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佛学院外语院 释悟恒译 2024-04-06
一 净土系诸宗的流派
法然(1133—1212)所倡导的专修念佛教法,为众多门人所继承,并随着他们的活动而在全国各地扎下根。于是,这一流派分别形成了净土宗、西山净土宗、真宗、时宗等宗派,直至今天。通常将这些宗派统称为念佛宗、净土教、净土系诸宗等。另外,成立情况稍有不同的融通念佛宗通常也包含在其中。
当然,在这些诸宗发展到今天这种形态之前,经历了许多变迁,最能表现这一状况者就是各宗诸流派的成立及其消长。此诸流派成立的契机多种多样,有与一宗教义的解释相关者,有依据以特定寺院为中心的地域性特性者,或有由于政治原因者,其中也有对于法事仪式和声明历史具有重大意义者。在此,关于各宗,试举其主要内容。
其中,关于真宗,因为将其特别归纳在“净土真宗”(第五卷)里,所以这里不涉及。另外,法然及其弟子众开启善导的“往生礼赞偈”的礼拜式,此后,所有的净土教诸宗均传承此式,“往生礼赞”(六时礼赞)成为净土教固有声明的重要支柱,其历史发展状况将在其他章《往生礼赞偈和念佛》中进行归纳和简单描述。
(一)净土宗
净土宗是继承了法然弟子之一的辩长(1162—1238)系统的流派。因为其以九州筑后为中心致力于念佛的兴隆,故也被称为“镇西流”。
辩长的弟子良忠(1199—1287)在镰仓创建光明寺,为该流进军关东打下了基础。其门下出道光(三条流)、慈心(木幡流)、然空(一条流)、尊观(名越流)、性心(藤田流)、良晓(白旗流)、一向(一向流)等各流祖师。其中的三条流、木幡流不久便衰退,一条流(清净华院)在十六世纪初与白旗流融合之前,一直在京都保持着巨大的势力。名越流至第五祖理本(1342-1428),将势力延伸到东北、下总地区,十六世纪时也曾一度进入京都,明治二十七年与白旗流融合。时至今日,在东北的部分地区还流传着被认为是此流派的声明。藤田流的势力曾一度与白旗流、名越流并驾齐驱,但是在十七世纪初被两派吸收。另外,一向流形成了时宗的一流派。白旗流的圣聪(1366-1440)开创增上寺,至其弟子庆竺(1403-1459)成为知恩院第二十一世(1450),逐渐压过其他流派,扩展到整个净土宗。
庆竺整理了宗祖法然的忌日法会形式,当时制作了读诵的“讽诵文”。该法会在知恩院第二十五世存牛的1524年(大永四年),根据后柏原天皇的敕令成为“御忌会”,其形式规模也变成大。
另一方面,十五世纪末,天台宗真如堂的《引声阿弥陀经》被移到镰仓的光明寺,之后也传到了增上寺,进入十七世纪后,增上寺以南都和天台大原流为规范,致力于法会仪式和声明的整理。例如,1653年(承应二年)大原的惠隆应增上寺的请求留下了附有谱博士的声明集,时至今日其也是该寺(缘山)声明的典据。另外,1656年第二十三世贵屋邀请惠隆和京都的“声明湛能之众”到增上寺。但是现在,其中的《引声阿弥陀经》与传到真如堂,乃至最近以前传到鸟取大山的该经,在旋律、谱博士上均不同,其更接近天台的“声明例时”,而缘山声明的旋律也与现在的天台声明大不相同。
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现在,净土宗把知恩院作为总本山,把增上寺(东京)、知恩院(京都)、清净华院(京都)、金戒光明寺(京都)、善导寺(福冈)、光明寺(镰仓)、善光寺(长野)作为大本山,形成了以莲花寺(滋贺)为本山的大教团。在法会仪式和声明方面,虽然知恩院、增上寺、光明寺等各自保留了特有的声明,但是均被统一到《宗定法事集》下。
(二)西山净土宗
西山净土宗、净土宗西山派是继承了法然弟子之一的证空(1177—1247)系统的流派。因为其住在西山的三钴寺致力于教化,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从证空门下出立信(深草流)、游观(本山流)、证惠(嵯峨流)、证入(东山流)以及净音(西谷流)和其弟子了音(六角流)等各流祖师。另外,从同为证空弟子的圣达门流中出一遍,开创时宗。其中,东山流和嵯峨流早就绝迹,接着六角流和本山流亦绝迹。因此今日所传是西谷流和深草流。
西谷流因为净音住在仁和寺西谷而得此名。其弟子观智将教线延伸至关东,但是,之后,此流以京都的光明寺(粟生)、禅林寺(东山)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现在分为以光明寺为本山的西山净土宗和以禅林寺为本山的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
