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大悲願船”法雷同學會 二零一七年四月十日晚法談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同朋問:南無阿彌陀佛!師兄吉祥!有問題請教一下,法然上人的念佛可以說是猴式念佛,念佛為本,有自力的因素,但法然上人又有說“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那法然上人的念佛到底是猴式還是貓式呢?

(蒙光按:此說見於喜樂莎奇亞的《歎異鈔導讀》,原文附後)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蒙光:《歎異鈔導讀》的比喻解說,初學很容易接受,也易受其影響。我最早看的也是此書。作為一般讀物,不為無益,但作為宗教解説,則未免有不夠嚴謹乃至戲論之嫌。師兄此問即一例。

念佛分猴式貓式,是在行者用心上的劃分,比喻巧妙易解。但法然上人怎麼會是猴式(夾雜自力心)的念佛呢?作者或為方便區分念佛的自他二力,而分别以二位祖師為代表,也有可能是翻譯表述的問題。但這樣很容易造成讀者誤解,產生對法然上人的輕慢。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上人是淨土教在日域的開祖,爲憐憫善惡凡夫人,將信心融在念佛中,含蓄地行易行道的教化。所以上人的化風,以念佛爲本;發展至親鸞聖人,隨着淨土教的深入人心,則愈發彰顯其信心為本的真精神。

法然上人的心意精神,《正信偈》中“本師源空章”早已明言“信疑決判”,曰:“必以信心為能入”。這是聖人眼中心中的法然上人。

學真宗,當依聖人所判。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同朋: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師兄!師兄的回答解開了我的心結,一直糾結于此問,也問過別人,但都不能圓滿地給出答案!原因可能就是沒有依聖人所判,這下可好,我今晚可以好好睡一覺,總是為此失眠過!有問題好了之後再打擾!

蒙光:三國七祖,應時節因緣而有教羲的隱顯之分,然信心必為一味。故聖人以正信貫穿諸祖的念佛之教,是名正信念佛偈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拜讀《正信偈》及整部《教行信證》可知,親鸞聖人對三國七高僧,是如赤子般地投誠歸命、歡喜讚歎。對於本師法然上人,更是終生頂戴,所謂“大孝終身慕父母”。直至晚年撰定《教行信證》,回憶當年在法然上人門下獲得上人恩準,拜抄《選擇本願念佛集》的情景,視之為“決定往生之徵”,難“抑悲喜之淚”地寫下這段往事,“良仰師教恩厚,慶喜彌至,至孝彌重”(化身土卷末),作為聖人一代之心血,本典的結語,披瀝為報師恩而著本典的心情。這是何等尊師重道的孺慕之情!

若自命為聖人一流的後學,卻輕視聖人全身命頂戴的本師,强於二者中分真假,如何能說是遵聖人之教的念佛人呢?!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善光寺的親鸞聖人像

覺光:感恩师兄,第一次拜读到导读的文字,确如师兄所言,猴式猫式的说法比喻轻巧,易懂而难忘,但作者将法然上人与亲鸾圣人的念佛做两分,却没有看到背后上人的慈悲心。

中勇:瑞劔老師英譯《歎異鈔》第二節:

「對我來說,我親鸞,只聽從我的良師法然上人,相信任何人只要念佛(或:信憑聖號),唯依一佛力得救。說真的,念佛之行,會引導我到淨土,還是帶我下地獄,我不知道。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即使我因全心相信而行念佛,不得不經歷地獄的痛苦折磨,我也不認爲是被良師法然上人所欺騙。爲什麽呢?因爲如果我智慧明達、意志堅定,能夠行持其他苦行,並且能夠理解那些高深的學問教理,那麽我會後悔聽了老師那些空洞不實的言教,甚至對這個教我念佛的人,投去譴責的眼神。但是反觀自心,我生不出一絲一毫的悔意,因爲除了念佛,我任何修行都做不到。所以,我原本就注定要以地獄的永火爲最後的歸宿。

如果阿彌陀如來的誓願真實,釋迦佛的教導就不會錯誤;如果釋迦佛的教導正確,善導的注疏就不是妄語;如果善導的注疏可靠,則法然的教導不是虚言;如果法然的教導可信,那麽我,親鸞,就不是在說空話。

總之,這是我個人的信心。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善光寺六地藏像

文言譯本

於愚親鸞,唯遵善知識法然上人,信一切人念佛(或:信憑聖號),唯依佛力,皆可得救。念佛之行,將導我入淨土,抑牽我入地獄,我實不知也。

設愚因全心信憑念佛,而歷地獄之極苦,亦不以爲受善知識法然上人所欺。何以故?若愚智明堅勇,堪修苦行,且善解深義,則愚當悔聽吾師念佛之虛言,甚且睥睨以目。然反躬自省,愚絲毫悔意亦無,蓋除念佛外,愚全無一行可修。如此之人,必以地獄永火爲歸趣安住之處。

若阿彌陀如來誓願真實,則釋尊之教不誤;若釋尊教確實,則善導疏非妄;若善導疏可憑,則法然教非虛;若法然教法不虛,則愚親鸞所述,非空言也。

總之,愚一人之信心如是。」

蒙光:是的,這是眼前現成的證據。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附:

貓仔之道與猴仔之道

我沒有養過貓,所以不知道母貓如何搬動小貓。聽說是母猫叼著小猫的脖子走的。書上也這麼說。

猴子用的方式在動物園看過。小猴子緊抱著母猴子的前胸,母猴子就是以這一種姿態搬動小猴子。

中世紀,在印度教中還發生過「是貓還是猴子」的争論。

要將法然上人的念佛與親鸞聖人的念佛,加以區別,這個比喻可能很有幫助。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念佛是他力。

我們能力不夠,不能自己修行成佛,所以必須仰仗阿彌陀佛救度。但是他力之中還有兩種不同的他力。

一種是貓式的他力。真正的把一切的一切任由他力——母親、阿彌陀佛——擺佈,自己什麼都不爲。

另外一種是猴子式的他力。像小猴子抱著母猴子一樣,他力之中還有自力的因素。

法然上人的念佛,可以說是猴子式的他力。我們凡夫以念佛的方式,緊緊抱住阿彌陀佛。法然上人的念佛之中,就有這種自力的要素;念佛等於是我們抱住阿彌陀佛的一種行為。所以在法然上人,念佛是第一要緊的,是不能或缺的。

法然親鸞,同一信心無别道

在親鸞上人來講,當然也必須念佛,念佛同樣是不可或缺。但是親鸞聖人的想法是信心第一。

『歎異抄』第一段說:「相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會救我們,讓我們往生,而興起念佛的念頭時,即已得到攝取不捨的利益。」

想要念佛,這一瞬間,就已經被救了。所以念佛之前,先有信心——想要念佛之心。這是親鸞聖人的念佛;也就是說:

法然上人的想法…念佛為本。

親鸞聖人的想法…信心為本。

兩者的差別就在於以念佛爲本還是以信心爲本。

以信心爲本的親鸞聖人的念佛,是貓式的念佛。凡夫這邊,只有信阿彌陀佛的心就够了,並不需要以念佛來抱住阿彌陀佛。因爲阿彌陀佛會爲我們安排一切。

——摘自《歎異鈔導讀》88-90頁;喜樂莎其亞著,江支地譯。法爾出版社(臺灣),1998年版。

   

以上錄自“大悲願船”法雷同學會 一七年四月十日晚法談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3-06 07:06
Next 2022-03-06 07:3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