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原創 釋蒙光 2024年09月04日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光按:受本願寺國際部委託,我與國際部釋大香師合作,編譯中文真宗課誦本。真宗課誦本所收經文除《正信偈》所附《和讚》六首外,原文皆爲中文,此處略去。這裏發表的是新版課誦本正文的日文中譯。

對經文的解說,將於另文發布。

譯事匪易,歡迎各位同朋對本譯稿提出寶貴意見。

舊版中文課誦:

淨土真宗中文課誦(一)

淨土真宗中文課誦(二)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淨土真宗教章(我的道路)

宗名:淨土真宗

宗祖:親鸞聖人

  (御開山)

   誕生:一一七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承安三年四月一日)

   往生:一二六三年一月十六日(弘長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宗派:淨土真宗本願寺派

本山:龍谷山本願寺(西本願寺)

本尊:阿彌陀如來(南無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如來所說《淨土三部經》:

   《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

   宗祖 親鸞聖人著述的主要聖教:

《正信念佛偈》(《教行信證》行卷末之偈文)《淨土和讚》《高僧和讚》《正像末和讚》

   中興之祖 蓮如上人書信:

《御文章》

教義:

蒙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惠賜信心,實踐念佛人生,此世緣盡即往生淨土成佛,還來迷界教化眾生

生活:

依親鸞聖人教導,聞阿彌陀如來御心,常稱名號,常省自身,心懷慚愧歡喜,不作現世祈禱,過御恩報謝的生活。

宗門:

本宗門是仰敬親鸞聖人教義,念佛之人相聚的同朋教團,也是向人們傳揚阿彌陀如來智慧與慈悲的教團,為實現自他心靈富足的社會作出貢獻。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淨土真宗生活信條

  崇信佛誓 常稱尊名 堅強明朗生活

  仰敬佛光 常省吾身 於感謝中共勉

  遵奉佛教 聽聞正道 弘揚真實教義

  慶喜佛恩 互敬互助 努力造福社會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我們的誓約

一 勿自我封閉 和颜愛語示人

  因憶念顏容相好的佛陀

一 勿流於貪嗔癡 心平行善對人

  因憶念如來之身心安樂

一 勿自我中心 與人同悲同喜

  因憶念佛陀的慈悲

一 自覺蒙受恩惠 日日精進以報答

  因憶念攝取不捨的如來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新領解文(淨土真宗的教義)

南無阿彌陀佛

「信憑我吧,就那樣救度」 之彌陀呼喚聲

我的煩惱與佛之正覺 本來一體

「就那樣救度」 是彌陀呼喚聲

感恩 慚愧

此愚癡身託付 就這樣

被救往 自然的淨土

佛恩報謝之 御念佛

此亦宗祖親鸞聖人

與傳承法燈之歷代宗主 相續一貫之

尊貴教導

依教奉行者

漸離執著心念

感謝獲救生命

不流於貪嗔

和顔愛語

悲喜與共

日日精進 勤行報恩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念佛者的生活方式

佛教始於約二千五百年前,釋尊開悟成爲佛陀。在日本,佛教最初被稱為佛法。這裏所說的「法」,就是這個世界和我們人類的本來面目的真理,這是超越時間和地點的普遍真理。而看透這個真理並覺醒的人稱為佛陀,他告訴我們超越痛苦的生活之道,這就是佛教。

佛教用「諸行無常」和「緣起」這兩個詞來表達這個世界和我們的本來面目。「諸行無常」是指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瞬息萬變,而「緣起」是指在每一個瞬間,萬物都是因緣相互關聯而存在的真理。因此,在這樣的世界狀態中,不存在固定不變的「我」。

然而,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真相,而是將「自我」視為一個固定的實體,並且總是以自我中心的心態看待事物,從欲望出發,判斷事物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因此喜歡或者嫌棄。一旦事情不如所願,我們就會遭受痛苦,産生對立,將自己困在無法真正自由的苦澀現實中,無法從痛苦的生活中走出一步。這種違背真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在佛教中被稱為「無明煩惱」,這種煩惱是將我們與迷惑的世界聯繫在一起的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煩惱是貪、瞋、癡三種,這被稱為「三毒煩惱」。

親鸞聖人就是為了克服煩惱,獲得開悟,在比叡山努力修行了二十年。最後,他終於自覺到無論多麼努力修行,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切斷煩惱的深根。於是毅然下比叡山,在法然聖人的引導下,遇到了阿彌陀如來的救度。

