶,不久就彻底离开了那个城市,五个月以后蒙上帝恩准,终于踏上了一条坚实而庄严的光明大道,我衷心感谢那只无形的手为我指明了道路。直到如今,我每天都要在祈祷中提到上帝的仆人、饱经苦难的米哈伊尔。

三 佐西马长老谈话和训言摘录

1.关于俄罗斯教士及其可能的意义

诸位神甫和师父,教士是什么?在现代文明世界,教士这个名称在有些人嘴里已经带有嘲笑的意味,而另一些人简直把它当作骂人的话。这种现象越来越厉害。唉,事情也的确如此,教士中间的确有许多游手好闲、贪吃好色之徒和恬不知耻的流氓无赖。俗界中受过教育的人指着他们说:“你们都是些好逸恶劳的懒汉和社会的废物,你们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都是些鲜廉寡耻的乞丐。”但是在教士阶层却也有许多驯良温顺的人,他们渴望离群索居,渴望在宁静的气氛中进行热烈的祈祷。对于这些人,大家很少注意,甚至视而不见。假如我说俄罗斯的大地也许只有依靠这些驯良温顺、渴望潜心修炼的人才能重新获得拯救,那么人们肯定会感到惊讶!因为他们确实“每日每时、每年每月”在潜心提高自己的修养。目前,他们庄严而不加歪曲地独自维护着基督的形象,维护着古代神甫、信徒和殉难者所坚持的上帝真理的纯洁性,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向尘世间已经动摇的真理显示基督的形象。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这颗明星将从东方发出熠熠光辉。

这就是我对教士的看法,难道这想法是虚妄而傲慢的吗?请你们看看那些俗界的人以及所有凌驾于上帝子民之上的人吧,他们不是把上帝的面貌和上帝的真理都给歪曲了吗?他们有科学,但科学中只剩下了属于感官的东西。至于精神世界,人的高尚的另外一半,则被他们以一种得意的甚至仇恨的心情完全排斥、摈弃了。世界宣告了自由,最近一段时期叫得特别响,但在他们宣扬的自由中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只有奴役和自杀!因为世界在说:“既然你有欲求,那就应该得到满足,因为你跟最有名、最富裕的人享有同样的权利。你别害怕去满足这些欲求,甚至还应该使欲求不断增长。”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理论。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自由。但是这种使需要不断增长的权利最后会造成什么结果呢?造成富人孤立和精神上的自杀,引起穷人嫉妒和残杀。因为权利是给了,但满足需要的办法却没有指明。人们宣称世界正越来越趋于一致,由于能缩短距离和利用空气传达思想,所以正在形成友好相处的局面。唉,请你们不要相信人们的这种团结一致。他们把自由理解为使需要不断增长并且尽快加以满足,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本性,因为他们引发了自身的许多愚蠢无聊的愿望、习惯和极端荒唐的幻想。他们仅仅为了互相妒忌,为了纵欲和狂妄而活着。吃喝玩乐,马车进出,高官厚禄,奴仆成群,这已经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甚至可以不惜牺牲性命、人格和仁慈之心。如果无法满足这些需要,甚至可以自杀。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并不富有的人情况也一样。至于穷人,他们暂时只能用酗酒来掩盖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无奈和对他人的嫉妒。但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喝血,而不是喝酒。他们正被引导到这一条道路上。请问:这样的人自由吗?我认识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亲口对我说,监狱里不让他抽烟,为此他痛苦不堪,以致只要有烟抽,他差点儿要出卖自己的“理想”。可他却口口声声说:“我要去为人类而奋斗!”这种人怎么能去斗争?又能干什么事情呢?也许能逞一时之勇,却无法持久。因此下述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他们不仅没有获得自由,反而陷入了奴役;不仅没有为博爱和平等效劳,反而陷入了分裂和孤立。就像我青年时代那位神秘的客人和导师对我说的那样。正因为如此,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博爱和人类团结一致的思想在这世界上越来越变得暗淡无光,甚至常常被人嘲笑,因为一个人既然已经完全习惯于满足自己挖空心思想出来的不计其数的种种需要,那么这个丧失了自由的人又怎能放弃自己的习惯?又能往哪儿去呢?既然他孤身独处,那整体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结果是敛聚的钱财越多,得到的欢乐却越来越少。

