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朋 2022-01-14
一
千橙:
瑞默老師:往生成佛與信心决定,這兩個都對。但是,百分之百有這個回向的力量出來,是在往生成佛以後。真正信心决定的人,就是領受到阿彌陀佛慈悲的人,自然而然,他能夠領受佛心。領受到佛心的人,自然而然會有悲心流露出來。他看到衆生還在那裏沉迷,會不由自主地去引導衆生走出來,那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如果自以爲已經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心了,看到衆生在受苦受難,他卻優哉游哉、不理不睬,那樣的人是還沒有真正地懂得佛法的人。【真正有的人,一定會自然流露出來、顯現出來。“徳不孤,必有鄰”,有功德一定會流露出來,沒有的話就出不來。】(出自:法雷初震)
————我一直下意识的把“徳不孤,必有鄰”这句话,理解为有德行的人,自然会有人去亲近他,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刚刚看到瑞默老师说到这句话,感到很忏愧,原来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会主动去帮助其他人,功德一定會流露出來,而不是待在那里。
原来自己一直心里都是把“徳不孤,必有鄰”作为功利的凭据,认为有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蒙光:
你的理解是一般人的理解,不能說錯。朱熹的解說:“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大體也是這個意思。
但老師的解說,顯然是更高層次的境界。
在老師、聖人的眼中,生命是以大宇宙(法界•佛心)爲中心向一切衆生運作著的世界,是還相。得道者契入此世界,自然會參與向衆生展開救助、普惠萬物的運作。在衆生,謂此為“他利”,在得道者,謂之“利他”。
注:此義至曇鸞大師《往生論注》方顯。聖人顯之於《本典·教卷》言淨土真宗有往還二種回向,又《證卷》結云:“論主宣布廣大无㝵一心,普徧開化雜染堪忍群萠,宗師顯示大悲往還迴向,慇懃弘宣他利利他深義。仰可奉持,特可頂戴矣。”
朱熹以有德者爲中心,人向道而進,是往相。往相尚未達成時,不及論還相。還相則是已去復回、往還無盡的世界,生命唯有到此才算圓滿。相形之下,只談往相就有滑向自我中心的可能。
恩師教導說:
所謂「往還迴向由他力」,「往還」,有去有回,不是一去不回頭,不論什麽都如此,這是天地的真理。有去有回,有回有去,永不止息。如此一直不停的動作、活動著,沒有活動的話即成「死物」。萬物皆如此的活動著,所以世界上本來沒有「死物」,無論什麽東西都是「活的」。只要是活的東西,必是入出自在。兩種迴向,有入有出,有去有回(還)。
佛教整體皆如此,不止淨土真宗如此,禪宗也是如此。開悟的人,必定會回到這個十字街頭(人群裡面、俗世)來(度衆生)。登到山頂的人,就必須要準備下山了,否則登上山頂就沒有意義了。
因爲登上山頂非常不容易,因此一般大都把精神放在如何「上山」,而登上山頂之後該如何,出十字街頭的事則很少提到。因此在他宗,(如天台、禪宗)很少提到開悟後要如何如何。爲什麽會這樣呢?因爲要登上山頂本身就非常不容易,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登上山頂。
因此在他宗,很少提到開悟以後要如何如何,但是在我們的世界,靠自己的力量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登山的人,對於我們這種無力登山的人,只有借助已經登上山又下山來的人的力量被救,這就是「他力的世界」。
同時,依他力的力量被救的話,就能到佛覺證的世界,亦即是往生淨土,即能成佛。成佛的話,就能像佛做利他的活動。如此一來,這就是人內心活動的世界,心性的活動,這也是宇宙真理的活動。自己成了佛,什麽都不管的,這樣子根本就不是佛,沒有成佛。
真正的覺悟者會來救未覺悟者,這是天地的法則。不來度未度者,就不是真正的覺悟者,這是悲心的流露。真正悟佛的智慧·真理後,自然而然入輪迴的力量就會出來,這就是「大乘」。
由此可見,經典是活的,即使面對同樣的文字,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也會讀出不同的意義,這才是有生命的法。
沒有死的經典,只有自我設限的人。
千橙:是的老师,自己虽然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是看到瑞默老师的解释,一下就被打动了。
蒙光:你說到了重點:只有真實,才有打動人的力量。
假花常常看起來比真花還美,但只有真花才能引來蝴蝶。
闻君:没有死的经典,只有自我设限的人。
自信教人信
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记得瑞默老师曾对此偈开示如下:
自信(頂戴信心)即是教人信,因为“德不孤,必有邻”,信心会发出光明出來,使人喜欢亲近。
但是顶戴信心不容易,故说“难中转更难”。
为何难呢?人的计度心障碍啊。把佛语当佛语,把老師的话当话的人,当下即是顶戴信心。所以有的只是[大悲]的慈亲声。是[大悲]在传达慈亲声(心)普化于十方啊!這才是[真]的[成報佛恩]。
闻君:窃以为,“使人喜欢亲近”也可理解为“使人不得不亲近”,欲罢不能之感。
蒙光:真正的“願力自然”,就是令凡夫欲罷不能。
無法不報恩的大悲,雖精進亦非己自發刻意而爲,而是被如來催促著參與如來行,被吸引、被卷入,令人歡喜,令人慚愧。
佛子:我被包围着
願樂:南无阿弥陀佛
二
地狱必定:同朋们,请问怎样理解楞伽经中的:
报相佛实体, 及所化佛相,
众生及菩萨, 并十方国土,
习气法化佛, 及作于化佛,
是皆一切从, 阿弥陀国出。
应化所说法, 及报佛说法,
修多罗广说, 汝应知密意。
所有佛子说, 及于诸如来,
是皆化佛说, 非淳熟者说。
实叉难陀的译本甚至说:
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
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
于方广经中, 应知密意说。
所有佛子说, 及诸导师说,
悉是化身说, 非是实报佛。
佛心:觉得这段易看
地狱必定:感觉含义很深
一切法身佛与报身佛,都在极乐净土。
佛心:《坛经》有几句: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既是成佛菩提因。 (摘自百度)
陳慶:《佛说无量寿经》上卷末,描述净土世界: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佛的境界: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我们去揣测比较,又有何意义。何不听从师教,着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
佛心:“夜暗,路也不知該往哪走時,阿彌陀如來牽著我的手,本願力好大喲!”
