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眞宗關鍵詞

編撰 蒙光 2021-09-23

淨土眞宗關鍵詞

編撰者按:編者以《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编)、《佛光大辭典》等辭書為主要依據,依眞宗大綱,選撰詞條,增删潤色而成此文。意在立足釋尊一代時教,參酌聖道,以明一宗眼目。全文依本典結構,以師教傳授為指歸,詞條各自獨立而相互應和,於教相中寓安心之旨,知者當能識其用心。然宗門廣大,安心細微,文字轉達之際,得失如何,不敢自是。尚祈高明有以教我。

淨土眞宗關鍵詞

【淨土真宗】

略云真宗。日本佛教二十宗之一,屬於淨土門之一宗,淨土宗所分出。古代又稱一向宗、門徒宗。開祖為日僧親鸞。以《教行信證》等親鸞之著述為教義之根本;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土三部經為正依經典,三國七高僧為相承,二諦相資為宗規,在家往生為宗風。以他力迴向之信心為淨土往生之正因,以信後相續之稱名為佛恩報謝之行業。其宗規許蓄妻噉肉,不別要持戒,守倫理綱常,通似世之修齊也。

日本‧承元元年(1207),淨土宗祖法然之專修念佛宗受到嚴格的禁止。法然因此被流放至土佐國(高知縣),其弟子親鸞亦受牽連,而被流放至越後國(新潟縣)。親鸞至流放地之後,自號愚禿親鸞,娶妻生育兒女,過著非僧非俗的生活。七年後(建保二年,1214),偕妻子移居常陸國(茨城縣),建立稻田草庵,在關東農民間弘揚本願他力信仰。

親鸞於二十年傳教期間,歸信之人甚眾。其中以傑出弟子所在地區為中心而形成之集團,稱之為「門徒」。如以真佛為中心的「高田門徒」、性信為中心的「橫曾根門徒」、順信為中心的「鹿島門徒」及「大網門徒」等。

文曆二年(1235),親鸞返回京都,堅守本願他力之信仰,並努力從事著述活動。弘長二年(1262)示寂,享年九十。葬於東山大谷。

文永九年(1272),親鸞弟子於東山建立御影堂。其地為親鸞么女覺信尼之私有地。堂則藉東國門徒之援助而完成。此即大谷本廟。建治三年(1277),覺信尼以其後世子孫得任本廟之留守職為條件而捐獻此地,本廟遂為門徒所共有。

覺信尼首先將留守職讓予其子覺惠。其後,留守職傳予覺惠之子覺如。

覺如將寺號改稱為本願寺。各地教團則於本廟外各自獨立。

嘉祿元年(1225),真佛高田派建立專修寺。室町中期,將此寺移至伊勢國(三重縣)一身田。其門流逐漸興盛。自真佛法流形成的派系有︰興正派、佛光寺派、三門徒派、山元派及誠照寺派等。又性信的橫曾根門徒流興起木邊派;覺如之子善入(一稱善性)法系又形成出雲路派。以上諸派,再加上本願寺派及大谷派,稱之為真宗十派。

寬正六年(1465),本願寺之第八代蓮如兼壽,遭叡山眾徒之攻擊,至大津避難。從此以後,乃於東國傳教。文明三年(1471),又於越前國(福井縣)吉崎建立坊舍,作為北陸之傳教中心。文明七年(1475)吉崎坊舍被燒毀,蓮如自若狹轉至攝津。文明十二年,於山科建造本願寺。明應五年(1496),又於大參石山建立別院,並於此隱居。

至第十代證如光教,近畿的一向宗徒(即淨土真宗徒),與日蓮宗徒發生爭戰。天文元年(1532),山科本願寺遭連累,而被燒毀,證如遂移往大參石山別院,並改稱為石山本願寺。後其子顯如光佐承嗣第十一代,與織田信長發生石山合戰。天正六年(1578),由於正親町天皇之調停,乃締結和議。顯如遂退居至紀伊國(和歌山縣)之鷺森。迄信長死後,於天正十一年,移至和泉國(大阪府)貝塚。又於天正十三年,遷至攝津國天滿。天正十九年,又得豐臣秀吉捐獻京都堀川一條之地,並於此建立伽藍。

顯如示寂後,由准如光昭擔任法主。其長子教如光壽得德川家康支持,贈予烏丸六條寺地建立堂舍。本願寺派從此以後,分裂為二︰一為准如系統,仍稱本願寺派(西本願寺);一為教如系統,稱為大谷派(東本願寺)。

江戶中期,為了教團統一宗名的問題,淨土真宗與淨土宗之間發生紛爭。迄明治五年(1872),大藏省下旨稱為「真宗」,宗名問題始告解決。現在唯本願寺派沿用「淨土真宗」一名。

近世,本宗頗致力於世界性之傳教。傳播地區,包括臺灣、朝鮮、夏威夷、北美洲、巴西等地。自清末曾到中國多地建寺弘法。當時曾與金陵刻經處之楊仁山(文會)發生法義論辯。

淨土眞宗關鍵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真宗各派著手各種制度的改革,致力從僧侶教團轉變為僧俗一體的教團。除上述所說真宗十派(本願寺派、大谷派、高田派、興正派、佛光寺派、木邊派、出雲路派、誠照寺派、三門徒派、山元派)之外,又成立淨興寺派、淨土真宗同朋教團等分派。其中,真宗十派現在每年由各派主持「真宗連合學會」,進行傳道及教義之振興。

在教義方面,本宗立二雙四重教判,以教、行、信、證四法為一宗之綱格。分判真假二門,以信心為往生之正因,主唱平生業成為其要旨。二雙四重,即豎出、豎超、橫出、橫超。就中,此土入聖道門難行道為豎;彼土往生淨土門易行道為橫;漸教為出;頓教為超。期求歷劫修行證果之法相、三論等稱為豎出;期求即身成佛證果之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稱為豎超;依《觀經》定散二善之教的往生淨土法門稱為橫出;依《無量壽經》弘願真實之教的淨土法門稱為橫超。此中,前三重皆為方便權假,而後者橫超為頓中之頓、真中之真、乘中之一乘。此橫超即為淨土真宗。

又,本宗教義之根本在於親鸞《教行信證》一書之主張。即謂「稱名」係由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而來,名號是無上之行(大行)。即此稱名之所以成立,在於信本願名號成就之心,源自阿彌陀佛。因此提倡他力之信心。又,行者因本願力而覺醒於自身本質所具之惡性,知阿彌陀佛所救之正機為信受本願之惡人,故唱說「惡人正機」。此種主張,親鸞認為是法然淨土教的本質,為淨土教中最真實之教法。 

【真宗七祖】

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天親菩薩,第三祖梁曇鸞和尚,第四祖唐道綽禪師,第五祖唐善導大師,第六祖橫川之源信和尚,第七祖黑谷之源空上人也。此七祖為日本真宗開祖見真大師所自定。見正信偈。

淨土眞宗關鍵詞

【見真】

以空慧徹見真諦之理也。

無量壽經下曰:「慧眼見真能度彼岸。」

【又】(人名)日本真宗之開祖親鸞,謚曰見真大師。

【善知識】

梵語 kalyānamitra,巴利語 kalyāna-mitta。音譯作迦羅蜜、迦里也曩蜜怛羅。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作知識、善友、親友、勝友、善親友。反之,教導邪道之人,稱為惡知識。

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

知識者,知其心、識其形之義。善者於我為益,導我於善道者。知非博知博識之謂,善知正道而能應我之機善加開導之謂也。

據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常啼品載,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法及一切種智,而使人歡喜信樂者,稱為善知識。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述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共參訪五十五位善知識(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識),即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均可稱為善知識。又釋氏要覽卷上引瑜伽師地論,舉出善知識具有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等十種功德。另據四分律卷四十一載,善親友須具備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告、遞相覆藏、遭苦不捨、貧賤不輕等七個條件,即所謂「善友七事」。

經論中臚舉善知識之各種類別,據智顗之摩訶止觀卷四下載,善知識有如下三種:(一)外護,指從外護育,使能安穩修道。(二)同行,指行動與共,相互策勵。(三)教授,指善巧說法。據圓暉之俱舍論頌疏卷二十九載,與法者為上親友,與財、法者為中親友,僅與財者為下親友,以上稱為三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亦舉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種善知識。

舊華嚴經卷三十六離世間品則說十種善知識,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能令具足辯才隨問能答善知識、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識、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識。〔雜阿含經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為比丘說經、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善知識品、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本事品、大智度論卷七十一、卷九十六〕

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有部毘奈耶雜事曰:「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又善知識為「御代官」、「如來使」。「御代官」即代言人、代理人之意。「如來使」即佛的使者,在佛滅度後能够弘揚佛法之人。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爲一人説《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黄蘗斷際禪師宛陵録》:「若以領得如來心,見如來意,見如來色相者,即屬如來使,爲傳語人。」寒山詩「寶志萬回師,泗州傅大士。顯揚一代教,任持如來使」四句,謂寶志等四人顯揚佛所説全部教法,堪任爲佛使者。

淨土眞宗關鍵詞

【真如】

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語出於金剛經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

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

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後簡依他。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

探玄記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後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後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

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

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

教行信證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

【一如】

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名不二不異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數四曰:「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讚彌陀偈曰:「同乘一如號正覺。」教行信證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

【一實】

即真如也。一,平等之義,名平等之實相曰一實。三藏法數四曰:「一實諦,謂一實相中道之理也,無有虛妄,無有顛倒,若聖若凡,性本不二,故名一實諦也。」四教儀一曰:「諸佛菩薩之所證見,審實不虛,謂之為諦。」

又一實境界者,即一實相之理也。不變不異,無滅無生,自性清淨,離虛妄相,猶如虛空,平等普遍,諸佛眾生無二無別也。

於教典中,一實指:(一)絕對、真實。即真如實相之理體。實者,無顛倒,無虛妄,平等不二之實相,故實諦乃勝諦之一。

(二)教化眾生成佛,以一實為理體之教法;以其運載眾生於一乘,故特稱「一乘教法」。

(三)在淨土真宗,一實係指彌陀之本願。

【真如實相】

真如與實相,同體異名,約於假諦之妙有而曰實相,約於空諦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

但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又實相其實為三諦之總名,故真如實相通於空假中也。

觀佛三昧經曰:「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往生要集中本曰:「色即是空,故謂之真如實相。空即是色,故謂之相好光明。」

【真如一實】

真如即一實之理。

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真如一實之信海。」

【法性】

又名實相真如,法界,涅槃等,異名同體也。性之為言體也,不改也,真如為萬法之體,在染在淨,在有情數、在非情數,其性不改不變,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諸家則盛論之。其論有四家之不同。

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萬法之所依也,為法所依之本體,故名法性,此萬法與法性,有為無為,畢竟隔別,以不許法性隨緣之義也。

第二三論嘉祥家,不許彼圓成實性之實有,以真空為法性,法性即真空之異名也。諸法之性為真空,真空即妙有,妙有之性即真空,是即法性也。

第三華嚴賢首家,謂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以隨緣之義,變造一切諸法,雖變造,而猶保真如不變,例如水變為波,猶不變水之性也。如是真如隨緣變造萬法,故稱真如曰法性。然此法性之真如,淳善無垢,更無染分之性,但所變之法有染淨之別者,由緣有染淨也。

第四天台智者家,謂法性固具染淨,謂之性善性惡,因性具善惡,而生染淨之諸法也。

眞宗法性論,與華嚴為近。

六波羅蜜經曰:「眾生無定性,猶如水上波。願得智慧風,吹入法性海。」

華嚴經昇須彌山品曰:「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

智度論三十二曰:「法性者如前說:各法空,同為一空,是為法性。」又曰:「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壞不可戲論,名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

唯識述記二本曰:「性者體也,諸法真理故名法性。」同九末曰:「性者體義,一切法體故名法性。」嘉祥法華疏五曰:「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

大乘義章一曰:「言法性者,自體名法。法之體性,故云法性。」

註維摩經二曰:「肇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空同一實耳。」

起信論義記上曰:「法性者,明是真體普遍義。(中略)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遍於染淨,通情非情深廣之義。」止觀一曰:「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又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況復凡夫!」同五曰:「問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答:法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

