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教片言

原创 同朋  2019-11-03

師教片言

往生化土是因為沒有領解阿彌陀佛的佛心。

只有做人來聞法,才能看到自己過失,體會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往生化土後,還要再回到人道聞法,才能往生報土成佛。

這叫“三生果遂”。一生化土,一生人道,一生報土。

師教片言

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化,我們不知道真理為何。

受到善知識的教化,需要時間來調熟,讓我們看到,原來自己的想法都是錯的。聞法聞到“原来我想的都错了”——這就是調熟。

這是需要因緣的,因緣不具足,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師教片言

發現自己錯了,不要給自己找理由,要認錯,懺悔,接受正確的教法。

聞法,重在不斷聽聞、重聞,因為我們是凡夫,不會聽一遍就能完全接受。

凡夫都是用自己的腦子在聽話。不論多好的法語,都會聽漏。所以要不斷地聽聞。

師教片言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要好好領受這句話。只有得這個人身,才能聞法,才能如實地領受佛心。

爸爸妈妈的話能印在孩子身上,是因為孩子不斷地聽。有“我的媽媽”這樣信念的人,最有力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熬過去。

師教片言

老師小時候,如果問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是誰,老師會說“祖母最偉大”,因為那時候是大家族聚居,祖母最有權威。

老師每天下課都會跟祖母說今天學了什麼。有一天,老師回到家說“學校老師說世界上沒有極樂,沒有地獄”。祖母回答說:“說世界上沒有極樂,沒有地獄的老師是笨蛋。”

師教片言

同朋:《阿含經》作為原始佛教的經典,是不是最重要的?

師答:《阿含經》很好,但是釋尊並沒有從頭到尾都講這部經。釋尊成道後第一部講的是《華嚴經》。

日本的增谷文雄教授,研究《阿含經》三十年。他退休後,NHK國家電視台採訪他:“教授,您用三十年來研究《阿含經》。請問,釋迦牟尼佛是一位怎樣的人?”

教授只回答了一句:“釋尊,果然不愧是佛陀!”就結束了。

他用了三十年去研究,才知道佛的偉大。

師教片言

大家是中國人,善導大師是中國的祖師。大家可以用三十年去研究善導大師。然後,如果能說出:“善導大師,果然不愧是阿彌陀佛的再來!”的話,那就很不錯了。

聞到阿彌陀佛的威神無極,才算畢業。

要用一輩子的時間,鑽研一個問題,才能一門深入。如果學很多,就只是很淺的知道而已。

師教片言

同朋問:

阿彌陀佛是多神論和一神論的信仰演變而來的,台灣有的法師就如是說。

師答:

會這麼說,是受基督教的影響。佛教徒不會講這個話。

我們要知道,釋迦佛為何而來——唯說彌陀本願海。

師教片言

同朋:

請老師講解“本願文”和“成就文”。

老師:

“本願文”到“成就文”,重點在“聞其名號”的“聞”字。

真正“聞”的人,自然會“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願生彼國”。是在“聞”一字,與佛心感應道交。“聞”即“信”,我們的開山祖師就是立足於“聞”一字,才被敕封為“見真大師”。當“聞”成為自己的東西時,即使不用說,當下已經是信心決定。十八願包含在“聞”一字裡面。如果對十八願沒有滿足的話,就沒有力量。

師教片言

信之一念,轉為行之一念。

強調行之一念,是自力心太強的緣故。

有信之一念,自然而有行之一念。

行之一念,凡夫是做不來的。

對凡夫來說,要关心的是自己领受“聞”了嗎?這個“聞”,就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大慈悲心。

師教片言

“聞其名號”不是我們自己“聞”,是阿彌陀佛讓我們“聞”,是阿彌陀佛“至心”回向給我們。

整部《無量壽經》,化作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句為我而來的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如法然上人所言“一念一無上,十念十無上”,每一念都是佛回向給我們的,都是滿分,還有什麼不足呢?

2019年11月3日晚,瑞默老師往生八週年,聞法筆記

師教片言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7-22 11:31
Next 2021-07-22 12:03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