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台路上之(三)非常之言

原创 瑞默老師 整理 蒙光

靈台路上之(三)非常之言

問:老師有沒有看過蓮池大師、印光大師的著作呢?

老師:蓮池大師也好、印光大師也好,他們都是聖者,我們沒有資格談論,他們都有很超人的地方。但是他們的淨土教是禪淨雙修,是帶著禪的,不是爲凡夫而開的。與親鸞聖人所開的純淨土的法門,純凡夫的教法不同。

問:印光大師的教法,很多地方看起來也很接近淨土真宗。

老師:或許你是這麽覺得,但是印光大師本身是從禪入門的。而親鸞聖人說自己連二乘的善也沒有辦法做到。你看親鸞聖人的「愚禿悲歎述懷」、《和讚》,那個風格和印光大師是完全不一樣的。親鸞聖人以外的高僧們,雖然也是提倡念佛法門,但他們本身都還有其殊勝的一面。只有親鸞聖人是徹徹底底地示現凡夫之相。你看《和讚》說:“淨土真宗雖皈依,真實之心實無有”;“小慈小悲亦無有,名利薰心好爲師”*,講得真是非常非常地刻骨銘心。其他講淨土法門的高僧們不會降到凡夫這麽徹底的地步。而且親鸞聖人最主要的地方是:我們的起心動念,阿彌陀佛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正是因爲知道得清清楚楚,才爲我們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來成就名號。這是親鸞聖人這個法門很殊勝的地方,同時也是困難的地方。

淨土真宗雖歸依

真實之心實無有

虛假不實我身是

清淨之心亦不存

(No.331·九四)

是非不知邪正昧

此是愚闇罪惡身

小慈小悲亦無有

名利薰心好爲師

(No.353·一一六)

問:這麽說來,我覺得淨土真宗的難,是對我們這些學者才難。

法師:對,因爲你們這些人眼高手低。

問:對於那些樸素的人,從來沒有聽過其他教法,可能反倒很容易相應。

法師:對。

問:有這麽一個個案,我覺得不好理解,想請老師開示。一位蓮友,之前從來不信佛,認爲這個世界上誰都不可靠,只有信自己。後來他得了癌症,現在晚期,快往生了。我們這些蓮友給他講本願,他聽了就很懺悔:“啊,我真是個罪惡深重的人!”自力念佛的人也來給他講,叫他要念四字名號,說:“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使勁念!”我們蓮友則讓他念六字名號,體會佛的功德,知道佛一定要救你。結果他居然做夢夢到了阿彌陀佛。夢中阿彌陀佛穿著紅色的衣服,帶著十方諸佛來看他。他問阿彌陀佛:“我到底是念六字名號,還是四字?”阿彌陀佛回答他說:“其實都一樣。重要的是,‘南無’是歸命,是要救你的意思。”他跟著阿彌陀佛走,阿彌陀佛對他說:“你的時間還沒有到,還有幾個星期。”然後他就醒過來了。他醒來後對蓮友說:“淨土的光明太好了!”他指著電燈說:“這個電燈的光明根本沒法比!”又對蓮友說:“你們都是佛,你們都會成佛!”還說:“這個世界太苦了!我去極樂世界我決不會貪玩,我還會回來度衆生!”這樣算不算往生真實報土?算不算真實信心呢?

老師:你的感覺如何呢?

問:我的感覺是:他看到了自己的罪業,也知道阿彌陀佛的慈悲。但對阿彌陀佛的慈悲似乎了解不深。

老師:雖然你感覺他並沒有對阿彌陀佛的慈悲體會很深,但是他有一樣是你所沒有的。

問:是什麽?

老師:他看到了阿彌陀佛的光明。他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所感動,那份感動是一般人所沒有的。他會感動,不是他的力量感動,是光明的力量讓他感動。被阿彌陀佛的功德感動的人,雖然是凡夫之身,其實已經不是凡夫了,是佛凡一體的凡夫。那樣的人是不退轉的。

問:那我就不能理解了。見到西方三聖來迎,尚且未必是真的西方三聖,何況只是見到光明,又怎麽知道那是佛光呢?!