圓覺經曰:「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菩薩處胎經曰:「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

【法性真如】

法性與真如,異名同體也。

【真如海】

真如法性具無量之性功德,故云海。起信論歸敬頌曰:「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觀經玄義分歸敬頌曰:「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

【性海】

真如之理性,深廣如海,故云性海。如來法身之境也。

西域記序曰:「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覺於迷津。」

往生禮讚曰:「性海如來盡是師。」

五教章上曰:「性海果分當是不可說義。」

五燈會元云:「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謂性海,特未嘗知,祖即為說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玆發現。」

白居易詩云:「性海澄渟平少浪。」

【三昧】

梵音samā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云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王三昧】

又名三昧王三昧。又曰三昧王。三昧中之最勝者。首楞嚴定之異名也。放光般若經一曰:「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智度論七釋之曰:「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此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緣無量諸法,如諸人中王為第一。(中略)一切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譬如閻浮提眾川萬流,皆入大海,亦如一切民人皆屬國王。」又選擇集下,以念佛為王三昧。坐禪用心記,以坐禪為王三昧。

【三昧耶】

梵文Samaya。三昧耶之義甚多,時(一時佛在),會(大會經),宗(顯宗論),平等,誓願,驚覺,除垢障也。秘藏記曰:「佛知眾生身中本來自性之理,與佛等無差別,而眾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兩覺與佛等,恆覆蔽於六塵煩惱而不能顯出,是故佛發悲願,垂我拔濟眾生如我之誓願。若有眾生歸依,則住於法界定自受法樂之如來驚覺,而不敢違越本願,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護念。譬如國王自造法令不敢違犯,使他行之。眾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塵之淤泥,出現自心之覺理,如賴春雷之響而蟄蟲出地。知與佛等無差別者,是平等之義也。使如我而無異者,是誓願之義也,如來驚覺者,是驚覺之義也,眾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義也。如佛部,餘部亦同。如一佛,諸佛亦同。」

淨土眞宗關鍵詞

【等覺】

一,佛之異稱。等者平等,覺者覺悟,諸佛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智度論十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往生論注下曰:「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

二,大乘階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薩曰等覺。是菩薩之極位也。即滿足三祇百劫之修行,別教之菩薩斷十一品之無明,圓教之菩薩,斷四十一品之無明,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又名一生補處、金剛心、有上士、無垢地等。四教儀四曰:「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止觀一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瓔珞經上曰:「所謂等覺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剛慧幢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剛三昧。(中略)坐佛道場超度三魔,復住壽萬劫,化現成佛,入大寂定。等覺諸佛二諦境界外非有非無無色無心因果,二習無有遺餘。」

【二尊】

釋迦與彌陀也。

觀經玄義分曰:「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觀經散善義曰:「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

【二尊二教】

觀無量壽經正宗分之說相。二尊為釋迦彌陀。二教為要門與弘願。此經之正宗分以釋迦顯說要門方便之定散諸善,彌陀彰弘願真實之實力念佛,故云。

【二尊一教】【二尊一致】

觀無量壽經流通分之說相。

於正宗分釋迦開要門,彌陀彰弘願,二尊所教,各自異別。

至流通分,釋迦上來說要門之定散二善,以弘願之念佛,付屬阿難,故釋迦之發遣與彌陀之招喚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為念佛之一道。

【遣喚】

發遣與招喚也。念佛行者未乘信心之白道,於三定死中,聞此遣彼喚之聲。釋尊告示由娑婆世界乘彌陀願船而往極樂,阿彌陀佛自極樂直來招呼也。

【釋迦發遣】

對於招喚而言。謂釋迦自此土勸說往生彌陀之淨土也。觀經玄義分曰:「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本典序:「特仰如來發遣」,六要釋云:「如來發遣」者,是釋尊指授。

【彌陀招喚】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散善義』二河譬喩云:「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出世本懷】

釋迦如來出興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聖道門諸家以法華之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為出世之本懷。因法華經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故也。

又淨土門諸師以無量壽經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懷。因無量壽經:「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故也。

案佛之教門有二種:一智慧門,二慈悲門。一攝上智,一度下愚。法華之本懷,在於智門。念佛之本懷,存於悲門。

【二道】

謂難行道與易行道也。龍樹所立之名目。至初地不退位有二道。

一、難行道,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謂在此娑婆世界,欲修六度萬行而因以成佛也。自力修行勤苦而後漸達佛位之困難,如陸路步行之苦,此法難行,故謂之難行道。

二、易行道,易修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謂信阿彌陀佛往生淨土而因以成佛,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無何等苦痛而樂,此法易行,故謂之易行道。

是龍樹菩薩所判,而淨土門諸家之教判皆依之。

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至阿惟越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中略)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Avaivartya)者。」

淨土十疑論曰:「論曰於五濁惡世無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蓋言娑婆世塵境麤疆,五欲障蔽,難入於道,故名難行道。謂憑信佛語,修行念佛三昧,求生淨土,復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故名易行土。」

【二門】

唐道綽所判。

一、聖道門,此土由凡至聖修道之教門也。除淨土三經,其餘之諸經是。

二、淨土門,往生彌陀淨土而證聖果之教門也。三部經之所說是。

安樂集上曰:「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

選擇集本曰:「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淨土。」

教行信證六本曰:「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云難行道;

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云易行道。」

【真假二門】

真假二門,真門與假門的併稱。為真宗判教用語。即以念佛一法為真門,其餘諸萬行為假門。《顯淨土真佛土文類》云︰「就願海有真有假,是以復就佛土有真有假。(中略)由不知真假,迷失如來廣大恩德。」

依真宗之意,彌陀之本願有真實、方便二種。方便之中更有真假之別。在彌陀之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為真實,第十九願為方便假門,第二十願為方便真門。行者應當出假門而入真門,後更出真門以歸入真實弘願。此中,假門指《觀無量壽經》所說定散要門之法,即定散攝一代教法而令入弘願念佛要門方便之善,因此以之為依第十九願的方便假門。真門,指《阿彌陀經》所說善本德本之名號,即此經之廢萬行諸善而令歸於念佛一行,但因未除自力疑心,故以之為依第二十願的真門。而此二門皆應歸入第十八他力弘願之方便。

【二雙四重】

真宗所立之教判也。

難行道有豎出豎超之二重。

豎出者自小乘至權大乘之法相三論。歷劫修行之教法也。

豎超者實大乘之真言法華華嚴等,即心是佛,即身成佛之教法也。

又易行道有橫出橫超二重。

橫出者,生於化土之三福九品之自力行法,觀無量壽經之所明是也。

橫超者,生於報土之選擇本願之實大。無量壽經之所明是也。

合難行道之一雙二重與易行道之一雙二重,而稱為二雙四重。

豎者難行道,橫者易行道,出者漸教,超者頓教也。亦是權教實教之異名也。

教行信證二本曰:

「然就菩提心有二種:一者豎,二者橫。

又就豎有二種:一者豎超,二者豎出。

豎超豎出明權實顯密大小之教歷劫迂迴之菩提心,自力金剛心菩薩大心也。

亦就橫復有二種:一者橫超,二者橫出。

橫出者正雜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

橫超者斯乃顯力迴向之信樂,是曰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橫大菩提心,是名橫超金剛心也。」

同六要鈔曰:「然就菩提者,此有二雙四重之釋,所謂豎出豎超橫出橫超是也。所立差異,就文可見。」

【門餘大道】

在八萬四千法門外他力念佛之大道也。念佛為因果超絕之教,道理以外之法,不可思議之道也。故名。

淨土眞宗關鍵詞

【本願正機】

指本願標的之眾生而言。

蓋彌陀之本願,由於欲救濟罪業深重煩惱熾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濁世之吾人眾生,為本願之正機也。

【極惡】

犯四重罪及五逆罪者。

涅槃經九曰:「犯四重禁及五無間,名極重惡。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

往生要集下曰:「觀經云: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逆謗闡提】

「逆謗」等者,舉重惡機。逆謂五逆,謗謂謗法。(在本典第三末)

言「闡提」者,『涅槃經』(北本卷二六·南本卷二四)云:「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闡提。」 具云一闡提,今略云闡提。彼『玄義』云「謗法與無信」之「無信」是也。言無信者,雖聞佛法,都無信謗,以之謂之謗法猶重。

【難化三機】【難治三病】

教化濟度無望之三種惡機也,即謗大乘與五逆罪及一闡提。

或曰難治之三病。謂謗法與闡提及五逆難化度之三機,如不治之重病也。

涅槃經所說。見本典信卷下引。

具説之:

〔一、謗大乘〕,大乘即佛菩薩所乘之法也。謂人宿無善種,不能信受如來之法,而於大乘經典,妄生謗毀;既無修種之因,當受地獄之報。如世重病,實難治也。

〔二、五逆罪〕,逆者違悖天理也。謂人於父母,當竭力孝養,以報其恩,而反害之。僧之和合,得成道業,利益於人,反離間而破散之。諸佛如來出現世間,度脫一切眾生,所當恭敬供養,反傷支體,以出其血。羅漢出離三界,為世福田,利益有情,所當禮敬,反加殺害。僧之羯磨,為人受戒,不一心奉事稟受戒法,反以惡言破毀其行。如是等人,永墮地獄,無有出期。如世極重之病,尤難治也。

〔三、一闡提〕,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謂此人撥無因果,顛倒邪見,不信現在未來業報,不親善友知識,不聽諸佛所說教誡,當墮地獄,無有出期。如世重病,終難治也。

【機法】

機與法之並稱。

機,根機;法,教法。

法為能被、能化、所信,即法能被機,能化機,為機所信受者;

機為所被、所化、能信,即機為法所被,為法所化,能信受法者。

此二者相對而不相離。

【一切智】

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義。若依總義,則總名佛智,與一切種智同。若依別義,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

先示總義,則法華經譬喻品曰:「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

同化城喻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

仁王經下曰:「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

中論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

華嚴經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論云:如函大蓋亦大,還以無盡之智,知無盡法,是故如來名一切智。」

【一切智船】

乘人而運於一切智地岸之船。即佛也。

教行信證文類二曰:「能流入願海,乘一切智船,浮諸群生海。」

【三藏】

一般指佛典中經律論三種分類,亦作爲「大藏經」、「一切經」之別稱。然净土真宗,就净土三部经各自所说之教法(法门),亦称三藏。据「教行信证」,此三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

(一)「福智藏」,意即圆满成就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乃大无量寿经所说弘愿念佛之大行,亦即「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净土真宗以此名号为含摄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之真实法藏;若信受此名号,即能证妙果,故称福智藏。是为开显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念佛。又福智藏为真宗所立三藏之一,此三藏系分别法义真(真实)假(方便)之三种法门。[教行信证卷二]

(二)「福德藏」,即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善、散善诸行。以此类善行能得种种福利,犹如能纳福德之藏,故称福德藏。福德藏乃净土要门之方便藏;以自力修定散诸行,得往生化土。是为开显阿弥陀佛第十九愿之定散诸行方便教。

(三)「功德藏」,积聚贮存诸善功德之宝藏。爲佛之美称。佛成就所有功德,故喻为藏。

無量壽經下曰:「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

新譯仁王經下曰:「滿功德藏,住如來位。」

淨土真宗專指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之名號。即阿彌陀經所說名號,以自力回向心稱念,從而謂開顯第二十願真門之方便教。

【功德藏】

功德之寶藏也。

【福智藏】

含攝福德、智慧二莊嚴之法藏也。

【方便藏】

佛之方便,包藏一切功德,故稱曰方便藏。

教行信證二曰:「乘一切智船,浮諸群生海,圓滿福智藏,開顯方便藏。」

【大慈大悲】

佛菩薩廣大之慈悲也。與樂為慈。拔苦為悲。

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中略)菩薩大慈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

法華經曰:「大慈大悲,常無懈倦。」

【大慈悲】

大慈大悲也。

觀無量壽經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大悲】

救他人苦之心謂之悲。佛菩薩之悲心廣大,故曰大悲。

涅槃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中略)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

