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而來?

原创 瑞默老師 2007-11-08台中

爲何而來?

問:萬一騎車跌倒,不會念佛怎麼辦?

師:凡夫不會念佛是正常的。

因爲

「念佛衹是彌陀功德,更非凡夫有漏行,故不借機功得往生益,偏是自然不可思議也。」(存覺上人《六要鈔》)

這段話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義」。念佛不是凡夫的理論知見,不是我們凡夫能念佛,我們只是領受佛語,凡夫不要給念佛加上凡夫的知見。

今天講御文章第一帖第五通。這篇御文在講什麽?

吉崎是蓮如上人在世駐錫之處,上人看到大家都忘了「後生一大事」,來這裏參拜的心態只是徒慕虛名、湊熱鬧,而不是為生死問題,爲解決「後生一大事」而來。所以蓮如上人寫這篇御文,告誡真宗門徒,不是人多就好,有心才最重要。

爲何而來?

第五、吉崎参拜章

(第一帖·第五通)

打從今年(文明五年,西元一四七二年)開始,由加賀(今石川縣中南部)、能登(今石川縣北部)、越中(現在的富山縣)等二三國,聚集許多道俗男女眾等,來吉崎参拜。思及大家來吉崎参拜所持的心態,深感憂慮。

這樣說,是因為本流相承的旨趣,此生得遂極樂之往生者,獲得他力信心之故也。但是,於本流中,正確獲得此信心者無有一人,如此之輩,何敢望輕易地往生報土呢?所謂「一大事」即是指此也。

有幸跋涉五里、十里的長途,冒雪來此参詣,內心到底存著怎樣的觀念呢?這是我最關注的。不管以前的心態為何,現在我將詳述此後心中應當抱持的態度,請竪起耳朵注意聽聞。

內心確實執持他力信心,不論行住坐臥,口中稱名念佛以報謝佛恩。如此領解者,此度的往生一定。慶喜之餘,應往師匠坊主所住之處聞法,並作供養。這樣才是徹底領解本流教法的信心行者。

慚愧慚愧 敬具

文明五年二月八日

爲何而來?

大家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在冰天雪地中好不容易才來到這裡參拜,到底是為何而來?這很令上人掛慮。生命無常,今日不保明日,如沒有「念死念彿」的心,那又為何而來?

不管以前的心態為何,現在我將詳述此後心中應當抱持的態度,請竪起耳朵注意聽聞。內心確實執持他力信心,不論行住坐臥,口中稱名念佛以報謝佛恩。如此領解者,此度的往生一定。

來學佛、拜佛的人,如果忘記了生命無常,容易走錯路、迷失自己。坐在這裏的人,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生命無常」,但如果沒有「深念無常」,臨終時無法死得安祥。

死是很恐怖的。啊!啊!啊!——(老師演示所見臨終者淒厲慘叫的恐怖相)死的時候所有的業障現前,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哦!

爲何而來?

在日本,相傳人死之前喉嚨會響,所以聽到臨終者喉嚨響,就知道他必死無疑。在日本古文中有一首雙關詩。有人爲朋友的新造的庭院題詩,內容是讚美庭院景色很美,有亭台園林,松樹茂盛。這首詩從頭到尾都是平假名,沒有中文,中間稍一改變斷句,馬上變成另一個意思:「喉嚨響,會早死,鬼等你」。所以新屋主人一看到這首賀詩,火冒三丈。

同樣的文字,在他人看來或許是賀詩,看在臨終者的眼中,一定會讀成:「喉嚨響,會早死,鬼等你」,而起恐懼心。

人面對死亡時,心中會很恐懼,手抓虛空,恐怖大叫,喉嚨「喀啦!喀啦!」作響,然後斷氣。

不要小看死亡,人死是這樣子,那時候念什麼都來不及。人的生命很脆弱,但我們常忘記這個。因為生命那麽脆弱無常,所以平時就要做好準備。

爲何而來?