教士走的路就完全不同了。人们对于修持、守斋和祈祷甚至加以冷嘲热讽,然而,这恰恰是通往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因为我只要放弃多余的无用的需要,克制自私傲慢的意志,通过修持来鞭策自己,那么就能靠上帝的帮助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上的欢乐!究竟谁能够弘扬这伟大的思想并愿意为之效劳呢?是孤立的富人,还是摆脱了物质和习俗桎梏而获得自由的人?人们往往责备修士的洁身自好:“你为了拯救自己而在修道院里隐居,却忘记了以博大的爱心去为人类服务。”但是让我们再看一看,谁在为博爱尽心尽力?实际上隐居独身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只不过人们看不到这一点罢了。自古以来民众活动家都在我们教士中间产生,为什么现在不可能出现呢?这些同样驯良温顺、默默无闻的持斋者有朝一日也会奋勇而起,去创立伟大的业绩。俄罗斯的得救要靠人民。俄罗斯的修道院自古以来就和人民站在一起。如果人民孤身独处,那我们也孤身独处。人民像我们一样信奉上帝,不信上帝的活动家即使他心地诚实,才智出众,在我们俄罗斯也将一事无成。这一点你们要记住。人民一旦遇到无神论者就一定会制服他,那时候就会出现统一的东正教俄罗斯。请你们一定要热爱民众,启悟民心。这就是你们教士的义务,因为人民的心中有上帝。

2.论主仆关系以及主仆间能否成为精神上的兄弟

主啊,谁能否认人民中间也有罪孽?腐败的邪火眼看着越烧越旺,每时每刻都在自上而下地蔓延。人民中间同样出现了孤立的现象:富农和高利贷者应运而生,商人越来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虽然胸无点墨,却硬要附庸风雅,因而对古老的习俗不屑一顾,甚至为先辈的信仰而感到羞愧,自己不过是忘了本的庄稼汉,却偏要巴结王公贵族。老百姓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已经难以自拔,对家庭、妻子甚至孩子十分残忍,这全是酗酒造成的。在许多工厂里我甚至见过十来岁的孩子,他们面黄肌瘦,弯腰曲背,可是已经学会了放荡。闷热的厂房,喧闹的机器,整天的工作,满口的脏话,不停地喝酒,难道这是小孩子的灵魂所需要的吗?他需要的是阳光,孩子的游戏,普遍的楷模,以及对他哪怕是点滴的爱。这一切不应该继续存在,修士们,也不应该再有折磨孩子的现象。你们应该挺身而出,赶快去宣讲这个道理,要赶快。但上帝会拯救俄罗斯的。因为普通老百姓虽然已经腐化堕落,而且还会去干那些肮脏的罪恶勾当,但是他们毕竟知道,他们那些罪恶勾当受到上帝的诅咒,他们的行为是恶劣的,有罪的。所以我们的人民依然信仰真理,承认上帝,在痛哭流涕。可是上层人物就不同了。他们遵循科学,企图只依靠理智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像从前那样依靠基督,而且已经公开宣布不存在犯罪现象,也没有罪孽。按照他们的观点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既然你心中没有了上帝,那还有什么罪行呢?在欧洲,人民已经用暴力反对富人,人民的领袖带领他们到处杀人,并且教导他们说他们的愤怒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们的愤怒是残忍的,所以应该受到诅咒”[119]。但上帝一定能拯救俄罗斯,就像以前多次拯救过的那样。拯救来自人民,来自人民的信仰和驯顺。各位神甫和师父,请你们珍惜人民的信仰。这不是幻想。我们伟大的人民身上这种崇高而真诚的品格使我终生都感到惊奇,我已经亲眼目睹过,我可以亲自做证。我已经见到过并且感到惊奇,虽然我们的人民罪孽深重,贫穷不堪,但我发现了他们这种品格。他们虽然做了两百年的奴隶,但身上没有奴性,他们的外表和举止是自由的,没有丝毫的心理羁绊。不记仇,不妒忌。“你有钱有势,你有聪明的才智——那好吧,愿上帝赐福给你。我尊敬你,但我知道自己也是人。我尊敬你但不嫉妒你,所以我在你面前也要显示自己的人格。”其实,虽然他们嘴上不说(因为他们还不善于说这些),但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亲眼看到了并且亲身感受到了。你们信不信:我们俄国人越贫穷卑贱,这种高贵的真理在他们身上体现得越充分,因为他们中间那些有钱的富农和高利贷者大多数已经腐化堕落了,这主要是我们疏忽大意造成的!但上帝会拯救他的子民,因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它的温顺。我希望能够看到,而且现在仿佛已经清楚看到了我们的前景,因为将来必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即使我们那些最最荒淫无耻的富人在穷人面前最后也会为自己的富裕而感到羞愧,而穷人看到他们这样谦恭自然也会表现出谅解,愉快地作出让步并且用爱抚来回答他们庄严的羞愧。请你们相信,最后的结果肯定会这样,因为现在就有这样的趋势。平等只存在于人的精神品质之中,这一点也只有我们才能理解。假如人与人彼此成了兄弟,那就会有博爱。在博爱产生之前,永远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只要我们保存基督的形象,那么他就会像珍贵的金刚石那样照耀整个世界……这一定会实现的,一定会实现的!

