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原創 同朋 2019-10-30

《金剛經》:“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釋尊前世修忍辱行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釋尊非但不嗔恨,且發下誓言,將來成佛第一個要度歌利王。佛語不虛,釋尊成道後,所度的第一個弟子憍陳如,就是前世的歌利王。

仙人告曰:汝以女色,刀截我形,吾忍如地,我後成佛,先以慧刀,斷汝三毒。(《賢愚經》)

此生你因煩惱砍斷我的手腳

來生我用智慧斬斷你的無明

何止以德報怨!佛真的太偉大了!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菩提心通於一切大乘佛教,其內涵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真宗,就是“自信教人信”。上求佛道是“自信”,下化眾生是“教人信”。用詞不一樣,但道理是相通的。真宗一般少用“菩提心”,而講“信心”,真宗的“菩提心”就是“信心”,因為凡夫能頂戴受用的就是“信心”,“信心”中具足了自利利他的功德。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比丘受戒時必須自承是“大丈夫”。佛法中所說“大丈夫”,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男子漢,不只是儒家所說的“君子”這樣的程度,是頂天立地,代佛行化的人,是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大藏經》中有一部《大丈夫論》。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佛是實語者,佛經要當做事實去看,不要當做故事、神話。要把自己代入,就能看到釋尊的偉大。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除了主依的淨土經典,我們還要廣學多聞,廣泛地誦讀和研究大小乘諸經。整部《大藏經》是互相支持、印證的。學者會從字面找其中的矛盾,而真正的行者則看到釋尊的人格。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佛法是心法,沒有遇到真正的人格,不會明白文字背後的真實是什麼。因為人會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佛經,越理解就會越偏。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我們要把祖師聖人當做祖師聖人。不把祖師當做祖師的人,沒有皈依僧,就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只能算是“二寶”吧!

隨著時代推移,祖師聖人、高僧們示現的程度越來越低,因為眾生的根器越來越低。但是相應的,在教義上的闡發就更加細緻、周到。因爲從前的人根器高,不需要說那麽清楚。

《大藏經》中有釋尊的人格

佛法的世界唯證相應,淨土真宗也有“證”,就是感應道交,頂戴佛回向的大悲心。

用真宗的眼睛來看,聖道諸經所講的都是佛的功德、境界。佛經的境界不是要我們去修,而是告訴我們,佛所修的功德、境界是怎樣的。所以我們學習《楞嚴經》很安心,因為知道佛不是叫我們去修,而是告訴我們,佛已經完成了這樣的功德、境界,來保證我們的救度。

用真宗眼看《大藏經》,看到的都是他力。他力就是佛心,佛心是來救我的,不救我到成佛,不會停息。所以佛心與我息息相關。頂戴這樣的精神,我們在世間做人,大乘的精神也會從我們的身口意有所流露才是。

2019年10月29日楞嚴經共修聞法筆記  彌海記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1-07-20 22:04
Next 2021-07-20 22:2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