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蒙光 2022-11-28
秋白:「三愿转入」这个问题,越思考就愈发觉得深刻。
亲鸾的《教行信证》中,认为弥陀所发的四十八愿中,其中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与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中尤为深刻的部分。因为这“三愿”揭示了净土的根本意义。确立“自我”的主体性的过程。
第十九是“修诸功德”的立场,也就是不仅仅是念佛。而是通过“自身”的“自力”的努力,来去向净土。
而二十是,将修行的方法逐渐从“自力”转换为了“念佛”。因此也可以说是,趋向“他力“的过程。通过他力的阐述,方向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也就是“否定“的过程。
最终的第十八愿(十八最开始引出,后二愿为其诠释),是完全的超越,“闻我名号”而产生的根本性飞跃。通过对于众生“心心回向”的绝对肯定,完成了“于自我否定至肯定的转换”的过程。
反过来说“往相-还相”的运动也在“否定“的转换中完成了确立自身的可能。“往相”是指“念佛而去极乐净土”的发愿,而“还相”则是死后往生的众生于弥陀一同回到现世“救助众生”的过程。
但是,同时“往-还”并不是对立分别,而是必然是同时存在,且相即而存的。也就是说“当众生”发愿往生净土的时候,就必然就已经蕴含了在“此世”不断救助其他众生的“还向”的过程了。
也只有完成了“对于其他众生的救助,我们才能逐渐的在救赎他者的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当然,净土宗的视角中,作为救赎可能性的开显,是作为“绝对的真如”的显现的弥陀。则是,“往相即还相”的众生相互救助的“媒介”。也在“相互救助“的过程中,“弥陀的愿力”才有了现实化的可能性。
因此“弥陀”绝非,远在西方虚无缥缈的世界中的景象。而是存在于当下,特别是自身与他者的相互救赎过程中的“绝对维度”。当救赎展开的时候,弥陀的愿力就已经被我们得以捕捉到了。
如同“十九-二十(自力)”媒介“十八(绝对他力),因此“三愿”得以往还运动的可能,也是“自力(肯定,往相)-他力(绝对否定,往相)”,飞跃至“自他不二(绝对肯定,往相即还相)”的根本契机。
噫!南无弥陀大悲本愿!
蒙光:講得很好。[强]
三願轉入,是一而三,三而一,三三圓融。雖在途中,不離家舍。看似自力的努力中,也早已貫徹他力的回向。因他力成就,自力方有依傍。若未歸他力,則自亦無力。而十八願的建立,從己方看是終點,在佛方則是起點,全自歸他,始終不二,往還無盡,共成一大宇宙之圓。
鷺白秋:是这样的,弥陀-我-众生,三一而圆融,兀自腾腾。
鷺白秋:亲鸾圣人最后落脚在“自然法尔”上
鷺白秋:实在是不可思议
鷺白秋:十分巧妙和深远
蒙光:“我”和“衆生”不要分開。對三三圓融,一三互即,更合適的表述,是要回到善導大師的“六字釋”,即“南無”是機(我·衆生),“阿彌陀佛”是法,於法方,共成“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配三諦,則“空”爲“阿彌陀佛”,“假”爲“南無”,“中”爲“南無阿彌陀佛”。配三願,則大致十九願配觀經,是機,是“南無”,二十願配阿彌陀經,是法,是“阿彌陀佛”,十八願配大經,顯“機法一體”的真實,是“南無阿彌陀佛”。
鷺白秋:原来如此,学习到了[合十]受教了
蒙光:您依西田哲學來理解佛理,進境神速。有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之感。[强]
鷺白秋:十分感谢😄,也希望不懂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蒙光(面壁中):不敢,多交流,多賜教。[合十]
蒙光:以上是和一位在日本留學,專研佛學哲學的博士生的交流。
這位朋友不是佛教徒,是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三願轉入,領會確有獨到之處。如果單就其理解的層次,國內那些講淨土的“法師”已經遠遠夠不到其層次了。但他是對教義理路的認知了解、在具體名相的掌握上還未確當(如原文“往相、還相”誤寫爲“往向、還向”,已改)。且理解仍停留在理論,要真能如其所言地契入,不能只是理念上的探討而已,需聞法的相應才行。
蒙光:對學哲學而能求佛法之真的朋友,我由衷鼓勵讚歎。但群上有心學佛、已經在聞法的同朋,若只是這樣講,則遠遠不夠。宗教需要圓解證入,而不能只是知解教道,且經典教相的根底亦需要紮實。西田哲學是可以與真宗相應的,但真宗本身的教相基礎要先打好根基。否則即使表面上說來相似,終究不是本色。這就像長途出行還是自己的車子方便,其他的學說理念再高明,只是偶爾搭乘的便車。
參:
留言列表(2条)
[…] 三願轉入的哲學 […]
[…] 三願轉入的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