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同朋 整理 釋蒙光 2024年10月13日
靜逸書法|信慧:南无阿弥陀佛
刚刚拎着豆浆出地铁,走出来没几步,迎面走来一个老人,几乎在跟我擦肩而过的地方吐了一口痰,我想到我的豆浆觉得很不舒服,差点脱口而出“疯老头”。
“f”发出来一瞬间想到不对,不能这样,出口的“f”就变成吹了一口气。
走到工作室,还是先到供桌前点起供烛,瞻仰如来慈容,忽而想起《大无量寿经》教导「和颜爱语,先意承问」。依据十几二十年的经验,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或者克制嗔怒心基本不可能,唯有如实领受慈亲的温和、柔光,在嗔怒心起的当下,忆念慈亲。
蒙光:是啊,當不認識的老人在身邊吐痰的時候,會嫌棄。如果是自己最親的爺爺、或者爸爸這麽做的時候,不但不會介意,還會去關心他:“爺爺(爸爸),嗓子不舒服嗎?”這是凡夫的分別心使然,也是凡夫心中有良心的自然。
頂戴“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的慈親心時,一切衆生漸漸就不再是生疏的外人,而會從內心感受到彼此間親切的生命、血脈的連接。
剛纔在小院中的樹下做了會氣功,身旁的手機播放著法語和課誦的聲音,那當下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身軀、呼吸,與樹,與樹上長的檞寄生的一片葉子,都是一體的,托著衆生的福活著,是這樣的慈親心,如何能不感動慚愧呢?
靜逸書法|信慧: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老师教导。
确实很少换位思考,老师说得是,如果是我年迈的亲人,我大概会有关切的心,少了几分嗔怒和批评吧。
很多时候在人我是非里打转,自以为是,凡事从自力心出发,忘记他人他物与自己俱是如来子。
这十余年我的颈椎每天痛得厉害,最近看到一个观点,说颈椎病严重的人都是自我顽固的人,对很多事情和人不服气。低不下头也抬不起头。
由此深深忏悔自己的宿业,反思到在生活中自己确实是经常有“不服气”的心态。
被看到这样的自己,但也不要气馁,自己没有原谅自己的本事,也不需要审判自己和他人。多亲近师教,结清净的法缘,用一生,也是用每一个当下去体会慈亲心,尊重和遵循因果法则,此生方不虚度。
蒙光:剛才站在樹下的視角:
就是這棵樹,枝伸到了我窗外的陽台上
畫圈的房間就是我的辦公室。照片上可看到陽臺和窻戶。
德歸:
如来安排的地方真是好啊!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环境。老师心中全是为法,所以所处的环境也是清浄幽美。而自己的办公地点外面就有两个建设工地,是自己嘈杂波动的内心的显现,当然,这也是如来为我安排的能受用的最好的了,有大把自由时间,要用在闻法上。
德歸:
蒙光:
@德歸 同朋以為的“清淨幽美”
其實這兩天趁着雨停,工人正在翻修坍塌的屋頂。這兩天一直是在院子裡的施工,和隔一條街的公園裡,大爺大媽的廣場舞、太極拳交響合奏的聲音中做事,和大家法談。
莫於外境和他人處求淨土,淨土唯在時刻不離做守護的事實中。
德歸:感恩老师开示。“莫于外境和他人处求浄土,浄土唯在时刻不离做守护的事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弥陀佛,当下我也在如来守护中。
蒙光:
中午工人休息。
幸好娑婆常不如意,不然我們這樣的小人,會小看了淨土。
十二光明:这就是老师的可贵,弥陀救度通过善知识显现。
蒙光:但是把淨土當成事事如願的天堂,也是慾望的陷阱哦!從裡面會跑出地獄來。