阿彌陀如來是一位希望救度一切苦惱衆生,帶領他們進入覺悟的世界,持續其救度大願而行動的佛。這個願望稱爲本願。沒有比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更令人感激的慈悲了,阿彌陀如來一直致力於拯救迷失在我執、我欲的世界中無法擺脫的我。然而,即使今現在正在如來的守護中,我們仍然無法全心全意地託付給佛的大慈悲,不得不悲歎自己的愚癡、煩惱之深重。

通過聽聞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我們意識到自身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生活的無明存在,於是開始努力謹言慎行,一點一滴地克服世俗的煩惱。如對自己,知道減少欲望就能滿足而「少欲知足」,對他人,用平靜的表情和溫柔的語言的「和顔愛語」的生活方式。即使這些努力被說成只是在模仿佛陀,也會得到真實的教導,被培養成那樣生活的人。親鸞聖人在寫給弟子的信中談到了這一點,他說:「(你們)現在聽聞阿彌陀如來救度一切人的本願心意,逐漸從醉於無明的愚癡中醒來,不再喜歡貪、瞋、癡的三毒,而常喜好阿彌陀佛的藥。」這是非常重要的教示。

今天,世界上有恐怖主義和武裝衝突、經濟差距、全球變暖、核物質擴散、對人權的歧視壓迫等,在全球範圍內,關係人類生存的困難問題堆積如山。這些現象的根本起因,在於我們違背真實而生活的無明煩惱。當然,我們直到命終那一刻,都會是執著我欲、煩惱具足的存在,我們無法像佛陀那樣完全清淨、消除我執地行動。即便如此,依託佛法、隨順佛教地生活,我們也會成爲把他人的喜悅當作自己的喜悅,把他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以符合佛陀心願的生活方式為目標,而竭盡全力努力的人。

讓我們正確、易懂地向海內外所有人傳達阿彌陀如來的智慧和慈悲,願我們每個人的行動能契合佛心,努力實現自他心靈富足的社會。為了世界的幸福,讓我們繼續推進實踐運動,共同邁出堅實的步伐。

二〇一六年十月一日

淨土真宗本願寺派門主 大谷 光淳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禮讚文(三歸依文)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大衆當至心歸依三寶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正信念佛偈(略)

和讚(六首)

No.3 (一)

彌陀成佛時已來

至今十劫已經歷

法身光輪無限際

世之盲冥照攝也

No.4 (二)

智慧光明不可量

有量之諸相悉數

光曉無有不蒙者

真實明故歸命禮

No.5 (三)

解脫光輪無限際

光觸及者經說言

有無悉皆自然離

平等覺故歸命禮

No.6 (四)

光雲無礙如虛空

一切有礙皆無礙

光澤無有不蒙者

難思議故歸命禮

No.7 (五)

清淨光明無有對

遇斯光者托佛願

一切業繫皆盡除

畢竟依故歸命禮

No.8 (六)

佛光照曜最第一

光炎王佛故得名

三塗黑闇蒙光啓

大應供故歸命禮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御文章

日本 蓮如上人作

聖人一流章

聖人一流御勸化之旨趣,以信心爲本。其故,捨諸雜行,一心歸命彌陀者,依不可思議之願力,由佛方治定往生。其位亦釋作「一念發起入正定之聚」。此後之稱名念佛,應領解是爲如來治定吾等往生,御恩報盡之念佛也。

慚愧慚愧 敬具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末代無智章

末代無智在家止住之男女衆等,一心深深信憑阿彌陀佛,更不傾心餘方,一心一向信佛救度的衆生,即使罪業再如何深重,彌陀如來皆必定救度。此即第十八念佛往生誓願之意也。如此決定以後,有生之年,不論睡時醒時,當稱名念佛也。

慚愧慚愧 敬具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八萬法藏章

夫,雖通達八萬法藏,不知後世之人爲愚者;雖一文不知之尼入道,知後世之人爲智者。

故當流之意,縱讀諸多聖教,博識知物,不知一念信心之緣由者徒然也,應知。故聖人御言:「一切男女之身,不信彌陀本願者,絕對無有獲救之事。」是故,雖是如何之女人也,捨諸雜行,一念深深信憑彌陀如來救助此度後生之人,不論十人・百人,往生彌陀報土一事,絶對不可有疑心也。

慚愧慚愧 敬具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信心獲得章

信心獲得者,領受第十八願也。領受此願者,領受南無阿彌陀佛之相也。此故,南無地歸命一念之處有發願回向之意,是即彌陀如來回向凡夫之心也。大經說此曰:「令諸衆生功德成就」。因無始已來所造之惡業·煩惱,以願力不思議消滅無餘故,住正定聚不退位也。依此云「不斷煩惱得涅槃」者,即此意也。此義爲當流一途之所談,不可對他流之人論說,謹記謹記。

