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同朋 2022-03-20
Varian:南无阿弥陀佛!老师好,今年我30了,有2个问题:
1.应该如何挑书、读书,才不会浪费自己生命剩余的时光?
2.老师具体是如何进行每日作息、时间管理的?
可否就这两个问题推荐相关的书和文章。谢谢老师!
Varian:以前听其他法师讲课讲寿命无常不觉得,现在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所以一定要问一下。
蒙光:很好的問題,但很難簡明地回答。我試著用少量的文字把我認爲的要點講清楚:
1.应该如何挑书、读书,才不会浪费自己生命剩余的时光?
答:問自己的人生到底要成爲什麽?需要什麽?對應哪些要讀的書?
一,希望的。你對生命的理想,想要成爲的樣子。要成爲那樣,你應當要讀也有意願要讀哪些書?
二,必須的。你爲生存不得不去學習掌握了解的知識。工作、專業等等,不得不讀,但也有限的那些書。
三,有趣的。讓生活充實而快樂的。藝術、美、別人的故事,等等,無窮無盡,但也都不是生死攸關的書。
四,無聊的。可讀可不讀,於百無聊賴之際打發時間,無所助益的書……
再簡單說,人的生命,有意義的滿足,有生活的樂趣,有生存的必需。概括爲生命、生活、生存三層面,分別對應人格的靈性、心理、肉身三層次。
人生追求的,不外此三者:價值、樂趣和感官欲望。
若是百無聊賴,那種生不如死、行屍走肉的狀態,此不論。
你著重培養的層面,就是你成爲的樣子。
生命層面的自省,亦即價值感、意義的自覺開發出來,則心智生活和肉身生存層面的追求和成就,也會成爲靈性生命成長的輔助。此時會發現生命是一體性的、統攝性的,不是割裂破碎的,這才是生命之實相。若只關注心理的充實和感官的滿足這些下層需要,生命當然會有割裂、殘缺之不足和不安感;先建立上層,自然會被看到生命的貫通和整體性。
2.老师具体是如何进行每日作息、时间管理的?
答:此事因人而異。學習成長日日相續,具體實踐則人人不同。有人表現於行爲,有人表現於觀念。
我沒什麽規律,也很難定計劃。這既是習性使然,也是生活常態。尤其人到中年,總有各種意外和計劃外發生。所以我只問自己這一天是否讓自己滿意。
滿意的標凖,大致有二:
一,自己生命是否有成長?二,所言所行,於他人是否有益?
這兩個標凖,又有程度的不同:成長多少?利益多少?事事不同,日日不一。
只要能做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日計之不足,月計之有餘,就沒有什麽遺憾。涓滴相續,假以時日,生命自然會成長,會到什麽境界,也要看自己的宿善和是否值遇善知識了。我自從想明白此事,基本日日如是,一天沒有空過。
可否就这两个问题推荐相关的书和文章。
答:書目開過好幾個了。你可以找來看看。我在工作學習之外,還要帶大家一同學習的,一定是我認爲最重要的。
沒有滿足所有人胃口的書目,不如說書目是最個人化的生命表達。所以,我常和學生說,要找到自己一生的偶像,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經典。
我的經典,是《教行信證》。展開來,是三經一論,三國七祖之教;再往下,是佛教的《楞嚴經》、《起信論》;道家的《老子》《莊子》、儒家的《四書》《五經》。
入手處,可看我的經典研習書目。
如有不明,請再提出。
幾份書目供參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