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05-29
永遠的落腳處
聞佛法的人,在何處落腳呢?此娑婆也是,五十年乃至百年的旅店住居,往生淨土也是,立即乘還相廻向的如來願力,又還來穢國,忙於濟度眾生。歸根究底,無常火宅之此世亦一場夢,苦惱的夢故,不是能指望之處。往生,雖然有法性常樂之樂,只要還有在生死海浮沈著的眾生,自己無法一人過著快樂的生活。沒飛入生死海,與一切眾生共同苦惱,把苦惱著的眾生引入佛道,大悲心不成就。如來住著涅槃的同時,在生死中運作的是如來。
是這樣的話,佛法者,沒有何時落腳於何處。如來與本願力一起,落腳處也不定,從久遠之昔至未來永劫之末,法界的每個角落都跑遍。光明住居的我們也是,到如來所到之處,是如來的運作為運作之身時,和如來沒有落腳處一樣,我們亦是沒有落腳處之人。不持落腳處的落腳法,亦別有滋味。
雖然有言「女人三界無家」,不光是女人,念佛的行者亦三界無家。不,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定的家,如來的光明裡是家,本願力的運作是家,名號的功德大寶海是家,不問苦與樂,應度的眾生所居之處是家,那是大悲的家。不待命終,自今起早已在大悲之家,與如來共住、一起運作,那就叫做常行大悲益。因爲如此,真宗方能說是佛法中的佛法。
在安心上,心的落腳處,指如來本願的「呼喚聲」是我心的落腳處。此外,心的落腳處沒有。這個五尺之身,雖然每天嘗著苦惱的娑婆苦,但從如來的「呼喚聲」中有能窺視淨土的感受。被如來的願力計度,命終即安養的淨土。此如來的願力方是我心的落腳處,這不是暫時的住居,是只要法身常住的生命存續,就不會變化的吾家。在如來的無量壽和無量光的家,和如來一起共住,這樣快樂的家別處沒有。生死的暴風也好、罪業的海嘯也好,到不了這個家,一直都能吟味無上的大樂。雖說如此,迷的世界有苦惱的群萌,穿著無量壽·無量光的衣服,飛入那裡面。已成火亦不能燒、水亦無法淹之身時,能隨心所欲地濟度眾生。說苦中之樂的是這個。
從佛法上,超越苦樂,隨本願力,火中也好、水中也好皆撲入的工作,那是永久的家、是落腳處。
念佛行者早已頂戴這份工作,一點一點地從今日起,先做合身的工作,這又是難以言喻的樂趣。
南無阿彌陀佛的放射能
太平洋中,被投下一顆原子炸彈,帶可怕的殺傷力,水濤洶湧、衝破雲霄、殺魚、降灰、入土、入水,天日為暗、震動天空、響如百雷,大約地球的一半都為其威力哆嗦戰慄。那若是在東京都上空爆炸,全市瞬間化為灰燼,會是一隻老鼠也不存活吧。
世間的炸彈只有殺人的運作,不讓眾生存活。然南無阿彌陀佛的炸彈,殺掉一切眾生的煩惱,散掉疑雲,晴朗迷妄霧,從煩惱賊的屍骸中出不死的真人。
但是不思議的是,遇到六字的放射能死掉的煩惱,「死的原樣」,雖然成為屍骸了,還如往昔般,操縱人、煩惱人,造作惡業,昔也好今也好,一點也沒有變化。唯不同的是,光是碰到六字的放射能,就能不招未來惡業之果。
捨「計度」
禪宗的某學者說:「真宗的安心比禪宗的證悟還要難,為什麼呢?因為身為凡夫捨『計度』,幾乎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為以自己的心為對手故不行。
勿以自己的心為對手
捨「計度」,如何做才好呢?這是大問題,應好好想想。捨「計度」的「秘訣」是,第一不做自己心的對手。思及「想也好不想也好,造也罷不造也罷,皆罪體」的話,與這樣的心做對手,笨極了,沒有出路。以自己的心為對象,就好像掉到泥田去一樣,無法見到信心之曉吧。唯有早點厭煩自己的心,寫休書避開。即使說要脫離關係,說「不要」的傢伙是吾心。儘管已感到厭惡,心也沒有留戀,但是心這傢伙不說「好」,怎樣也沒有辧法。禪宗大德「西有穆山」,給雲水僧(學生)上了幾十年《正法眼藏》的講義,自身亦是每日拜讀《眼藏》有六十年之久的大學者。老師在講課時都會順帶的說:「汝們無法退治煩惱這東西嗎?因為作自己心的對手故不行。不要作對手,任它去,自然地生氣也好、欲望也好、悲傷也好,不知跑到哪裡了云云。」這樣的人是佛再來吧。今日的凡夫,無法做到這樣。因為有妻子,吃肉食、持金錢,怎麼樣都會作自己心的對手。
凡夫的自性被告知