各位神甫和师父,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我云游四方的时候有一天在某省K城见到了我原来的勤务兵阿法纳西。我跟他分别已经整整八年了。他在集市上偶然发现并认出了我,便急忙向我跑过来。天哪,他是多么高兴啊!他飞一般跑到我跟前说:“老爷,真的是您吗?难道我真的见到了您吗?”他把我带到他家里。他已经退伍,娶了妻子,生了两个孩子。他们夫妻俩靠在集市上摆摊做小买卖谋生。他住的那个房间虽然狭小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他让我坐下,沏上茶,打发人去叫妻子回来,好像我到他家里对他是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他把孩子们叫到我跟前说:“老爷,请您替他们祝福。”我回答说:“我不过是个普通的小修士,怎么能祝福呢?我会替他们向上帝祈祷的。自从那一天以来,我一直天天替你向上帝祈祷,因为一切都是你引起的。”我尽量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向他作了解释。结果他有什么反应呢?他直愣愣地看着我,无论怎样也想不到他从前的老爷,一名堂堂的军官,竟会这副模样、穿着这种衣服出现在他面前。他甚至哭了起来。“你哭什么呢?”我对他说,“你这个人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亲爱的,你应该打心底里为我高兴,因为我走的是一条令人高兴的光明大道。”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唉声叹气,对着我直摇头。“您的财产呢?”他问。我回答说:“都捐给了修道院,我们过着集体生活。”喝完茶,我就和他们全家告别。他突然拿出半个卢布给我,说是捐给修道院的,又拿出半卢布塞到我手里,急急忙忙说:“这是给您的,给以四海为家的您,也许您今后用得着,老爷。”我接受了他的半个卢布,向他们夫妇鞠了个躬,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一路上我在想:“瞧我们俩,他在家里,我在路上,也许都在感叹、发笑,心里都很高兴,一边点头一边回想上帝安排我们见面的情形。”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以前我是他的主人,他是我的仆人,而如今我和他十分友好地亲吻,内心深受感动,我们之间实现了伟大的人类的团结。这一点我想了很多,现在我在考虑:难道真的难以想象我们俄罗斯人中间有朝一日也会普遍地实现这种伟大而淳朴的团结吗?我相信一定会实现的,而且为期不远了。

