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原创 蒙光 2021-01-15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要警惕,我們身邊是否仍存在那種只能信仰、不容置疑,妄圖指導一切的邪教?

从优:您在保守主义读书群见的那些活跃的华基督哪个不是如此。唯我独尊,唯我独义,唯我独是。

丁丁老:@从优哈哈,我遇到的基督徒不会

从优:我的观察是,每个群里的川粉在川普的问题上不也是您说的“只能信仰,不能质疑吗”

从优:我有个朋友,家族信基督,人很好。浙江台州人,家族企业也做的好。

John:以温州、鼓浪屿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基督徒似乎与内地基督徒不同,他们更信奉新教伦理的“天职观”。早年从鼓浪屿出来的的名人林语堂、林巧稚也与众不同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从优:到安徽,河南看看那里的乡村基督,谁看后都会摇头。

John:贺卫方在一次读书会的讲座发言时说,中国农村有大量文化水平较低的基督徒,他担心以后会出现太平天国那样的邪教。结果一些基督徒对他的担忧很不满意。

从优:这次美大选,贺成了川粉攻击的靶子。而川粉大多认为自己是有信仰者,很多人认为信教=有信仰,川普的失败=信仰者的失败。哪挨哪呀,风马牛不相及。

John:说实话我过去对基督徒的认识完全来自民国的有关故事:教会学校、教会医院、石门坎奇迹、中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的为人。在清末民初时期,教会学校与教会医院是科学、理性和进步的象征和传播者。中国很多学科与行业的奠基人都是基督徒,有一个学科的六位奠基人中就有五位是终身基督徒。他们能够很好的融合自己的信仰与科学理性。即使后来有北大校长蔡元培等自由派人士发起的“非基运动”,也没有从实质上影响基督信仰与科学理性的关系。清华建校初期缺乏生源,上海圣约翰大学马上派了一大批师生支援清华,在清华历史上留下了教会学校的基因。北大前身之一的燕京大学非常尊重中国师生的情感,并不要求师生必须读圣经和参加主日活动,而是自愿选择。但真正进入微信群以后,一些基督徒的表现的确让我很失望,只好退群[流泪][流泪][流泪]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从优:国外基督在中国办了太多好事,如长沙湘雅医院,学堂等,我一直对信基督的人抱好感,2016年到了安徽农村,我都不以为然,以为是个别败类。这次美国大选,看到各个群的教徒,没有任何辨识能力,只要有利于川普的就支持,哪怕是一眼就能辨认的谣言也大肆传播,欢欣鼓舞……我感觉这些新信众是对基督的侮辱。

从优:有的为解开疑惑,有的是寻找精神依托,有的为遁世逃避……从现实实在走向了精神实在,因为精神实在更利于躲闪逃避,更利于指向信众能接受的方向,就像秦晖说的“能指与所指……可以随意演绎”

John:关键是他们有不容探讨的排他性,你要是提出查证原始文献,用统计方法来检验结论的可靠性。他们就会说你是“理中客”、没有立场。

丁丁老:其实美国有数千个基督教派别。也有变态的基督教信徒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就我的判斷,一神教的性格,天然傾向於排他。因爲其默認前提,是存在獨一無二的、不兼容的真理。這種排他性,已經與教徒信衆個人修養無關,是教義的導向如此。

中國文化裏,天然有“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的中和精神,中庸之道,所以本土的儒道可以互補,加上佛教,也可以三教合一。基督教進來,也可以四教合一,這都不是問題。只是現在*教當家,其實質是唯物的一神教,所以也不兼容其他教,就有“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文化敗像了。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从优:不懂得这个,也没探讨过,但我觉得基督教有所不同——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上帝,这就似乎开放了,因为每个人心中的上帝肯定不同,这又似乎不是一神教了。

蒙光:您的感覺,其實更接近泛神論。一神,泛神,這些都是宗教學人類學的術語,有相應的標凖,不能只靠感覺來判斷。推薦一本《人的宗教》(休斯頓),對世界宗教的概述,都有善意而持平的精彩闡述。

