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在真宗,信仰的對象是:

(一)阿彌陀如來、

(二)名號(南無阿彌陀佛)、

(三)本願力、

(四)大悲的佛智(光明)、

(五)本願招喚的勅命等。

以宗學的說法,教、行、信、證、真佛、真土,皆是信仰的對象。

佛教,或以「法」統一一切,或以「人」(佛)統一一切。「法」,廣義地說,是一貫大宇宙絕對唯一的「法」,即「法則」。佛和凡夫、一切眾生、地獄和極樂、山河大地、牆壁瓦礫、乃至肉體和意識、心性,亦依此絕對唯一的大法(實相,即十如是)一貫著。非「法」的「物」無,非「物」的「法」無。

教行信證的宗教

狹義的說,右舉的五種信仰的對象中,阿彌陀如來是「人」(人格),其他的四項皆是「法」,且是「人·法」不二。「人法不二」的大真理,幾乎是其他宗教所不知道的。

信仰的對象,若列很多的話,信仰的人會感到很迷惑,所以大概地列舉了五項,實際上此五項不是分離的,而是同一物的五種顯現,也是一物的五方面。其中的一項統一其他四項。最簡單地說,信仰的對象是本願名號,又是本願名號的招喚的勅命。

教行信證的宗教

(一)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悟絕對的真理(法性、真如),是與真理合一的佛,是以光明(智慧)、壽命(慈悲)、本願、名號、勅命作自己生命的如來。

(二)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覺體的阿彌陀如來的名號,同時是人法不二故,也是阿彌陀如來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是阿彌陀如來自身,又是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招喚的「呼喚聲」。「南無」,是「歸命」之意,是本願招喚的勅命。又勅命是徹底我等的純粹的信心。「信心」是對勅命的「信順」。「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之意,是依如來光壽的功德力,跟我們說「必定救度喔」的本願力。即「南無阿彌陀佛」是呼喚我們、攝取我們,為我們而立的相,又是往生的證據,我們的信心在此中。是這個「呼喚聲」(大智、大悲)的力量。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三)本願力  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是立誓(因)「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大悲心,內藏名號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果),是決無錯救的佛力、大智慧力、大誓願力、攝取眾生力。

(四)大悲的佛智  如來,以真智(絕對智)慈視一切眾生,發此大慈悲心。故「智慧」即「大悲」,「大悲」即「智慧」。從大悲的佛智發不可思議的本願。

(五)招喚的勅命  如來的「本願」,是如來的勅命。喚著:「汝,一心正念直來」。又如來的名號,是如來的勅命。是「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本願、名號,為大悲的勅命呼喚我們,故我們方能被其本願的「呼喚聲」吸引住而往生淨土。

教行信證的宗教

佛教很難  

因為人類住於相對的世界,所以言詞、思想、行為,皆無法從相對的圈內走出一步。其認識也全都是相對的認識。其實,人們以此相對的認識和思惟,想世界萬物是真的「存在」,又認為所知道的自己(我)也是「存在」。「物」的存在觀念,和「我」的存在觀念,成為「愛」和「憎」的煩惱根源,而生出無數的惡業煩惱。

如來,超越相對的世界,常住於絕對界的涅槃。故如來,不像凡夫一樣,有「物」的存在觀念,有「我」的存在觀念。即從「我愛」、「我執」「我慢」完全地解放,遊於「空」、「無我」的大自由境。從此境地看到的世界,是真的世界,即「實相」。又唯有從此境地所講的法方是真理。故佛語無虛妄,我們唯可仰信佛語、佛教、和佛願。

住於相對認識世界的凡夫的悲哀是,很不容易相信絕對者的佛、佛語、和佛所見到的真理。靠自力悟入絕對界也是難事,但是信受從佛智不思議說出的不可思議功德的本願名號,實是難中之難,無過斯難。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在自力的聖道門,講「教、理、行、果」(《心地觀經》)。

