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願力的風

瑞默老師開示  2008-02-29 香港

本願力的風
南無阿彌陀佛 去尋求生而爲人的意義

法雷轍有大瀛法師的思想在其中,因為瑞劔老師非常崇敬大瀛師。大瀛師有非常好的教語、法語。

極樂之道只一條,南無阿彌陀佛,莫東張西望。

這是大瀛師思想的中心,他一生都是弘揚這精神。

本願力的風

生:瑞劔老師在著作中說:「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去搞懂『行信論』」,所以,「聞其名號」就是在聞「行信」之間?

師:對。真正的「聞」就是「信」。開「聞」,是「行」(大行)的力量。「聞其名號」的「聞」,是什麼力量讓眾生得聞呢?是本願的力量,「本願」就是「大行」。依本願的功德,眾生能夠「聞其名號」,這是本願的功德,所以真宗很重視德(功德)。

真正明白佛教者,不明白「功德」,就沒有辦法明白何謂佛教。一般聖道門都講「積功累德」,真正的佛法(教),「功德」不是你去做(創造)的,我們是頂戴佛的功德。你看我們活著,當下就是頂戴太陽的功德、水的功德、空氣的功德而活命,真正的功德不是人可以創造的,真正的功德是功德「給」眾生。

因為人很愚痴,都用人的思想去看真理,才會想要「積功累德」。

本願力的風

生:所以「行信」也就是功德展開的力用?

師:沒錯。「大行」就是「功德」,何以故?因為是「大行」進入凡夫的世界,進到凡夫的心、身,就變成「大信」。這等於說,父母的功德是孩子活下去、得以成長的力量與根源。不了解這個的阿呆,就以為是靠自己的力量去積功累德,要去回向往生。凡夫有什麼能耐可以積功累德呢?一切都是慈親的力量。

山川草木都具有無比的力量喔!佛陀夜睹明星,這個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具有很大的力量。悟道的人,是因為接近自然所以才能悟道,如果在人群中,都只是煩惱而已。

本願力的風

生:所以說,我們透過聽聞,就是要打破「迷行惑信」的迷思嗎?

師:你這句話有語病喔!如果你的心態是自己很殊勝,自己已經體會到這裏了,用這種心態去聽聞的話就是自力喔!這叫做「自力的執心」。

凡夫的煩惱、迷執的心很重,所以,你以為走的是正確的,其實還是錯的。像山川草木是「無我」的,隨時隨地接近它,它都是「無我」的,是這種無我的精神和力量來破我們的執著,這也是禪宗的修行為什麼要入山的原因。

現在的學佛者最大的缺陷,就是在物質裏面打轉,沒有實質(證)的修禪定。也因為這樣,現在的學佛者會忘記「恩惠」,忘記「恩海無量」,動不動就是「我」如何如何,「我」就跑出來了。

你們有空要常常去接近山,山教我們很多東西喔!所以你看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佛,不是在海邊成佛的喔!當你遇到煩惱的時候要入山(接近山),在山裏就能發現自己的煩惱從何而來。但是入山要小心喔!山裏面有蛇喔!

本願力的風

生:剛剛老師說「聞其名號」是從「大行」來的(開啟「聞」的,是「大行」的力量),…一下子忘了要問什麼…。

師:表示它還不是很重要。剛才的談話內容你再去反芻,問題就會跑出來了。

生:想起來了!「聞其名號」是從「大行」的力量,那是不是我們要經常去接近「大行」?

師:講「大行」,人聽了會有語病,你把它想成「本願的力量」就好了。「聞其名號」是本願的力量。

本願力的風

生:另外請問老師,「聞」跟「仰信」的關係是怎麼樣?

師:當你徹底(身心徹到)「聞其名號」的當下,自然而然就會生起「仰信」的心,這種「仰信」的心是一種很「純粹」的感情。

一般人聽到這麼說,會生起「想要去聽」、「我要很認真地聞其名號」的心,這種心就不對了,這種心態都還是自力的習氣。

「聞其名號」不是「我」在聞,而是「對方來」,「佛方來讓你聞」,也就是「被聞」。所以說,真正的「聞」是「聽得到」。如何能「聽得到」?你「無我」的時候就「聽得到」了。「我」的心沒有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聽得到」了。當你還有「我」在使勁的念頭時,它就會躲起來,就聽不到。

「聞其名號」的「聞」是很純粹的東西,只要加上一點點自己的色彩,它就被污染了,就不是真正的「聞」了。真正的「聞」,是沒有使勁要去聞,卻很自然地「聽得到」的世界,這是「聞其名號」的世界。當你有很用力、很努力地想要去聽的心,「我」還在裏面。

瑞劔老師的證道歌:

沒有聞的我,卻能夠聽到,真是不可思議啊!

當真正「聞」到的時候,出現的只是「不可思議」而已。當你還有「很用心」、「很積極」、「很努力」的時候,「我」還在裏面喔!

本願力的風

生:這樣子,認真也不行,不認真也不行,怎麼辦?