从优:[握手]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John:1869年,在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上(公 元1869 -1870年)产 生 的《天主之子》宪章曾论述:信仰与理性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会已经认识到:“历代的经验,科技的进步,潜在于各式文化内的宝藏,都是人性所赖以更充分地表达自身并替人们开拓迈向真理的新途径。”在1965年12月8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告世界书》中更加强调了理性与信仰的和谐性,其中在第二部分告思想与科学工作者中这样说道:“对你们,真理的追寻者;对你们,思想及科学工作者、人生及宇宙和历史的采索者;对你们所有向着光明迈进者,或因疲倦与失败而停步中途者,我们特别致候。恐怕有史以来真科学与真信仰之间互相谐合之可能性,从不曾像现在这般明显,二者实乃为唯一真理服务。请勿阻止这个可贵的会晤!不要对信仰怀有畏惧,它是理性的朋友!请接受它的光明,以把握真理,把握全部真理!这就是全世界聚在罗马参加大公会议的教长,在分别前,向你们表示的心愿、鼓励、与希望。”

John:天主教从19世纪开始,就强调与科学、理性及其他教派的和谐。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說實在,我接觸基督教比佛教更早更深入。福州近代以來就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傳教中心,近代好幾位著名的本土傳道士出自福建,主要活動於福州、上海這些地方。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接觸到福州本土的家庭教會,而且是被作爲講道人的培養對象。如果作爲個人的社交圈,可以說基督教家庭教會的圈子相當優質。基督徒普遍西化教育程度高,教會各方面資源人脈都非常高端。可惜,“信美而非吾土”,終於還是不能解決自己內心的衝突,違背內心在這個圈子裏呆著。這是本科階段的經歷。信佛則是後來博士畢業的事了。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所以網上遇到基督徒,一交流沒說幾句話就要給我傳道,那種盲目自大的熱心簡直讓我哭笑不得。我十幾年前對基督教的了解,都夠給他上課的了。至今看網上有名的傳教士講道,常常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沒有講得多好。

在基督教會中我就見識過一些高人,所以對講課說教,我内心有比一般人高得多的標凖。等到後來在佛教中真正見識到有道高僧的人格和智慧,就更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感。

說實在,基督教徒們真要在國內站住腳,還是要多讀書,多了解一點傳統文化,還要更尊重不同信仰立場,更有包容性才好。

愛默生说:“有兩件事我最憎悪:没有信仰的博學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另一句話是網友說的:知識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這只是個人感受,讀書群裏點到爲止不多說了。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我一直對基督教抱有相當的好感,但也深知其內涵的某種排他性格。這幾年上網,非常失望的是看到基督教從知名的傳教士到一般清信徒,對中國文化無知卻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的敵意。這樣的例子不用一一枚舉,任何一個有基督教徒在傳教的群,不論主題是什麽,每天都會看到一班熱心信徒在傳播這類內容。這讓我不得不警惕,基督教徒的一神專制的性格,雖然經過講文明洗禮,未必不會一夜間墮入專制暗夜,如中世紀宗教法庭審判異端的偏執,又如當代綠教恐怖主義的表現。茨威格有一本小冊子《異端的權利》,寫的正是基督教的近代奠基人加爾文對異端的迫害,說是異端,其實信的也是上帝,只是一些觀點與加爾文不同,就足以讓加爾文以極其殘酷和卑鄙的手法將對手處以極刑。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John:@蒙光非常感谢您分享个人的信仰经历,很有启发。从基督教改信佛教或从佛教改信基督教的人都有,只要能给人选择的自由就好。

蒙光:我一直有一個不好的預感,將來有一天,也許不得不面對基督教徒在輿論上對中國文化的大規模絞殺。只要我一口氣在,在我這裏就絕不會讓他們的偏見得逞。這不是爲了中國文化,同時也是爲了阻止他們對人類的文化和良心犯罪。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其實,只要不被身份、族群的概念捆綁,回到每個人的內心,知道宗教是爲人而有,而不是人爲宗教所奴役,問題是很單純的。

一方面我們面對的現狀,無論如何讓人樂觀不起來。如果只憑個人的力量,早已被打垮千百回了。最好是撒手不管,求得自全。再壞一點的,是渾水摸魚,過得可能還比一般人滋潤些。