大日經一曰:「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無蓋】

廣大之極,更無蓋之者也。與無上等同。又謂無所不蓋也。

無量壽經上曰:「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

同淨影疏曰:「佛悲殊勝,餘不能加,不能蓋上,名無蓋悲。」

同嘉祥疏曰:「無蓋悲者,佛慈悲無所不覆蓋耳。」

【平等大悲】

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憐愍普遍平等之慈悲也。

淨土眞宗關鍵詞

【願心】

佛願救眾生之心。眾生願成佛之心。總之為四弘誓願之心也。

【悲願】

佛菩薩大慈悲所發之誓願也。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等。

唯識論四曰:「悲願相應善心。」

大日經疏四曰:「勸囑阿闍梨,令興平等悲願。」

【純利他】

瑜伽三十五卷云:此中菩薩於純利他應知應斷者(中略)若諸菩薩、於諸靜慮,善巧迴轉,已超下地,而更攝受下地白法。謂彼已能安住靜慮,由悲願力,捨諸靜慮,隨其所樂,還生欲界。

又諸菩薩、已得自在,於十方界,種種變化,作諸眾生種種義利。

又諸牟尼,自事已辦,依止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徧於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

當知此等,名純利他。

【他利利他深義】

淨土論有「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等語。

曇鸞於論註釋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

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

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

蓋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題,不言他利而言自利,則施利者之力難顯。言他利,則表利眾生之意,而顯與力者。

佛建大願,自成佛而利益眾生,可謂為自利利他;於衆生,宜言他利利他,則不忘佛願力之本,始能行報恩(利他)之實也。

【本願】

梵語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願。全稱本弘誓願。又作本誓、宿願。本為因之義,即佛及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果以前為救度眾生所發起之誓願。於因位發願,至今日得其果,故對「果位」而稱本願。

又「本」為根之義,根本之誓願也。菩薩之心廣大,誓願亦無量,唯以此願為根本,故稱「本願」。廣義言之,發願之事端亦稱弘誓。

語出無量壽經上曰:「皆是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同下曰:「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法華經譬喻品曰:「以本願故,說三乘法。」

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易行品曰:「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者。」

佛菩薩所發之本願有多種,如一切菩薩悉發菩提心,以堅毅之弘誓救度眾生,斷除煩惱,累積德行,期於成就佛果,此稱總願,如四弘誓願、二十大誓莊嚴等。若分別在淨佛國土發大願,各於十方淨其國土,成就諸眾生,或願於穢土成佛,救度難化之眾生,此等依諸菩薩各自之意樂所發之誓願,稱為別願,如無量壽經卷上載述之阿彌陀佛(法藏菩薩)四十八願(梵本作四十六願,異譯經典亦有作三十六願或二十四願者)、悲華經卷七所說釋迦佛之五百大願、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所說彌勒之奉行十善願等皆為別願。

另如道行般若經卷六怛竭優婆夷品所說之五願、放光般若經卷十三夢中行品之二十九願、阿閦佛國經卷上之二十願等亦屬別願。其他,尚有特別為滅除眾生諸病或拔盡一切苦惱、恐怖而立之志願,如藥師如來本願經所說之十二願、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所說之四十四願、悲華經卷三之觀世音救苦願等。又有普賢菩薩十大願,及舊譯華嚴經所說初地及初學菩薩所發之十種行願等,其中,現在初發之願稱為「唯發願」,以別於因位發起之宿願。

廬山慧遠將彌陀四十八願分為攝法身、攝淨土、攝眾生等三願。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為稱念阿彌陀佛之名(念佛)者即得往生淨土之願,亦即無論何等惡人皆可依此願力而得救。淨土宗即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真宗開祖親鸞於四十八願中將重要之八願分為真願與假願,即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願為真,而十九、二十等二願為假,稱為真假八願。同時,在第十八願中,發誓念佛之眾生若不能往生,則不取正覺(不成佛),故第十八願亦稱若不生者誓。

此外,為本願所救濟之目標、對象者,稱為本願實機或本願正機,即指末代濁世之眾生。本願所誓行之念佛,稱為本願行。又讚歎阿彌陀佛為本願功德聚,以彌陀系由因位之本願而於永劫積聚功德之故。[悲華經卷二大施品、法華經譬喻品、大阿彌陀經卷上、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七虛空藏菩薩品、平等覺經卷一、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地藏本願經、俱舍論卷九、往生論注、往生禮贊、安樂集、選擇本願念佛集]

【本願功德聚】

由因位之本願而於永劫積聚功德之佛也。謂阿彌陀佛。

【選擇本願】

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億佛土中能選擇而立之本願也。總為四十八願(大阿彌陀為二十四願),別為第十八念佛往生之願。當阿彌陀佛猶在因位時,歷經五劫之長時思慮,並參考諸佛所立誓願,乃取其中最殊勝者,立為四十八願。尤以第十八願之念佛往生願,為四十八願中之精髓,故依此願念佛,則稱為選擇本願之念佛。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四十八願中此名王本願,眾生念佛得往生於淨土者唯依此願,因此名為念佛往生之願。教行信證三本曰:「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斯願名選擇本願,亦名本願三心之願,復名至心信樂之願,亦可名往相信心之願也。」

又,淨土真宗之名目,念佛曰行,信心曰信。如其次第,即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第十八也。教行信證文類二曰:「其真實行願者諸佛稱名願,其真實信願者至心信樂願,斯乃選擇本願之行信也。」故十八願爲選擇本願,十七願亦在其範圍內,而稱「選擇本願」,具言曰「選擇本願之行」。蓋「南無阿彌陀佛」之「大行」能傳給人類及一切眾生,是托第十七願之御蔭。名號傳到,眾生方能聞信之而往生(十八願)。

【第十八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也。無量壽經上曰: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四十八願中此名王本願,眾生念佛得往生於淨土者唯依此願,因此名為念佛往生之願。

教行信證三本曰:「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斯願名選擇本願,亦名本願三心之願,復名至心信樂之願,亦可名往相信心之願也。」

【願成就文】

法藏菩薩建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釋尊說十八願成就之文,謂之願成就文。

在無量壽經下卷之初,其文曰: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抑止攝取】

制遮與容受也。同於折伏慈悲。

佛以慈悲智慧圓滿,於智慧門制遮逆惡眾罪,於慈悲門容受善惡一切而無漏也。

無量壽經之十八願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觀無量壽經說:「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者,皆得往生。」

古來會解之者,如善導觀經疏四,謂壽經約未造業,由抑止門故除逆謗。觀經約既造業,由攝取門故取之。當於群疑論三十五家中之第九家。

然六要鈔別解為罪業與多劫障重之二義。

若約彌陀大悲之本誓,則如法事讚所云:「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念皆往。」有同一無別,報土得往之益也。

【二門】【抑止門】【攝取門】

一、抑止門,佛欲眾生不造重罪,使惡逆之眾生不得往生淨土,乃抑止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智也。

二、攝取門,極惡之眾生念佛則得往生,乃攝取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悲也。是善導會大觀二經相違而判釋者(諸家立種種之義而會之)。

觀經散善義曰:「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障,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見群疑論三,探要六,散善記三。

淨土眞宗關鍵詞

【本願一乘】

彌陀之本願,為一乘之法,以本願使一切眾生盡成佛也。

愚禿鈔曰:「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者,絕對不二之教,一實真如之道也。」

【本願一實】

謂如來之本願為唯一真實平等之理。真宗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往生成佛,即以他力念佛之法門為真實到達涅槃之唯一途徑,稱為本願一實大道。真宗開祖親鸞於所著之教行信證文類卷三信卷:「道者即是本願一實之直道。」

【本願一實大道】

謂他力念佛之法門也。

釋尊一代之諸教,八萬四千之法門,要皆為歸入於彌陀本願之支徑小路,惟本願他力之一乘為真實之大道,即得真實到著大涅槃之道也。

【本願醍醐妙藥】

指阿彌陀佛之本願。即依彌陀本願之故,不論何等惡人均可得救濟,乃以微妙第一之醍醐妙藥比喻之。教行信證卷三信卷末:「濁世庶類,穢惡群生應求念金剛不壞真心,執持本願醍醐妙藥也。」

【誓願一乘】

又作本願一乘、宏願一乘、悲願一乘。

淨土宗以阿彌陀佛之本願為一佛乘,說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乃眾生一生成佛之唯一無上之法門,稱為「誓願一乘」。

無量壽經說:「究竟一乘,至於彼岸。」

【願海】

佛、菩薩之願事深廣,譬如海也。

江總詩曰:「未泛慈舟遠,徒令願海深。」

八十華嚴經六曰:「顯示一切大願海。」

萬善同歸集六曰:「超三有之苦津,入普賢之願海。」

往生要集上本曰:「聞一實道,入普賢之願海。」

【一無礙道】

生死與涅槃融和無障之悟道也。

往生論註下曰:「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

【佛願生起本末】

彌陀本願之謂也。生起者,生即起,謂佛願之因之起源。彌陀於因位之昔,見苦惱之眾生以大悲心起願行,故佛願之生起,為眾生流轉之苦相也。

本者,因位之本願修行;

末者,果上之名號也。

【大願】

願眾生成佛之心也。又,佛願救眾生之心也。

【弘願】

弘大之誓願。願救一切眾生也,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是。

觀經玄義分曰:「安樂能人,顯別意弘願。(中略)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弘誓】

具曰弘誓願。謂佛菩薩弘大之誓也。

無量壽經上曰:「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同下曰:「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

法華經普門品曰:「弘誓深如海。」

文句十下釋之曰:「弘,廣也。誓,約也。廣制要心,故言弘誓。」

輔行一之三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

法界次第下之上:「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

【弘誓願】

弘大之誓約與志願也。如上所解。

正信偈曰:「聞信如來弘誓願,佛言廣大勝解者。」

【超世願】

阿彌陀如來之誓願也。世者普通之意。超者卓出之意,為卓越三世諸佛誓願

之大悲本願,故稱超世願。

指普遍四十八願而云,或特名攝身(攝法身也,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願),攝土(即攝淨土也,第三十一與三十二願)之五願。

無量壽經曰:「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

同註曰:「超世流佈諸佛本願,是名超世。」

【三誓偈】

無量壽經上載法藏比丘說四十八願訖,更說偈,立三重之誓願。謂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願。(中略)當雨珍妙華。」是也。

又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願誓名號,三誓中重誓名聲超十方,故云重誓。

禮讚曰:「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正信偈曰:「重誓名聲聞十方。」

六要鈔二本曰:「六八願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義寂云:望三種果:一望滿願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聞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

又,淨家一流稱為四誓偈,蓋總三誓偈以下偈語為一誓也。

【究竟願】

願心不退而遂成就也。

【不捨誓約】

謂阿彌陀佛誓願之約束。彌陀第十八願,以念佛往生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即謂以他力攝取信心念佛者不捨之誓,故稱曰不捨之誓約。

【弘誓強緣】

謂阿彌陀佛廣大之誓願力,為眾生得信往生淨土者之強增上緣也。

【本願力】

誓願之力。諸佛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願之力用,於果位而得發顯成就。

無量壽經上曰:「皆是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同下曰:「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天親菩薩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佛之本願力,能速疾成滿如大寶海之無量而殊勝之功德。

善導大師《觀無量壽經疏》卷一:「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或將本願與力分別因果,謂本願指因位之誓願,力指果上之神力。如曇鸞於《往生論注》解釋「觀佛本願力」曰:「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觀無量壽經、俱舍論卷九]

亦曰願力,亦稱宿願力,即宿願之力用也。

觀無量壽經曰:「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智度論七曰:「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

延壽《宗鏡録》卷七四:「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得始起清浄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

陸遊詩曰:「香火徒勤願力違。」

又稱「誓願力」,佛在因位時興大願所誓之功德成就。果得之功德力,全由因位之誓願所成也。

【大願業力】

大願力與大業力也。阿彌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之四十八願為大願,積累兆載永劫之六度萬行為大業。

觀經玄義分曰:「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大願船】

指诸佛菩萨之广大本愿。佛菩萨以其本愿力,救济众生,度生死海,送至彼岸之净土;犹如船筏之运载旅人到达彼岸,故以「大愿船」喻之。多特指阿弥陀佛之本愿。

淨土傳曰:「菩薩乘大願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無不得生。」

迦才淨土論下曰:「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乘大願船,浮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令上大願船。」龍舒淨土文二引此文,言出淨土傳。

