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鈴木大拙 整理 蒙光
蒙光按:本文錄自《娑婆與極樂》一書,鈴木大拙著,江支地譯,法爾出版社1989年版。公號刊布時,對譯文有所修訂校改,並略加評釋。
《淨 土 真 宗 管 見》
日本 鈴木大拙
(一)無量光壽·誓願·信心
大乘佛教在中國與日本的所有發展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淨土真宗的教義。其所以值得注意的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 就地理上言,其發源地為日本。
第二、就歷史上言,真宗的教義是淨土教最後的展開,也就是發達的極致。
淨土思想起先發生於印度,開說的經典可視為是佛滅後三百年左右的時代所編纂的。名稱上帶有“淨土”的宗派,在中國白蓮社發韌於西紀四〇三年,慧遠(三三四~四一六)與其信徒集結而完成於第五世紀末葉。
由一佛所統制的佛國土(buddha-ksetra)觀念,是與佛教的創始同時產生的;但是,把宗派基礎完全置於往生佛國土,以期達到佛教生活的終極目的,這樣的宗派,是佛國思想在中國繁榮成為實際宗教之後,才以具體完整的形態出現的。至於這樣的思想更趨成熟,發展成為真宗教義,卻有待於十三世紀日本的宗教天才。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大乘佛教怎麼會發展成這樣精純的教義?因為這個以“信心為本”的教義,看來與一般所認定的原始佛教,也就是以般若智慧為基礎的自我信賴與自成正覺的教義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真宗往往被認為是完全非佛教的。然而真宗教徒卻自認為是佛教徒,是淨土教徒,並毫無疑問地相信自己的教義是佛陀所創說的。
然則,真宗教義到底又是怎樣的教義呢?
從它的本質來說,真宗是從無量光·無量壽佛陀——阿彌陀佛的本願(pūrva-pranidhāna)所產生出來的教義。阿彌陀佛基於對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建設了淨土,並發誓要把那些對他的意志力的表現——即誓願——抱有絕對信賴的人迎往他的安樂淨土。在這個淨土上,一切種類的差別都被消除,往生者都會被授與同等的證大涅槃的利益。
所以真宗教義可以說具有三個本質要素,即阿彌陀佛、誓願以及教徒的信。
阿彌陀佛並不只在他的淨土安閒地享受無量光明與無量壽命——這些都是他為了授與眾生而擁有的。一切眾生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光明與壽命,是由於他們對彌陀抱有絕對的信賴,而這個絕對的信,即是發起於一切眾生聞到彌陀名號(nāmadheya)之時。同時,一切眾生,都終必會聞到彌陀的名號。因為彌陀有誓,要讓他的名號聞於十方。
一定有人會問:彌陀本願力怎麼如此強盛,能使我們轉向彌陀,去求救濟、證大涅槃呢?對這個問題真宗的信徒會這樣回答:彌陀是無量的光明,所以人心的任何角落,必然都能照到。彌陀是無量壽命,所以我們生涯的任何時間,彌陀無不都在設法使我們解脫繫縛。彌陀的誓願是他的意志——無量光輝、無量壽命的意志——的反映。所以這個誓願必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成為把我們每一個人從繫縛中解脫的“原因”。
彌陀的誓願是他對一切眾生慈悲的表現。因為彌陀是慈悲的權化,而慈悲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每一道光,都把彌陀的名字傳至宇宙天涯,凡是有耳者,必會聞之。這些人就是真正能夠蒙受彌陀的慈悲,能夠直接被迎往安樂淨土的正所被機。因為聞就是接受,接受就是信,而信就是如來之所要求於信者的條件。
以上所說,就是形成真宗教義的要素。
淨土真宗管見:
(一)無量光壽 ·誓願 ·信心(本篇)
留言列表(5条)
[…] 鈴木大拙的《淨土眞宗管見》全文,敬請參閱。 […]
[…] 蒙光: @彌陀但宿濁水中 隨喜師兄的上師與真宗結緣。我正在整理的鈴木大拙《淨土真宗管見》一文,是從聖道行者的立場觀察真宗。我於文中附上多處補充說明,大致可以窺見真宗面目。如要全面了解,則應從三經一論、往生論註、觀經四帖疏、最後再到教行信證。但本典太難,欲知其真意,可看《大悲願船》及《大系》第一卷。 […]
[…] 因爲國內資料有限,這些來自港台的譯著畢竟也不能說一無是處,所以我手頭還是保留了這些書。但是如果有引用或發表,一般情況下,我都會做相當程度的修訂。如我發在公號上鈴木大拙的《淨土真宗管見》,是將“江支地”的譯文修改過至少數十處才發布出來的。原來還想這樣處理一下《念佛人列傳》,發現要改的地方實在太多,有些地方錯得太離譜,手頭沒有原文可以校對,就罷了。 […]
[…] 如我發在公號上鈴木大拙的《淨土真宗管見》,是將“江支地”所譯《娑婆與極樂》一書中的文章修改過至少數十處,又加了必要註解,才發布出來的。原來還想這樣處理一下《念佛人列傳》,發現要改的地方實在太多,有些地方錯得太離譜,手頭沒有原文可以校對,就罷了。 […]
[…]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0 0 Generate poster 《淨土真宗管見》之(一)無量光壽·誓願·信心 Previous 2021-07-24 10:54 《淨土真宗管見》之(三)人格•業•空(下)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