老師:佛智有沒有進來,有領受到佛智看到的,與沒有領受佛智,與前面說的那種狐、魔障是不一樣的。這也牽涉到那個人的宿善。

問:那見到光明就可以確認他是見到佛光了嗎?

老師:懂得的人會懂。但是像你這樣的話,跟你說了你也不懂。在日本被稱爲妙好人的人,他們都是有體證的人。什麽樣的體證呢?他們自以爲已經獲得信心了,可是遇到境界又沒有了。然後又再努力努力努力,以爲自己又獲信了,然後遇到境界,又沒有了。這樣重複幾百次幾千次,最後才是真的。他們有這樣的體證。

問:那就是說有體證也未必是真的信心嗎?

法師:是不是真的,你自己會知道。因爲如果你不是真的話,你總是會覺得有點怪。

問:是不滿足感嗎?

法師:對,不是真正的滿足感。雖然你認爲自己都知道了。真正的滿足感是發自內心深處的。那只能個人如人飲水。

問:那豈不是像禪宗的開悟嗎?

老師:比禪宗更難。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禪宗的開悟用自力就可以到這個境界。但是淨土真宗是純他力。

問:那豈不是妙好人、真宗的證悟者比禪宗的更高明嗎?

老師:也可以這麽說。所以在日本,禪師沒有辦法講出來的話,妙好人可以說得出來。在日本有很多妙好人傳,那些禪師看了都要翹起大拇指讚歎的。

問:那我大膽問一句:老師見佛光的體驗是怎樣的?

老師:有一點可以講的是,佛的光明有進入我的心中。因爲我曾經有過寢食難安的痛苦,那種痛苦不是凡夫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問:那每個人的獲信都要經過對生死大苦惱的階段嗎?

老師:對,因爲佛道不是那麽容易的。你要知道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裏留下過這樣一段話,說十八願這樣的法門,凡夫很難相信,所以他說:“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爲什麽留下這樣的話呢?他是有感而發的。很多人以爲,只要自己讀書就可以了解淨土真宗了,其實不是那麽容易的,不是你看書就可以了解的。

問:是是是,我越來越體會到這一點。

老師:你這種心境持續下去,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那個才是真的。現在都還是在頭腦裏打轉。但是這個別人沒辦法幫忙,要靠自己去突破。

問:那我目前這樣老師不在身邊指點,自己去學習,一定要從大經大論入手嗎?

老師:在你還沒有真正明白自己之前,《大乘起信論》不是只有讀一遍兩遍,而是要讀一百遍、一千遍,你的心境會不一樣。因爲你現在還沒有完全看到自己的心是烏漆抹黑。

問:我看**老師的文章中說:如果我們努力念佛,也會逐漸轉入十八願,這樣會不會更好些?

老師:你如果覺得他這樣講可以一試的話,就去試試看。照著他講的去試試看,看你能不能做得到。你要好好去找好走的路走。

問:我對此是有疑惑。因爲我看到很多人很努力,我也曾經很使勁去做,但觀念上無法突破。

老師:對,法適合不適合自己,當自己碰到生死大關的時候就知道了:原來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你現在會有這樣的疑惑,是因爲你還沒有碰到生死關頭,還沒有真正遇到無常。真正碰到“死”字,心態會不一樣。雖然知道生命無常,可是你那種只是概念知道,沒有那種深刻的體證出來。

問:現在有一種厭世的感覺。也許無常到來時,未必覺得那麽痛苦。

法師(笑):所以老師說你這個就是沒有體證的佛法專家。

問:可是這種厭世的情緒,遇到死也許不會覺得那麽可怕呢?

法師:那是你現在的講法,真的碰到的話想法就不一樣了。

問:那法師我問您一個個人問題。我看《本願海濤音》,您自述在大病時聽到彌陀的救度,突然一瞬間有一種大安心。這種安心與後來遇到老師,在教理上完全通透的安心,有什麽不同?

