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蒙光 2020-07-23
某居士:
日本人一直用的是没法读的四贴疏,实在不可理解!研究者的观察:
“例如在《观经四帖疏》两种版本的对中,印光法师校订后的版本,除去 13 处异体字、通假字的差异,增字、句情况共 53 处:经义理解不同造成的增字 44 处、语句通顺需要造成的增字 9 处;删字、句共 25处;字句校正共 206 处:同义而语句更为顺畅的校正 42 处,经义理解不同校正123 处,对逻辑顺序混乱加以调整 18 处,调整语句顺序 4 处,以及由于《观无量寿佛经》版本的差异,疏中所引原经文部分的不同统计有 19 处,这些校订工作使得《观经四帖疏》语言更为流畅,经义更易理解,有助于学者的研究和流通,相对来说更能被称为善本。 ”
蒙光:
唐代俗語讀不懂就亂改?知道什麽叫版本學和校勘學嗎?日本漢學和佛學的研究成果有去了解和借鑒嗎?善導大師説“一句一字不可加減”,這些“研究者”有當回事嗎?
印光大師的“校訂”,多數可改可不改,少數以明清後古文筆法和閱讀習慣去改唐代俗語,不可爲法。大師自身反對大經“會集本”,就因為其憑私意增減删改,怎麽到了觀經的《四帖疏》,自己也破了規矩?大師當年或許參考有所不足,後人更有條件參照日本歷代祖師傳承研習心得,卻不思隱前輩之失,藉他山之石,反自蔽自錮,揚其不足,真不可解!
曇鸞、道綽、善導三祖著作,中土失傳八百年,民初始從日本迎回。日本已依三祖著作研究傳承八百年,依之而尊善導流,立淨土宗、淨土真宗。而中土學人,一見聖典,即依文解義,小視日域祖師高僧,何其隘陋耳!
蒙光:
日本人對佛典的態度,是頂戴尊奉,不改一字。若底本有誤,則另出校記校訂,不更動原文,所以現在我們見到的經本,與八百年前無異。而歷代研究校訂,備注極詳,這才是既尊重聖典,又嚴謹治學的典範。
蒙光:
所謂“校訂”,無非“事校”、“理校”。事校者,據他本或本文他處之異文對勘;理校者,依義而校改,無版本依據。校勘學者公認,“理校”一法,最高明也最危險,因無據可依,完全憑校者的經驗和見地。印光大師之“校訂”《觀經四帖疏》,就屬於這一種情形。然而無他本參照,卻直接改動原文,實不足爲法。後人不鑒其失,反以改本為善本,既不知校勘版本之學,復不知尊重經論祖語,過矣!善導大師書成後,諄諄告誡“一句一字不可加減”,後人乃以文句不合時流慣習而改之。在昔印光大師,因兩國交通不暢,資料未備,猶有可言。今日中日教界學界豈有藩篱,不思汲日域之清流,反師心以自用,人人如此,法滅速矣!
蒙光:
各位同朋請認真看看上面的截圖和我複制下來的發言。
這裏充分暴露了當代漢地學佛者常見的兩大弊病:
一,師心自用,不尊重經典,不尊重傳承,不尊重祖師大德。
二,以老大正統自居,民族情結深重,不知虛心學習借鑒他人長處,自錮自蔽。
我讀過印光大師校訂的《觀經四帖疏》,是東林寺的印本。當時就覺得怎麽一些文字和原來讀過的不一樣?其中個別差異較大者,我直接在印本上改過來。因爲一直是以《真宗聖教全書》本爲主,沒有特別注意二本異文的多少和意義的出入。剛纔看到給出的數據,真是嚇了一跳。改動竟多達53(增)+25(減)+206(校正)=284處,其中有增加,有刪減,有爲了“语句更为顺畅”,更有“經義理解不同(!)”而“校正”。《觀經疏》六萬多字,人爲改動近三百處,實在不能說是個小問題。
日本學人對經典的尊重頂戴,是用生命來守護經典。在歷史上,遣唐使歸船遇大風浪,面臨顛覆之險時,僧人首先跳海,捨命以保全船上所載的經典。又道場大火,僧人先救經教,大火封路無處可逃,則剖腹將經卷藏入體內,身雖燋燃壞滅,而經卷無恙。是如此法重身命輕的態度,所以流通經本,不敢更動一字。即使是所用的底本有明顯的錯誤,也只在校注中說明,決不改動正文。不但《觀經疏》,三經一論,三國七祖的著作,都是如此。這些在《真宗聖教全書》等傳世的整理本中都有很明確的表現。所以托先輩賢聖們的福,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竟和八百年前祖師們所看到的一樣。但如果用的是傳回大陸後,經大陸這些大師學者們“校訂”過的本子,那就不可能了。
大陸的學者和佛教徒在面對日本同仁時,往往有一種奇怪的傲慢:漢譯佛典是文言文,身爲中國人,我肯定比日本人更看得懂。區區在下慚愧,之前就是這樣的想法。但是,當你真正去研究流傳於日域的漢文佛典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的自信只是盲目無知和自大而已。日本人讀漢文佛經,字旁都加標註,標註的內容,包括字的音義,而最有參攷價值的,是一些在字面上看可以有幾種讀法的文言句式,會特別標註正確的讀法。所有這些音義和讀法,都是上千年來日域祖師和學者們嘔心瀝血的成果,去研究時就會發現,日本的前輩先賢,真是把每個字都嚼爛喫透了,然後在堅實的具體經教文獻的解讀基礎之上,他們發揮而建構了各具特色的義理傳統。有些解說,也許字面上未必全然貼合,但佛法在三昧境界中的相應,又豈有中日之別?
