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蒙光 2022-03-02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歷經二十二年航程,已完成它拍攝木星和土星系統的首要任務。此時,它距離地球60億公里,接近太陽系的邊緣。在越過太陽圈之前,它回望地球,拍攝了一組照片並發送信號,作為最後的致意。此後,它永久關閉攝像頭,如一位命定背井離鄉的遊子閉上眼睛,決然轉身前行,沒入無盡的星雲之海。
如今旅行者1號早已進入星際介質,據說它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里的距離。這是一個怎樣的距離?用人類的頭腦,無法想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從接收的信息中編譯出了60張照片,留在地球上的我們,有幸看到了“太陽系全家福”。
其中一張照片裏有一條光帶,這是太陽光的反射。特殊的是,光帶中有一個亮點,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在這張照片中,地球不是中心,甚至幾乎無法辨識,它只占0.12個像素點,暗淡,微微發藍。
這一個小亮點,大概能讓我們有那麼一點點直觀地體會到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
這組偉大的照片,源於上個世紀參與探測的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一個瘋狂的想法:讓探測器回轉身,為太陽系照一張“全家福”。
這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想法,而且技術上還面臨種種風險。然而,薩根最終說服了他的同事們。他的理由單純而天真:這張照片可以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與廣袤無邊的宇宙相比,人所棲居的地球是多麼微不足道。
照片拍攝於1990年。時隔六年,薩根在一次頒發學位典禮上,展示這張照片並感歎:
“我們成功地(從外太空)拍到這張照片。
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小點。
就是這裏,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
在這個小點上,每個你愛的人、每個你認識的人、每個你曾經聽過的人,以及每個曾經存在的人,都在那裏過完一生。
這裏集合了一切的歡喜與苦難,數以千計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學說。
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聖人與罪犯,都住在這裏——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地球是這個浩瀚宇宙劇場裏的一個小小舞臺。想想從那些將領和帝王身上揮濺出的血河,他們的光榮與勝利,只為了讓他們成為這一點上一小部分的暫時主宰。
想想棲身在這點上一個角落的人,正受著萬般苦楚,而在同一點上,幾乎不能區分的另一個角落裏,同時有另一批人棲身。他們多麽經常發生誤解?他們多麽渴望消滅對方?他們的敵意有多強烈?
我們的裝模作樣,我們的自以為是,我們以為自己在宇宙裏的位置有多優越的錯覺,都被這暗淡的光點挑戰。我們的星球,只是這黑暗籠罩的宇宙裏,一粒孤單的微粒而已。我們是如此的不起眼——在這浩瀚之中,我們不會從任何地方得到提示來拯救我們自身。
……
沒有比這張從遠處拍攝我們微小世界的照片更好的示範,去展示人類自大的愚蠢。對我來說,這強調了我們應該更加親切和富於同情地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同時更加保護和珍惜這暗淡藍點,這個我們目前所知唯一的家。“
佛經中曾説,一日月照四天下,我們人類所在,只是其中的南贍部洲。日月繞須彌山腰旋轉,以須彌山爲中心,合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即四天下)、六欲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禪三天,為一小千世界。
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以現在的天文學知識對應,所謂“三千大千世界”,其可見的物質世界部分,相當於十億個銀河系。同時還包括超出我們所理解的物質世界(即“欲界”“色界”)的“無色界”四空天的精神境界。
我們從常識的角度,說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一生說法教化,大致不出恒河、喜馬拉雅山所劃的山河之界。但佛經所闡述的真實境界,卻遠超出我們想象的極限。
如《大智度論》中說:“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一尊釋迦牟尼佛,能同時現身於十億銀河系的範圍說法教化。而大宇宙中,有“恆河沙數諸佛世界”,因此也有恒河沙數的諸佛出世。諸佛或現佛身說法教化衆生,或化作與我們共事同行的師友,滋養我們身心的山川草木,照耀撫慰我們的日月星辰,和陪伴我們共沐日月光澤的走獸飛禽。宇宙浩瀚,但一切生靈,不論此身化作何物,身又在世界何處,世尊悲憫的目光都時刻凝注,片刻不曾暫離。
《無量壽經》中,法藏菩薩發四十八大願,第十七願誓言,祂成佛時光明無窮無盡,超越一切障礙,照徹百千萬億如恆河沙數量的國土,給一切生命帶來智慧,愛和安慰。
無限的宇宙中,有無限的慈悲充滿耀動。
我們的心與宇宙同體。但迷失眞相的我們,每一次開始一個生命階段,都會執著這一階段的身體為恒常,爲我。其實,將這一期的業報身,置於心所幻化的宇宙中,不過一粒微塵而已。一身如是,一國如是,我們已知和未知的時空,皆如是。
但是,每一個在其大無外的宇宙中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闇淡微塵點,同時也都是一個完整的宇宙,都有不可替代的生命,向其內在探尋,同樣無窮無盡,無有邊界,所謂其小無內,一微塵中,有大千。
生於現實人世中,讓每個人都得到尊重和愛護,讓自己和一切人活出生命的價值和尊嚴,應成為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但這樣的理想,如果只靠窮盡人的理性力量去觀測思惟,探討其解決之道,那麽面對大宇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只能接受失敗的宿命,如卡爾•薩根般感嘆說,“我們不會從任何地方得到提示來拯救我們自身。”
卡爾•薩根事業的接班人,美國家喻戶曉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說過:
“當我思考宇宙膨脹的時候,有時我會忘記地球上還有饑寒交迫的人。
當我分析暗物質和暗能量數據的時候,有時我會忘記地球上有人正在因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互相殺戮。
當我跟蹤行星和彗星運行軌道的時候,有時我會忘記地球上有的人不顧對子孫後代的責任,惡意破壞環境。
因為不管你怎麼想像,宇宙都比你想的更大。”
面對宇宙,每一個個體都是渺小的。但即使大如物理時空中的宇宙,也有生滅,因此,它的廣闊也仍然是相對而有限。
而每一個有限的存在,都被渴求無限的意志驅動,不得滿足。
惟有如來視我為獨子,醒我幻夢,欲復我本來面目,將真理之身心來印我的身心。當意志不再游離於世界之外,心靈懂得與物質融通,有限也就成爲無限。
於是,我的世界不再是業力宇宙中可有可無、隨時可被抹去的一點。而就是這物質世界的微塵一點,已接受和擁有著整個宇宙的存在,被賜予無盡的生命和光明。原來,宇宙的本相不是被研究和剖析的無情物,而是無量的恩惠之海,永恒耀動著慈悲智慧之光。佛圓滿無缺的世界,竟不能缺少我這一粒微塵。
這是佛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真理,也是法藏菩薩欲成無量光壽之佛時,發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成就的世界。
在這樣的世界中,圓滿如佛,微末如我,皆於宇宙為主角,與萬物同一體,圓無情有情,證無量光壽。
此故,唯有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1条)
[…] 宇宙微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