師:有的只是「被感化」的份而已。在偉大的佛前,什麼力量(很用心、很積極、很努力)都使不出來,有的只是被偉大的佛感化的份而已。那種世界是:

啊!佛,我輸給你了!啊!親鸞聖人,我輸給你了!阿彌陀佛,我輸給你了!

雙手雙腳投降啊!

本願力的風

生:今晚的聞法有一個特別感動之處,當聽到「做孩子的從來不會想爸爸媽媽」時,突然想起,到香港已經好幾天了,都沒有想念父母親,當法語流過時,突然很震撼!老師曾說:「做孩子的會想念父母親,是因為父母想念我」(思親心是親心),剎那間驚覺,原來爸爸媽媽是無時不刻地想念著我…。這種感動,是不是像老師剛才所說的「聞」的那一種純粹的感情?

師:沒有錯,那是一種很純粹的感情。「聞其名號」也是一種很純粹的感情。阿彌陀佛沒有一刻忘記過我們,但是我們常常把阿彌陀佛忘記。雖然你常常忘記阿彌陀佛,但是阿彌陀佛從來沒有想過要處罰你,會處罰眾生的只有神而已。

神才用「罰」的字眼,阿彌陀佛沒有「罰」的字眼,不論眾生再怎麼可惡,阿彌陀佛都不會想到要處罰眾生,有的只是「好可憐啊!」「可憐的孩子!」「可憐的眾生啊!」

本願力的風

生:剛剛聽老師講,我們「認真也不行,不認真也不行」的時候,有一種感覺——輸給老師了!

師(笑):所以,真正的人生要遇善知識。你的善知識在哪裏呢?什麼樣的人才是善知識呢?不是給我很多錢、送我很多禮物的就是善知識;教給我「真理之道」,開啟「真理之眼」的才是善知識(良人)。

「善知識,在哪裏啊?」瑞劔老師常常講這句話。

「蒙信善知識所說外,別無其他竅門也。」你的善知識在哪裏啊?你真的遇到善知識了嗎?如果還在找的話,那還不行喔!我們聞法,就像樹遇到颳颱風,被強風不斷地翻來倒去,最後樹就斷掉了。我們「我執的樹」要被佛法翻過來、翻過去,終究會斷掉。所以「我執」要破,不是自己的力量,是風(佛法)的力量,本願力的風會把我們折斷。

生:自己要認真,反而抓的更緊。

師:對啊。所以「托佛的福」,感恩的心才出得來。因為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才會有感恩的心。「啊!把我的我執破的好啊!」才會真正的感謝佛。

本願力的風

生:有一種感覺——好像「大行」從諸佛一直流到老師的口中而出。

師:嗯。

為什麼同樣的話要不斷地聽聞呢?「每天,每天,南無阿彌陀」,當你不斷重複地聽聞,突然,會發現沒有聽到的。

聽聞佛法不是慢慢聽慢慢明白,不是的!是不斷地聽聞,突然——「啊!原來如此!」的世界,「我輸了!我雙手雙腳投降!」,「啊!我的想法都錯了,我投降!」

生:這樣本願變得很有趣呀!

師:當然有趣啊!為什麼會有趣呢?因為一切的學問都在裏面,它無所不容,文學、哲學、科學、理論學…統統在裏面了。

生:金錢、健康、生命也在裏面了,瑞劔老師說的。

師:嗯。所以學習要學到死為止。真正走在這條道的人,在中國就是孔子。很可惜,孔子就是沒有「三昧」的經驗,但是他擁有的已經接近三昧的精神了。佛陀是禪定、三昧的完成者,佛之所以了不起的地方,在他是「禪三昧」的完成者,與宇宙天地的真理合為一體。

本願力的風

~~~~~

(兜風時閒談)

師:本願是佛的運作,佛的運作是法身的力量。「兜風」也是法身的力量啊,不是嗎?你在兜風的時候,利害得失不是都忘記了嘛,忘記這種利害得失的世界就是「無我」的世界了,也就是法身的世界。

生:是不是因為這樣,老師才這麼喜歡兜風?

師:沒有錯,兜風也是領受佛法。

本願力的風

生:老師曾講過,瑞劔老師很喜歡看「摔跤」(角力運動比賽),是因為「真劍勝負」,再請問老師。

師:因為選手在比賽的當下是拼命的,不惜身命。

生:「不惜身命」是不是一種「忘我」的心境?

師:對,他當下是「無我」的,當下不會想「我會死」,沒有利害得失了,只是奮勇一搏。學佛的人最忌諱「打算盤」,權衡利害得失,這樣是最不好的。

我聽人家說瑞劔老師喜歡看摔跤比賽,有一次就忍不住開口問瑞劔老師,為什麼會喜歡看摔跤比賽?

瑞劔老師說:「他們那種『一生懸命』,忘我、拼命的精神很好。」

人能夠忘我、不捨身命地去做一件事情,是很令人尊敬的。

2008-02-29 香港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1)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2-24 14:08
Next 2022-02-28 22:2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