於佛教說著佛見到的絕對的真理,此教語叫做「教」。「教」中含著絕對的真理,此叫做「理」。人必須悟此「理」才行。為了悟,得實踐、修行所謂的「戒定慧」、「八正道」、「六波羅蜜」等教法,修此的行,或者修道,就叫做「行」。「行」一完成,就能到達覺悟的境地。此悟的境地就做叫「果」。即「果」是「證果」、「佛果」、「證悟」、「菩提」、「覺」(證),又是「涅槃」。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想要漸進教、理、行、果的道程者,得發大勇猛心,發大菩提心,以金剛堅固的志願向佛道出發才行。第一步就叫做「發心」。發心以「四弘誓願」的形式為代表。四弘誓願是: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數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有此「發心」,進行「修行」,依著修行,發心得以實現,修行完成,到「菩提」(覺、道),到「涅槃」。這是聖道門、自力佛教一般的原則。基督教的學者不知道涅槃即是佛如來。

「教、行、信、證」是真宗教義的根本,是為不堪自力修行聖道門的我們愚縛凡夫而開的法門。

親鸞聖人廣博地涉獵大藏經,通覽三國七祖的註疏,特別是依止恩師法然上人,稟承念佛的奧義,住於與天親菩薩的信心同一味的安心,為記真宗的肝要,為報佛恩,製作了《教行信證》一部六卷的聖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者,指《大無量壽經》,此經的宗致(眼目)是本願,南無阿彌陀佛是經的體(本質)。

「行」者,是《大無量壽經》說的「南無阿彌陀佛」。而名號即是本願,本願即是名號。

「信」者,是「南無阿彌陀佛」的信心。說依一大信心至大涅槃之旨,顯揚釋尊一代教的真意者是《教行信證》。

教行信證的宗教

「證」者,是由聞信名號的大信心所得到的無上涅槃的證果。與前面的「教、理、行、果」的「果」同一。到「果」的話,聖道門、淨土門皆是同一的證果。阿彌陀如來的真證也好,釋迦如來的真證也好,亦是同一的證果。佛果的世界或淨土沒有聖、淨二門的區別。聖、淨二門的區別,是在到其處之道、法的區別。

「真佛土」意味「真佛」、「真土」,這個世界是與「證」一體不二的關係的「安養淨土」,此叫做「無量光明土」。這個世界從真實的「證」展開而來。若「淨土」是「色」(現象),「證」就是「空」(真智),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是大乘的真理。

教行信證的宗教

最後的「化身土」,是阿彌陀如來的正覺的化用,是「化身」「化土」的意思。這個世界從「真佛土」展開而來。聖人置「化身土卷」的原因在反顯真實的信心,以去方便的行信,為令入真實信心而說之。即為令真佛弟子的態度更加鮮明。

「化身土卷」教誡要拂除如在今日也能多見的邪見、邪執,及一切的迷信,說不可隨逐彼等。

《教行信證》的宗教,是冠絕古今東西一切宗教及哲學的最高最深的宗教。此事實,從研究、熟讀本書(《教行信證大系》)裏,自會同意、頷首「原來如此」吧。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是世界第一的寶典,同時是世界第一難解的書。御本典是真宗教義的奧義,亦是真宗安心的龜鑑。在聖人來說,是教相即安心、安心即教相。志求解決自己生死的大問題,奮起大勇猛心地拜讀幾十年,就可發現如此稀有難得,且如此有趣的書,別處沒有。切盼能與聖人的《和讚》、《略文類》,及其他的和文聖教並行地熟讀之。

只簡單地拜讀一遍或二遍是無法懂得的。以「書讀百遍意自通」的格言為座右銘,常參照《和讚》、《略文類》等,復歸「總序」之文,應與前後之文對照地拜見之。

人不論是誰,都能直參如來的光明,看見聖人的法身。即使於充滿苦惱的此人生,即使在繁忙的世務中,拜讀聖教的餘暇是什麼人也都能充分地找出來的。和生死的苦輪比起來,說「好難」!「沒有時間」!是不應該的、是很可惜的。