往生要集中本引此文,言出清淨覺經,而經無其文。

往生要集中本曰:「無量清淨覺經云: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令上大願船送著西方。若眾生肯上大願船者,並皆得去,此是易往也。」案清淨覺經無此文,惟迦才淨土論下有之。龍舒淨土文二,引淨土傳而引此文,文少異。

教行證文類二曰:「乘大悲願船,浮光明廣海。至德風靜,眾禍波轉。」

淨土眞宗關鍵詞

【大寶海】

生無量珍寶之海。

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教行信證二曰:「歸入功德大寶海,必獲入大會眾數。」

【他力】

為「自力」之對稱。佛道解脫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為自力,特依佛、菩薩之本願力加被力而得度解脫者為他力。淨土宗謂:僅以自力求聖道,而無佛陀之力,亦不能獲得解脫。

又立依從他力以成佛之教,稱為他力教、他力宗,如淨土宗、日本淨土真宗與時宗等。反之,主張以自力得解脫者,稱自力教、自力宗,如天台、華嚴、密、禪、法相、日本日蓮宗等均屬之。

又佛之本願力、加被力即是他力。一切諸佛為眾生雖有他力,而特以他力之一法,使眾生成佛道者,為彌陀如來一佛,以是為彼佛之本願故也。彌陀如來之本願力能令眾生成佛,其誓願即「唯願信我者往生我土,使成佛道」,故舍自力而信彌陀者,與此本願相應;自成往生成佛之願果也。而此信心亦為依佛之本願而發者,此一信心即是他力。以他力之信心,為他力所攝取也。

淨土論中下曰:「他力為增上緣。」又曰:「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遊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教行信證二曰:「言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

【願力迴向】

亦曰他力迴向。

謂彌陀以本願力收因位之萬行,果地之萬德於名號內,與之於眾生也。

行信、因果,往相、還相,皆自如來清淨之願心,迴施於眾生也。

『論註』下卷明解義分立十重中,第二起觀生信章門引本論文云:

「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衆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註』云:「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迴施一切衆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中略)此迴向行,往生之後,為出功德,成就大悲度生死海,佛本願力為其本故,推功於佛,所尅唯為佛迴向也。

同解義分第十利行滿足章云:「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家特立如來他力迴向之義,專依此文。

【願力自然】

眾生往生,非由行者之思惟分別,乃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自然即得往生也。

【自然法爾】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狀態。佛典中屢用“自然”、“法爾”、“自然法爾”、“本來法爾”等語。所謂自然,即指事情之自然形成;所謂法爾,即指依循真理而同於真理。翻譯名義集卷二謂,“自然”即“法爾’,“法爾”即“自然”。又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三列舉形成世間各種事物之三種力,“法爾力”即其一,相對於另外的“因力”、“業力”兩力;例如世界自然壞滅時,下地之眾生必生於上界。其義略分如下:

(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場而言,如覺悟之世界為脫離有無分別,本來空無自性,其自身獨立存在,而絕對自由,稱為無為自然;

(二)或如經由善惡行為,依循因果法則而產生結果,稱為業道自然;

(三)如依自身之法則,視之為如實之表現,稱為法爾。

真宗以信憑阿彌陀佛之願力自然往生報土,稱為法爾往生,此時之“法爾”乃自然及他力之義。《無量壽經》卷上載,極樂世界乃無為自然界,往生彼國者,即受自然虛無之身。真宗開祖親鸞聖人以舍自力而將一切付託於如來之手,舍離自心分別而悟入彌陀之法則,稱為自然法爾,意謂不假衆生之造作,依佛力運作,被佛心所同化於絕對真理的如來。依如來本願力之運作救度眾生,稱為願力自然。

親鸞聖人著有《自然法爾章》,謂“自然”之“自”系有所從來之意,是如來誓願之運作,並非行者之企圖。所謂“然”,即所使然之意,亦非行者所可安排。一切乃因如來之誓願所致,故云“法爾”。於往生一事,應放下凡夫之思考、計度,隨順彌陀之計度,方能感應道交。《末燈抄》中亦有同樣表述。

[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一、正像末和讚]

【二種迴向】

淨土門所立。

一往相迴向,以己之功德迴施一切眾生,願同往生阿彌陀如來之安樂世界也。

二還相迴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願迴來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眾生使向淨土也。見往生論註下。

【不迴向】

淨土門立二種之迴向:

一、往相迴向,願所修之功德迴向而往生淨土也。

二、還相迴向,願成佛後迴入生死教化一切眾生也。

此二種迴向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行者依自力勤修,為佛教通途之義。

真宗一派謂此二種迴向,於信之一念,自彌陀之方迴向行者,不須自行者之方更成迴向,故名之為不迴向。

不迴向之言,顯他力之極致也。

教行信證二曰:「明知,是非凡聖自力之行,故名不迴向之行也。」

【功德】

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

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

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光明】

自瑩謂之光,照物謂之明。

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現法。

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

探玄記三曰:「光明亦二義:一是照闇義,二是現法義。」

往生論註下曰:「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佛光】

佛之光明也。

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

【佛日】【慧日】

「慧日」者,佛慧明朗,譬之日光。

『大經』下云:「慧日照世間,消除生死雲。」

憬興釋云:「慧日者,隨喩之名。惑、業、苦三,能覆真空及智日月,即同雲覆虛空日月,故云生死雲。佛智達真,能除自他惑、業、苦障,故云慧日。令生物解故,云照世間。」

『淨土論』云:「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論注卷上云:「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中略)願言:使我國土,所有光明,能除癡闇,入佛智慧,不為無記之事。亦云:安樂國土光明,從如來智慧報起故,能除世間冥。」

此等皆寄朗日光照,稱揚彌陀智光文也。

又善導大師釋『觀經』「唯願佛日」文(序分義)云:「言佛日者,法喩雙標也。譬如日出,衆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夜日朗。」

淨影師釋同經文云:「佛能破壞衆生癡闇,如日除昏,故曰佛日。」

此所言者,是指釋迦。

二佛雖異,佛德比況,其義相同。

【光燄王佛】

阿彌陀佛之德名。

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燄王,三塗黑闇蒙光啟。」

無量壽經上曰:「燄王光佛。」

【二光】

一、色光,為佛身所發之光明,眼可見者。亦名身光。

二、心光,為佛心所發之光明,常照護眾生者。往生論註謂之智慧光。

六要鈔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只就義門,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色名心光。是念佛行相應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體。(中略)是故照觸稱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稱耳。私案:觀佛三昧所觀所見之光明等,可預身光者耶?」

選擇集決疑鈔三曰:「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論註稱智慧光,與今同也。」

【心光】

對於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稱。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離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別有心光。

觀念法門曰:「但或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取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六要鈔三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只就義門,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色名之心光。」

【光曉】

曉者明也。光曉者如言光明。佛放智慧之光明,破一切眾生之昏闇,猶如曉天之日輪也。

讚阿彌陀佛偈曰:「有量諸相蒙光曉。」

【光觸】

為光明所照觸之意。即謂佛之光明照被,親觸行者之身也。

讚阿彌陀佛偈所謂:「蒙光觸者離有無。」

往生禮讚所謂:「蒙光觸者心不退」是也。

【攝取】

攝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攝救苦眾生也。

無量壽經上曰:「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

觀無量壽經曰:「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不請之友】

謂眾生不請求,而菩薩以大悲為我之友,與我利益也。

無量壽經上曰:「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華嚴》二十云「當要先令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無餘涅槃,然後成佛,何以故?非眾生請我發心,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

勝鬘經曰:「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大悲安慰,哀愍眾生。」

同寶窟上末曰:「四乘眾生雖有根性,樂欲未生,不能請求。菩薩照機,知其堪受,即便為說,故言不請。聞必得益,目之為友。」

【滅罪生善】

仗佛力而滅罪生善也。往生要集中本曰:「滅罪生善,共生極樂。」

淨土眞宗關鍵詞

【善本】

同於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又】善為菩提之本也。

法華經序品曰:「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德本。」

無量壽經下曰:「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

勝鬘經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為菩提根,故名為本。」

【宿善】

梵語 pūrva-kuśala-mūla。宿世所植之善根也。一般指過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又稱宿作福、宿福。過去善業係聞法信受乃至往生成佛之因緣,由此又有相關之宿因、宿緣、宿業、宿習、過因等名稱。宿善不單指往昔所修之世間善業,於前世親近佛道,尤為宿善,更勝於世善。如釋迦牟尼佛曾於修菩薩行之初,即因供花予然燈佛且禮拜之,而得來世成道之授記。圓覺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大集經卷十八等諸經中亦謂,得聞信受經上所說法者,皆是往昔所植善根之故。又宿世所植之善根功德,今世開發結善果,稱為宿善開發、宿執開發。〔長阿含卷九「十上經」、法華經卷二信解品、無量壽經卷下〕

往生要集下末曰:「念彼佛者,宿善內熟,今開發耳。」

善導《觀經疏·定善義》「地想觀」:「《經》(《平等覺經》卷四、《大阿彌陀經》卷下、《大經》卷下意)又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蓮如上人《御文章》「五重之義章」(二·十一)立往生成就五重之義,首標「宿善」。依「宿善」遇「善知識」,成就「光明」、「信心」、「名號」,此亦如來自無量劫攝取不捨之徵也。

【德本】

猶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諸善萬行之功德,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華經序品曰:「於諸佛所植眾德本。」無量壽經上曰:「消除諸漏,植眾德本。」

【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義而彌陀之名號名為德本。

無量壽經上曰:「係念我國,植諸德本。」

教行信證六本曰:「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名號】

顯體為名,名彰於外而號令於天下為號。名與號其體一也。此名號之目,雖通於諸佛諸菩薩,然以指彌陀之名號即南無阿彌陀佛為常。

大乘義章二十末曰:「顯體為名,樹德為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

法華嘉祥疏三曰:「通即稱號,號令天下,顯化他之義。別即稱名,名以定體,即是自行。」

【名義】

名者體上之名稱,義者體上之義理。如言諸行無常,諸行為名,無常為義。又呼召之名目,謂之名,為名所顯之法體謂之義,依此義則名義者,與所謂名體或名法同。

然就其名與義言之,有名即於義者,有不即者。

名即於義,如呼火而出熱,諸佛之名號及陀羅尼是也,此云真言。

名不即於義,如火之名無熱之用,世間一切名字是也,此云假名。

智度論二十五曰:「問曰:義之與名,為合耶,為離耶?若合,說火時應燒口。若離,說火時水應來。答曰:亦不合,亦不離。古人假為立名,以名諸法。後人因此名字識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

肇論曰:「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

【名義不離】

世間一切之事法,雖皆名義乖離,而諸佛菩薩之名號及陀羅尼等,則皆名義不離。又謂之名體不二。

如阿彌陀佛,以阿彌陀為名,以光明為義,為體為法,此名與義,相即不二,故稱阿彌陀之名,即已攝取光明矣。

往生論註下曰:

「問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指月之指應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

答曰:諸法萬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異法。

名即法者,諸佛菩薩名號、般若波羅蜜、及陀羅尼章句、梵咒音辭等是也。如禁腫辭云:日出東方,乍赤乍黃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關日出而腫得差。(中略)有名異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

定善義傳通記三曰:「光之與名,即是名義,名義具足,有不捨益。」

【名體】

呼召體者為名,為名所詮之實物為體,世間一切之事物,名不即於體,體不即於名,名體各別,是曰名體互為客。若佛菩薩之名號及真言陀羅尼等,名即於體,體即於名,是謂之名體不離。

【彌陀名號】

彌陀為救濟一切眾生而成就之名號也。六字之名號為:「南無阿彌陀佛」。持其名號,一心不亂,得無量無邊之功德,所有罪障,亦得消滅。眞宗以名號為本尊而禮拜之。

九字之名號為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

十字之名號為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Namo」mitābhāya buddhāya又,Namo」mitayus buddhāya,又作南無阿彌陀(引)佛陀(引)耶,譯曰歸命無量光覺,無量壽覺。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也。淨土門稱之為六字名號。

