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瑞劍老師 編校 蒙光
大安心
真宗的根本是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本願」,是阿彌陀如來的無我大悲及無分別的真智,這同時亦是彌陀功德力的顯現。此本願就叫「南無阿彌陀佛」。一聽到「本願」,即知憶持佛的「無我大悲」,一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即知念「無分別的大智」。我們是依如來大悲大智的功德力南無阿彌陀佛往生的,所以這個又名「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
親鸞聖人在《和讚》中言:
自利利他力圓滿
歸命方便巧莊嚴(南無阿彌陀佛)
心念言語所不及
歸命不可思議尊(No.37·三五)
因此,沒有必要悲嘆道:「無法安心」。
「大安心」乃超越「安心」與「不安心」,此可在「南無阿彌陀佛」中領會到。
唯依
閉眼但為極樂人 開眼即為人龍樹
親鸞聖人是還相回向的菩薩
龍樹、天親菩薩這樣的大菩薩不用多說,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善導大師、源信和尚、源空上人等高僧大德們皆是絕世的偉人,是阿彌陀如來的再來。高僧大德們皆異口同聲地說:「依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所以不該有任何的懷疑。七高僧之後,出現此世間的是親鸞聖人。聖人教我們:「往生是依一本願力」。
「本願力」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本願力」。
願力無窮無能限
罪業深重亦被赦
佛智無邊無可稱
散亂放逸亦不捨
(No.274·三七)
有此《和讚》,往生無疑。
(注:「往生是依一本願力」的「一」在強調本願力,表示本願力是唯一。)
佛法是實踐學
本願在何處?願力在何處?不妨親身地體會找找看。
當切身的感受到「南無阿彌陀佛」是大悲的音聲時,其處即有願力,即有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若沒有此切身的感受,本願也好,本願力也好,南無阿彌陀佛也好,對他來說,都只不過是個名相而已。
佛法並不是佛教學,而是實踐學,是生死解脫的要法、要道、妙術。妙術即是捷徑,此是唯一的大道,當善自深思此處。
阿彌陀佛在哪裡
年紀一把罪滿身
六字光中慚愧生
沒有必要問「阿彌陀佛在哪裡」,因為已化為「南無阿彌陀佛」來出現。「南無阿彌陀佛」,是肉眼可看得到,肉耳可聽得到的「阿彌陀佛」。若到淨土,即可拜見無色、無形、無上佛的阿彌陀佛,又也可拜見到金色身的阿彌陀佛。
憶佛攝取相思草
日日行走淨土橋
(法然上人)
每睹鮮花遍野開
倍思西岸妙莊嚴
(蓮如上人)
慈親原在極樂待
等待不及生巧變
化為南無阿彌陀
現身來娑婆吾處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1条)
[…] 安心根本在如來的「本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