一個「平生業成」的人,就不怕鬼來抓。什麼恐懼最可怕呢?臨終時的恐懼最可怕。人不論平時如何耀武揚威,一旦刀子架上脖子時,態度就不一樣;面對死亡時,態度就和平時不一樣。

可以想想自己臨終時會怎麼樣呢?平時可以大言:「死沒什麼好怕!」當臨終看到「鬼駕火車來」的時候,那種恐懼不是語言可以表達的。

平時如果跟阿彌陀佛來電,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會現前,不再覺得恐懼,自然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低頭合掌)(此時講堂外救護車呼嘯聲掠過)

阿彌陀佛不是臨終才來迎,而是「今來迎」。是現在,每一天都來迎。聽到救護車響時,你就自然知道:「阿彌陀佛來接我了」。沒有阿彌陀佛的人聽到,則會很恐懼:「怎麼辦?!」「有阿彌陀佛」的人,自然會安心、安篤。佛力不可思議,我們要篤信佛力。

我們每天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化為六字名號,每天在我們的口中出入。在平時就要聞信本願的功德,聞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臨終時你就會有力量出來。

雖然來聽聞佛法了,心裏想的卻是:「我還沒到那地步,誰知道到時如何?」如果有這種心態,臨終會來不及。沒聞信本願者,臨終會很孤單很寂寞。

爲何而來?

阿彌陀佛本願的功德是「今攝取不捨」,你害怕什麼呢?不管人在何處,與阿彌陀佛都是出雙入對。有這樣的體驗,就是如實領受到「若不生者」誓願的人,會有「彌陀功德今攝取不捨」的感受出來。無論何時無常來,只要與阿彌陀佛一起,在彌陀攝取中,就不會孤獨,死就不恐怖。

心中沒有阿彌陀佛,沒有感受到彌陀攝取不捨的人,臨終會感到:

絕對孤獨

絕對無力

絕對絕望

絕對恐懼

絕對闇黑

平時聞信本願的人,臨終時,「若不生者」的本願會將這五種「絕對」消除,自然不會有恐懼。忘記或離開彌陀的攝取不捨,一定會有孤獨恐懼感。與阿彌陀佛一起,在攝取不捨中的人,佛力會清除五種「絕對」,給你大力量。

就好像小孩雖無力,然而有父母在身邊,小孩無力但父母有力,孩子自然會安心,不害怕。不單我們要依靠阿彌陀佛,連貓狗都要找主人。為什麽人會落入這五種「絕對」的心境?就因爲不知道自己在彌陀攝取不捨的慈光中,所以會孤獨無力。

爲何而來?

問:心中要確實執持他力的信心,凡夫心如畫水,如何做得到?

師:不是要凡夫確實執持,不是凡夫的心可以確實執持,是佛力!你有把自己交給阿彌陀佛嗎?你的一念信心真實的話,信心是不會丟掉的。人的心如走馬燈,隨時在變化,看這樣變這樣,看那樣變那樣,心受境界影響,不斷在改變。

你不要明知故問,心本來就是善變的。凡心之所以能不變,是因為「佛心入凡心」。唯有佛心入凡心,凡心才不會變。

我們人的心本來就是善變的。人的心是善變,但是陽光不論人心如何變,陽光一出現,大地都是亮的,光明的。太陽一出來,白天一定不會變成晚上;不論人心怎麼變,陽光是絕對不會變的。就因為人很脆弱,所以我們要依靠真正靠得住的,才不會有恐懼出來。因爲人都靠不住,所以遇到生死關頭,恐懼才會出來。

問:如剛才老師所說,心中能確實執持他力信心,也是佛心入凡心故嗎?

師:對!由佛力故所以才能夠確實得了。為什麼呢?因為佛力是確實的。

問:這是否就是佛心與凡心已融為一體?

師:對!對!

爲何而來?

問:於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是忙亂的,那麽佛力的作用何在?

師:起一念信心的人,日常生活中還有凡夫習氣,會散亂放逸,但是對後生一大事不會起一念的懷疑,而且篤信:無論生在何處,或走在路上,都在彌陀的攝取不捨中,他會有這種感受出來。但如果是忘記阿彌陀佛,心中沒有阿彌陀佛的人,心中就不會有此感受。

你的心現在在哪裡呢?想錢嗎?想女朋友嗎?心在阿彌陀佛那裏,就不會被世俗事牽著鼻子走,這是問題所在。

人之所以會站不穩,因為心不在阿彌陀佛處,往往若存若亡,有念佛時會認為往生沒有問題,忘記念佛時就開始疑心阿彌陀佛會來救我嗎?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都是在看自己的心。精進念佛時相信「阿彌陀佛會救我!」;忘記阿彌陀佛、忘記念佛時,就懷疑「阿彌陀佛會救我嗎?」都是在看自己的心。

看孩子就知道,心中有父母者,無論是在何處都會努力。孩子小時會想媽媽,長大後忘記媽媽,遇到挫折就會覺得寂寞。問題在於你心中有沒有父母,你心中有沒有阿彌陀佛。

(續下篇 求救的心不好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7-25 05:48
Next 2021-07-25 06:11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