涅槃經疏二曰:「南無,或言救我,或言歸命,或言屈膝。」

嘉祥法華經義疏四曰:「南無者,歸命也,救我也。」

歸命者,眾生一心仰賴阿彌陀佛,即眾生之信心也。

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者,佛助一切眾生行體成就也。蓋眾生之信心與阿彌陀佛助眾生之行體,皆具足於此六字內,此謂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也。

善導觀經疏一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彌陀之名號,特由之而成就機法一體•願行具足之深義也。

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

稱為九字名號,表阿彌陀佛光德之名號也。總由無量壽經所說之十二光,別由難思•無稱之二光,而立不可思議光之名。謂歸命於思慮言說到底不可及之光明(智慧)之如來也。「南無不可思議光」之語,出於曇鸞之讚阿彌陀佛偈。

【不可思議光如來】

阿彌陀如來之德號也。取無量壽經十二光佛中難思•無稱之二種,而立不可思議光佛之名。

鸞師之讚彌陀偈曰:「南無不可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是立名之初也。

寶積經如來會上所列十四光中有不可思議之名,但此為唐代之譯,則讚彌陀偈以後之事也。

教行信證五曰:「謹按真佛土者,佛者則不可思議光如來,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

【盡十方】

盡十方之法界而無餘也。

【無礙光如來】

經云無礙光佛,論云無礙光如來。阿彌陀如來十二異名之一。

往生論願生偈曰:「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淨土眞宗關鍵詞

【願行具足】

具足願與行之意。

善導觀經疏一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中略)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果上名號】

與因位願行相應而為證得果上之如來時,以其功德成就之名號也。

【果名】

積萬行之結果名號,謂一切諸佛之名號也。

西方要訣曰:「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

【果號】

成正覺後之佛名。是為於因位積功德之結果名號,故曰果。

彌陀經元照疏曰:「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

【名號不思議】

彌陀之名號,為惡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廣大無邊不可思議,故謂之名號不思議。

【無生清淨寶珠名號】

阿彌陀之名號,以法藏菩薩之無生智所成,故為無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

往生論註下曰:「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

又曰:「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

【破闇滿願】

阿彌陀佛名號之功德,能破眾生無明之闇,使成佛之志願滿足也。

往生論下曰:「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行信不離】

在於真宗,南無阿彌陀佛者,本願之行;深信名號之緣由者,行者之信也。於信之上,自具如來之願行,故離南無阿彌陀佛之行而無信,離信而無行。

【念佛】

念佛有總別之分。就總言之,有三種,一稱名念佛,口稱佛名也。二觀想念佛,靜坐而觀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實相念佛,觀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也。此於往生要集配對定散有相無相,而為四種:一定業念佛,即上之觀想念佛也。二散業念佛,即上之稱名念佛也。三有相念佛,即上之定業念佛與散業念佛也。四無相念佛,即上之實相念佛也。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無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體,則為定散與實相之三種。顧就總之念佛而論,念佛之言,雖通於定散事理,然淨土門所勸者,乃屬於散業之稱名,事之念佛也。其次就別言之,乃對於觀佛而別立念佛之言也。此時於觀佛之中,攝觀想與實相之二種念佛,因之稱名念佛,單名之曰念佛。如觀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對稱是也。念佛專取稱名者,乃淨土門一家之洪範,於念聲是一之釋而知之。今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而諸大乘之說,獨限於阿彌陀佛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明尋常念相者,此有多種,大分為四:一定業,謂坐禪入定觀佛。二散業,謂行住坐臥,散心念佛。三有相業,謂或觀相好,或念名號,偏厭穢土,專求淨土。四無相業,謂雖稱念佛欣求淨土,而觀身土即畢竟空,如幻如夢,即體而空。雖空而有非有非空,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空,是名無相業。」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楞嚴經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起信論曰:「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中本曰:「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念佛三昧】

有二種: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之「發得」。觀無量壽經曰:「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經七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智度論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又】如法華三昧,二十五三昧,彌陀三三昧為法會勤行式之名。

【一行三昧】

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數四曰:「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種。理之一行三昧者。為定心觀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中略)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起信論曰:「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次,事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之異名。一心念佛也。文殊般若經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見起信論義記下末,安樂集下,往生禮讚。

【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昧】【三解脱門】

是為舊稱,新稱云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捨,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願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苦諦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捨,故無願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無量壽經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同下曰:「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智度論十九曰:「於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俱舍論二十八曰:「空謂非我,無相謂滅四,無願謂餘十,諸行相相應,此通淨無漏無漏三脫門。」大乘義章二曰:「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觀佛三昧】

一心觀想佛之相好形色也。此三昧成就,則見佛之來現。

【念佛為宗】

以念佛三昧為經之宗也。即彌陀教(弘願)之經宗是。

【機法一體】

為日本淨土宗西山派及真宗之用語,根據善導觀經疏玄義分之「六字釋」而來。機為眾生,或眾生對佛之信心;

法為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救度眾生之佛力。意指眾生之機与彌陀之教一體不二。

真宗主張,佛欲救度眾生之慈悲心,以「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顯現之,眾生於其名號即已成就信心;因此信心與佛力於名號成為一體,故稱機法一體。又當其名號轉為眾生之信心時,眾生之凡心与佛心成為一體,此種情形特稱為佛凡一體。[安心決定鈔卷本、願願钞、漢光類聚卷一、觀經定善義秘鈔卷四]

【光明名號因緣】

名號與光明不二,名號為體,光明為用,阿彌陀佛以光明為緣,調熟衆生機,欲施與名號之因,普救眾生,令眾生得往生彌陀之報土者。

名號為能生之因,如父。

光明為所生之緣,如母。

名號與光明,乃眾生往生淨土之他力因緣也。

名號入於衆生心為信心,以信心為內因時,則光明與名號為外緣,此謂二重因緣。信心為如來回向、於眾生心內發起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號,乃自如來從外計量而起信心之因緣也。

【聞光力】

聞光明之力也。聞阿彌陀如來智慧之光明,有超世希有之大願,攝取不捨之威神力而信之。即信彌陀之救濟也。

淨土眞宗關鍵詞

【攝取】 

攝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攝救苦眾生也。無量壽經上曰:「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觀無量壽經曰:「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攝取光益】

攝取念佛之眾生,彌陀光明之利益也。

【行信】

念佛曰行,信心曰信。如其次第,即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十八願也。教行信證文類二曰:「其真實行願者諸佛稱名願,其真實信願者至心信樂願,斯乃選擇本願之行信也。」諸佛稱名是名號之德,衆生聞其名號而成衆生之信。故言行信時,念佛指名號之大行,名號成衆生之信,故稱行信。於衆生,由信心流出稱名,則曰信行。名號爲衆生往生行,衆生稱念爲報恩行,即名號之等流。

【信心】

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也。

此有迷信正信,解信仰信,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別。

【正受】

梵語三昧Samaya,一譯正受。三為正,昧為受也。是禪定之異名。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如明鏡之無心現物也。大乘義章十三曰:「離於邪亂故說為正,納法稱受。」探玄記三曰:「納法在心名為正受。」觀經玄義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同序分義曰:「因前思想漸微,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又歸三寶偈曰:「行者正受金剛心」,金剛心即信心,他力之大信心,即是與佛心相應之信心三昧也。

【大信】

信佛而不疑,謂為信。

信心之功德廣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為佛心,故曰大。

教行信證二曰:「謹案往相迴向,有大行,有大信。」

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忻淨厭穢之妙術。(中略)極速圓融之白道,真如一實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

【信海】

信心之實德,廣大無邊,故譬之海。

教行信證三本曰:「真如一實之信海。」

【大信心海】

信心之功德廣大,故譬之於海。

教行信證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從佛力發起故。真實樂邦甚以易往,藉願力即生故。」

【信心為本】

淨土真宗之綱目,分為真俗二諦,即世出世二門。

俗諦以王法為本,真諦以信心為本。

蓋真宗之意,以為眾生往生彌陀之淨土,非由稱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願力也。

【信心正因】

真宗又於前條真諦門中分為二,謂之信心正因,稱名報恩。

【二種信】

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毘目佉Abhimukh,自明見理,心無疑慮也。

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捨攞駄Śraddhā,是依人而信其言也。

大日經疏三曰:

「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佉,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心知在近,故曰信解也。

下言深信者,梵音捨攞駄,是依事依人之信。如聞長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誑故,即便諦受依行,亦名為信。」

【又】有自力他力之二信。自發之信為自力信。依佛之大悲心而發之信為他力信。

此中五根中之信根,就正信而言,是佛徒通途之信心也。

又淨土真宗之信,就他力信而言,是一宗特殊之信心也。

【二種深信】

二種深信,淨土宗教義,即「信機」与「信法」。

善導《觀經散善義》: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前者為機深信,故稱「信機」;

后者為法深信,故稱「信法」。

淨土真宗認為,此二種深信實為一體之兩面,信仰佛之本願即是深信自己之罪障,均為他力信心之相。

【二河白道】

以水火二河,喻眾生之貪瞋;以中間之白道,喻清淨願往生心。

觀經散善義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云云。」

智度論三十七曰:「河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

【世間難信捷徑】

他力之信心,為惡人凡夫速遂成佛不思議之法,易往之捷道,故曰捷徑。然於世間得信,難中至難,故曰世間難信。

疑蓋無雜】

真實之信心,無疑心間雜之意。疑為五蓋之一,障無漏之五蘊,故曰疑蓋。

教行信證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

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極成用重之心,審驗宣忠之心,欲願愛悅之心,歡喜賀慶之心故,疑蓋無雜也。

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成作為興之心,大悲迴向之心故,疑蓋無雜。

今按三心字訓,真實心而虛假無雜,正直心而邪偽無雜,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

信樂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心歡喜】

信心之體,必有歡喜之相。因而約信心歡喜之四字歸於信樂之二字,約信樂之二字歸於信之一字,是淨土真宗之法門,悉歸於信之一字。猶如天台之法門悉歸於具之一字,真言之法門悉歸於阿之一字也。

【信樂】

信順所聞之法而愛樂之,即信心歡喜也。

淨土真宗以彌陀十八願有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其至心與欲生心之二,攝於信樂之一,此謂之一心,又云一念。

蓋信喜心誠,即為至心,其心即為欲生淨土之欲生心也。

教行信證信卷曰:「私窺三心字訓:三即合一。其意何者?

至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

心者即是種也,實也。

言信樂者,信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滿也,(中略)驗也,宣也,忠也。

樂者即是欲也,願也,愛也,悅也,歡也,喜也,賀也,慶也。

言欲生者,欲者即是願也,樂也,覺也,知也。

生者即是成也,作也,為也,興也。

明知:

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

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中略)欲願愛悅之心,歡喜賀慶之心,故疑蓋無雜也。

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成作為興之心,(中略)故疑蓋無雜也。

今案三心字訓,真實心而虛偽無雜,正直心而邪偽無雜,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

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也,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

【一心】

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謂之一心。

止觀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更不餘緣。」

探玄記三曰:「一心者,心無異念故。」

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

【利他一心】

利他者,他力之意也。淨土論之「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開會一心,則為無量壽經之至心,信樂,欲生三心。

此對於觀無量壽經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自力之三心,而謂為利他之三心。

一心三心,於行者之信上非有相異。三心者,非言初至心,中信樂,後欲生,歸命之剎那,不外乎一念。三心不可拘泥字義觀之。

淨土眞宗關鍵詞

【一念】

其說有二:

(一)極短促之時刻也。

文句八上曰:「一念,時節極促也。」

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

觀無量壽經曰:「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然其時限,諸說不同。

仁王般若經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往生論註上曰:「百一生滅名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

翻譯名義集五,謂「剎那,毘曇翻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與一剎那解為同義也。

(二)思念對境一次也。其義亦多。如天台,以陰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又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淨土門諸派,以古來一念多念之論盛行,隨而一念之解,其說不一。

親鸞聖人以聞名信喜之心,名為一念。教行信證六所謂「一念云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為一心。」是也。

【三心】

一、至誠心,真實願淨土之心。

二、深心,深願淨土之心。

三、迴向發願心,迴向所修之功德,願求往生淨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又】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者,謂之三心。

文類信卷曰:「本願三心之願」。

又「為愚惡眾生,阿彌陀如來已發三心願。」

此三心又稱三信。

真宗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心,為一信心之分開,俱為疑蓋無雜之一信心,故稱為三信。