关于仆人,我想再补充说几句。以前我年轻的时候常常对仆人发脾气,嫌厨娘端上来的菜太烫啦,怪勤务兵没把衣服刷干净啦,等等。但是我亲爱的哥哥的一种想法使我恍然大悟,那是我小时候听他说的:“我有资格让别人服侍我吗?别人因为贫穷和愚昧就该受我任意支配吗?”当时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样一些最最简单、最最明白的想法为什么在我们头脑里出现得这么晚。这世界固然离不开仆人,但你应当使你的仆人在精神上比他当仆人之前更加自由。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做我仆人的仆人,甚至让他也看到这一点,而且我这样做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傲气,他也不会产生任何怀疑呢?为什么不可以让我的仆人跟我像亲兄弟一般,最后成为家庭的一员,并且为此而感到高兴呢?这一点甚至现在就可以做到,可以为人类未来的伟大团结打下基础,到那时候人们就不会再为自己寻找仆人,也不会像现在那样把自己的同类变成仆人,相反,他们会按照福音书的精神设法做大家的仆人[120]。让人们最终在教化和慈爱的功业中找到乐趣,而不是现在那样在花天酒地、荒淫无耻、妄自尊大、自吹自擂、互相妒忌、彼此倾轧这类残酷的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乐趣,难道这是幻想吗?我坚信这不是幻想,而且实现的时间也不远了。人们讥笑着问:“这种时代究竟什么时候到来?真的会到来吗?”我认为,我们和基督会共同实现这项伟大的事业。在人类历史中,这世界上曾经有过多少理想,这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当神秘的时刻来临的时候,这些理想突然出现,并且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们这里也将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人民将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光辉,那时候人们都会这样说:“一块被建筑师们遗弃的石头居然成了基石[121]。”我们要反问那些嘲笑我们的人:假如我们是在幻想,那么你们什么时候盖起自己的大厦,并且不依靠上帝而只凭自己的智慧公正合理地安排好生活?假如他们强调,只有他们正在走向团结,那么实际上他们中间只有那些最天真的人才会相信这一点,因此只能对他们的天真表示惊奇。其实他们比我们更耽于幻想。他们想公正地安排生活,但是因为他们抛弃了基督,结果只能使世界血流成河,因为流血只能招来流血,动剑的人将被剑戕害[122]。假如当初没有基督的约言,那么人们一定会相互残杀,一直杀到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人。而且这幸存的两个人也因为傲慢而无法容忍对方,互相残杀,最后同归于尽。如果不是基督要求为了驯顺而谦恭的人们而停止这类勾当,那么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悲剧[123]。当初在决斗之后,我还穿着军官制服,我在社交界谈起主仆关系的时候,我记得大家都对我的话感到奇怪:“怎么,难道我们应该让仆人坐到沙发上,再替他端茶吗?”而我回答他们说:“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至少可以偶尔为之吗。”大家哄堂大笑。他们提的问题非常轻率,而我的回答也不够明确,但我想我说得多少有点道理吧。

3.论祈祷、爱以及与另一个世界的联系

年轻人,不要忘记祈祷。如果你的祈祷是真心诚意的,那么你祈祷的时候每次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而这新的感觉会包含着新的思想,这新的思想你以前不了解,但今后会使你振作起来的。你将会明白,祈祷就是一种教育。你还要记住,只要有可能,你每天都必须反复诵祷:“主啊,愿你宽恕所有今天向你祈祷的人。”因为每时每刻都有数以千计的人离开人世,他们的灵魂将来到主的面前。而其中许多人在悲伤和痛苦中告别尘世的时候,孤苦伶仃,默默无闻,没有人去怜悯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否在这世界上存在过。但是你为他灵魂的安息所做的祈祷也许会从天涯海角传到上帝那儿,尽管你根本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他那战战兢兢来到上帝面前的灵魂那时候将会深受感动,因为他感受到有人在为他祈祷,世界上还有爱他的人。上帝因此会更加慈悲地对待他们,因为连你也在怜悯他,那么大慈大悲、充满爱心的上帝就更加怜悯他了。上帝会看在你分上而宽恕他。

