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蒙光 2021-05-30
覺雲:日本有5万个便利店,但寺院有7万多,其中一万多属于本愿寺的寺院。
覺雲:真的是走几步就是一个寺院
圆勇:阿弥陀佛!这是日本的寺院啊!都在城市里面啊!
蒙光:日本寺院大多是家庭式的。地方不大,但不論内外都可從細節見出其用心之恭敬謹慎。這些散布在街道人家中的家庭寺院,給我的印象,是既大方莊嚴,又小巧玲瓏。
京都單單本願寺派的寺院,有一萬多座。東本願寺的,也有一萬多座。真宗還有好幾派的本山都在京都。
想像一個古都,有兩萬多座以上,型態各異,却都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寺院。
本願寺早晨六點的早課,僧俗齊聚,一同唱讚念佛成為日常。
聖德太子說日域是“大乘相應之地”,豈虚言哉!
蒙光:
本山阿彌陀佛堂一根柱子,就有八百年的歷史。
什麽是傳統,走在本願寺的木地板上,就聽到自己的身體和傳統起共鳴的吱呀聲。
蒙光:
本願寺因阿彌陀佛堂重修,與御影堂兩堂早課合并。早課六點開始,七點結束。
早晨五點五十到御影堂大殿,外地來參拜的門徒已經把前面幾排坐滿了。從他們披挂的標志,我算了一下,起碼有八批來自不同地區的門徒參拜團。
做課先唱誦《讚佛偈》,然後是《正信偈》。之後有講師誦讀講解《御文章》。
蒙光:唱誦時,大殿的經聲佛號聲起伏有致,如海潮波湧,沉浸其中,身心被洗刷、衝擊、震撼!
很想錄影與同朋分享,但那當下唯被經聲佛唱席卷,其他想法行為都覺得不自然,就放棄了。
只在唱誦結束後,誦《御文章》的環節,才錄了一小段與同朋分享。
(時隔二年,手頭的音像資料查找不到,只好以其他寺院網絡上傳視頻替代)
本願寺的課誦,應該是人世間最接近淨土的聲音。眞正要體會梵音的功德,除了親身來一遭,沒有其他的塗徑。
蒙光:
上面覺雲同朋發的大殿外木地板的細節。木地板時間長了有開裂或局部損壞,工匠會以木塊製作成各種形狀如魚、鳥、楓葉、星星、大象、葫蘆等,填補修複。
蒙光:昨天大香師告訴我一個細節,也令我印象深刻:
阿彌陀佛堂的地基比御影堂高,佛堂本尊立像的腳部,遙遙與御影堂聖人像的眼部平齊,象徵著聖人仰望如來的心。
蒙光:親身經歷本願寺的宗風、道風,回頭再看國内的一些道聽塗説乃至無中生有的流言,真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受。
真宗早已是世界性的信仰,這次參加得度的同朋,來自北美、加拿大、英國世界各地,有日裔、也有地道的歐美出身。有人紋身、穿鼻環、打眉釘,一接觸、一開口,他們的認眞、虔誠,和地道的日文唱誦,讓我這亞裔出身的同朋自慚形穢。
蒙光:
蒙光:日本真的是人間佛教,信仰與生活丘無縫連接。對比一下國内,眞不知那種瞧不起日本佛教的自大從何而來!
金雲:
地铁京都站,也是京都最繁华的地段,贴着着本愿寺出版的书籍、影音的海报。
蒙光:下午檢查完身體,幾位一同參加得度的同朋,亞洲和歐美面孔,穿着本願寺僧侣的服裝走在街上,街道對面走過來一群下班的大爺大媽,遠遠就笑咪咪地高聲和我們打招呼、問好。那種感覺,就是國際部告示牌上看到的演說題目:“活出念佛”,真是這樣的生活。
蒙光:
入住的聞法會館,總會所電梯旁赫然立著法雷諸祖著作中常道及的真宗精髓:“誓願一佛乘”。
蒙光:親鸞聖人自稱“愚秃釋親鸞”,這已概括了真宗的精神:非僧非俗。
自身是無力持戒修善的愚惡之人,連毛髮般微細的一善一行皆無(愚·秃)。是徹底不動的凡夫,故非僧。
但久遠劫來蒙佛光明照育調熟,唯以解脱為人生目標,故非俗。因此宿善得遇善知識開顯釋迦出世本懷,信天親、曇鸞等高僧之說,以《大無量壽經》為真實教,信憑佛願而得救度。故以“釋迦”爲姓,“親鸞”為名。
真宗道俗,皆以非僧非俗為宗風。
既然如此,何以還要有真宗僧侣呢?
