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原创 蒙光 2020-04-02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本願力”這個新公號,2019年07月25日才開始運行,到現在不滿一年,留言、讚賞等功能都未開通。*最遺憾的是留言,因爲每篇文字發出後,重看常常會有感想心得,偶爾也發現一些材料可補充參攷,但受系統限制,無法以留言的方式直接附上。

原“大悲願船”公號被封,我最痛心的損失,除了丟失兩篇原創文章外,就是所有文章後的留言交流都未保存,再也看不到了。

*注:此文作於2020-04-02,當時公號名“本願力”,已於2022年2月因故被註銷。參:二〇二二年度總結

現在我有時用“微信讀書”打開公號文章,這個平台上可以留言,但與微信公號不能共享,多數人不會特地用“微信讀書”看公號訂閱文章,也就看不到我發在“微信讀書”的文後留言,這是遺憾。

這裏整理發布幾則公號文章的說明和心得,先附上原鏈接,後面則是留言內容,與同朋們交流。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凡夫的價值被上昇

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爲食

——凡夫最愛者無過口腹男女之欲。飲食男女,都是輪回之欲,如刀頭蜜,不足一餐之飽,而有割舌之患。唯有從經典中品嚐到無上法味者,是人能脫無量輪回之苦,得永生清淨之樂。

真的憶念、尊敬、恭敬偉大的人時,自己的價值就上昇。

法猶如水,往低處流。衆生一低頭,如來功德水就流向衆生心。

故又云:我慢高山,不留法水。

當我們真的能憶念、恭敬佛、聖人和善知識的人格時,自會向偉大的人格低頭;而功德就從佛祖的高處向我流來,不將我拉昇到與佛祖同樣的高處而不止,這就是如來的回向。恭敬聖教和師者,能提昇凡夫的價值,秘密在此。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人格修養的動力與境界

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公號發布的這篇,表面上是經典普及的小文,但知道的同朋,會看出其中一以貫之的師教精神。

文中說:

“信”之一字,可以分解出三層含義:

一是“真實”。

二是“相信”。

三是“信用”。

——其中,“真實”是體,在真宗,指信心的佛智。佛智證悟的真實,回向衆生,成爲信心之體。

“相信”是“用”,由佛回向的真實,令信者(念佛人)生起信樂欲生的作用。

“信用”是“相”,是信心行者現出的報恩之相,念佛之相。令人見之而知此念佛人可親可信,是被莊嚴的人生相。

其他說“大”、“神聖”等,皆是依真宗教相展開而圓融世出世間二諦,是如老師所教的:“宇宙人生統一論”的大思路。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師教的一貫精神,給了我重新看世界和人生、通覽人類智慧經典的借光眼,這不是我的獨創,充其量是我在具體領域中的運用,所做還遠遠談不上盡善盡美,但飲水思源,不敢居功。

限於主題,文中沒有直接說本願,但其中的理,說得很完整。不誇張地說,自古以來的註解者,沒有人將孟子此處所說的“善”、“信”、“美”、“大”、“聖”、“神”,作爲一個連續和完整的人格修養歷程,如此明白地表述過。

這不是個人有多高明,而是很幸運能有所憑藉。因爲經典的解讀,必須基於生命的實證,我的解讀,即是以親鸞聖人本典“信卷”中對“至心信樂欲生”三心的天才領解和闡發爲基礎,作了簡明、徹底的處理。

聖人的領解,首先是基於自身對佛心·本願力的體證,再組織經典的論據,以建立真宗的教相。經聖人一揭出“信”之真義,則不但一大藏經中關於“信”的認知得以貫通,連儒道經典的共通經驗,也得以被重新認知。

我將聖人的智慧,貫徹通達儒家經典,揭示出孟子書中未被前人言及的秘密。從頭到尾未用一個佛教的專門術語,而不失佛法二諦圓融的本來面目。此文可說是我較滿意的一篇文字。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感應不求自來,令知大悲不捨

我們所信的,乃是活的如來,能作安慰的慈親。不是泥塑木雕的偶像、對我的苦痛無動於衷的死物。

淨土真宗是純正的信心之教,不熱衷於談感應和瑞相。但真宗歷史上、老師講座中、和我們自己親歷的一些不思議的經驗,也不必刻意諱言,實事求是地記述即可。重點是,不論是師教見諸記載的文字,還是現實的經驗,我們是否從中頂戴佛心,覺受到慈悲和法喜。如果只是增長我執我見,那即使經驗再如何真實,亦可斷定其必非正道。

這篇比較直接談現實的個人感應的文章,首先得感謝師姐提供了活素材。配圖上我也花了不少心思,找了以前有她出場鏡頭的照片,非常珍貴的記念。其他有親近過老師的同朋,可以找找看,自己這次有沒有出鏡?

有個地方我調皮了一下。

師姐自述這次“見”到老師,是閃一下就消失了。所以我特地選了一張照片,内容是老師在法座開講時行禮,不同的是,拍這張照片時手抖了,圖像上老師的身影有些模糊,看能不能體現師姐說的那種“閃一下就消失”的效果出來。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二諦圓融的報恩行

以此篇爲例,從最初幾個群上和私人的對話,到整合爲公號文章的發布,實際上需要做不少修訂、編輯的工作。同朋的發言之美應彰顯,發言中有些不圓滿之處也默默地作了改訂。

這無關具體人事,只是基於如下的認知:

在法的舞台上,大家都是演員,充當如來的傳聲器。如來的境界如天空般高廣,我們的自我有如空氣,越往上昇就越稀薄。

所以我們在其中是共同參與了一些話題,討論如何是佛法二諦圓融的生活和修行。這樣的話題看起來似乎很深,但在佛法中,則是每個人的尋常日用。我們觸及了這些話題,往這個方向去思攷和努力,佛法的普及和運用,就更能落實,而健康地延續到後代。

我們置身其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而不是版權專利的擁有者。

希望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也越談越深入。每一位參與者,都以自己的言行,爲如來、恩師與法界衆生的供養。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衆生一低頭,功德水流入

相關鏈接:

恩師的念力

血猶熱,光未熄,真佛子,今何在?

開眼一看,車厘子和淨土門都不自由

攝取心光常照護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3-03 20:50
Next 2022-03-03 21:15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