法師:那是不一樣的。遇到老師,是解我的疑惑。因爲遇到老師之前,一般講淨土真宗的人,他們是把淨土真宗變成一個教派,很狹隘。他們講淨土真宗好,可是好在哪裏,說不出來。爲了強調真宗的好,他們就誹謗別的宗派,如禪宗等等。你也知道,不是教法不好,不是那個宗派不好,是我們這個機沒有辦法。法都很究竟,我們人不能究竟。第一個傳達這個訊息給我的就是老師。所以老師是破我的疑,一般人所講的真宗,讓我心中有疑惑,有不解的地方,老師是去我心中的疑惑。我在大病時候的那種感覺,那個不是我們人自己想出來的,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

問:您是在那個時候安心的呢?還是在這之後?

法師:那個當下。那個當下就知道,原來這個就是自己要找的法門。但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因爲你一安心並不就是百分之百。因爲你的體驗會加深。一開始你有體證之後,你的體證會更深刻。

問:那信心決定看來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准?

法師:信心決定不必去談這個,這個已經沒有什麽好講的。

問:安心也會不斷地提昇,可以這麽說嗎?

法師:日本話講……(法師講了一個日語詞),就是會不斷地深刻。

問:那麽剛開始對生死不再擔心的這種安心,實際上還是初級的嗎?

法師:喂,那不是初級,那個沒有什麽初級中級,那個是最重要的。同樣一句話,你知道生命無常,跟你碰到無常,這是不一樣的。在我大二之前,遇到**法師和我講這個法的時候,那時就知道生命無常了,但還沒有真正碰到無常,所以絕對無力、絕對孤獨、絕對黑暗的感覺沒有。那種感覺也不是你想感覺就可以感覺出來的。沒有碰到那個境界,那種感覺出不來。所以說平常和臨終,你的心境會不一樣。

問:這樣是不是有點像親鸞會講的那樣,一定要遇到非常絕望,地獄必定的心境,才能體會到極樂必定呢?

法師:他們那樣講有點偏激。因爲每個人宿善不同,不能強調每個人一定要碰到這個框框。每個人因緣不同。

問:那是不是大多數行者還是要有這樣的經歷和過程?

法師:老師說了,你要碰到“苦”字,苦不堪言的“苦”字。因爲每個人苦的程度不一樣,感受就不一樣。

問:苦到極致,那時才能真正體會到信心?救度?

法師:是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因爲你如果沒有苦到極處,你根本不把慈悲當慈悲。

問:是是是,我發現自己現在的問題就在這個地方,我還沒有遇到真正的苦。那要等到因緣成熟才行是嗎?

法師:要等時節因緣到來。但本身你還是要不斷聞法。

問:是,我一定會努力聞法,但還是要等到時節因緣遇到這個苦,才有可能契入信心的境界是嗎?

法師:對。

問:禪宗的安心和淨土真宗的安心,區別在什麽地方?

老師:禪宗的安心,是在禪定中進入忘我的境界,他們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安心、體證的。我們淨土真宗的安心,是以阿彌陀佛·本願·阿彌陀佛的功德爲基礎,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讓我們安心的。

問:那這種自力的安心可靠嗎?

老師:問你能不能啊?

問:不能。

老師:那你就不要問了。不能的話,你要怎麽辦呢?

問:唯有靠阿彌陀佛,靠他力這條路了。

老師:那你怎麽靠阿彌陀佛呢?

問:現階段只能通過努力聽聞。

老師:是誰在聽聞呢?

問:當然是“我”在聽聞。

老師:把這個“我”殺掉。要忘我。你現在的問題就是有“我”,有“我”在聞法,有“我”的看法,“我”的知見。

法師譯述:這是在日本的實人實事。在日本有一位學禪的修行者,他一心想要證悟,可是他發覺自己沒有辦法無我。他就在自己的頭上綁上座墊,跑到山頂上打坐。下面就是深坑,只要一打瞌睡,身子一動,就會掉下去。可是他發現,即使是這樣做,他還是沒有辦法(證入無我之境)。很多人是這樣拼命想要去安心。可是當他真正拼命去做的時候,發現那樣還是無法安心。也只有當他真正做到這樣以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自己安心以後才去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在,自己還有什麽好不安心的呢?

