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蒙光 2023-02-25
一
蒙光:
很多畅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支持人性本恶这个元命题。《幸存者》全球热播,《蝇王》卖了数千万册,作者戈尔丁(Golding)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些作品,说到底,是小说,是虚构作品。现实与此相似吗?布雷格曼找出了6个汤加男孩被困阿塔岛一年有余的真实故事,那里发生的事情跟蝇王的故事几乎完全相反。
难道我们的基因里已经深深植下了自私的种子?《自私的基因》畅销全球,但在生物学界饱受质疑,实则,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本人在这本书的后续版本中也放弃了人类天性自私的主张。针对道金斯,布雷格曼介绍了科学家别利亚(Belyaer)和柳德米拉(Lyndmila)在西伯利亚一家养狐场所做的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实验,这场实验的结论,用布雷格曼的话来总结,是“最友好者生存”。人类在动物界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有人会脸红,只有人有眼白——眼白透露了视线或关注点的方向,这些都是交流的产物。
人类当然有他残酷的一面,单说最近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人残害中国人、纳粹残害犹太人,但那种认为人类变得越来越残酷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布雷格曼引用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2)及其他资料说明,人类并不天生好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的好战之心逐渐受到了抑制。
好吧,道金斯的理论也许有点儿迂阔,但也有很多心理学实验得出了人性本恶的结论。坊间博识之人,多半都听说过津巴多的监狱实验,一些大学生受试者分成两组,9个充任狱警,9个充任囚犯,他们本来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可在短短几天的实验进程中,“狱警”们转变成一批凶神恶煞,“囚犯”们变得极度焦虑、惊恐。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同样出名。实验项目招募了一些人来充当“老师”,另有一些实验团队成员充当“学生”被绑在隔壁房间的椅子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回答错了,老师被要求按下电击开关。电击设备的电压不断提高,直至会让学生尖叫甚至昏迷。学生的这些表现是团队成员装出来的,但受试者并不知情,他们虽然对“学生”表示同情,但大多数仍然会服从命令,一直电击这些极度痛苦的学生。米尔格拉姆由此得出结论:人类会盲目服从去做那些可怕的事情。这些实验非常有名,被广为传播,被写进教科书,然而,布雷格曼徵引各种材料表明,这类实验都是被导演的,有些甚至可说是骗局。
——人类的善意
作者:[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译者:贾拥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湛庐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推荐序一
绝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都是相当正派的吗
陈嘉映
则盈:师兄早上好!感恩分享!之前看了一部分《自私的基因》,有点看不下去,就没看完,这是打着科学的旗号继续宣扬“人性本恶”[Awkward]
蒙光:放心吧,我們無始以來的惡性無邊,但內心終有嚮往光明、願與衆生共成道的佛種。
蒙光:
人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是《人类的善意》反复提醒我们的。如何简单地验证这一点呢?我突然想到一个例子,讲出来也许会挨骂,但还是愿意说出来:在当代,诈骗的案例并没有减少,而且受骗与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这世上有谁没有被欺骗过?人为什么会被拙劣的骗局欺骗?骗局有千万种,多数人被骗不是因为傻,而是因为心地善良。如果你很少被骗,未必说明你真牛,很可能验证了你没有那么善良。
指出这一点,并不是希望更多人受骗或者认定他们受骗活该,而是提醒大家善待人性中善良的部分。还能怎样呢?“接受你偶尔会被欺骗这个事实。这只是用来换取对他人的信任的一个小小的代价。”
——推荐序二
自然主义人性研究展示了惊人事实但道路漫长
刘华杰
则盈:確實,接觸佛法之前,自己就是个惡棍,佛的光明也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
蒙光:在大乘佛教,明確地教導:佛性是光明和永恒的,即無量壽和無量光,人性是因迷失佛性而産生的小我、自我的偏執。因此,人生和整個宇宙的演化,都是佛性向人性呼喚和救助、人性向佛性追求和回歸的歷史。這顯現於現象界,即有善的自覺和動力,及對善的實現的喜悅和滿足。此善的自覺與動力的迷失,即顯現爲惡、爲墮落後內心的痛苦和不安。
则盈:感恩師兄!此善的自覺与動力的迷失即顯現為惡,…這与奥古斯丁所説的惡是善的缺失是不是一樣的意思?
