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原创  同朋 2021-11-30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同朋:老师您好,想单独请教您个问题:

我从小淫欲就很重、心思重、妄想很多,十三岁时染上手淫恶习,期间手淫、意淫、看黄,到如今已近二十年,心里污染很严重,身体不好,身心疲惫不堪。

有很长时间都不敢上街,街上诱惑很多,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经常会让我心神不宁,执着那些美色,很是烦恼痛苦。

同时这些很影响我闻法进度,闻法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胡思乱想,不精进、容易懈怠。

请教老师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上,怎么样能减轻淫欲及妄想、不执着那些美色呢?

南无阿弥陀佛[合十][合十][合十]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學佛要知法門的分判,在討論問題前,先要對佛教經論中的論述有所界定。

如《楞嚴經》的確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但要知道,這樣說是基於衆生皆依淫欲而生的事實。依淫欲而生,則依斷淫而入無生,這是天經地義,所以斷淫是聖道門斷惑證真的必由之路。爲修定開發般若慧,先須持戒護身心,持戒以“攝心”爲本,所以“四種清淨明誨”,淫欲第一,比殺生的排名還靠前。平心而論,淫欲比殺生罪過更重嗎?當然不是。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通常講戒律,依殺生、偷盜、淫欲、妄語、飲酒的次第,這是過失大小的排序。淫欲的過失在殺、盜之後,並沒有那麽嚴重。但是在修定的立場,則人現實中殺生、偷盜的機會不多,起心動念沒有那麽頻繁;而男女情欲之念,則與生俱來,至死不休,死後仍是依淫欲而投生,所以四種清淨明誨的次序,爲淫、殺、盜、妄,聖道門的修行,要制心一處,不得不以淫欲爲第一大關。

但不是修聖道法門者,不能、也不必執著與淫欲爲敵。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淫欲作爲生理現象,各人因緣不同,表現的強弱及滿足感的程度都不一樣,不可過於强化設定某種不切實際的標準,以爲非如何不可(不像某人那樣不行,不達到某種標凖不行),結果只是持續給自己製造壓力。

我們生在文化傳統和現實環境的綜合影響中,觀念上受傳統的理學教條的影響,先天附加了過多的道德評判。但隨時代的變化,很多不究竟的觀念需要重新審視,而不能食古不化。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比如“萬惡淫爲首”這句話,在特定場合非無道理,可是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句話既不具有普適性,也毫無積極的建設性。這句話若不善加領解,則不但簡單否定了普通人正常的情欲,更給事實上無法斷除淫欲的凡夫扣上個“萬惡”的道德枷鎖,增加額外的心理負擔。

事實上,不能斷淫真的壞到這個地步嗎?其實不然。“淫”字從“水(氵)”,本義是“久雨,雨量過多”,引申爲“過度”。用於男女關係,有時改“氵”爲“女”旁,意指男女關係的過度。此句的意思原本只是說,男女之間的愛欲,如躭溺過度,逾越了道德禮教,就會引發個人身心及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各種問題。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所以“萬惡淫爲首”這個“首”,和“百善孝爲先”的“先”同義。“百善孝爲先”,是說所有的善行都從孝行開始,因爲人首先是父母所生,與父母的關係在時間發生次序上是第一位的。先踐行孝道,此後的善行才有基礎。而孝道只是善行之一種,不是最重要的。

“萬惡淫爲首”,是說人世間很多罪惡,往往是從男女逾越禮教的不正當關係開了頭(“爲首”)。說淫欲爲罪惡發生牽頭,這句話主要適用於古典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現實。因爲“授受不親”,於是有“淫”的反彈,在禮教社會嚴男女之大防的背景下,過度、越禮的男女關係,會牽出其他的如殺、盗等罪過,而不是說淫欲本身就罪大惡極。在兩性關係愈趨開放的現代社會,此語更加不適用。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究其實,淫欲是我執我欲的一種顯現,是生命能量沈滯於感官肉體底層的表現,並沒有特定的實體。我們內心的貪嗔癡,不是只顯現爲淫欲而已。貪欲盛者嗔心亦重,執著(癡)心亦強,所以過於強調這一問題,其實是在片面強化自我的執念,加劇煩惱。