但問題就在有“良心”。

所以回到“良心”,回到“宗教”,事實就擺在那裏。

爲什麽會有“宗教”,因爲“良心”有需要。既然人同此心,“良心”的需要,就不會是一人所獨有,只是各自因緣不同,覺醒於此的時間早晚而已。宗教的存在,就是我們對人性的信心所在。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林則徐手書對聯

人無論如何都有要擺脫罪惡而置身真善美與光明的訴求,任何時代,都會有這樣的人在尋求,也會有人依這種光明的力量而得到,形成人性希望的接力。哪怕只是一線單傳,也必定會有人存亡絕續,我們要對此有信心。因爲這個力量不來自人本身,而是來自大宇宙的光明本性。

這一本性,因個人所處的時空因緣不同,心智的力量和傾向不同,就依各人的文化、個性和因緣有不同的顯現,有人領解爲天,有人領解爲道,有人領解爲神,有人領解爲真如,但其力量來源是一。而在現實生活中,其顯現和實踐,也是同大於異(比較一下儒家的五常、佛家的五戒和基督教的十誡就可以知道)。所以追求真理的信仰者,更應對人性最深處的渴求、對宇宙本原的力量充滿信心,在現實中求同存異、攜手共進,同造究竟的光明之域。

因爲我們上的是世界這所大學校,參的是人性這一門大課程,大家都想得到不虛此生的成績。走到一起,是因爲心同理同,這也更印證了我們信心和勇氣的共同來源。所以,如夫子說,“苟志於仁,無惡也”,世間沒有必須絕對否定捨棄的人事,但要真正認可和實現這一點,自己必須足夠有力。大家都渴望成爲自身具有仁德,而能成全他人的人。爲此,不得不努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願與追求真實之道,與善美慧愛相伴同行。[握手]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John:@蒙光 “一神专制”这个词用得有勇气[强]。说实话,在读《旧约》的过程中,我一直疑惑,为何要强调唯一真神这个概念?一神或多神似乎都是地球人的想象。我相信神的存在,但我怎么知道超越人类认知的神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

蒙光:@John 既然超越人類的認知,就不是人類理性能觸及的,因此根本上是不可知的。

但神既然是超越的,就應當有能力下降爲能爲人類理性所了解、感性所感動的形態。而當我們人類接觸到這部分的神時,永遠要知道,這不是“神”的全部,只是神的低配版。

另外,這個“神”的存在和真實,其原理和事實,都應當成爲我們現有經驗事實的基礎,作爲世界的本原。所以這一事實可以超越我們的經驗,卻不可以違背我們既有的經驗事實。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蒙光:如果認同我上面所說的原理,就能夠做出判斷:《舊約》中和人摔跤打架生氣的“神”,基本是低配版的形態。《新約》的神相對來說就已昇級,所以不直接插手人間事務,只是作爲愛和救助的力量存在,作爲信、望、愛的對象。這次大家在美國大選中最看不慣的一種現狀,就是川粉把現實中各種事務都歸因於神,無善不歸於神,乃至川普成爲神的使者和代言人。其實是因爲川粉的信仰也流於膚淺,混淆了現實和信仰的不同層面。他們對神的認知,差不多又回到了早期猶太人部落神崇拜的那種低配版認知上。

John:@蒙光很有启发,我慢慢思考

蒙光:今天這個話題說得太多了,手頭還有文章待修訂,就此打住,暫且告退。[抱拳]

從基督教、中國文化說到人類信仰的共性

敬止:老師的這段話太精彩了!

我想到了《莊子·天下》: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這個“一”是本源,是宇宙的光明本性。

至於現實中各個文化的不同。牟宗三先生在《中國哲學十九講》中說到:因為內外兩方面的限制,不同民族精神生活是通過不同的通孔來表現的。

老師所說的“因個人所處的時空因緣不同,心智的力量和傾向不同,就依各人的文化、個性和因緣有不同的顯現”,這就是牟先生所說“內外不同的限制”的完美解釋吧!

蒙光:是的,這要用佛教的名相來說,可說是法性真如的權化,亦是德用。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9-01 22:32
Next 2021-09-01 23:19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