真宗僧侣,是【和】如來【光】,【同】世俗【塵】,傳遞大悲心給有緣衆生的志願者,是如來的信使和管道。(參下一篇)
末法無持戒,真宗僧侣唯一的戒律是:自信教人信。
本此自覺,要盡此一期生命,慎言行,守道德,不壞宗門秩序,不汙宗門體面。
蒙光:真宗不言持戒,是因為末法衆生的根機無力持戒。正是為了這樣的根機,才有“不檢破戒罪根深”的大悲本願。
但戒律的精神是天地的法則,因果神嚴,造業必受報。念佛即念法,若念佛而無慚無愧,自恃有解藥而故意食毒,此人所得的,必不是眞解一切毒的阿伽陀藥。蓮如上人說:無懺悔的念佛不能往生,即是此意。
至於娶妻食肉,如法然上人有言,以念佛的生活為本。外相如何,順其自然為好。
在日本見聞到信徒們恭敬謙卑和歡喜報恩的念佛,深深體會老師所說的“血液聞法”(即通過傳統家庭中的長輩,尤其是母親、祖母的身教,無言而無處無時不在做着大說法,孩子浸潤其中,成長起來自然有“念佛人的氣味”)的力量。
我深深感到:與其高談戒律而内心不可告人,不如好好在生活中去落實瑞劔老師說的佛法三個條:
佛法第一,孝養父母,待人親切。
蒙光:瑞劔老師八十八歲手印
金雲:此次到淨教寺拜訪,老住持島田和麿先生已年近九十,有老年人常有的偶爾恍惚,但每次講到瑞劍老師便好像變了一個人,用全身的力氣把手舉過頭頂,鏗鏘有力地說瑞劍老師是superman. 一再的叮囑我們一定要拜讀『教行信證』,拜讀『教行信證』是不會有錯的,但拜讀『嘆異抄』是可能會有記錯的,而『教行信證』最好、最偉大的註解是『大系』。老住持提到自己的老師的神情,如坐擁世界,篤定而有力。此情景令人感動。
金雲:
在西山別院常有驚喜,如從人的身上看到法的運作、頂戴到佛的力量。淨信老師負責北美開教,此次得度訓練24小時陪同並翻譯。他看起來並不起眼,每天都在西山別院,從清晨的打掃到晚間的練習,處處時時可以看到、聽到淨信老師的身影和聲音。有點習慣了淨信老師的存在,以為只是一般負責事務、翻譯的老師,但最後總後總結發言時,他的分享充滿了法味和力量,甚至比絕大多數的教授、學者更為精彩。
“諸位翻山越岭走過十餘國的國界,不顧身命來此的目的,不外是為了詢問往生極樂之道。但是若羨慕我,以為我除了念佛以外還知道另有往生之道,知道其它法門等,那就大錯特錯了。”『嘆異抄』
大家大老遠從世界各國來到這裡,是為了什麼呢?
凈土的力量不是只在淨土,也給我們力量面對生活的苦難。凈土真宗不講奇蹟、神通,學習淨土真宗不是為了改善我們和生活環境,而是學會面對、接受事實。
我是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孩子,雖然生活艱辛,奶奶每天都笑眯眯地說我們一起做課,向阿彌陀佛道謝吧。
成為真宗的僧侶,不是穿著袈裟時才是僧侶,內在無形的袈裟是24小時的,真宗僧侶更是內在的態度。得度期間學習的知識和儀規只是真宗非常小的部分。當你畢業時,不應為自己獲得的學歷和知識而驕傲、自豪,更重要的是畢業時意識到自己的無知而謙卑。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比知識更為重要,這也是學校的重要所在。
貪嗔痴是我們生命的實相。作為真宗的僧侶,有機會向大眾講說佛法。但是我們是“使者”,不是師,是傳達阿彌陀佛信息的使者。如花與水龍頭有一定的距離,需要水管去澆水,我們的作用如水管,又如火需水澆滅,也需引水來,而我們就是那個水管。不是我們有能力滋養花朵,或澆滅火,是水的力量,是佛力的運作。僧侶講的是法的運作,而不是傳播個人的想法。“自信教人信”若無“自信”,“教人信”即是空殼,教人信是領受法以後的自然流露。
作為僧侶一定要熟讀『三經』、『本典』、『御文章』、三國七祖的著作。『本典』即是親鸞聖人的法身。
作為僧侶,一切時、一切處的言談舉止皆在說法,因大家都在觀察你的言行。西山別院的老師們都非常熱情、努力地教大家,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職責。如何回報老師們、家人、朋友們的支持呢?唯有努力學習,把學到的法傳達給有緣眾生。
金雲:我們當時聽的時候也是很痛快,覺的時間過的飛快。其他的講座多少都會有些打盹,但這位講時我們很精神
覺心:@覺雲 非常感恩。法的力量無處不在。在喚醒自己(僧侶)?