十二光明:纯净法流,感恩老师,感恩弥陀,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老師最初講法的時候,經常說到山、樹的功德。說修行人要入山,要向樹學習。當時的我們都聽得雲裏霧裏。概念上知道老師在說法身的功德,說真如法性的清淨莊嚴,現實中,在山林中也的確較塵世更容易感受到身心的清淨安適。但這和我們現在修學的淨土、如來的大悲之教有何關係,如何貫通呢?一直對此有丈六金剛摸不着頭腦之感。
後來翻大藏經,看到一部經,說過去諸佛都在樹下成佛,不同的佛有不同的樹,因爲諸佛都示現在樹下成佛,所以這些樹同名“菩提樹”。這次的釋迦牟尼佛選擇了在畢缽羅樹下成佛,於是此世間的畢缽羅樹,就有了“菩提樹”的名稱。這個經典我當時也沒看懂,只覺得是一則奇談。
中午喫過飯回到辦公室沒有午休,把公號文章整理出來。坐久了疲倦,就下樓運動運動。還是做氣功,只是兩個簡單動作,配合呼吸,無需入靜,不做觀想,手機放在身邊,播放《日沒禮讚偈》,看了一下音頻長度,十九分鐘,正合適。正在看,還沒開始動作,花腳蚊子就來親近了。我沒有趕它,任它在手臂上饕餮,自己找好站位,打開音頻,放下手機,脫下眼鏡,開始動作。沒做兩下,就聽到右耳垂停了隻蚊子。
福州的蚊子都是紋身花腳的狠角色,不知道這和福州地區很高的森林覆蓋率有沒有關係。福州別名“榕城”,滿城種著榕樹,這會不會也是一個原因?我當年一來福州上大學就領教了。從本科到碩士,整整七年。每到夏天,幾層蚊帳都擋不住它們對人血的渴求,而且它們都精進到冬天也不懈怠,天氣稍一轉暖就立刻相續用功。我做學生時,中文系的宿舍樓外就是山,滿眼是樹,蚊子自然就多。晚上睡在床上,常要用衣服把頭包起來才能入睡,其他部位就顧不得了。這幾年似乎隨著環境的改善,蚊子少了很多,但環境清幽、空氣清新、樹多的地方,仍常多蚊。這就是娑婆的堪忍之處,永遠沒有十全十美。
“沒關係,供養你!”我心裏正對著右耳垂的蚊先生這麽說著話,話音未落,左耳朵也停了一位蚊子。“好吧,這下就平衡了,不然動作會做不穩。”我這麽想著。感恩有緣供養啊!
說起來,沒學佛以前,被紋身的蚊子叮過的地方,常常會發紅、泛腫,難受很久,現在被叮的當下有感覺,但過後基本不疼不癢,連叮在哪裏都找不到地方了。所以自己的心念,與所受的果報,息息相關,這是我自己的親身體驗。
說起來,自己和蚊子的因緣很有意思。以前我最招蚊子,一群人中,常是被叮得最難受、最慘不忍睹的那一個。學佛後,慢慢地,不太打蚊子,被蚊子叮也不像以前那麽狼狽了。有一段時間,身在人群中,但蚊子完全不叮我,我自己以爲是修學有成,嘴上不說,內心頗爲得意。又過了一段時間,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蚊子又來光顧我了。不過現在被叮後,感覺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堪忍受,內心也就不太在意,大致是隨緣來叮、那就隨緣供養吧的狀態。
在我,與蚊子的諸多因緣中,自己覺得最受用的,是遇到老師後,老師教過我:給蚊子叮的時候,不要給它喂太飽。看它肚子鼓起來的時候就把它輕輕吹走,否則蚊子會撐死。直到現在,我都是這麽做的。
本來是想講山林、樹木招蚊子的事,不知不覺蚊子成了主角。
還是再說回樹木吧!
樹是很好的法身的象徵,但法身無揀擇,所以會招蚊子也是樹自身生機的顯現。在樹並無分別,無我無心,只是在人才會有好惡。喜歡樹的清淨,也要接受樹招來的蚊子才是。
重點是,不要將世間法的現象就當成法的真理。這只是比喻而已!
在世俗,說有樹的地方就有生機,聖人則說:“樹心弘誓佛地”,將自己的生命植根在弘誓名號的大地上,長成信心之樹,這才是屬於自己的菩提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