執念的形成,與同朋成長環境及受到的觀念影響有很大關係,這些執念又不斷地對自己形成心理暗示,越是壓抑,越形成反向的強化,這是用心方向的錯誤。所以先不急於用佛法的名相包裝問題,用道聽途說的概念方法解決自以爲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自己看醫療手冊,結果從頭看到尾,發現手冊上記錄的症狀自己都有,自己大概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可是真到醫院檢查,其實什麽問題都沒有,不過是自己疑心生暗鬼而已。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只要生理上不是有缺陷,正常的欲望不必否定,也無法强行抑制,所以主要是如何對待的觀念問題。要得到現實的改善,著力於對自身觀念中性的執念死結作反省清理,調整個人身心狀態和生活習慣,會來得更有效。

這個時代基於淫欲的誘惑太多,現實中同朋最好能培養長時提昇品位、塑造心性、强化體質的興趣愛好,如琴棋書畫及讀書、運動,以填充空虛無聊的時光,避免沈湎於誘惑,轉化心志,令精力心神皆有所專注。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同朋應該還未婚吧?談過戀愛嗎?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男女情愛是正常的插曲,但不是主題。人生有更重要、更高遠的目標境界。《中庸》說:“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婦”,生理心理發育成熟,自然會有相應的需求。那就順應欲望,並借助欲望的動力,去建立正常、合理的男女關係,從健康的男女關係(“夫婦”)開始,追求人生的進步。要知道人生前方,還有無限的“君子之道”的境界待達成,而男女之欲,只是這無限人生中的一個片段。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最好的方式,是先好好想清楚,自己理想中,渴望與怎樣的異性相處?既然來學佛,說明同朋對人格的成長、靈性的滿足有追求。那麽自己所希求的對象,除了色相形貌的吸引,還應與自己是怎樣的一種靈性上的夥伴關係?自身又要完成怎樣的身心建設,才能與這樣外形與內心高配置的異性相匹配?

東施和西施都是女子,要滿足淫欲,找東施的難度較小,滿足較快,層次較低。要追求西施,顯然競爭很大,滿足感較長,而價值感較高。但是不把自己修養成范蠡,也只能望梅止渴而已。

這是借世俗的經驗為譬喻,然世法本不離佛法。從自身的經驗,深入思惟觀察,我們確知肉欲的短暫快感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且於身心有負面影響。建立此定見,則身體和心靈上更高層次的修養,自然會成爲自己的追求。《詩經》以《關雎》開篇,說“君子淑女”的愛情,其實已經給我們以足夠的啓示。非君子不能識淑女之窈窕(嫺雅美好),非淑女不能爲君子之好逑。想要追求最好的,除非自己變得更好,別無他途。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如能時時思惟,追求更上一層樓的滿足和價值感,則不論所追求的是事業還是異性,最後都會發現,只有到佛法中才有真正的滿足,才能真正安頓。

要知道,正因為是道德領域不能解脫的問題,才需要宗教。若將超越靈性的满足(宗教),降到道德層面的善悪是非對錯(該不該制欲,怎樣做才符合道德)來談,則解脫無望,且始終陷於世俗道德觀的對立衝突,不得安寧。

那些口口聲聲標榜戒色斷淫的,其實自身到底做得如何?恐怕大多流於言行不一的僞君子吧?唯大英雄能本色,在欲而不爲欲所纏縛,才是真好漢。如何在欲而不爲欲所纏縛?即生命中要樹立較貪欲更大的目標和價值感。樹心弘誓佛地,專注自身死的解決,自身與衆生究竟幸福的完成。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佛法者自然能得很大的現世功德利益,但如果自己身心狀態不對,用心不在生死上,則利益亦難現前。真念死、念無常,則聞法時的用心著眼點就不會被現實中暫時的欲望得失所困,而是心繫“向上一路”,觀念和個人的格局自然會轉變,在身心方面也會有相應的轉化。

雖凡夫身,煩惱習氣依舊,但真正通過聞法,看到大無比的慈悲·智慧的力量,深知惡業不礙如來救度,自有安心和滿足。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本就是“機法一體”。是不能斷舍男女之欲的凡夫身,“就這樣地”被佛所知見,所攝取。隨著聞法深入,會發現自己錯了,以前只注意到無底的淫欲嗔怒煩惱,事實上自身貪嗔煩惱中,如來悲智光明始終相伴,未曾片刻舍離。此時,唯有懺悔感恩而已。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之心與男女之欲

相關鏈接:

光明中的悲淚

樹心弘誓佛地

安頓人生,希聖希賢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3-08 16:05
Next 2022-03-08 16:3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