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原创 蒙光 2022-03-01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原文】

浩生不害(1)問曰:樂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謂善?何謂信?

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孟子·盡心下》)

【注釋】

(1)浩生不害:浩生,姓;不害,名;齊人。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譯述】

浩生不害問:樂正子是怎樣的人?

孟子答:是善人(懂得追求真理的人),是信人(有德行的人)。

“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答:

內在有渴望真理的欲求就是“善”;

真理融入他的人格稱爲“信”;

充分領受了真理就是“美”;

內在充満道義的力量,人格放射光輝出來稱為“大”;

放射出人格的光輝,能化導他人,可謂”聖”;

聖德神妙不可測度,稱為”神”。

樂正子介於”善”和”信”這兩個階段之間,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評析】

這一章通過對人物的評價,孟子指出了人生修養的動力和境界。

這一段,是說明追求真理必經的人格修養過程,是孟子的心法,也是儒家智慧的精華。我們儘量以簡明的語言加以解說,也希望讀者能夠認真體會。或許其中有些道理對一般人還顯得陌生,但如果把這些文字放在心裏,文字就不會只是文字而已,將來有一天,會在我們內心催開美善的生命之花。

“可欲之謂善”,這裏的“欲”不是欲望,是發自內心深處一種真實、清淨的嚮往和欲求。

“可欲之謂善”,說明人性中有這種嚮往真實“善”的潛質,即良知良能。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人性為什麼本善?因為人也是依著真理的法則生到世間,也只有遵循著真理,認識天人之道,才能正確地生活,不辜負人生一世。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雖然內在賦有成聖成賢的可能,卻對此沒有自覺,都跟隨著欲望奔走,背道而馳。偶然遇到聖賢的人格,就會生起羡慕嚮往之心,“啊!這很好,我要去做。”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大多數人一旦遇到了聖賢的人格,遇到了經典,就會激起內心的反省,發現:“啊,原來我的人生目標應該是這個!”覺悟到人生的真實和生而為人應有的理想,找到自己內心真正追求的東西,決心學習經典,追隨聖賢,這就是“可欲之謂善”。

“善”是動機,是過程,也是境界。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人生而秉有追求盡善盡美的本能,在未實現這一追求之前,它是每個人內在深藏著的動機;當動機開始發展為現實,就表現為追求的過程;當實現之後,就成為人生的境界。

這裏說的“善”,不僅僅是指人世的道德,而是道德所生的根源,是萬物各得其所的恰好和安然。推究其本,這是真實、極至的善,它是天人之道,包涵了追求的動機、實踐的過程和實現的境界的三個階段,而融爲一圓滿無缺的真實。

真理之所以為真理,它並不外在於我,它是普遍的、超越的存在,也內在於動機和過程之中。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當我們開始從學習中領受真理,真理就開始進入我們的內在,重塑我們的人格。這就是“有諸己之謂信”,我們的內心擁有“真實”,就會有“信”的德分和力用出來。

“信”之一字,可以分解出三層含義:

一是“真實”。

二是“相信”。

三是“信用”。

這三層含義構成遞進的因果關係。因爲“真實”,所以被“相信”。因爲被“相信”,才産生“信用”。

我們通常認為是“我信任對方”,“信任”是從我發起,是我的能力和作為,這其實是很膚淺的看法。如果仔細推敲,會發現:我之所以能夠相信對方,根本原因不在我,而在對方身上。原來是對方有真實的人格力量,才使我們對他產生信任。所以,正確的看法是:

不是“我能”信任對方,而是“我被”對方打動,才能相信。我能相信,是因對方可信。真正占主導地位的,居於源頭的,是對方“真實”的人格。

所以,信任是一件美好的事,值得信任的人,也值得我們感謝。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回到我們自身的修養,我們獲得的啓示是:當我們內在建立起“真實”的人格,就能發出使他人“信任”的力量;因為受到信任,自然也就擁有了“信用”。

所以,如果我們得不到他人的信任,責任往往是在我們這一方——我們缺乏讓人信任、託付的人格力量。

一個追求真理的儒者,當他擁有了這樣的觀念,自然會時時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會怨天尤人,不會遷怒於人。