慚愧慚愧 敬具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白骨章

夫細觀人間之浮生相,凡無常者,自始至終,此生易逝如夢幻。未聞有受萬歲人身之事,一生轉瞬即過。

於今,誰能保百年之形體耶?不知我先、人先,今日、明日。

死別前後不定,而相續之速,過於樹根、草尖之露珠。故曰:此身朝猶紅顔,夕成白骨。

無常風一至,即閉眼絕息,紅顔色變,桃李容失。六親眷屬相聚哀歎,亦無濟於事。

無可如何,唯送遺骸於野外,化作夜半輕煙,徒留白骨。傷痛之極,夫復何言!

人命危脆,老少不定,各人應速速繫心後生之一大事,深深信憑阿彌陀佛,稱名念佛也。

慚愧慚愧 敬具

參:白骨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領解文

捨棄諸雜行雜修自力之心,一心信憑阿彌陀如來救度我等今度之後生一大事。

信憑一念發起,知往生一定、救度治定,此後之稱名,唯是慶喜報謝佛恩。

此教法能得聽聞,應知是開山聖人出世之大恩,與次第相承善知識匪淺勸化之恩。

此後,盡此一期生命,應遵奉制定之法度。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用餐偈

餐前

托佛衆生福

得享一餐食

慶喜御恩深

頂戴受此食

餐後:

托佛衆生福

得享此美味

愈念報佛恩

精進永不退

參:頂戴無量恩惠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淨土真宗宗歌

真宗各派協和會 作詞

島崎赤太郎   作曲

無上甚深微妙法,如今已得遇!難得人身的幸福,有何可比喻?一心一意聽聞,出生死之道,頂戴真實教法,學佛大悲心。

從長夜的黑闇中,被彌陀救度!難得人身的幸福,有何可相比?感恩相續稱念,六字洪名,縱然人生茫茫,世務怱怱。

不分四海內與外,處處皆兄弟!將彌陀如來恩德之尊貴,如實信受傳達,與同胞分享,大家攜手同行,共赴淨土之旅!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恩德讚

如來大悲之恩德

身粉爲末亦當報

師主知識之恩德

骨碎爲塵亦當謝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淨土真宗的禮儀

合掌·禮拜

合掌(合十)是我們對如來表達敬意的動作。在印度,合掌是向對方表達敬意、問候、招呼、謝意等。

合掌時,雙手在胸前合十,手指整齊向外四十五度,念珠懸掛在拇指和手指之間,拇指輕壓念珠。肩膀和肘部自然放鬆,雙眼瞻仰本尊,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禮拜時,保持合掌的姿勢,上半身傾斜四十五度作禮。合掌、禮拜是爲表達我們對如來和祖師們的恭敬感恩之心,不是祈禱或祈願的動作。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念珠

念珠是禮佛時的重要法物。「念珠」也稱為「數珠」,由於淨土真宗並不計算念佛的次數,所以一般以「念珠」稱呼。僧侶披法衣主持法會時會攜帶一〇八顆珠子所串的「雙輪念珠」,平時則攜帶「單輪念珠」。一般在家信徒也攜帶「單輪念珠」,「單輪念珠」珠子的數量並沒有限定。

念珠是禮佛的法物,我們應以恭敬心對待。不用時,可以收納於佛龕的抽屜裡,外出時,可以裝入「念珠袋」隨身攜帶。不應該把念珠直接放置於地板、椅子或床上。參加法會或佛事時,將念珠持於左手。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燃香

自古以來,佛教徒以燃香的方式表達恭敬之心。「香」也能使空氣清淨,所以佛教徒以燃香使佛堂、佛龕清淨,也使我們在禮佛前身心淨化。

在佛壇供奉日式炷香時,炷香應摺成適當的長度,橫放在香爐裡。若是拈香,則與合掌禮拜同時進行。首先在燒香台前停止兩三步,向本尊行一禮(十五度的鞠躬),向前到香爐,以右手拈香一次,並直接將香粉放進香爐裡後、合掌、念佛、禮拜(四十五度鞠躬)、退後兩三步後一禮。若有多人排隊燒香時,則可以向旁邊移動舉一禮。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佛壇(佛龕)

家庭的佛壇

佛龕安置誓願救度眾生的阿彌陀如來。身為淨土真宗的門信徒,佛龕應作為家庭生活的中心,安置於醒目之處。淨土真宗的佛龕可以是簡樸的六字名號,或繪像掛軸、雕像等,或是隆重華麗的佛龕。但最重要的,是對阿彌陀如來的恭敬心。

