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原创 釋蒙光 2021-02-20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重誓偈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誓不成正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

究竟靡所聞,誓不成正覺。

重誓偈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

志求無上道,為諸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普照無際土,

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

開彼智慧眼,滅此昏盲暗,

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功祚成滿足,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暉,天光隱不現。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常於大眾中,說法師子吼。

供養一切佛,具足眾德本,

願慧悉成滿,得為三界雄。

如佛無礙智,通達靡不照,

願我功慧力,等此最勝尊。

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人,當雨珍妙華。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重誓偈奧義(法雷轍真髓)(瑞默老師開示)

蒙光:我查了一下,“四誓偈”的叫法,是淨土宗有此說,真宗不作此說。

三誓偈:無量壽經上載法藏比丘說四十八願訖,更說偈,立三重之誓願。謂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願。(中略)當雨玲妙華。」是也。六要鈔二本曰:「六八願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義寂云:望三種果:一望滿願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聞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淨家一流稱為四誓偈,蓋總三誓偈以下偈語為一誓也。——FROM:【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日本淨土宗總本山知恩院舉辦的寫經會

從偈本身來說的話,“重誓”,是法藏菩薩在發四十八願後,再以三誓來總結四十八願,因爲是重復強調,所以稱“重誓”。“三誓”,是指“誓不成正覺”的誓有三個,故稱“三誓”。

“四誓”,則將“三誓”之後的內容,也視爲一誓,合併爲“四誓”。但這樣講,一是明顯與經文的結構不合,二是模糊了“三誓”的重點。所以這種說法雖有而不足取。

こころ:感恩蒙光師,以後會注意。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蒙光:其實,首先要感謝同朋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四誓偈”的標示,大概是因爲同朋原視頻是從日本淨土宗的寺院下載的,我在這之前也不了解,這也給了我新的思攷。

在拜讀瑞劔老師、老師的開示,尤其是研讀《大系》的過程中,感受很深的是,前輩祖師們對淨土經典的研究,已經精深入微,無所不至了。如桂利劍老師在《大系》中列舉前代見解時,都會以詳實的資料舉證比較,並做出明確的抉擇。當隨著老師的筆觸推進思攷時,就不得不感嘆,真宗在教義上的建構是最高最精純的,尤其是到了法雷轍,令人有歎爲觀止之感。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如對“重誓偈”的理解和重視,這是在日本淨土教中才見到的。漢地淨土教,到現在爲止,連《大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的版本、自力、他力的概念、攝生三願(18、19、20三願)、四十八願中的真實和方便願……這些都搞不清楚關係,更不要說重誓偈的意義了。客觀地說,中日淨土教的教理建設,其境界層次,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而在日本淨土教中,再比較淨土宗與淨土真宗的詮釋,則淨土宗顯然就顯得粗疏。如依本願文還是依本願成就文,是行信關係分辨非常細膩的地方,淨土宗的教理於此未作深入,所以“行”與“信”常作二元,易落入自力的稱名“行”。而今天看到的“三誓”與“四誓”的差別,也是現成的例子。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所以不是因爲我們是真宗信徒,就不能用淨土宗的說法。這樣想是狹隘的門戶之見。而是真宗的教理之精,確確實實較淨土宗更上一層樓。我們不是因爲信真宗才說真宗教義高明,而是因爲追求淨土教理的極致和純粹,才來信真宗的。這裏沒有絲毫自大自閉的意思,而完全是以理性的探討、觀念的徹底爲追求。

我很慶幸,自己是真宗門徒,能學到這至高無上的妙法。當然,說這句話的同時,並無否定和輕視他宗之意。他宗也有善知識,也有安心,也同爲如來的慈悲方便;而真宗的教理,也仍然需要因應時代而繼續發展。身爲真宗門徒,在讚歎祖聖建立的宏大法門,感恩之餘,更應立志於教義的傳承和演進。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蒙光:這些話,只能在自己內部說。其實任何在佛教史上傳承有序的一宗,在本宗的學子心目中都應是最高,不然就不會真正生起修學的熱情和動力。沒有“本宗最好”這樣的自信和自覺,是沒有資格入門的。真正的一門深入,是首先基於自宗的本位深入學習,從最初聽說來的朦朧感受,發展成紮實的認知和堅定的信念,才有能力將自宗發揚光大。真到此境地,自然也能首肯他宗的殊勝高明,因同爲佛法解脫道故,只是各人緣分不同而已。學一宗至能真正生起“自宗天下第一”的歡喜讚歎,是對佛法最具體的信心。以此信心,能真實弘揚自宗,亦能如實尊重讚歎他宗,但別宗最好的話要留給別宗自己人去說。每一宗都有這樣的人,則佛法自然興盛,這才叫“法法平等”。

有些人對這個道理毫無領解,自身亦無立場,執著於要在他人面前擺出一種空洞的“法法平等”的姿態。更有甚者,越界強求他人也要持游離於宗派的立場,以彰顯其“無有分別”的胸襟和“客觀”態度。不知這樣的姿態,這與其說是平等,毋寧說是虛僞。因爲法無高下,愈病則良。對於患有生死大病的人來說,治好他大病的那味藥就是最好的藥,這有什麽難理解的呢?以事不關己的旁觀者態度學佛,不但不會對法生起感恩之情,反而會認爲那是一種偏執。而這樣貌似的中立、客觀的冷漠態度,只能證明佛法沒有在他心裏活起來。這樣的人,他內心深處真正存留的不是出離生死之道,而是一堆教條規矩。內涵既缺,徒有外相,所以在意的也只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此地沈沒於名利之念,如何能嘗到教義的真味呢?!

老師的秘密

從「重誓偈」之命名說起

參:

《讚佛偈》的四個版本

《觀經四帖疏》印光大師校改商榷舉隅

説到《觀經》,我只信善導大師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傳承不虛 —— 再説「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對《阿彌陀經》中日流通本異同的再思攷

《阿彌陀經》中日流通本之抉擇

《阿彌陀經》版本抉擇結論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1)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2-14 12:54
Next 2022-02-14 13:26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