會不會落入西方二元論?
蒙光:根本在神佛位格不同。
奧古斯丁的話是不錯的,但在基督教的領域,善是歸結於神義。而佛教的善,是佛性。
神是人格,與人相對,始終不離二元的對立性。
佛是法身,而能示現人格,所以在佛法可示現相對(二元)的方便,而歸於不二的真實。
则盈: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下面这个有点深奥,我还需要细细琢磨。
佛是法身,而能示現人格,所以在佛法可示現相對(二元)的方便,而歸於不二的真實。
蒙光:
个物虽然[相对],相对的当下,却示现着[绝对界]的风光。[相对]即[绝对],[绝对]的当下是[相对](唯神非绝对)。——《教行信证大系·教卷要論》
佛與衆生同共一法身,此法身即絕對界。
覺悟者依法身而起用,衆生依法身而迷墮。
於是佛自悟界向迷界而起救度的作用,這就是大悲的緣起。
因佛覺證到自他一如(不二)的境界,自身安住於法性而有不得不救衆生的自然。
衆生依法身而迷,所以常被法性的聲音所呼喚、吸引,直至被救。說被救,即是回歸法性之自然,超越相對的迷界入絕對界,與佛不二一體,無量光壽。
则盈: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師兄
蒙光:
如果有人说神与我在根基上有本质的不同,而神只是超过人类的伟大力量的话,我们就丝毫不能从它那里发现宗教的动机。也许有人因为害怕神而服从它的命令,也许有人为求福而媚神。这些行为都不过是从利己心产生的。本质不同的事物的相互关系,除了利己心之外是不能成立的。史密斯也曾说过,宗教并不是因为害怕不可知的力量而发生的,而是由于敬爱与自己有血统关系的神而发生的;并且宗教不是个人对于超自然力的随心所欲的关系,而是每一个社会的成员同维持那个社会的安宁秩序的力量之间的共同关系。在一切宗教的根本上必须有神人性质相同的关系,即必须有父子的关系。但是单纯地把神和人的利害等同起来,说神能援助我们和保护我们,那还不是真正的宗教。神是宇宙的根本,同时又必须是我们人类的根本,我们皈依于神就是皈依于我们的根本。并且神是万物的目的,即必须又是人的目的,人从各种神那里发现自己真正的目的。如同手足是人的东西那样,人就是神的东西。所以我们皈依于神,虽然从一方面看来似乎是丧失了自己,但从另一方面看来却是得到自己。耶稣说,凡是要拯救自己的生命的人,一定会丧失生命;凡是为我和福音丧失生命的人,生命一定能够得救。这是宗教的最纯真的东西。真正的宗教中的神人关系必须是这样的。我们祈祷神并感谢神,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是祈祷自己能够皈依到作为自己本来家乡的神去,同时又对自己的皈依于神表示感谢。并且所谓神爱人也不是要赐给人今世的幸福,而是使人皈依自己。神是生命的源泉,我只是因神而生。正是相信这个道理,宗教才充满生命和产生真正的虔诚的信念。
——宗教的本质
西田几多郎 文
何倩译
——西田幾多郎先生在此處所説的“神”,可直接以大乘佛教的“佛”替代。一神教的神和人是絕對分離而自成其神性,因此永不能擺脱神人相對、神魔相對的二元性。唯有法身的“佛”,持不二(一如)之性,而必與衆生、與萬物為一。此謂“心佛衆生,三無差别”。
则盈:非常精彩👍👍感恩感恩[合十]
蒙光(面壁中):
淨土真宗的精髓
在絕對的世界裡,整個世界是完全和諧的整體,是「一」。佛教稱這樣最高的真理為「真如(Tathata)」,意為「真如」或「如是」。真如(Tathata)即實相,不生不滅,是一切事物的真實本體。
「阿彌陀」代表無量光、無量壽,是真如顯現的最基本的兩個特點。在自力修行的道上,人走向佛性;而在他力道上,佛陀走向人。阿彌陀向人走來,進入人的心靈、人的身體,貫徹到整個身心,並將其轉化為一個新的生命。
38 在真實的自力佛教裏,行者靠自身的力量,通過禪定(三昧)想在此生明心見性。
39 在真實的他力佛教(淨土真宗)裏,行者依憑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智慧與慈悲)在阿彌陀佛的淨土開悟。
蒙光:同一篇文字,十幾年前初讀,此後時有重溫。此回校閱發布時再讀,感受全然不同,似乎第一次讀懂了瑞劔老師在説什麽。
此前的討論,可以瑞劔老師這兩篇文字作結。師姐可還有疑問麽?