深草流始于立信于1251年(建成三年)在山城深草创建真宗院,于1274年(文永十一年)撰写《深草抄》之时。此后其亦曾住在誓愿寺,故此二寺成为该流的中心,一直延续到今天(净土宗西山深草派)。
1665年(宽文五年),由誓愿寺的瑞山将被烧毁的真宗院重建,那时,协助此事的专意、通西两人于1681年(延宝九年)编纂《莲门课诵》,数年后刊行。其就是附有谱博士的《往生礼赞偈》最初的版本,该谱博士之后成为全净土教诸宗《往生礼赞偈》的规范。西山流其他声明的展开状况,将在《西山净土宗的声明》(14页)一章中叙述。
(三)时宗
时宗是一遍(1239—1289)开创的净土教的一宗。一遍,开始号“如佛”,之后号“智真”,在净土宗西山流的圣达门下学习。1274年(永文十一年),在纪伊熊野神社接受神谕后改名为“一遍”。将这个时间作为时宗开宗。据说以继承空也(902-972)传统的“踊跃念佛”“薄念佛”也始于一遍之时。另外,《往生礼赞偈》和《和赞》作为念佛的助业在该宗声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二祖真教(1237-1319)将念佛、礼赞、和赞等独唱角色、先导角色规定为“调音”等,致力于法会仪式的整理工作。
此后,以各地建立的道场为中心成立了时宗十二派。即游行派(七条道场金光寺——京都七条)、奥谷派(宝严寺——松山)、当麻派(当麻无量光寺——相模)、六条派(喜欢光寺——京都六条)、四条派(金莲寺——京都四条)、解意派(新善光寺——常陆)、灵山派(灵山正法寺——京都洛东)、国阿派(双林寺——京都洛东)、市屋派(市屋道场金光寺——京都五条)、天童派(天童佛向寺——山形)、御影堂派(新善光寺——京都五条)、一向派(莲花寺——近江)。其中也有后来道场移动、消亡、被其他派特别是游行派吸收者。游行派后来以藤泽的清净光寺为本寺,同时确立了对于其他派的主导地位,在江户初期,诸流派被合并为以此清净光寺为总本山的“时宗”。
1825年(文政八年)日轮寺(江户)的硕应所撰《净业和赞》,是现在能确认的时宗最初的附有博士的和赞集,从其序文中可以得知,有此前也发行的内容,而且从其凡例来看,至少当时的时宗与净土宗共有《往生礼赞偈》一书。
(四)融通念佛宗
通融念佛宗以良忍(1072-1132)为开山祖师。良忍在大原创建了来迎院,将该地作为声明道场,统合了分散到诸流派中的天台声明,故亦是天台声明中兴之祖。据说,1117年(永久五年),在此大原,从阿弥陀佛如来得授偈颂和如来画像,此成为立教开宗的基础。1124年(天治元年)初次来到京都,在宫中举行念佛会,之后开启了到各国传播念佛之旅,后来住在住吉的修乐寺(后来的大念佛寺),把该寺作为念佛的根本道场。
之后,出良尊(1279年-1349年),除了复兴大念佛寺,还在各地开创寺院,被誉为中兴之祖。进而有融观(1649-1716),以迄今为止尚未建立的本末关系为中心整顿宗派组织,于1703年(元禄十六年)著有《融通圆门章》,出色完成了教学。虽然看到在其前一年,该宗的功课本《弥陀所传融通妙宗课诵》由大念佛寺刊行,但是,也可以略知在这个时期集中进行了法会仪式的整顿。
二 净土系诸宗的声明
那么,当纵观净土系诸宗整体时,其究竟唱诵了怎样的声明?至今为止已经出现了若干声明以及将其收纳在内的声明书的名字,将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则净土系诸宗的声明可以大致分为“念佛”“往生礼赞偈”“经、偈”“和赞”“读诵文”等。从成立的经过来看,也可以将其分为移入声明和固有声明。
(一)移入声明
在我国[1]现代的声明研究中,天台、真言声明的研究先行,其结果当然是声明的定义、概念以及分类均遵循着二者声明的实际状态。因此,如果将这些原封不动地套用在其他宗派,特别是净土系诸宗身上的话,那么,很难从中找到与天台、真言相同意义的固有声明。即使能够找到,其也是从该两者当中的任意一方移入的曲子。事实上,在许多净土系诸宗的声明中,可以看到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状态接受的天台声明,或者是以其为范本的曲子。但是,如果因为这些移入声明不是净土系本来固有的声明,而不加以重视,那么如何?在此《净土》卷中,虽然因为有音盘上的时间限制,除了一部分之外,其他无法处理,但是在考察声明这一“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承”时,包含着重要的问题,所以还是想稍加涉及。