兄弟们,你们不要害怕人们的罪孽,你们也要爱那些有罪的人,因为这种近乎上帝般的慈爱是世上最崇高的爱。你们要爱上帝创造的一切,包括整体也包括每一粒沙子。你们要爱每一片树叶,每一道上帝之光。爱动物,爱植物,爱一切事物。如果你爱每一件事物,那么就能领悟事物中包含的上帝的秘密,一旦有了领悟,以后每天都有更加深入的领悟。最后,你将以一种无所不包的普遍的爱来爱整个世界。你们要爱动物,因为上帝赐予了它们初步的思想和恬静的欢乐。你们不要去招惹它们,不要折磨它们,不要夺走它们的欢乐。不要违背上帝的旨意。人啊,你不应该自以为比动物高明,动物没有罪孽,而你一降生到人间就堂而皇之地玷污了大地,死后又留下了肮脏的痕迹——唉,几乎人人都是如此!你们特别要爱孩子,因为他们也没有罪孽,像天使一般,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感动我们,净化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启示,欺负婴孩的人是可悲的。安菲姆神甫曾经教导我要爱孩子:他为人和蔼可亲,我们一起云游时他沉默寡言,往往用募捐来的钱买糕饼糖果分发给孩子们,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冷漠无情。他就是那么一种人。

面对有些想法,尤其看到人们作孽的时候你会感到困惑莫解,不禁要问自己:“是用暴力制服他还是用温柔的爱去感化他?”你应该永远作出这样的决定:要用温柔的爱去感化他,如果你永远下定了这样的决心,那你就能征服整个世界。温柔的爱是一种所向无敌的力量,其威力无可比拟。你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检点自己,保持你的崇高形象。如果你怒气冲冲地从一个小孩身边走过,你的模样十分凶恶,嘴里骂骂咧咧,你也许根本没有发现这孩子,可他却看见你了,你那丑恶的亵渎神明的形象就留在了他稚嫩的心中。你对此毫无觉察,但是你也许已经给他播下了恶劣的种子,这种子还会发芽生长。这都是因为你在孩子面前未加检点的缘故,因为你没有在自己身上培养一种积极而审慎的爱。兄弟们,爱是一位老师,但应该设法得到它,因为它是不容易得到的,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花很多工夫,经过很长时间。因为需要的是一种始终不渝的爱,而不是偶然一时的爱。偶然地爱一下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即使凶手也能做到。我年轻的哥哥曾向小鸟请求宽恕,这样做似乎不可思议,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世界就像一片海洋,一切都是流动的,相通的。你在这儿触动一下,世界的另一端就会做出反应。就算向小鸟请求宽恕是缺乏理智的举动,但如果你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崇高些,那么无论小鸟还是小孩,或者你周围的任何动物,都会感到轻松些。我说世界万物就像一片海洋,这样你就会怀着无所不包的爱,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向小鸟祈祷,祈求它们赦免你的罪孽。你一定要珍惜这份喜悦,尽管人们觉得它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的朋友们,你们要向上帝祈求快乐。你们要像孩子,像天上的小鸟那样快活。如果你们这样做了,那么人们的罪孽也不会使你们感到难堪,你们不要担心人们的罪孽会干扰你们,使事业无法完成。你们不要说:“罪孽是强大的,邪恶是强大的,恶劣的环境是强大的,而我们是孤立无援、软弱无力的,恶劣的环境会吞噬我们,会妨碍善行义举获得成功。”孩子们,你们不要灰心丧气!拯救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振作起来,为人间的所有罪孽担起责任。朋友,真的应该这样做,因为只要你真心诚意地为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负起责任,那么你马上就会看到事情确实如此,你对人间的所有罪孽负有责任。而如果你把自己的懒惰和无能归咎于他人,那么结果你会产生撒旦般的骄傲,并且会埋怨上帝。至于撒旦的骄傲,我认为我们在人世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很容易产生误会,甚至沾染上这种傲气,还自以为正在完成一件美好的事业。我们的天性中有许多最强烈的感情和冲动是我们在人间暂时还不可能真正理解的,因此你不要受迷惑,也不要认为这可以成为你自我辩解的理由,因为永恒的裁判只要求你对理解的事情负责,而不要求你对不理解的事情负责。这一点你自己将来会深信不疑的,因为到时候你会正确看待一切,不会再争论不休了。我们在人世间的确像迷了路似的,要不是可贵的基督的形象在前面指引,那我们真的会完全迷失方向,遭到毁灭,就像当初人类在洪水面前一样。人世间的许多东西我们还茫然无知,幸好上帝赐予了我们一种神秘而宝贵的感觉,那就是我们与另一个世界,与天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的根源不在这里,而在另外一个世界。正因为如此,哲学家们才说事物的本质在人世间是无法理解的。上帝从另外的世界取来种子播撤到这个世界上,培育了自己的花园,长出了一切可以生长的东西,但他培育出来的东西全靠与另一个神秘世界具有密切联系的感觉而得以存在,获得生命。如果你内心的这种感情淡薄了或者被扼杀了,那么在你心中成长的一切也将随之消亡。那时候你就会对生活感到冷漠,甚至仇视。我就是这样考虑的。