文類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成滿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

【又】道綽禪師,依淨土論註之意而立三心:

一、淳心,信心深厚也。

二、一心,信心純一也。

三、相續心,信心相續不雜餘念也。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文類行卷謂之三信。

【二種三心】

真宗以為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有隱彰二種義。

又見真大師分自利之三心與利他之三心,即要門自力行者之信心與弘願他力行者之信心也。

又於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三心與散三心,即息慮凝心行者之信心,與廢惡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別之三心也。

【三不三信】

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

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續。是曰三不。

反之則曰三信。

淨土論註下曰: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

西河道綽承之,更闡明三信。

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文類聚鈔行卷曰:「三不三信誨慇懃,像末法滅同悲引。」

【三忍】

三忍有三種。

無量壽經第四十八願舉聞聲者得三法忍之願,而言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未舉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諸師之解不同。

法位云是仁王經所說五忍之前三者,即伏忍、信忍、順忍也。

憬興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三忍也。

玄一曰是下說之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也。

【又】無量壽經云往生極樂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而得三種忍:

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

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者。

三無生法忍,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是悟道之至極也。

見無量壽經鈔五。

【又】善導所說之三忍:

一喜忍,念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

二悟忍,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者。

三信忍,念彌陀佛而住於正信者。

善導解觀經中,韋提希夫人現見阿彌陀佛而心生歡喜之時,得無生法忍,是名喜、悟、信三忍。

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觀經序分義二曰:「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此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淨土文類行卷曰:「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

「獲三忍」是信一念的現益。

「三忍」者,指無生忍。無生忍者,是忍可決定無生清淨寶珠的名號法。

善導大師開信心成就的相為「三忍」,是橫超之經意,與聖道門不同。

善導大師的「玄義分」曰:

「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云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嘆,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也。」

「得無生忍」者,即證忍(證見)真如,悟無生法,是聖道門所談。今文和此等解釋不同,是信忍·受領名號無生法之意。開此「信忍」為三忍,望「心生歡喜」之文為「喜忍」,望「廓然大悟」之文為「悟忍」,言「喜、悟、信之三忍」。即全領佛智的真實心是金剛心故,言「悟忍」;離生死之大怖畏的大滿足的慶喜心故,言「喜忍」。

【決定信】

決定之信心。不雜疑念之信心。

金剛經曰:「生決定信。」

往生論註下曰:「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

【大慶喜心】

真宗之安心。謂為彌陀佛所攝取而大歡喜之心也。

教行信證三末曰:「大慶喜心,即是真實信心。」

【深信】

以深固之心信法也。

維摩經佛國品曰:「深信堅固,猶如金剛。」

教行信證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堅固深信。」

【真心】

真實不妄之心也,又正信無疑之心也。淨土真宗約於他力信心謂之金剛真心。

往生禮讚曰:「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

教行信證信卷曰:「金剛不壞之真心。」

【安心】

謂心期於一處,而安住於彼,確乎不動也。安心之法,諸宗各有其說。

天台一家,謂離三諦無安心之處,離止觀無安心之法。

禪宗以不可得為安心之處,如彼達磨印慧可,謂為安心了,即其例也。

淨土門說安心甚盛。淨土宗謂厭欣之心為總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心之三心為別安心,俱為行者所起之心。

真宗謂信樂開發之一念具三信,大信大行,悉由如來本願力迴向而獲得,安心即信心也。

淨土眞宗關鍵詞

【佛凡一體】

佛心與凡心為一體也。於獲得他力信心之行者上而言之,體得他力信心之行者心,謂之佛凡一體。蓋他力之信心,非行者之所計得,乃如來所賜者,其體為佛智,故是清淨真實之佛心也。其佛心宿於行者貪瞋煩惱之凡夫心中,故佛心與凡心結合而為一體也。

【願作佛心】

願作佛之心也。

往生論註下曰:「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案菩提心為上求下化之心。

願作佛心是上求菩提之心,度眾生心是下化眾生之心。

【度眾生心】

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也。

【普等三昧】

普者普遍,等者齊等也,住此三昧則普見一切諸佛,故名普等三昧。

無量壽經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

悲華經謂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經謂之普至三昧,莊嚴經謂之普遍三摩地。

【現當二益】

謂現當二世之利益也。

真宗說正定與滅度之二益。

謂前者為現益,以信之一念入正定聚之位,受現生十種之益。

後者為當益,命終後往生淨土,開滅度之證者。

【一念業成】

一念信阿彌陀佛之本願,而往生淨土之業成辦也。

【平生業成】

在平常之時獲得他力之安心,往生淨土之業事成辦也。

【往生一定】

謂得一念歸命之信,必定往生彌陀淨土也。

【必定】

梵語阿鞞跋致Avaivartikā,譯言不退轉,又翻必定。不退轉大道,必定入於涅槃之位也。

大智度論九十三曰:「阿鞞跋致即是必定。」

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

【即時入必定】

謂念佛行者,以信彌陀之一念,即時入於必定之位也。

必定之位者,必成佛之位也。

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

淨土文類證卷曰:「煩惱成就凡夫,生死罪濁群萌,獲往相迴向心行,即時入大乘正定聚之數。」

【定聚】

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

無量壽經上曰:「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不取正覺。」

【便同彌勒】

淨土之行者,於信之一念,便同彌勒菩薩到阿惟越致之位也。

教行信證信卷末曰:「王日休云:不退轉者,梵語謂之阿惟越致。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彌勒。佛語不虛。」

【現生不退】

確得信心者,於現生住於正定聚之不退位,未來必開涅槃之證也。

現生十益中「入正定聚益」是也。

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中略)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

【不退轉】

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也。略云不退,即梵語之阿毘跋致也。

無量壽經上曰:「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十住毘婆娑論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即得往生】

聖道門說即心成佛與即身成佛,淨土門說即得往生,言以信佛之因緣,定直往生極樂也。

而淨土門中亦有二解。

淨土宗以為異時之即,真宗以為同時之即。

異時者,來世往生極樂,於彼土住於不退轉之位也。

同時者,信之一念時,現生住於正定聚不退轉之位也。

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阿彌陀經曰:「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來迎不來迎】

來迎,佛菩薩自極樂來迎念佛之行者也。觀無量壽經曰:「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會法事讚曰:「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九有來迎引接之願,故淨土門之念佛者,多要臨終之正念以期佛之來迎。

然在淨土真宗,以期來迎為修諸行之雜修雜行,故不期來迎。專修念佛之行人,於聞信之一念,往生之願事成辦,不期臨終之正念、佛之來迎,是徹底他力念佛之宗旨也。

末燈鈔曰:來迎者,為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故。臨終者,謂諸行往生之人,未得真實之信心故。(中略)

真實信心之行人,以攝取不捨故,住於正定聚之位,是故無臨終,無來迎,信心定,則往生定也。

【不來迎】

淨土門中多以臨終之正念期佛之來迎,而往生極樂。獨淨土真宗之極意,談平生業成於平生信受彌陀本願之一念,往生之業事成辦已,則更不以臨終之正念,期佛之來迎也。

但平生業成之念佛行者,決無不來迎者。有因緣,固有預來迎之人,而獲得他力金剛之信心者,決不期待其來迎,謂之不來迎。

淨土眞宗關鍵詞

【佛身】

梵語buddha-ka^ya,巴厘語同。指佛之身。有關佛陀生身之殊勝及其實身之種種考察,稱為佛身論。溯自釋尊在世或滅後不久,世以釋尊非為常人,其身超越常人而圓滿、清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具有殊勝之能力(十力、四無所畏)。此後至部派佛教時代,分別論者與大眾部主張佛身無漏之說,其壽量、威力皆具有無限性;此或指佛之肉身(即生身)而言。然有部提出異論,主張佛之生身亦為煩惱之果,故仍屬有漏;但承認佛所成就之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法,或佛之教法盡屬無漏,此稱為法身(梵dharma -ka^ya )。法身者,乃佛之所以為佛之根據,即非肉眼所能見之理佛,如此之法身與生身合稱為二身。有部等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者為五分法身,如此之功德法亦稱作法身。

大乘佛教謂法性真如為法身。據無著之金剛般若論卷上載,經典即言說法身;依修行證得始示現之法身,稱證得法身。真如理體為法身,生身為應身(梵nirma^n!a -ka^ya ),兩者間別立報身(梵sam!bhoga -ka^ya ),故在十地經論卷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下等成立法、報、應三身說:

(一)法身,又作法佛、法身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實佛、第一身、真身。大乘佛教雖完全承受有部之法身說,但其特色在以常住真實普遍平等理體之真如法性為法身,指佛陀之本身,或立如來藏為法身。

(二)報身,又作報佛、報身佛、受用身、受法樂佛、受樂報佛、食身、應身、第二身。指悟真理而有功德(因行果德)之具體普遍之身。此身既非永遠的真理之身,亦非無常的人格之身。在菩薩因位時所立之願與修行,其結果顯現受樂之佛,即為報身,如阿彌陀佛。報身以大慧、大定、大悲為體,具足無量之色相、功德與樂相,佛之淨土系以此報身為因而成立,菩薩在淨土受法樂,亦以報身為因。大智度論稱之為法性身、真身、法性生身,而梁譯攝大乘論卷上則稱此為應身。

(三)應身,又作應佛、應身佛、應身如來、應化身、應化法身。即佛陀之現身,乃為救濟眾生,應眾生之根機(受教者先天之能力與性格)所顯現之人格身,如釋迦牟尼佛,通常其身長為一丈六尺(即丈六)。

此三身之關係,如月之體、光、影,稱為一月三身。具體言之,法身之理體是唯一、常住不變,故以月之體為喻;報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體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為喻;應身具變化之作用,從機緣而現,故以月影映現水面為喻。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謂(大三一·二四九下):「如來身亦有二種得: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得,是應化兩身。為顯異人功所得,故立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謂淨土清淨及大法樂。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于他修行地中,由佛本願自在力故,彼識似眾生變異顯現,故名變化身。」佛地經論卷七分受用身為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二種,合前之法身、應身,共稱四身。大乘入楞伽經卷六偈頌品,分法(自性)、報(受用)、化(變化)、變化(等流)之四身說。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分化佛、報佛及如如平等智慧佛等三佛,其他合部金光明經卷一、解深密經卷五等亦各有三身之說。

佛身論之問題,起於佛滅後,至部派時代乃生起論議,上座部基於現實立場而反對,大眾部則尚理想。大乘佛教許一切衆生成佛,對佛陀之考察漸次進展,以般若為始,維摩、首楞嚴、法華、涅槃、華嚴、大日等諸大乘經典皆發表深遠之佛陀觀,隨而促進有關佛陀所說法及所住國土之理論,構成佛教教義之重要部分。[雜阿含經卷二十六、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卷一七三、異部宗輪論、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卷九十三、成唯識論卷十、佛性論卷四、般若燈論釋卷十三]

【法身】

梵語dharma-ka^ya,巴厘語 dhamma-ka^ya。指佛所說之正法、佛所得之無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實佛、第一身。據大乘大義章卷上、佛地經論卷七等載,小乘諸部對佛所說之教法及其所詮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無漏功德法等,皆稱為法身。大乘則除此之外,別以佛之自性真如淨法界,稱為法身,謂法身即無漏無為、無生無滅。

大乘之中,亦有數種說法:

(一)唯識家,分法身為總相、別相二種。總相法身為三身之總稱,即一大功德法身,以五法事理為體。別相法身則指三身中之自性身,以清淨法界之真如為體。

(二)三論家,以真如實相不可得之真空為法身。

(三)大乘起信論,全論之核心思想旨在闡論自性清淨、妄法無體之說,而于論究萬法時,以體大、相大、用大等三大來判釋眾生心,乃至宇宙法界等,例如論及法身說時,即以真如之用大來凸顯法身之意義。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九中):「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于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此即立理智不二之法身,而謂諸佛如來即是法身智相身,以其不可思議之用大而隨應于眾生機緣各異之見聞,令皆得化導之益,故真如之用大乃用即無用而益用無邊之妙用。此種法身說蓋為華嚴、天台等一乘家立說之根柢。