“有諸己之謂信”,不論是自信還是他人的信任,都以內在的真實人格為出發點。否則,所謂自信只不過是在掩飾內心的空虛,而他人的信任也不會持久。不是基於內存真實道義的信心,其內涵虛假,生命亦短暫,即使自欺欺人於一時,終會動搖,破滅。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追求真理使我們擁有與真理相應的人格。這個人格如新生的胎兒,蘊涵於我們內在,慢慢長大。漸漸地我們開始擁有道的力量,對真理有更多的認知,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而他人對我們的信任也開始增強。

真理是普遍的,叩門門就打開,尋求就會得到。但成長卻需要漫長的努力,堅忍的執持。漸漸地,真理在心中充實起來,這就是“美”,“充實之謂美”。人格終於豐富而充實,這種充實感讓人由衷地認同:真理就是美,生命就是美,體認真理的人與世界相看兩不厭,二者各具充實的生命,能知、能顯天地之真美。

內心被真理所充滿,人生就充滿希望和活力。這是內在的充實之美。我們看到一些老人,他內在的修養很高,表現出來的言行優雅從容,內涵深厚蘊藉,令人油然而起敬重之心。為什麼?因爲他展現出內在道義的充實之美,他是一個“美人”。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外在的美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凋謝,而內在之美卻在逐漸成長並且開花,隨著時間之流的淘洗,越是到生命的老年,往往越顯出人格的堅實和純淨。

真理不是概念,是宇宙與人生共有的法則和大生命。人也不是器具,人是活的,有靈性的存在,所以當他被真理所充滿的時候,他的生命就開始放射出他的人格光芒,這就是“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就像一盞燈,當它點亮自己的同時,它的光明也照亮了我們。聖賢的人格就是這樣一種自利·利他的圓滿人格。充實是他自己享有的“美”(自利);人格的力量、光芒放散出來,就能讓他人也分享到他的大生命,他內在的真理之光明(利他)。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大”的字形,是一個人兩手撐開,自信豪邁地立於天地之間。這伸出的兩手,象徵著貫通古今,打通中外的大生命。古代的聖賢之所以還能為現代的我們瞭解,因為他的生命是大人格的生命,他的學問是大人之學,超越了時空,永恆地向我們發出召喚和感化的力量。

“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此句修辭本身也洋溢著美,經典可謂是“有德者必有言”。“充實”是前提,“充實”之後,則自然洋溢、放射出來,孟子用“光輝”來形容這種超出小我、肉身的人格影響,強調其放射和洋溢的動態,這一比喻貼切而美好。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大而化之之謂聖”,“化”的初文,字形是一正一倒兩個人形並列,表示轉化和變化;此處這兩個人,一是自己,一是他人,意味著這位求道者在其充實的道義生命中,能超越人爲的障礙隔閡,圓滿而包容,自然地感動他人、轉化他人的生命。這樣的人,已優入聖域,故尊爲“聖”。

人心是相互感應的,聖賢的人格甚至能超越時空,感動千載之後、萬里之外的人們去追求真善美之道,這就是聖人。凡聖者,皆有“化”的功德作用,能化導萬物,感動蒼生。這是聖者的大莊嚴。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神”,指妙用無窮,神秘而不可言說的境界。此處的“神”與“聖”是同格,因已至不可說的至善之境。這個神秘不是故神其說,而是指人生的至境。這一境界,本身超出人的理性理解,百姓日用而不可知,聖人也只能明於心而無法訴諸言辭。對於尚未企及者,更有不可知的神秘崇高之感。探索人生真理的道路上,越學越會覺得深不可測,妙用無窮,這叫“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就像顏回感歎,自己對夫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到此,生命終於呈現出其本真的狀態,即“神聖”之境。這是生命的至境,是人格修養理論的終點,更是人生實踐的無盡展開。

聖人以一己之身,雖體道而不可窮盡道之邊際,故終身服膺,終日乾乾。對於平凡的我們,人生更應是相期至善,永不停止追求,永遠上昇的旅程。

附志:本文原載於我兼任主編的《文化經典與文學名著導讀》(龍門書局,2008),今修訂後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3-03 17:20
Next 2022-03-03 17:4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