4.是否能成为同类的裁判?论彻底的信仰

应该特别记住,你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裁判官。因为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审判罪犯的法官,除非在此之前他已经意识到他跟站在他面前的罪犯同样是罪人,也许他的罪行比站在他面前的罪犯还要严重。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当审判别人的法官。这话尽管表面上听起来显得不可理喻,但实际上又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假如我自己是非常虔诚的信徒,那也许就不会有站在你面前的这名罪人了。如果你能够承担起站在你面前、受到你良心的审判的这名罪人所犯的罪行,那么你应该马上主动承担下来,代他受过,不加责备地赦免他。即使法律本身要你做审判他的法官,那么你也要尽可能地按照这个精神去做,因为他离开你以后自己会惩罚自己的,而且比你的裁判更严厉。假如他受到了你的亲吻,但离开你的时候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嘲笑你,那么你也不要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迷惑:这说明他觉悟的时间还没有到,但有朝一日他总要觉悟的,即使永远不觉悟,那也没关系:他不觉悟,总有别人替他认识,代他受苦,责备自己,承认自己有罪,所以真理终将昭示于天下。你要相信这一点,要坚信不疑,因为这是圣徒们的全部希望和全部信仰之所在。

你要孜孜不倦地这样做。如果晚上入睡前想起“我还没有完成该做的事情”,那就应该马上起床去完成。如果你周围都是些凶狠而麻木的人,他们不愿听你的话,那你就要跪在他们面前,请求他们宽恕,因为他们不愿听你其实也是你的过错。如果你无法跟那些凶狠的人说话,那就要忍气吞声,毫无怨言地替他们效劳,千万不能失去希望。如果大家离开你或者用暴力驱逐你,那么你独自一人的时候应该跪下来亲吻大地,用你的眼泪浸湿大地,大地由于你的眼泪会结出果实;虽然你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谁也不会看见,谁也不会听见。你要把你的信仰坚持到底,哪怕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误入歧途,只有你一个人还在坚持自己的信仰,那么你也应该独自呈上自己的牺牲来赞美上帝。如果有你这样的两个人聚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完整世界,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你们要热烈地相互拥抱,要赞美上帝;因为虽然只有你们两个人,但是你们昭示了上帝的真理。

如果你自己犯下了罪孽,为自己的罪孽或偶然的过失而痛心疾首,那么你应该为另外一个人而高兴,为另外一个恪守教规的人而高兴,庆幸你自己虽然犯了罪,但他却是个恪守教规的人,没有犯过罪孽。