则盈:師兄早安!感恩師兄御開示[合十][合十]我拜讀一下。這幾天在咀嚼相對和絕對。
蒙光:
在东西文化哲学中,首先提出人性平等的是释迦牟尼佛。但注意啊,佛所提出来的不是政治性,而是形而上本性的平等;形而下,一切作用起后就不平等了,三乘五性有所不同了。众生在世间的不平等,唯有从形而上本性的平等去悟,才能彻底调和。
——书名:宗镜录略讲(卷一)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则盈: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師兄!形而上的絕對才能講平等,而二元對立觀是無法平等的,根基就歪了。再打擾請教一下師兄,那蘇格拉底那麼早就提出公義,公正,不是平等觀嗎?
蒙光:那是形式上的平等觀,並非法性上的平等。而形式上恰恰是不可能平等的,因爲不存在完全相同之物。
二
则盈:师兄早上好!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您了!今天是情人节,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就是关于“爱”。近几年一直有种声音,就是“爱自己才能爱他人”,我在日常生活中也确实见证了那些懂得爱自己的人更会爱他人,这个与佛法(尤其是真宗)所强调的“无我”是否矛盾?
蒙光:“愛”字從“心”,首先愛的是自己與他人都共同的“道”,發之於他人,就叫“君子愛人以德”。
現在說的“愛”,如果是以物質的受用和欲望的占有爲先,那自己已經迷失了,又如何談“愛人”呢?
徐鍇《繫傳通論》説:“心㤅之,欲惠之”,即心領對方之惠(知),而欲報施(行)之意。合此知行二意,“愛”義始得圓備。
當知,愛是從領受到恩惠的滿足心中流出的報答,不是為填補匱乏的索取和掌控。
翠竹:爱是满足的自觉和表现,无关匮乏,不是索取和掌控。爱是向满足之对象者感恩!
蒙光:真棒,閱讀理解滿分
翠竹:这个夸,我收了(笑脸)
翠竹:从年少到中年,不同的阶段皆想过问过,什么是“爱”?始终是”惑”。
蒙光:“惑”是“心”上有“或然”的可能,不知所從。
“愛”是“心”已得“滿足”(旡)的流露(夂)。所以,“愛”不是以自己,而是以對方爲主的感情,“愛”即以對方的存在爲自己的恩惠,而思欲回報的心。
蒙光:這樣說或許更明白些。
翠竹:谢谢老师答“惑”
则盈:感恩师兄!爱是恩惠的往来
蒙光:
你说“人类生活中值得留恋的一些纯洁美好的东西存在过”,那你还是没有醒透。实际上人类生活中,除了贪瞋痴,哪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所谓纯洁必定是无我、烦恼间杂;所谓美好必定是净善所得之后果。世间哪里有过?都是自己被情网所迷惑了,幻想出来的“纯洁美好”,实际是一时“臭味相投,满足私欲”而已。一旦矛盾爆发,拳足交加。你已尝够了!
你说你渴望一个温暖的家。但事实上“端碗水”的背面,隐藏着拳脚交加的打骂。世间是辩证的,吉祥天(吉神)与黑耳女(凶神)是同时不离的。在世间上去找快乐、找幸福,结果是适得其反。烦恼与恶业的果报只能是苦——苦苦、坏苦、行苦!
——智敏上师《智敏上师书信集》
则盈:师兄早上好!真的是这样的,世间一时的风和日丽隐藏着拳脚交加,一旦一个恶念过来、一个情绪过来,转瞬间暴风骤雨。没有绝对的美好
蒙光:若世間有清淨安樂,佛就無須建立淨土了。
则盈:南无弥陀佛!通过跟师兄的交流,愈来愈有念佛的信心,感恩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