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佛真:
《法雷宣言》:法寶隱於名利,遺弟念力,今何處得見?
——求解“遺弟念力”。
蒙光:
弟指弟子,門徒。
遺弟念力,是自覺身為頂戴著祖聖恩澤的弟子,於先輩歿後,願擔當道術流傳於後世之任,令傳承相續不絶的心念。
蒙光:
舉世滔滔,追名逐利,稗販如來,討好新潮,隨波逐流。不思議的珍貴大法,無人問津,行將隱沒於人間。還有誰願獻生命,爲本願他力救度的慈悲真教流通於後世而努力呢?
——瑞劔老師的感歎,猶如為今日我們而發。
蒙光:
人死后留下的,不是自己得到的东西,而是曾经给予过他人的东西。
(日本寺廟文案)
——這一句,亦令我想起師教:
遺弟之念力。
蒙光:
關於“遺弟念力”,之前講的偏概念了。
今天和小愚閒話,提起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
“我們要留什麽給後人呢?”
——這就是“遺弟之念力”。
蓮如上人勸化的信念,也在:「一宗的繁昌但依遺弟的念力」也。
現在的國人都羨慕或官或富的“二代”身份,我則願自己能成爲“佛一代”。不是個人有要當“開山”的野心,是痛心於佛法人心澆漓淡薄的現實,逼出來的自救之願。
這也正是瑞劔老師常說的:“遺弟之念力”——將從先人那裏傳承的佛法延續下去,惠及後世的心願。
人在身後留下的,應是以恭敬心從先輩那裏領受,以熱愛心注入自己生命,再以奉獻心鄭重傳達給後世的禮物。
Petrichor:
新纂淨土宗大辭典•遺弟:
http://jodoshuzensho.jp/daijiten/index.php/%E9%81%BA%E5%BC%9F
Petrichor:
按这里解释,遗弟类似于遗族,是在佛陀或祖师入寂后的修行弟子。遗不是留下来给人家,而是因为佛或师父去世被“遗留”下来。
Petrichor:
一宗の繁昌と申すは、人の多く集まり威の大なる事にてはなく候、
一人なりとも人の信を取るが、一宗の繁昌に候。
然れば、「専修正行の繁昌は遺弟の念力より成ず」と遊ばされおかれ候。
(御一代記聞書122)
Petrichor:
专修正行之繁昌以遗弟之念力而成。
Petrichor:
看到一篇文章讲遗弟一词有如来的遗弟之含义,也包括阿弥陀如来的遗弟一层意思。阿弥陀如来的遗弟,就是传本愿之人,是信心之人。
Petrichor:
师兄说明的宗旨不错,只是在这个词语上理解稍微有点不一样。我这就冒昧地指出来了,见谅。
Petrichor:
一宗之繁昌,非人多势众之谓,虽一人取信,亦一宗之繁昌也。是故,专修正行之繁昌以遗弟之念力而成。(私译)
蒙光:
感恩!
老師的講解是隨機開示,不能在語義上面面俱到。師兄能將具體語義内涵解析明白,受教了。
蒙光:
據師兄介紹日文中“遺弟”的意思,如果用相應的中文文言,大概是“孤臣孽子”。
Petrichor:
类似的感觉。
蒙光:
“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孟子·盡心上》云:“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人的心性德慧和才技智巧,常成就於憂患災難。唯有如失國的孤臣,庶出的浪子般,遭際艱難、孤立無援,内心常感不安,憂患意識深遠,方能通達大道。)
遇聖賢之道,知正法可尊亦可親,人身可貴復可慶,則此生已有“足樂”者,不復他求,幸甚至哉!
又得遇聖賢之道,不能自己,不忍坐視正法及身而沒。如國之孤臣,有恢復社稷之志;如失怙浪子,有繼振家風之心。故能從其自身所領受的滿足中,開出上承下化的利他之大業。
蒙光:
闻君:
老师,最近鼓楼那边的孩子和家长轮番被《典籍里的中国·论语》震撼与感动。听过沙龙再去观看也更有代入感,更会被触动,毕竟是人格的相应和感动[合十]
这位妈妈的孩子是二年级,这学期在我班上,一开始理解力和对情感的感知也会弱一点。慢慢引导加上同伴们的带动,同时家长也很用心,整体的状态被唤醒了许多。
上次沙龙聞濬分享完后,这位妈妈激动的给我讲孩子就像是被唤醒了,很积极的提出要《论语》诵读,这很难得。从那之后我们便组织了诵读打卡,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小朋友参与,这个小朋友是其中仅有的能做到一天一篇诵读的小朋友,到今天该“乡党”篇了。每次听孩子的录音都很感动,真的是很认真用心。
上次就是和这位妈妈交流时,想到了“遗弟念力”。
闻君:
留言列表(1条)
[…] “我們要留什麽給後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