如果人们的暴行使你怒不可遏,悲痛欲绝,甚至产生了要报复的愿望,那么你应该首先为这种感情而感到惧怕,你应该立即去为自己寻找痛苦,就好像你自己对人们的这些暴行负有责任。你要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痛苦,耐心忍受,那么你的心会得到宽慰,你会明白你自己也负有责任,因为你本来可以作为唯一无罪的人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可是你没有这样做。假如你这样做了,那就可以使他们走上正道,在你的指引下那个作恶的人就可能不做坏事。退一步说,即使你为他们照亮了道路,但你看到人们在你的指引下依然不去拯救自己,那么你还是不能动摇,不能怀疑上帝之光的力量。你应该相信,现在他们没有拯救自己,那么将来会拯救的。即使他们将来也不能得到拯救,那他们的子孙会得到拯救的,因为即使你死了,但你的光是不会死的。虔诚的信徒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光却永耀人间。人们总是在拯救他们的人死后才得到拯救,人类无法容忍自己的预言者而且加以残酷迫害,但是人们却总是爱他们的殉难者,尊敬被他们折磨而死的人。你是在为整体而工作,为未来而尽力。千万不要追求奖赏,因为你即使不去追求,那你在这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很高的奖赏:精神上的愉快。这种愉快只有虔诚的信徒才能享受到。不要惧怕有名望的人,也不要惧怕有权势的人,但你要做聪慧灵悟、永远高尚的人,你要懂得分寸,要把握时机,你要学会这些。一人独处的时候,你也应当祈祷。你要乐于跪下来亲吻大地,要不停地不知餍足地爱,爱所有的人,爱所有的东西,要寻找那种狂喜的感觉。要用你喜悦的眼泪浸湿大地。要爱你的这些眼泪。不要为这种狂喜而感到羞愧,相反要倍加珍惜,因为这是上帝赐予你的伟大礼物,这份礼物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只有经过选择的少数人才能得到。

5.论地狱与地狱之火——神秘的议论

各位神甫和师父,我在想:“地狱是什么?”我认为:“地狱就是不能再爱的痛苦。”有一次在无穷无尽、无法用时间和空间衡量的存在中,有一个生灵降临到人间的时候被赋予了一种能力,他可以对自己说:“我在故我爱。”一次,也只有一次,他被赋予了一瞬间的积极而富有生命力的爱,为此他才获得了人间的生命,以及与生命相连的时间和期限。结果如何呢?这个幸运的生灵却抛弃了这份无价之宝,没有珍惜它、爱护它,反而加以嘲笑,并且变得冷漠无情。这个人离开尘世之后看到了天国并跟亚伯拉罕交谈,就像《圣经》中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寓言所说的那样[124]。他见到了天堂,甚至可以到上帝面前,但他感到痛苦的恰恰是他这个没有爱心的人可以见到上帝,他将接触那些富有爱心的人,而他曾经蔑视过他们的爱。他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暗自说道:“现在我懂了,即使我渴望爱别人,但我的这种爱已经没有意义、无所贡献了,因为人间的生命已经结束,亚伯拉罕再也不会用哪怕点滴的活水(也就是重新赐予原来那种积极的人间的生命)来抑止对精神之爱的炽烈愿望,这愿望的烈火现在在我心头熊熊燃烧,但是我在人间的时候却对它嗤之以鼻。现在生命已经不存在,时间也不再存在!即使我乐意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现在也不可能了,因为能为爱而牺牲的生命已经消失。现在的存在与以前的生命之间有一条鸿沟。”人们经常谈起物质意义上的地狱之火,我不想探究也不敢探究这个奥秘,但是我想,假如确实存在物质意义上的地狱之火,那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我想,受到物质折磨的人可以暂时忘却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而要消除他们精神上的痛苦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痛苦不是外在的,而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即使能够消除这种痛苦,那么我认为人们会因此而更加不幸。因为即使天堂里那些虔诚的人看到他痛苦不已,从而宽恕他们,并且出于无限的爱而召唤他们到自己身边,那么这只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痛苦,因为这样反而会使他们内心的爱之火燃烧得更加炽烈,更加渴望一种积极的知恩图报的爱,而这种爱如今已是不可能了。不过我畏怯地认为,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或许会感到轻松些,因为他们接受了虔诚的人们的爱,却又不可能回报,于是态度变得恭敬,行动变得温和,最后终将可能找到以前被他们所轻视的,积极的爱的某种表现形式,采取与这种爱相适应的行动……各位弟兄和朋友,可惜我没有本领把这个意思说清楚。但是世界上那些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是不幸的,自杀的人是不幸的[125]!我认为再也没有比他更不幸的人了。人们对我们说,替他们向上帝祈祷是一桩罪孽,教会似乎也公开遗弃他们,但我内心深处却认为还是可以替他们祈祷的。基督决不会为了爱而生气。我这一辈子始终都在心里为这种人祈祷,各位神甫和师父,我向你们承认这一点,就是现在我也每天在为他们祈祷。