(四)天台家,持三身相即之佛身觀,故其所言法身,非僅指遍一切處之如來,而系謂法身即報、應身,報、應身即法身。

(五)華嚴家,以十身具足之毗盧遮那法身佛為教主,主張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相好身、威勢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相即融攝於法、報、化三身。

(六)真言家,以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為大日如來之法身,又稱法界身、六大法身。此六大法身具有本來色相,能以言語說法。此外,自性、受用、變化、等流四身皆稱為法身,加六大法身,則稱五種法身。

[無上依經卷上、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卷下、佛性論卷四、金剛般若論卷上、成唯識論卷十、注維摩經卷三、勝鬘經寶窟卷下末、清涼玄談卷三、辨惑指南卷三、法華玄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本、華嚴五教章卷三]

【法性身】

略名法身。佛三身之一也。佛身如法性週徧十方,有無量無邊之相好莊嚴,以無量之光明,無量之音聲,度十方無量之法身菩薩,謂之法性身。

智度論九曰:「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

往生論註下曰:「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

【法界身】

佛三身中之法身也。佛之法身為週徧法界眾生而感應之佛身,故名法界身。一身即現一切身也。

探玄記二曰:「現一身即一切身,名法界身。」

觀經定善義曰:「言法界者是所化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無為法身】

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靜,離因緣之造作,故云無為。

淨土論註下曰:「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

自然虛無身】

如來之自性身,為法性自爾之性德,故云自然。離諸差別相,故云虛無。

又極樂之往生人非胎生,故云自然。非飲食所長養,故云虛無。

無量壽經上曰:「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義寂疏曰:「非胎胞所生育故自然,非飲食所長養故虛無。」

淨土眞宗關鍵詞

【極樂化生】

極樂之往生人有胎生與化生二種。

疑佛智而修種種善業之人,生於邊地之宮殿,五百歲間不能聞見三寶,是名胎生。

信佛智之人隨九品之行業各化生於蓮華中,身相光明頓具足,名曰化生。

無量壽經下曰:「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極樂報化】

彌陀之極樂國土,為報土、為化土,諸宗各有異論。

天台淨影謂之化土。道綽善導謂之報土。慈恩或唯謂之報土,或謂之報化二土。日本之源信,則以極樂為報土,以處胎經所說極樂之邊地懈慢界為化土。

見真大師推源信之意,以觀經所說九品之淨土及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並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皆為化土;以無量壽經所說之極樂為報土。但此化土為報中之化,非三土中第三之化土,於報中分真假二土也。

然則真假雖異,皆為酬報大悲之願者(報土酬第十八願,化土酬第十九二十願),其假皆為報土也。

故道綽善導所定之是報非化,不背於此。

教行信證五曰:「既以真假皆是酬報大悲願海,故知報佛土也。

良假佛土,業因千差,土復應千差,是名方便化身化土。」

【佛土】

又作佛國、佛國土、佛界、佛刹。指佛所住之處,或佛教化之國土。即不僅指淨土,甚且凡夫居住之現實世界(穢土),以其為佛教化之世界,亦稱佛土。因此,自淨土之意義言,彌勒菩薩之兜率天、觀音菩薩之普陀洛伽山等,雖為淨土,但均非佛土。在初期佛教,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佛土意指釋迦佛陀誕生之娑婆世界而言,但其後佛身演變成真如之理體為法身,歷史性之佛陀為應身、化身等。故因應化身觀,而有真佛土、應佛土(又作方便化身土)之說,並由報身說,產生報土思想。由於對佛身解釋之異,佛土遂有二種、三種、五種等說。

三論宗吉藏之大乘玄論卷五謂,土有不淨、不淨淨、淨不淨、雜、淨等五種,此五土系依眾生之業而感受者,故稱眾生土;又因其為佛所教化之國土,故亦稱佛土。其中有凡夫與聖者共住之凡聖同居土、大乘與小乘之證悟者(阿羅漢、獨覺、大力菩薩)共住之大小同住土、僅菩薩住之獨菩薩居土、僅諸佛獨住之諸佛獨居土等四種。

天台宗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礙土(又作實報土)、常寂光土(又作寂光土)等四土說。其中,凡聖同居土即凡聖共住之國土,有淨穢之別,淨者如西方極樂世界等。方便有餘土系修方便道之空觀與假觀,而斷除見惑與思惑(生於三界之因),出分段生死,但尚未斷除無明惑,故更於界外受變易生死之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別教三十心之菩薩等所生之土。而修真實法之中觀,斷除無明之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生之土,即為實報土。寂光土即指成佛者所住之國土。

華嚴宗從相待之差別而言(別教一乘之立場),應人類能知之機緣所說之世界(因分可說之土)為世界海;悟佛果者能知之真如世界(果分不可說之土)為國土界;全宇宙名為蓮華藏世界,乃十身具足之毗盧遮那如來所教化之國土。

法相宗立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受用土復分為自受用土、他受用土,故亦立四土,而為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所依之土。其中,法性土乃以法界真如之理名為土,與身無別;自受用土為佛果無漏之第八識上所顯現之無漏純淨之佛土,乃除佛以外所無法測知者;他受用土,則為教化十地菩薩所變現之土;變化土為教化地前菩薩、二乘及凡夫所變現之土。

真言宗以真言行者觀心所顯之境地,分為三階成就妙果(三品悉地),上品安住于密嚴佛國,中品安住於十方淨土,下品安住于諸天修羅宮,依次為法性身、報身、應身分出之等流身之居所。即得三品悉地之人所感之土,其體不可得。若依于父母所生之身立即證得大覺位,則凡夫所見穢土之當體即是密嚴佛國。

淨土宗以阿彌陀佛有法、報、應三身,故有法身土(又作法土)、報身土(又作報土)、應身土(又作應土)等三土。一般以阿彌陀佛之報身所居之報土為極樂淨土。真宗謂此為真實報土,並立引導、教化眾生之方便化土。[成唯識論卷十、觀無量壽佛經疏、維摩經略疏卷一、法華經玄義卷六下、卷七上、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

【蓮華藏世界】

自蓮花出生,為寶蓮華所成之土,或指含藏於蓮花中之功德無量、廣大莊嚴之世界,故名。略曰華藏世界。又作蓮華國。諸佛報身之淨土也。釋迦之華藏,華嚴經所說是也,彌陀之華藏,觀經所說之極樂是也,大日之華藏,大日經胎藏界密嚴經之密嚴國是也。

華嚴經與梵網經對於蓮華藏世界之相狀,說法有異。

(一)華嚴經所說之華藏莊嚴世界海。又作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妙華布地胎藏莊嚴世界、蓮華藏莊嚴世界海、華藏世界海、華藏世界、華藏界、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十蓮華藏世界、十華藏。此世界系毗盧遮那如來于過去發願修菩薩行所成就之清淨莊嚴世界。即有關十佛教化之境界。其莊嚴及構造,在新譯華嚴經卷八華藏世界品中有詳細記載。此世界為須彌山微塵數之風輪所持,其最底之風輪稱為平等住,最上之風輪,稱為殊勝威光藏。最上之風輪能持香水海,其中有一大蓮華,稱為種種光明蕊香幢。蓮華藏世界即在此大蓮華之中,周圍有金剛輪山圍繞,其內大地皆由金剛所成,堅固不壞,清淨平坦,無有高下,尚有世界海微塵數之莊嚴。又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說微塵數之香水海,一一香水海之周圍有四天下,及微塵數之香水河,諸河中間之地,悉以妙寶莊嚴,分佈如天帝網。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說微塵數之世界種,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微塵數之世界。蓮華藏世界中央之香水海稱為無邊妙華光,由海中出大蓮華,其上有稱為普照十方之世界種。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說微塵數之世界布列於其間。以此中央世界種為中心,共有一一一個世界種,羅列成如網之圍罩,而構成世界網;各皆以眾寶莊嚴,佛則出現于其中,眾生亦充滿其間。由此可窺其構造之莊嚴,及其廣大無邊。

又華嚴經所述之蓮華藏世界,為實蓮花所形成之華藏世界,然梁譯之攝大乘論釋卷十五則以蓮花喻顯大乘法界真如,而非實蓮花。

(二)梵網經所說之蓮華台藏世界海。又作蓮華海藏世界、蓮華台藏世界。指千葉大蓮華中所含藏之世界。系由千葉之大蓮華所形成,每一葉為一世界,各有百億之須彌山、百億之四天下,及百億之南閻浮提等。盧舍那佛是此世界之本源,趺坐于華台之上,並將自身變化為千體之釋迦,各據坐於一葉之上;而千釋迦復一一變化為百億之菩薩釋迦,各坐于南閻浮提菩提樹下,宣說菩薩之心地法門。其中,一草即一個大千世界,中有百億之須彌四天下,一個四天下之世界,為一尊菩薩釋迦之所化,百億之四天下即一個大千世界,為大釋迦之所化,一千大千世界系由盧舍那佛所主領,即十萬億個四天下之世界,稱為蓮華台藏世界。

此說與華嚴經之華藏莊嚴世界,構造有異,而將其稱為蓮華台藏世界,此世界之蓮花為千葉所成,盧舍那佛趺坐其臺上;且為盧舍那佛之住處;此雖系基於華嚴經而來,

此外,華嚴五教章卷三載,十佛之境界可大別為國土海(果分不可說)與世界海(因分可說)。世界海即十佛攝化之諸種世界,又可分為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三千界外十重世界海、無量雜類世界海。眾生之根性不同,其所感見之國土亦不同,而「證入生」之位所感見者,即為蓮華藏世界。

又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載,對蓮華藏莊嚴世界海,立有蓮華台藏世界(梵網經之說)、遍法界之華藏、樹形等雜類世界等三種。前一系同教一乘之說,後二乃別教之說。另于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十一,則就眾生與佛之二因來解說蓮華藏世界。

淨土教之說,乃根據世親之淨土論,謂阿彌陀佛之極樂世界即蓮華藏世界。又日本東密之說,系以彌陀報身之淨土為加持身之蓮華藏世界;大日如來法身之住處為本地身之蓮華藏世界;眾生之汗栗馱(肉團心)為行者身之蓮華藏世界。

其後,隨華嚴信仰之弘揚,而蓮華藏世界之圖畫亦頗盛行。我國唐代鹹亨三年(672),在龍門奉先寺大盧舍那佛像蓮座周匝之三層蓮瓣上,皆一一刻有釋迦佛像,以表示蓮華台藏世界。又日本東大寺大佛之蓮瓣即刻有千釋迦、百億小釋迦,此系據梵網經之說而來。[雜譬喻經、舊華嚴經卷二至卷四、卷二十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梵網經卷下、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卷九、華嚴經孔目章卷四、華嚴經探玄記卷二、新華嚴經論卷六、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六、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佛祖統紀卷三十一、卷四十二]

【華藏世界】

釋迦如來真身毗盧舍那佛淨土之名。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蓮華,此蓮華中包藏微塵數之世界,故稱蓮華藏世界,略名華藏世界。凡報身佛之淨土,具十八圓滿,其中之依持圓滿,即蓮華藏世界也。唐華嚴經八曰:「爾時普賢菩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一一佛所修淨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已下八、九、十、三卷明之,謂之華藏世界品。此蓮華藏世界建立之大略,由上下二十重,周圍十一周而成,以中心為毗盧舍那佛之所居。佛祖統紀三十一曰:「上極寶焰,下徹風輪,此華嚴所明一世界種,豎高則且約二十重,周圍則略得十一數,復由此數隨方各十,則總之為百十一,如天帝珠網分佈而住。」梁譯世親攝論十五曰:「世間世界,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淨土為依何法?論曰:無量功德聚所莊嚴大蓮花王,為依止。釋曰以大蓮花王。譬大乘所顯法界真如,蓮華雖在泥水之中,不為泥水所汙。譬法界真如雖在世間不為世間法所汙。(中略)復次,如來願力所感寶蓮華,于諸華中最大最勝,故名王。無量色相等功德聚所莊嚴,能為淨土作依止。」探玄記三引此文已,曰:「華藏之名,因此立也。(中略)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德義。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內含攝一切人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餘刹故。」清涼疏八曰:「蓮華含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刹種及刹,為大蓮華之所含藏,故云蓮華藏。」但蓮華藏世界為諸佛報土之通名,即華嚴經所說者,釋迦佛之華藏也。觀經所說之極樂,阿彌陀佛華藏也。大日經所說之胎藏界,密嚴經所說之密嚴國,大日如來之華藏也。