虽然统称为“移入”,但是可以如下考察其状态。①涉及整个词章、博士、旋律(博士的读法=实际音),将现在的天台声明曲原封不动地加以采用(例:净土宗知恩院“御忌会”的伽陀、散华、四智赞等)。
②虽然词章、博士是天台原来的东西,但是实际的旋律与现在的天台声明中的该曲有所不同(例:净土宗增上寺“缘山声明”)。
③博士、旋律均不同(例:净土宗光明寺、增上寺《引声阿弥陀经》)。新成立的宗教、宗派在调整其仪式形式的过程中,以作为母体的先行宗教(派)的该内容为基础,或者作为模范,其例子,不论海内外都有很多。我国的所谓鐮仓新佛教诸宗,从天台声明中取其范本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因此,这样的例子在禅宗系和法华系中也能找到。
但是,声明一旦被移入,则属于将其接受的宗派。即从那个瞬间开始,根据该宗派的传承形态、法事的实际状态、传统的发声法、表现法、宗风等各种各样的主要因素,拥有新的因子。声明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一旦到了新的环境和新的演唱者手中,新的生命必然会被注入其中。此事与前面①所举的知恩院的情况相吻合。在知恩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倾向,即在某个旋律型中,在天台声明二律上升的地方,三律上升,曲子的速度整体变慢等。这是因为与天台相比,法事的道场大,参加的僧人和参拜者的人数多,由此产生了声音强烈、表情华丽的倾向。另外,从被分隔开,相隔很远的两个演唱位置来看,要求节奏缓慢。
(二)固有声明
净土系诸宗固有的声明是什么样的声明?在此之前有必要思考一下“固有”的含义。也就是说,词章和旋律完全是其所属宗派所固有,这样的例子,在佛教所有宗派中反而很少。不仅如此,甚至有人认为,就连天台、真言、南都的各宗,都曾经拥有共同的声明(词章、旋律)。因此给“固有”下定义极为困难,在此我将着重于旋律的独立性。
如果这样思考,那么净土系诸宗固有的声明就会自动浮现出来,即“念佛”“往生礼赞偈”“和赞”“读诵文”等。其中,在词章上包含着与天台共通的部分,也有像念佛一样完全共通的部分。但是,这些经由净土系诸宗之手,首次提供最大限度展开场所的声明,其结果,在旋律上也以净土教声明之名,形成了我国佛教音乐史上引以为豪的题材,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固有声明。
这里所说的“和赞”与天台、真言所说的“和语赞”(略称“和赞”)不同。即“和语赞”指的是通过与“梵语赞”“汉语赞”一样的旋律法创作而成的“教化”和“赞叹”,与净土系所说的“和赞”在旋律法上不同。声明上必须对此加以区别。在净土系的和赞中,真宗开山祖师亲鸾创作的《三帖和赞》最为有名,在数量上也压倒了其他宗(参照第五卷《净土真宗》卷)。又时宗也每日念诵惠心僧都和开山鼻祖一遍等历代上人所撰的“和赞”,不仅拥有对每一法事进行选曲的体系,而且这些和赞也因为诗情和旋律性的丰富性,在净土教声明中放射极为耀眼的光辉。此时宗的“和赞”与“念佛”交替唱诵,基本上根据初重、二重、三重等“重”的种类,具备使其中心的音高发生变化的形式,这一点亦与真宗各派相同。
在念佛的意义中,虽然也包含着对佛的形态进行思考、勾画(观想),但在声明中所说的念佛是“口称赞佛的名字”。因此,可以是有很多佛名号的念佛,像“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毗卢遮那佛”等,其种类不胜枚举。但是,随着被称为念佛宗的净土教的普及,一般说到念佛,就变成了指“南无阿弥陀佛”。
另外,所谓“读诵文”是指属于“谈话声明”或“读物声明”的声明。在净土系诸宗中,净土宗知恩院“御忌会”的“唱导”“御讽诵”等就是其典型。在净土教系中,除了真宗的“报恩讲式”之外,一般今天都不提倡具有独特内容和旋律的讲式。因此,这个“唱导”和“御讽诵”就成了为数不多的谈话声明的例子。关于“往生礼赞偈”和“念佛”,将另设一章详述。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