唉,有些人在地狱里还是十分傲慢凶狠,虽然已经有所觉悟,并且看到了无可辩驳的真理。有些人更可怕,他们全盘接受了撒旦和他的傲慢。对这些人来说,地狱已经成了他们心甘情愿和求之不得的归宿,他们已经成了自觉自愿的受难者。因为他们诅咒了上帝和生命,因而也就诅咒了自己。他们把恶毒的骄傲当作自己的养料,就像沙漠中饥渴难忍的人喝自己的血一样。但他们永远不知餍足,他们拒绝宽恕,诅咒召唤他们的上帝。他们永远怀着仇恨看待上帝,要求消灭创造生命的上帝,要求上帝毁灭自己以及他所创造的一切。他们将永远在愤怒的烈火中受煎熬,他们渴望死亡和虚无。但他们无法得到死亡……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笔记到此为止。我再重申一遍,这笔记是不完整、不连贯的。例如传记材料只限于长老的青少年时代。他的种种教诲和意见看上去似乎浑然一体,其实显然是在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动机而说的。长老在临终前最后几小时亲口说的那些话并不十分确切,如果与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手稿中记录的以往那些训诫相比,那么只是对这次谈话的精神和性质提供了一个轮廓。长老的猝然去世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最后那天晚上聚集在他身边的人们都十分明白,他的死期已经临近,但谁也没有想到它会来得这样突然。恰恰相反,他的那些朋友,正如我在前文已经提到的那样,看到他那天晚上非常精神,也非常健谈,所以大家还以为他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尽管这仅仅是暂时的现象。事后人们还惊奇地说起,即使在他咽气前五分钟,还一点看不出死亡的迹象,他似乎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脸色发白,双手紧紧按住胸口。当时大家都立即从座位上跳起来,奔到他跟前。他虽然也觉得难受,但依然脸带笑容地看着他们,轻轻地从椅子上滑下来跪到地上。接着又把脸贴着地面,伸出双手,似乎在欣喜万分地亲吻大地,向上帝祈祷(就像他本人教导的那样),平静而愉快地把灵魂交给了上帝。他去世的消息立即传遍了隐修室,最后传到了修道院。那些与死者关系亲近的人以及按教职理应出面的人开始照古代的仪式收拾遗体;全体教士聚集在修道院的大教堂里。据传说,天亮之前,长老逝世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城里。全城的人从一大早起都在议论这件事,许多人纷纷拥向修道院。不过这方面的情况我将在下一卷叙述,现在我只想预先补充一句:离长老逝世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发生了一件大家料想不到的事情,从对修道院和全城的人所产生的印象来看,这件事情似乎非常可惜、令人忧虑、困惑莫解,以致过了许多年之后,直到如今还对那个令许多人惊恐不安的日子保留着生动的回忆……

注释:

[109]详见《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第29-30节,第12-18章,第20-23章。

[110]同上,第24-27章。

[111]同上,第28-32章。

[112]同上,第22章。

[113]同上,第37章,第39-50章。

[114]详见《圣经·旧约·创世记》第49章第10节。

[115]参见《圣经·旧约·以斯帖记》。

[116]参见《圣经·旧约·约拿书》。

[117]供东正教徒每日阅读,每月一册的宗教书籍,主要内容为信徒言行录。

[118]详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4章第30节,此处指耶稣复活。

《卡拉马佐夫兄弟 》冯增义译

相關鏈接:

俄罗斯教士(耿济之译)

俄罗斯修士(荣如德译)

俄罗斯修士(臧仲伦译)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4-07 21:11
Next 2022-04-07 21:19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