人們持著種種的迷信,如認為家裡尚未有人過世,不需要在家裡安置佛龕;又有人認為佛龕要擺在一定位置,否則會招來不幸,這些都是迷信。佛龕是我們恭敬並供奉阿彌陀如來,也是每一位家庭成員聽聞佛法的場所,家庭成員應共同維持佛龕的清潔。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御本尊(禮拜的對象)

佛龕中央安置阿彌陀如來,以六字名號、繪像或佛像代表。較大的佛龕分三部份,中央安置佛像或掛軸,右邊安置「十字名號」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或親鸞聖人的影像,左邊安置「九字名號」的「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或蓮如上人的影像。繪像、名號和影像可直接到本願寺參拜教化部或通過本願寺國際部,或向所屬寺院·佛教會的住持、開教使申請辦理從本山授予。佛龕中遺照或祖先牌位不應安置在中央;其它宗派的佛像、護身符等不應安置於佛龕內。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莊嚴(佛龕的裝飾)

淨土真宗佛龕的「莊嚴」(裝飾)是依照《淨土三部經》中描述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的種種裝飾。淨土的莊嚴本來無色無形,但是,我們凡夫無法理解這樣的描述,所以要以看得見的方式來形容和描述淨土的種種莊嚴。所以我們供養香、花、燈、果、食,不是以祈求的心態,而是以感恩報德的心態來供養。

佛龕最基本的供品是香、花和燈(蠟燭)。平時使用白色蠟燭,但在特別的日子,如新年、報恩講、盂蘭盆會等,則使用紅色蠟燭。蠟燭的燈明代表覺悟的光明破除迷惑的黑暗,猶如阿彌陀如來的光明破除我們每一個眾生的貪瞋癡無明。熄滅燭光時,不可用口直接吹滅,應使用扇子或滅燭器將燭光熄滅。

花代表無常,警醒我們聽聞佛法的重要性。花雖然養在水中,過了幾天還是會凋謝。我們人也一樣,一出生就必須面對死亡。因此,供花不僅是裝飾佛壇,同時也提醒我們「三法印」之一的「諸行無常」。一般花卉可以任意供養,但是有毒、多刺、香味濃重的花卉及人造花束不適合供奉。

很多佛龕用「打敷」來裝飾佛龕的供桌。「打敷」是三角形圖案華麗的織布,來源為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坐的草席。供桌上的香爐、蠟燭台和花瓶都墊在「打敷」上。「打敷」的正面是華麗圖案,背面是純白色。在海外開教區和開教地,偶而會用當地的圖案和織布做出各種款式的「打敷」。「打敷」可在新年、報恩講等特別日子裝飾供桌,逢親人往生時,以「打敷」的純白背面裝飾,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的滿中陰為止。

已故親人的遺照可以安放在佛龕旁,但不應安置於佛龕內。淨土真宗也鼓勵門信徒用「過去帳」記載已故親人的法名、本名、享年和往生日期。「過去帳」可安放在佛龕的一邊,而不是在佛龕的中央。淨土真宗用「過去帳」代替其它宗派所用的祖先牌位。我們不應忘記佛龕唯一禮拜的對象為阿彌陀如來。「歸依證」等其它證件文件可放在佛龕的抽屜裡保存。早晚課誦時所用的「磬」則安放在面向佛龕的右側。

真宗課誦要文(新譯稿)

禮佛·佛龕前的早晚課誦

淨土真宗勉勵門徒,無論是一個人或與家庭成員一同,每日在佛龕前舉行早晚課誦。每日的早晚課誦可以合掌禮拜、燒香、念佛和簡單的誦經進行。最重要的,是將每日在佛前讚嘆和感恩阿彌陀如來的課誦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在整理佛龕之後,點蠟燭、燃香、安放供品在本尊前。課誦時,先合掌禮拜、念佛和頂戴經書、敲磬兩下。課誦內容可為《正信偈·和讚》、《讚佛偈》、《重誓偈》、《十二禮》或《佛說阿彌陀經》。念完經文時再敲磬三下、並頂戴經書。除了以上經文,也可以念誦《御文章》、《淨土真宗生活信條》、《三歸依文》、《淨土真宗教章》、《領解文》、《新領解文(淨土真宗的教義)》等。以上的經文可用中文或日文念誦。課誦結束時,可將供品請下,熄滅蠟燭,禮佛完成課誦。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08-27 11:38
Next 2024-09-06 15:28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