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

整理 蒙光 2023-02-25

歸去來

归去来:

师父,今天是元宵佳节,弟子祝愿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同时也向师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真实教法难遇,而弟子多年来错误用心,在本门尚是初学,深怕错解走偏,望师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予以批评指正。

弟子**,3*岁,山东**人,现在**工作,福德善根薄少,初学佛未遇真实教法,而是接触到hong某寺传播的内容,至今差不多有十年。看到其他有的师兄因多年来学其传播的内容,观念根深蒂固,遇到了真实教法,内心不能回转,真是痛心、可怜。万幸的是,当时弟子身边一位师兄告知其观点很多是来自于净土真宗,比如平生业成等,有缘要学习《教行信证》,所以弟子一直以来是以审视的角度看待这个团体和其传播的内容,并未盲从。因其只是部分观点来自真宗,而整个框架体系并不是完全按照真宗,所以有太多解释不通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弟子虽学习了近十年,但疑惑重重:口称就能往生?往生报土还是化土?下品下生口称往生,为何莲花不开?下品上生为何未念一声,却往生了?为何不提信心?种种疑惑得不到解答,仿佛经络淤堵一样。因内心尚存对死亡的恐惧,并且反观自己的内心和日常作为,贪嗔痴慢疑样样具足,财色名食睡全部都贪,懒惰懈怠傲慢自以为是,完全不是一个佛弟子的样子,更要命的事,确切的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安心,只是自我鼓励、自我安慰而已,一直停留在浅浅的表面,跟阿弥陀佛很疏远,不知弥陀诸佛祖师善知识恩德,无惭无愧无感恩,虚假安心,在业障烦恼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却又尚未遇真实教法、清净传承及善知识,身心十分煎熬,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这种痛苦。

为真实安心,于是去年开始拜读《教行信证》并找寻有清净传承善知识,深知如此高深的教法,若没有清净传承,则太容易加入自己的理解而误入歧途,机缘巧合之下,一个月前弟子微信搜索《安心决定钞》,幸运的遇到了我们的公众号,一拜读师父的讲法内容,便觉得不一样,与自己相应,因当时尚未深入,说不出具体原因,好像种种疑惑在消解,冥冥中觉得这里有我苦苦求索的清净传承。于是弟子12月以来围绕公众号文章、网站上瑞默老师讲法视频、正信偈讲话、正信偈讲赞、正信偈真髓、御文章来听闻,每天早晚课开始读诵正信偈和赞佛偈(这时发现在书柜放了多念的真宗课诵本正是法雷辙版本,仿佛冥冥中有法的牵引),不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十年以来想不通的地方一下子清晰了,仿佛淤堵的经络打通一样,真谛俗谛圆融,信心正因、口称报恩皆有经论依据、毫不含糊,圣道净土、净土宗真宗、正行杂行、报土化土的关系阐述透彻,不禁感叹真是稀有难遇真实教法,而我今竟得遇,可以说十年来的疑惑顿除!在真实面前,借着善知识的慧眼,一切的虚假、杂糅无处遁形!现在再看以前学习的内容,已经完全看不下去了,因为清净的法水味道不一样的,喝过了清净的法水,再喝其他的,不可能喝的下去,除非清净法水一开始就没咽下肚里。

反思自己,一直以来都抱揣着“我是佛弟子”“我吃素受戒”“我念佛拜佛读经”“我懂了”“我念佛了决定往生”,真是典型的虚假邪伪、傲慢自负、自以为是,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口号上,并未真是领受阿弥陀佛的恩德,一直被狡猾的“我”骗,这都是因为未遇清净传承、真善知识。听闻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不值一提、陋劣不堪的,阿弥陀佛不舍弃这样的我,只有惭愧感恩,声声念佛都是报佛救度的恩德。也深切体会跟随善知识学法的重要性,不然一步错步步错,同时万万不能浅学之后就得少为足,就不知天高地厚的以为自己可以超过老师。虽然还是初步浅浅的学习,但弟子内心已是深深的仰靠,毕此余生听闻,不能有“我知道了、我学过了”的傲慢想法,唯有低着头惭愧感恩,紧跟师父您的步伐,领受弥陀和祖师老师们的恩德,得报土往生,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愚钝,写文章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耗费师父心神,还望师父海涵。望多多批评教导,弟子是一粒新下地的种子,深切希望能成为师父耕种法田中收获的一颗果实,方不负师恩

弟子已发心彻底依止师父,学习传承法雷辙,故祈请师父赐弟子一法名,感恩

祝师父安康,南无阿弥陀佛

歸去來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

拜讀到同朋的心得領受,很感動。從內心湧出的文字,無需裝飾,本身具有超越文字就能與心相應的力量。雖然每個人學法的因緣、走過的路都不相同,但信仰的心路卻有其內在的一致,即善導大師爲我們提示的二河白道。掙紮出離的決心,滯留此岸的困惑,群賊惡獸的勸回,……直到步上白道的愧喜,如此種種,是每一個求道者都必定共有的經驗。