單單一部《四帖疏》,當時法然上人門下就有人讀破了幾部,後世淨土宗和真宗又分別不知留下多少傳世的《四帖疏》註解講記。台灣信願法師參學日本回來,曾對我說他的見聞和感想。法師在日本淨土宗的書庫,看到幾排書架上滿滿都是《四帖疏》的註解,大感驚訝。請下來稍稍拜讀,又大爲讚歎,原先自己輕易看過的文字,經祖師的慧眼觀察抉擇,居然涵藏如此的深義,日本祖師大德對《四帖疏》下的功夫,真是付出了超出想像的心血,也展現出不可思議的大智慧。若不依祖師得道者的慧眼,只是依文解義,恐怕無法契入佛祖傳心、相視莫逆的境界。
特別要打破的一個迷思是:我們身爲漢人,其實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懂文言和古典。因爲現在多數人所理解的文言,是基於唐宋以來興起,到明清定型的古文傳統,而唐宋以來的著作,用的卻未必是我們習慣的“標凖”古文。如禪宗語錄,是純粹的白話,很多話現在已經不易解、甚至不可解。又如唐代講經的變文俗講,也是非文非白,亦文亦白,都需要做專門的文獻攷察功夫,才能凖確解讀。
善導大師的文字,就是典型的樣本。如“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這個“衆”字怎麽解?又如《六時禮讚》的《日沒無常偈》中“各聞強健有力時”,這個“聞”字是什麽意思?如果不了解原意,按明清以來古文的閱讀和行文習慣去改動,能符合原意嗎?如果能知道原意,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去改?
最危險的是,祖師的擇法眼,往往就在一字一句的措辭中體現機微,而我們卻有可能依常識或習慣,將祖師的獨到用心處改丢了!哪怕是印光大師,初次接觸善導大師著作,亦不免犯此大忌。
如《玄義分》中“《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一一願言”,印光大師改為“有一願言”,這就完全抹去了善導大師的用心。善導大師此處是說,四十八願一一皆歸於十八願一願,以十八願攝四十八願,有總别之異。經印光大師一改,只是叙述法藏菩薩發過一個十八願這個事實而已。語義似乎也可通,但善導大師以十八願為本,貫通四十八願的慧見就此落空,進一步,極樂爲誓願所成之真報土,本願與名號為一的統一觀,亦無從説起。這豈是小可之事!
印光大師聖者示現,尚且有如此不圓滿處,所謂“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今人不重經教、不依師承,則後患如何,實不堪設想!
昔日有門弟子拜讀《六要鈔》不解,問於蓮如上人,蓮如上人說:雖不明其義,但存覺上人乃大權示現,唯當仰信敬耳。
後有弟子拜讀《御文章》不可解,請教利劍老師,老師亦答:蓮如上人之意雖或不明,大權聖者之說,可仰信敬。
以上大師,其智慧知識迥超當世,可稱是不世出之超人,然皆不以其能自矜,而示現謙敬奉行、還愚往生之相,如此方是後世可尊之芳規。
如聖人言:“唯可信斯高僧說”,宗門以尊重經教祖訓爲宗風,故能傳承八百年而流愈清,不染凡夫俗見。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說:“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然而末代凡夫,真能與佛語感應道交,若非如法然上人般於三昧相應,則唯有如親鸞聖人般通過頂戴善知識的人格心法而契入,故當以善知識傳承爲要。否則,誤執善導大師之語,將自身劣機等同於祖師根器,難免墮各逞私智而自以爲能知佛意之陷阱也!
所以在不了解祖意和文意之前,尊重原本,不輕改動是最明智的做法。但大陸的學者卻認爲改了比較好,比較順,殊不知這個“好”和“順”,是以現代學者從明清古文養成的語感來判斷的,不可以據此論斷盛唐時期善導大師原本行文用字的習慣。此例一開,你覺得這樣好,他覺得那樣順,大家都動手改原文,以後就不會有可靠的經本傳到後世了。
佛法的式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自己不尊重經典,不尊重師承,師心自用,以凡夫知見和做法取代經論祖訓,掩蔽正教。願共誡之!
——按,今日竟成此文,實出意外。又適逢韋陀誕辰,豈以此彰佛子護法之義耶?本文以終南觀音像爲封面,正不知衆生福分何如?雖興衰有數,而存續之念,縈於懷抱。然聖教存廢,非關外相,端在其人。唯願如來加護,此一線護法之忱,佛天共鑒,願能上接先聖,下延末代而不絕。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蒙光 合掌
留言列表(5条)
[…] 光按:我在昨天的文章《“一句一字不可加減”》中說到剖腹藏經卷之僧人,此僧人即蓮如上人弟子,其捨身命守護之經卷,即《教行信證》的聖人親筆本。 […]
[…] 蒙光:之前曾舉過印光大師將善導原著的“一一願言”,改為“有一願言”,大失文意(參:“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
[…] 之前我曾在文中寫到:日本人對經典的尊崇,是“一句一字不可加減”,他們如是信受,亦如是奉行,所以一部經典從唐代傳到日本,經歷一千多年,至今仍可以一字不差。 […]
[…]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
[…]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