陳慶:@覚雲 因为他是把言语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其言有体证,所以有打动人的力量
罗文君:太动人了!感恩分享
陳慶:同样,也说到了一个真宗行者该有的生活态度,破了我们很多的误区
正定:好法师的好处就是有根本,我们亲近他,因为有“好处”。
蒙光:
蒙光:我覺得英文的“僧侶誓約”,最後一條,
日文原意是:不汙宗門體面。
英文則變成:致力實現一個公正和有同情心的社會。
——這裏有不同了,過於強調了宗教的人間性。日文原文,是以法(真諦)爲前提踐行俗諦的。
師姐覺得如何?
蒙光:英文版過於遷就了歐美思想中偏重現實人生的傾向。
覺雲:南无阿弥陀佛,谢谢师兄的分享!
有两个版本的日文誓约,一个是觉心师借我们的“得度习礼教本”,这里的第三条是谨言慎行,遵守道德,不污宗门体面。二是师兄发给我的这个版本,这里是报谢佛恩地生活,为美好的社会做贡献。英译文用的是第二个版本。
净土真宗的生活信条也是第二个版本。
不知道为何会做这样的修改。
蒙光:是,我剛剛注意到英文版的表達其實來自新版的日文誓約。這就是瑞劔老師所說的“在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和大衆的積極性的同時,很容易將宗教本質的教義和信仰,弄得過於低調及弱化。像這樣,有舍本逐末的傾向。”真宗的精神,不是只是爲現實的社會服務,而首先是個人生死的解脫,自他人格的圓滿。
蒙光:瑞劔老師說:“佛教的目的,是人格究極的完成,即以解脫爲目標。換言之,各自成佛,普度一切衆生是目的。”
覺雲:之前的版本“谨言慎行,遵守道德,不污宗门”有让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之势,现在的版本有迎合社会,且语言表达让这个誓约过于温和,不够力量。之前的版本第二条里的“随顺师命”也略去了,师教、师命变得不重要了。
蒙光:對,師姐觀察得很仔細。
宗教的人格傳遞,在此行文中,不知不覺變成教團的和諧有序傳承。
固然作爲整體的傳統,有非常偉大的力量和功德,但人的生命要得到開啓,是必須遇有緣善知識才行的。
這一點被淡化,宗教性就大爲減弱,很容易渾同與一般的社群組織。
這大概也是將來佛教“人間”化趨勢的普遍危機。
蒙光:唯圓上人在《歎異鈔》中就感嘆:幸不依有緣善知識者,爭得入易行之一門哉!
覺雲:“學問可以沒有師承,但是信仰一定得有師承。若問「你從誰聞法?」若是信者的話一定回答的出來。如果無法回答「從**老師聞法」的人,大多是跑道場串門子的「游牧信徒」。無法回答師承的人,大多是沒有堅定信念的人。”
现在也大多以做学问的方式信仰吧,跑道场、自学的方式学习。没有老师引入门,真的难以登堂入室,得窥宗庙之美。
蒙光:這幾天在法談時與同朋們談及本山的偉大傳統和功德,鼓勵大家一同興起赴日求學之志。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時代的趨向是體制化、普遍化,也即個性、人格的弱化。
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個人與如來的關係,慈悲、智慧和方便的頂戴和領解,這些屬於宗教信仰的本質部分,不可避免地被淡化了。所以也不能盲目崇拜。
或許,這也是我們將來應該做的、能真實回饋教團的工作。
蒙光按:
這是二〇一九年,我們於本山得度後回國,與同朋在微信群交流的部分記錄。文中所說,都是親見親聞。身爲佛子,置身於兩大文化傳統的現實中,不能不有所反思。交流時完全無成見,不虛美,亦不隱藏困惑和不滿,至今看來,仍然有其意義。
今發布於公號,爲與更多有志於佛法的同朋同行們交流。
願彼此共以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歸淨國,共成佛道。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文章鏈接:
留言列表(2条)
[…] 得度歸來有所思(二〇一九年) […]
[…] 得度歸來有所思(二〇一九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