您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與法相應,是可貴的宿善。過去曾經聽聞此法,現在重聞,就能與法相應地起內省和好樂之心。承您不棄,想讓我代取一學法的名號。您的網名“歸去來”,有很好的寓義。我們嚮往歸去淨土的覺悟,是被如來喚我歸來的聲音喚醒,所以可名“德歸”,是佛德令我有歸依,能信靠。“諸佛皆德施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是阿彌陀佛功德的全體,以名號的方便法身示現,見“南無阿彌陀佛”即知我往生早已成就,是我被救助的證明,亦是自身是如來子的身份證明。此證明,常以音聲響流於法界,可信、可靠,可歸,是爲“德歸”。

同祝佳節吉慶。爲佛德莊嚴、身心有歸者,自爾爲佳節。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釋蒙光 合掌

歸去來

蒙光: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住持,臨終時躺臥在床上,口中喃喃自語,發出微弱的聲音。家屬靠近聽,只聽到是「喀啦、喀啦……」的聲音。旁人心裏在暗笑,堂堂住持,臨終時怎麼佛都念不出來,只會「喀啦喀啦……」。這時他一位好友登門探視,這也是位學德兼備的名師,他一聽到這「喀啦、喀啦……」聲,脫口讚嘆道:「果然不愧是某某住持啊!臨終時還在苦口婆心,聲聲都是:歸去來,歸去來!」原來住持口中的「喀啦、喀啦……」,是聲聲:「歸去來,歸去來!」(按:「歸去來」三字,日文平假名寫作:ききょらい,發音稍快又略含糊些,聽來即同「喀啦」聲。)這是善導大師的法語,原話是:「歸去來,魔鄉不可停。從佛歸本家,還本國。」因爲臨終沒有氣力,所以這位住持簡捷地、反反複複地說:「歸去來,歸去來……」

聞君:原来如此,刷新了对「喀啦、喀啦……」声音的理解。谢谢老师

歸去來

德歸:师父吉祥,「思父母心是父母心」不太懂,是否指儿女“思念父母的心”本身是父母心,由父母心所催动才思念父母,凡夫念佛的心本身是佛心,由佛心催动,凡夫口中才念出佛。不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蒙光:是的,是父母心令我們思念父母。孩子會念父母,是被父母心打動(感應道交)的緣故。念佛人的信心來自佛,信心即是佛心。若非佛心(因),不得佛果。

歸去來

蒙光:第十七願是「真實行之願」,第十八願是「真實信之願」。「行」和「信」不離不二。「不離不二」是指「南無阿彌陀佛」(行)是「往生的真因」,其真因的南無阿彌陀佛(行),依第十七願的「願力」顯現於衆生的心,依第十八願的「願力」落在、印現、徹到衆生的心中,使聞信而成往生正因的「信心」。其「信心」又依第十七願的「名聲聞十方」的「願力」,又依「必具名號」的法則,現於衆生的口,而成稱名念佛的「行」。因此,由願力的南無阿彌陀佛的波流(活動),為「行」(名號)→「信」→「行」(念佛)地為我們活動著。

「行卷」的行(名號)來到「信卷」成了信(信心)。行和信是不二不離的。故有時説南無阿彌陀佛(行)之中攝信,有時説信之中攝行(名號)。

講「念佛往生」也好,講「稱名正定業」也好,没有信心的念佛,或没有信心的稱名,既不是為往生的「業因」,也不是「正定業」。「稱念必得救」之法門的真意,是「信心正因」的意思。

以上爲拜讀瑞劔老師法語的摘錄。

德信:如来的大悲,不可思议地映现于我心中,在我口头跃动,之名信心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只有如来化现的圣人、祖师,才能为我留下如此尊贵的法语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德歸:“依第十七願的「願力」顯現於衆生的心,依第十八願的「願力」落在、印現、徹到衆生的心中。”

@蒙光 请问师父,“显现”与“落在、印现、徹到”有什么区别?读起来意思有些接近。

蒙光:首先要明白,四十八願,每一願有一願事。十七願之內容爲“名號”,十八願之內容爲“信心”。在十七願,成就名號,名號依諸佛稱揚之力(十七願)、名聲普聞十方之誓(三誓偈),向一切衆生顯現。此時是佛方成就的“行”,是法。在十八願,衆生因聞其名號得成就信心(十八願願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名號成爲信心,是衆生之“信”,是機。十七十八両願,一願言行,一願在信,行信的內涵一致(即“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在佛方是佛德的運作顯現,在機方爲徹到的領受和落實。此謂行信不離,機法一體。

這樣講,可以明白嗎?