他那個時候,就是悟到了這一點。

並不是我的心安了阿彌陀佛才來救我的喔!是阿彌陀佛在,我還有什麽好不安心的呢?著眼點不同。可是,「你知道」和「變成你的東西」是有差距的,你要好好去體會老師現在說的這番話,這個非常重要。在廣島有一位老菩薩,女衆,她和平常同朋不同的地方是,她很認真地在聞法,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聞法,是這樣的一位老菩薩。但是她很苦惱的是,無論她怎樣認真地聽聞,心都不安。她找到瑞劔老師,瑞劔老師爲了她,給她寫過很多明信片爲她講法。她最後痛苦的地方在,老師講的她都知道,可是知道歸知道,沒有實感,沒有實質的感受:“你講的我都明白,但是就是心不安。”

就是這樣不斷重複、不斷精進,七十歲、八十歲、到她九十歲的時候,這種心境還是在持續。當她九十歲的時候,有一天到道場聞法。因爲年紀大了,她在道場的門口跌倒,血壓立刻降到零,這種情況非常危險,馬上被送到急救中心。從那以後她就都住在醫院,沒有出過院。當她碰到這種死的關卡時候,老師到醫院去看她,她對老師說:“請爲我高興,我已經找到我的阿彌陀佛了!”

在這以前,她把阿彌陀佛當成大家的,就是概念的阿彌陀佛,她沒有那種實質的感受。可是她一直很精進地聞法,持續聞法,時節到來,因緣成熟,碰到這種死的關頭的時候,那個力量就出來了。這只有如人飲水。在這個時候她才發現:原來,阿彌陀佛是“我的阿彌陀佛”!不是別人的阿彌陀佛。

她後來一直到往生,都是住在醫院裏,但是心境已經轉變。

所以當一個人找到他的阿彌陀佛的時候,其他已經不需要了,講什麽都是多餘。很多人念佛,都把阿彌陀佛看成高高在上,或者遠在西方,和自己是相對的關系。這個都是不行的。我們很多人念佛,無形中都把自己當成孤兒,當成迷路的孩子在找媽媽,你用這樣的心境來念佛,不論念多少佛,心都還是不安的。這是問題所在。禪宗真正悟道的人,他都不是一個人,他是與天地宇宙打成一片。

我們念佛的人也是啊,把自己念到是孤兒的話,學淨土法門的人,把自己念成孤零零的一個,那樣就不對了。

問:那我們現在即使還沒有入信,也可以用孩子想念母親的心去念佛吧?

老師:你說用如子憶母的心境去念佛,你現在這樣講,只是概念而已。如果你有如實去做的話,等你到一百歲的時候,你會碰到很多因緣,那就會有自己的體驗出來了。

問:雖然我們現在不能真正進入這樣的心境,但是以模仿的心境去念,是可以的吧?

老師:你要模仿的話,模仿“如子憶母”的心境念佛,那也是可以的。你可以,也更應該模仿蓮如上人、親鸞聖人那樣的念佛。不斷重複、不斷重複,當你真正這樣如實走去的話,自然而然會有體證出來。

靈台路上之(三)非常之言

釋蒙光按:

這三篇,是〇六年在廈門機場迎候老師,一路往清流靈臺山的路上,向老師提問的部分記錄。總標題名爲“靈臺路上”,義存雙關。

這是繼〇五年香港求法之後,第二次能這麽近距離地得到老師的耳提面命。一路上,我將積蓄已久的在修學聞思方面各種問題,毫無顧忌地向老師提出。老師除了涉及個人評價的地方,頗有古風地不直接批評說破之外,在法上的指示,都爲我前所未聞。當時其實很多話沒有聽懂,多年後,不斷地重讀這些文字,隨著持續地聞法深入之後,慢慢才開始體會到這些開示後的真正精神所在。

老師曾說,這個劉老師,從一見到老師開始就不停提問,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很好。徹底地問,才能真正學到法。

但其實,是老師恰到好處地點撥,和耐心地隨順引導,才有今日我得以契入深法的機緣。現在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還有歷歷在目之感。當時只是用肉眼看到老師的面目,現在才以心眼體會到了恩師的苦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022.10.06 補志

相關鏈接:

靈台路上

靈台路上之(二)報化二土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7-31 06:14
Next 2021-07-31 06:3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