教行信證的宗教

信仰的純粹性  

比較「教理行果」的自力教,和「教行信證」的純粹他力教的話,在自力聖道門,得涅槃的證果直接的因行是「行」,「行」之中,主要的行是坐禪(禪定、三昧)。調散亂放逸的心,拂除意識的波浪即一切的妄念妄想,而住於無念的心境。無念的心境是「心性」的面目,一體達這個「心性」的真面目,就能發揮「心性」的力量和「心性」的光明。體解「心性」自身無念的人,是已證悟的人,是真覺醒了的人,這即是「佛」、「佛陀」、「覺者」、「一切智者」、「大慈悲者」。

佛陀的無念境,是與「絕對」歸一的主客未分之境,即是「法」、「理」、「物」、「法界」的世界。

教行信證的宗教

由無念的心境(三昧),智慧的光明、大悲的光明、一切的教法、神通、名號皆會顯現。無念的境是真如的體驗、是真如實相。今日世界的宗教雖然很多,但是沒有體驗絕對真理的修道。詳細地教示、解說此修道的經典,只有佛教而已。

無念的心境,是「寂靜」、是「心的澄淨」。於某種意思上,這即可說是「信」。這種「信」,才可以一超速得到如來地。又「信」實是如來地。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依如來的本願力廻向,而頂戴一念的「淨信」。「淨信」是佛心、佛智、大慈悲心。此「淨信」是超越一切凡夫的妄念妄想的「純粹的信」。此「信」實是難得的,實是尊貴的「大信心」。《教行信證》正是為把這個「大信心」迅速圓滿,且完全地施與一切凡夫而生的無上甚深的寶典。

於聖道門,「心的澄淨」是覺,如佛。於淨土門的「淨信」,是如來性,是涅槃性,又是佛性。佛性是如來、涅槃、佛的正覺。得到大信心的人是等同如來的人。這個人叫做「真佛弟子」,又叫做「上上人」、「妙好人」、「希有最勝人」、「廣大勝解者」,又叫做「芬陀利華」(白蓮華)。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實是教給我們大信心為何,如何地獲得之的宗門第一的書,是從如來的生命出來的書,是一切眾生的生命的書。謙虛地接觸御本典時,不得不感得如來的「法身」、「般若」、「解脫」的光輪。單作文字和教理上的理解,是無法得到滿足的。

但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有好好地拜讀,方能得到如來的真生命。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宗教

《教行信證》的製作  

《教行信證》是一部六卷的寶典。其中,「信卷」和「化身土卷」各分有本•末二卷。

御本典,詳細地說叫做《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文類」意味文的類集,即匯集很多「經」、「論」、「釋」(註釋),和從佛教以外的書籍拔粹的類文,並於各處放入聖人自己的意見。類文叫做「引文」,聖人的意見叫做「御自釋」。御本典中引用的書,有「經」二十一部、「論」四部(龍樹的《十住毘婆沙論》、《智度論》、天親的《淨土論》、馬鳴的《起信論》)、人師的「釋」三十六部,在外典則引用《論語》。是合計引文共及六十二部的廣博書籍。

教行信證的宗教

御本典之外,聖人的著作,有《淨土文類聚鈔》一卷,古來呼之為《略文類》。對《略文類》,御本典叫做「廣文類」。最好能兩本合起來拜讀之。

御本典,從「化身土卷」的文考察之,其製作的年代是天仁元年後堀川院即位三年,聖人五十二歲時,在常州稻田著作的。其後因作了幾次的增筆,最後完成的年月難以確定。某位歷史家說,聖人在七十五歲時,始令弟子淨蓮書寫之,所以完成是在那個時候吧。完整的御真筆的本典,叫做「坂東本」,現存於東本願寺。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4)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8-16 21:32
Next 2021-08-16 22:01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