本典中“行卷”即十七願之行,“信卷”言十八願之信。瑞劔老師此處所說,就是本典行信二卷的精神所在。

十七願是法施(法德回施),是顯現;十八願是機受(機方的領受),是法德印現於衆生心。至十八願成就衆生信心,佛自利利他之二利功德、救度衆生之本願方得圓滿,所以十八願是王本願。

德歸:经师父解释,就清晰了以前太忽视第十七愿了,没有第十七愿诸佛出世宣扬赞叹,众生听闻不到名号。

蒙光:淨土宗與淨土真宗的不同處是:淨土宗是只看到「名聲」(「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以為要念佛才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故強調念佛。

淨土真宗則從阿彌陀佛的「佛心」開始。

十八願的重點在信心(至心信樂欲生三心即一的信心),信心即“佛心”。

法雷轍的真髓

德歸:阿弥陀经中诸佛出广长舌相证诚是否也是第十七愿的力量所催动呢?

蒙光:是的。《阿彌陀經》的題名,即標示其重點在名號。小經玄奘大師譯本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中十方諸佛為我們示現稱讚之相,這也是大經十七願成就之相。鳩摩羅什大師譯本直接以佛名號名此經,此意即所謂“稱名即稱德”。故淨土教的稱名,是稱揚讚歎佛德,令名聲普聞,所以在凡夫,自信教人信地傳化,與念念常懺悔、常報恩稱名,亦是與諸佛相同的如實念佛,計稱念者的遍數功德的念佛,不是如實念佛。

德歸:南无阿弥陀佛

歸去來

德歸:“凡夫的计度”是指“自我”的计度还是指凡夫所有的思考、理解?若是顺着佛、祖师、善知识的教言说法如理的思维,是不是就不属于“凡夫的计度”的范畴?有时听到说不能有“凡夫的计度”,马上心里就会有“凡夫一想就是错”的观念,那是不是干脆什么都不要想了,这种观念弟子觉得是很偏颇的,却又有些模糊不清,仿佛要在自己身上找个着力点,又担心错,在归命、信顺外,是不是还有凡夫可作为的地方,比如努力听闻的心、树立的志向等,但想到凡夫都是零分的存在,仿佛凡夫的作为又都被打破了,是否是这样:凡夫正面的随顺佛教的作为背后全是佛力的运作而凡夫不知,只知造恶的凡夫是不会自己发心有正面的作为的。请师父开示,南无阿弥陀佛

蒙光:凡夫的計度即是凡夫以我執爲中心的思慮計量。如果是隨順佛語佛教、如理如法的正思惟,則是爲如來所計度。這不是自己想做到就能做到的,而是聽聞佛法,自然我們的眼光、心量和思維會被佛法牽引調整,而見所未見,思所難思。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小我這個事情發生的現場,更要看到後面無限大的動力來源。

我們說他力念佛,表現在外,不也仍是凡夫在念嗎?但念的當下,沒有計我的執著。不是我在念的念佛,忘我,南無阿彌陀佛。不依我計而自然知道、明了的,是如來的計度。在此之前,盡管去計度,不用擔心自力、他力的問題,因爲連這些計度都已在如來的手掌中。

歸去來

德歸:师父吉祥,弟子祈请师父教授法雷辙学习的次第与方法。

由于需拜读、学习的净土经典、本典、圣人及老师的有关著作、公众号的内容、讲法视频、音频等,内容众多,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有些没有头绪,学过的内容也仅仅是读过、看过、听过,没有细细反刍,没有消化吸收,有些贪心,贪多贪快,想快些学习吸收,但又力不从心,因为待学习的内容太多,有些茫然,回忆学了什么?却感觉一片空白,弟子真是太愚钝了。

请问师父,该如何安排学习的主次先后呢?明确了次序后,方法是如何呢?佛经、本典及其他著作、视频等,学习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因弟子是理科生,未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也未掌握好的学习的方法,虽然近几年读书稍微多了一些,感觉稍微会看书了,但也全是自己的瞎琢磨,不得方法要领,所以在面临种类繁多、分量巨大的法宝时,不知如何有序高效的展开学习,恳请师父慈悲教授,南无阿弥陀佛

德歸:弟子这段时间是按照下面的思路学习的:

1.每天早晚课读诵《课诵本》,以正信念佛偈为主。

2.每天拜读群内师父分享内容、公号内容,文章中涉及到的链接内容,一并拜读。

3.正信偈讲话、讲赞、真髓,大系(教卷),御文章,安心决定钞等一系列资料,手头掌握的先通读一遍,然后一本本细读。

4.网站上瑞默老师讲法视频、师父的正信偈讲赞音频,反复听闻。

蒙光:

一,讀誦要堅持。

二,拜讀公號文章開示,關注群內交流,及時獲得更新,互動。

三,聽聞聖教不在多,在精。法味是一,一通則百通。先專於一部,其他爲輔。否則頭緒多了,就易亂。可以先專注在正在進行的《正信偈講讚》或已經講完的《大系·教卷要論》上,這兩部都是有系統的著作和講釋,易於理清綱要。目前發布的老師講法視頻,前後內容不衔接,不是系統講解,初學者無人指導,自己聽不容易得益,所以同樣作爲輔助。

德歸:感恩师父,弟子按您的教导修正学习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02-20 10:39
Next 2023-02-27 16:49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