蒙光:極樂無為涅槃界
得至蓮華藏世界,即證真如法性身。(正信偈)
——上面引用的經文,說的不就是這個嗎?
真實的阿彌陀如來是報佛,極樂界是報土,「本典·真佛土卷」說的,「無量光明土」。
陳慶:
“四依法”具体包括: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不论经典还是论典,只能依靠意义,而不能依靠语言;第三、依智不依识。只有佛所证悟的智慧,才是可以依靠、相信、依止的。除了佛的境界以外,凡夫与登地菩萨的“识”——八识、六识等都不可靠,都不能相信。因为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它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全都是错误的;第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摘录
蒙光:@地狱必定 師兄這兩天的提問,都很理論化、學術化。
喜歡佛學不是壞事,但修學佛法與做學問的關系是什麽,目的又爲了什麽,我們可能還需要重新檢視,找到自己的重心和目標。找到目標後,討論問題就能夠對准焦點,不致散漫無歸。
至少,我們可以思攷一下幾層關系:
一,聖教與自宗教義的關係;
所謂自宗,對我們來說,就是淨土教的教義。
如果自宗的教義,我們還沒有真正熟悉,也就是說三經一論,三國七祖的教典,都沒有很好的頂戴,就去談論全體佛教聖教經典,尤其是涉及那些大經大論,可說是既無基礎,又無方向。
各宗祖師要開宗之前都要先通覽大藏經而作判教。
在教宗,會選定根本經典而開宗。
禪宗不立文字,其實祖師也有幾部勘驗悟境的經典。
爲什麽他們會選這幾部經論爲本宗的根本經典?這就是祖師的擇法眼。祖師們選定經典開宗後,我們是以祖師奠定的高度爲起點,還是要另起爐竈,或者就是憑興趣和機會,自己隨意隨性地,像迷路的人那樣,每個路口都看看?
認真的學者應該是有答案的。
二,理論(解)和實踐(行)的關系。
瑞劔老師一再說,佛法不能自學。爲什麽?其實世間法,不論是一門學問還是一門手藝,真要有些規模,都要有幾代人的傳承才行。靠一個人白手起家折騰出來的東西,價值不會太高。
尤其是佛法,佛教最難的還不是經典多、教相難,而是佛教雖然經典最多,可是所有這些佛法經典還都不止是理論,而是實踐學。
所有的佛學理論,都與實際體證相關,沒有明確的正法傳承,沒有學德信兼備的善知識,靠自己對著經本琢磨,驢年得悟!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三,了生死(了義)和做學問(不了義)的關係。
學佛何爲?在凡夫位說了義,就是了生死。死的問題不解決,學一肚子名相說辭,也都是我見我慢。
學佛,不是爲了說一些困難生僻的問題,也不是爲了在某些群體中得到認同和讚美。
是因爲通過聽聞學習,發現佛說決定真實,無常迅速、因果嚴肅的事實每天每天逼來,此時,我能依靠的佛法是什麽?如果這一大事連點消息還沒有,就像要死的病人,是否有心情去談論與己無關、與生死無干的名相概念的問題呢?
我不排斥學問理論,事實上瑞劔老師、老師都是飽學之士,不但精通佛書,通覽大藏,對外典也是信手拈來。但仔細看瑞劔老師和老師的開示,他們談佛教的通途教理,甚至引用外道的人物典故恬,都是以相承的師教爲基礎和出發點,以本願力貫穿之,是有抉擇、有方向的,所以頂戴瑞劔老師與老師的開示,不論講到如何的天馬行空,最後都回到本願力的停靠場,回到如來救度凡夫的事實,決不會流於文字概念的遊戲,流於清談。
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有不當之處,同朋多賜教!
见到众生心中的真善美的人性和佛性,且能唤醒众生自觉此真善美时,不但能激发其对生的喜悦,并且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慰藉,而也自然而然深切地觉得,在看来层出不穷的阴暗面的人生社会中透露的真理之光。那么就能与众生愉悦地生存下去,并且也心甘情愿地如佛菩萨一样发“不厌生死苦,则具普贤道”的大愿力。那么你也明白日本亲鸾圣人亦说:“冰多水丰,障繁德众”“‘泥’多伟大,泥育莲花呀!”
蒙光:這麼艱深的論題,中觀哲學是佛教中與唯識並列,最難啃的骨頭。
老前輩在縷述其義理後,導歸大乘菩薩道的精神,我非常意外地看到他引用了親鸞聖人的“佛凡一體”“煩惱菩提體無二”的“不二論”,真是令人感動!這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學問!
恰好也可以作爲我上面所說的解行關系的補充。
這裏所說有生命的學問,就是基於實踐、基於體證的學問,而不是文字概念的遊戲。
參攷:
留言列表(1条)
[…] 有生命的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