用自力,想要不作自己心的對手很難。但是依他力廻向,不作自己心的對手則不難。
聞佛法,聞、聞徹,被告知吾身的自性一看,真的知道自己是什麼也不會的徒然者。我也是,站在人前說話時,一副知識通的臉,講的天花亂墜,一站到如來前,我是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懂、罪業深重、無知膚淺的、心一直是散亂放逸、自己不知自己的愚者,像池水一樣,時濁時清,不分時間場合。好好地深深凝視自己一看,不是別人,這個我是欲、怒和愚痴,一生淨是矛盾的生活。像小孩子的這個我,是出生原樣的形相。自己有的,唯是時間一到就死翹翹的能耐而已。
安心之依處
從煩惱的雲霧中,善導大師、法然上人和親鸞聖人的尊容忽地為我顯現,其御言破煩惱的雲霧,如旭日東昇般,無論如何都不能遮障地為我出現。啊!佛語真是尊貴。唯只有佛語、佛教、佛願為我顯現故,好尊貴,這是吾心的依靠、是安心之依處、是往生的基石。如來、釋迦如來、又祖師聖人《御和讚》的言語,這些若沒有,不論怎樣聞說教、作說教,都不會有結果。因為有聖教的御言語,御言語的裡面有尊貴的人格放著光明,所以能低頭,在御言語面前低頭,在御言語中被安心。這以外,我的信心也好安心也好,皆沒有。我是九十歲的嬰兒,慈親和慈親的御言語是我的生命。
「為法 捧上生命 為法
愈發捧上 古稀之春」
總之,年輕時作學問、說教、也作議論、也作批評,作事衆多故,很難作嬰兒、很難拜見《和讚》的一句是如來的金言,不,很難拜見是諸佛如來。因此,不論怎麼作說教、不論怎麼聞說教都不行。如來和如來的御言語以外,信心也好、安心也好,無有依處。
不論是如何的愚者,《和讚》的一首或兩首能記得。記得,聞其意義,此成我之生命,這以外沒有我的往生。有這信念時,不勝感激,慚愧頂戴,沒頂戴的話實在很對不起。
唱異安心的人
不論是什麼時代,都有裝聰明的人唱異安心,那是不好的事,是可憎的事。唱異安心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①認為吾身很棒他人不行的驕慢人。②稍有學問,一副懂的臉的人。③唱異安心的人,無學呀。真的依止很棒的老師,深深頂戴御聖教的話,不會成為異安心。
驕慢同朋聞說教咬住(注:執著其文字、概念,作教條化的理解運用。),並列理論的是一般。(注:此類同朋通常的表現是,好將各家學說羅列,只作文字和概念的比較和邏輯推理,表面上看似乎博學多聞,實則言不及義,因無法眼揀擇,無真實體證故)總之,宗乘、哲學、其他宗教等,因為沒有廣博圓滿地作學問故,說的雖似有理,尚有「愚蠢」之處。
唯信佛語
《教行信證》和《和讚》,好好地拜讀,
「樹心弘誓佛地 流念難思法海」
心慕說此聖句的聖人,這比什麼都要難能可貴、都要幸福。即使驕慢同朋來喋喋不休,也不可發怒、也不可冷嘲。唯說自己只信佛語而已,而拿出聖教的言語,說自己的吟味令其聽聞最好。於是,對方不知何時也會被打動而低頭。自己沒有於聖教的言語前低頭的話,對方也不會低頭喲。
最後的難關
「計度」是什麼呢?就是凡夫的想法。身為凡夫不應計度佛智的不思議。如來的智願海既深且廣,不是凡夫的智力可及。我們唯只是仰信「不思議!」而已。所謂凡夫,沒有自己用腦思考,「原來如此」地贊同的話就不會信。因此,佛教的原理、真理等,如來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是什麼呢,有必要特別地作說明。大概粗略地懂後,最後會遇到怎麼樣也「無法安心」「無法安心地死」的難關。沒擊破這銅牆鐵壁,「計度」不會止。「計度」不止,不論如何羅列完美的言語、學解不論如何進步,也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
如何通過這最後的難關呢?是最重要的事。
最後信心的樑要上了,是至難的事。(注:如民間建房,上樑是最後一步,這一程序完成,房子才算建好。信心的樑上好了,安此必死之身的家才算建成。此亦是最難的一關。)
得大信心是人生的大事,沒有比這更大的事了,又沒有比這更難的事了。要切斷「業」的漩渦,作為人,作為凡夫,用自力是行不通的。這不是理論,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