【願土】

依阿彌陀佛本願成就之國土,即極樂淨土也。

往生禮讚曰:「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大願清淨報土】

彌陀之極樂淨土也。意謂彌陀報大願所成就之無垢清淨淨土也。

【真土】

真佛土之略。謂佛真身所住之法性土也。對化身所住之化土而立。

教行信證真佛土卷曰:「言真土者,大經言無量光明土,或言諸智土。」

【無量光明土】

極樂世界之異名。

平等覺經曰:「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於無數佛。」

教行信證五曰:「謹案真佛土者,佛者則是不可思議光如來,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

【真實報土】

由於修業而有報土也,同於實報土。真實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於真宗謂之真實報土往生,對於諸行往生之淨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

淨土眞宗關鍵詞

【報土真身】

對化土之化身而言。謂住於真實報土之佛之真報身也。

【無生寶國】

極樂無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無生寶國。

法事讚曰:「無漏無生還即真。」

往生禮讚曰:「無生寶國永為常。」

【即悟無生】

謂往生極樂者,即時得無生法忍之悟也。安住於無生之理而不起諸惑,是曰無生法忍。

觀無量壽經曰:「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生即無生】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是諸部般若之所說,三論宗之極意也。俗諦謂為生。真諦謂為無生。然俗諦之生無實生,是為因緣之假生,其實無生也。即依於無生之生也。以其為依於無生之生,故生即無生。又真諦之無生,依於俗之假生而立,故與彼俗諦之生為假生同,真諦之無生,亦假無生也,即依於生之無生也。以其為依於生之無生,故無生即生。

然則約於俗諦,則為生即無生,約於真諦,則為無生即生,是三論宗二諦八不中道之意也。

淨土門之淨土往生,亦依此意通釋之,淨土論註之意也。

問者難之曰:生為三有之本,眾累之元,今棄穢土之生,而願淨土之生,生何可盡?

答曰:阿彌陀佛之本願,無生之生也,是真諦之無生,非三有虛妄之生,非俗諦之生也。

謂為生者,凡夫之情耳。淨土為無生界,故生即得無生,但是為真諦中道之無生,非謂為無生有生之生,即無生即生也。然則依俗諦生即無生之義,而棄穢土之生,依真諦之義,而證無生之生也,此為淨土往生之極說。見往生論註下。

【無生之生】

如化身示現於娑婆,眾生往生於極樂,為離六道四生之生,故云無生之生。

【莊嚴】

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

又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

阿彌陀經曰:「功德莊嚴。」

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

觀無量壽經曰:「以諸惡業而自莊嚴。」

輔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

【二嚴】

一、智慧莊嚴,研智慧而為身之莊嚴者。

二、福德莊嚴,積福德而為身之莊嚴者。

六度中檀等五者,福德莊嚴也;慧度者,智慧莊嚴也。

涅槃經二十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如佛性。」

唯識述記七末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

【二十九種莊嚴】

天親之淨土論,觀察彌陀之淨土,明二十九種之莊嚴。

其中淨土之依報,即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

淨土之正報,即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

依報十七種者:

一清淨莊嚴,勝過三界有漏之穢土而無漏清淨也。

二量莊嚴,究竟如虛空無邊際也。

三性莊嚴,依正道之大慈悲無漏之善根,隨順法性而生起之淨土也。

四形相莊嚴,淨土清淨,光明滿足,如明鏡日月輪也。

五種種事莊嚴,備諸珍寶,具足妙莊嚴也。

六妙色莊嚴,無垢光燄熾,明淨曜世間也。

七觸莊嚴,莊嚴淨土之種種珍寶柔軟,觸者生勝樂也。

八三種莊嚴,水上與地上及虛空之三處莊嚴也。

九雨莊嚴,雨寶衣寶華,無量之妙香普薰也。

十光明莊嚴,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也。

十一妙聲莊嚴,淨土妙聲深遠,善聞於十方也。

十二主莊嚴,正覺之阿彌陀,為法王善住持也。

十三眷屬莊嚴。諸菩薩眾由如來正覺之華化生也。

十四受用莊嚴,受用大乘之法味、禪味、三昧味也。

十五無諸難莊嚴,永離身心苦惱,受樂無間斷也。

十六大義門莊嚴,淨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淨無譏嫌之名言,又無女人與六根不具者,及二乘與一切譏嫌實體,眾生普為大乘之薩埵,一味平等也。大義門者,謂淨土為通大乘義利之門戶也。

十七一切所求滿足莊嚴。眾生之所願樂一切能滿足也。

正報之十二分為二種,佛有八種,菩薩有四種。

佛之八種者:

一座莊嚴,無量之大寶王微妙之淨華臺也。

二身業莊嚴,相好之光一尋,色像超於群生也。

三口業莊嚴,如來微妙聲,梵響聞於十方也。

四心業莊嚴,同地水火風空,於中無分別也。

五大眾莊嚴,彼土之人天聖眾,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來清淨之智海而生也。

六上首莊嚴,阿彌陀佛,於淨土為上首,如須彌山王勝妙,無有超過者也。

七主莊嚴,阿彌陀佛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眾,恭敬瞻仰也。

八不虛作住持莊嚴,佛之本願力非虛設,遇之無空過者,必能令速滿足功德之大寶海也。

菩薩之四種莊嚴者:

一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

二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莊嚴,

三一切世界讚嘆諸佛莊嚴,

四無三寶處示法莊嚴也。

此二十九種,皆由彌陀之願心而莊嚴者。見淨土論。 

【一法句】

謂一法也。句為章句之義。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

天親之淨土論,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如來之莊嚴功德為八句,菩薩之莊嚴功德為四句,總為三種功德二十九句。

此二十九句之莊嚴,略說之,則說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淨句也。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

蓋彼論立奢摩他(止),毘婆舍那(觀)之二觀中,觀二十九句現象之差別,即為毘婆舍那,觀一法理體之平等,即為奢摩他。

初雖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而其機純熟,則止觀俱行,成柔軟心,二十九句即為一法句,一法句即為二十九句,廣略相入,得如實知見,差別即平等,平等即差別之妙理。

大乘善根界】

西方淨土之德稱也。謂大乘為成就善根功德之國界。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生於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

淨土論曰:「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俱會一處】

同信心之人共往生極樂,會於一處也。阿彌陀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淨土眞宗關鍵詞

【實相為物二身】

曇鸞所立。

一實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

二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號也。

往生論註下曰:「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為物身。」

六要鈔三本曰:「此有二義:一義云:實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為物身者此是事物,即云方便法身是也。

一義云:實相為物二種法身共是事佛,二種法身是約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與義,實相約義。即是光明攝法身故,為物是名,即是名號攝眾生故。

問:且就後義,既云實相,何為事佛?答:所言實相,非無相義,是虛實義,即約生佛。謂佛為實,眾生為虛;以悟為實,以迷為虛。

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

答:二義俱存,用捨可在學者之意。但約名義,猶親文歟。」

鸞師亦立法性方便之二法身。

【入出二門】

入門與出門之稱。入門者,謂修淨業而入於極樂功德莊嚴中之自利門也。出門者,謂以慈悲心為苦惱眾生出施教化之利他門也。

淨土論所說之五念門與五功德門中,前四門為入門,後一門為出門也。

【往還回向】【二種回向】【不回向】

淨土門立二種之回向:一、往相回向,願所修之功德回向而往生淨土也。二、還相回向,願成佛後迴入生死教化一切眾生也。

《往生論注》下云: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

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

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

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此二種回向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行者依自力勤修,為佛教通途之義。淨土真宗一派以此二種回向爲佛願所成就,於信之一念,自彌陀之方回向行者,不須自行者之方更成回向,故名之為不回向。不回向之言,顯他力之極致也。教行信證二曰:「明知,是非凡聖自力之行,故名不回向之行也。」

【五念門】

又作五念、修淨土五念門。出自天親之淨土論。指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五種憶念修行門。門為入出之義,前四門為入於安樂淨土之門,後一門為出於利他教化之門,故通名為門。

淨土論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即:

(一)禮拜門,謂清淨身業,一心恭敬禮拜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國。

(二)讚歎門,謂清淨口業,稱歎如來名號、功德、光明智相,如實修行,求生彼國。

(三)作願門,謂心常作願,發大誓願,如實修行奢摩他(梵 śamatha),以止息散亂之心,求生彼國。

(四)觀察門,謂以智慧、正念觀察下列三種:(1)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2)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3)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梵 vipaśyanā),以觀破昏暗之心,求生彼國。

(五)迴向門,謂將自己所有之功德善根,普皆迴向一切眾生,願同生極樂國,皆共證佛道。

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將奢摩他譯作止,止者,止心一處不做惡,其義有三:

(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此如來之名號及國土之名號能止息一切之惡。(二)阿彌陀佛之極樂國土超越三界,若人生於彼國土,自然止息身、口、意之惡。(三)阿彌陀佛之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息企求聲聞、辟支佛之心。此三種「止」由如來之如實功德所生。同書又將毘婆舍那譯作觀,觀,意謂心緣其事而觀心分明,是即觀察門。

又曇鸞將迴向門分為二種,即:(一)往相迴向,謂將己之功德迴向一切眾生,願同生極樂國土。(二)還相迴向,謂已生極樂國土,得奢摩他、毘婆舍那之方便力成就後,還迴入娑婆世界,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

善導之往生禮讚將五念門之順序略加變更,即:(一)身業禮拜門(禮拜門),(二)口業讚歎門(讚歎門),(三)意業憶念觀察門(觀察門),(四)作願門,(五)迴向門。此前三者為修身、口、意三業,後二者為發願、迴向,即前三者起行,後二者安心之意。

依五念門而修,其結果亦有五門,稱為五功德門,又作五果門。即:

(一)近門,初至淨土,入大乘正定聚,而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大會眾門,生淨土已,即入如來大會眾之數。(三)宅門,入大眾之數,即至修行安心之宅。(四)屋門,既入宅已,則至修行所居之屋寓。以上二門成就止、觀之行。(五)園林遊戲地門,修行成就已,即至教化之地。又作教化地之益。謂重返迷界,以救度所有眾生為樂。

此五念門(五因門)與五功德門(五果門)間,禮拜門相對近門,其他各各之二門亦順次有相對之因果關係;此因果兩門中,前四門之目的在使自己趨入菩提,故稱為入門;後一門以救度他人出離苦海為目的,故稱為出門,以上合稱為入出二門。

五念、五果之相對與開展,似有次第,其行成就,畢竟得生見佛。究其本,其德已具於如來正覺之一念,圓滿於歸命之一心。故雖說五念,實是開一念圓具之德,此或云「一念圓修」,亦說「一心開五念」。捲之則「一心圓具」之德,開之則是五念二利之功德相。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華嚴經孔目章卷四、往生論註略鈔卷下、往生禮讚私記卷上〕

【四種法味樂】

法味樂,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樂。四種法味樂係就淨土門之五果門中第四之「屋門」往生淨土者所受之法味樂而言。(一)觀佛國土清淨味,即觀佛國土之清淨相而起之法樂。(二)攝受眾生大乘味,即攝受眾生於一乘一味平等淨土之德而起之法樂。(三)畢竟住持不虛作味,即彌陀法王畢竟住持彼國,其願力不虛作之大用之法樂。(四)類事起行願取佛土味,即隨類歷事起修行,願取清淨佛土之法樂。〔往生論註卷下(曇鸞)〕

【教化地】

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論曰:「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同論註下曰:「修行成就已,當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自娛樂地。」

【教化地益】【園林遊戲地】

五功德門之第五、園林遊戲地門也,現神通遊戲至教化之地,由生死煩惱之園林,救得苦惱眾生之還相迴向果德也。

【園觀】

園者園林,觀者高臺也。

法華經譬喻品曰:「常處地獄,如遊園觀。」

【三願的證】

又作的取三願。意謂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十一、二十二等三願,以之闡明往生淨土之因(五念門)與果(五功德門),皆由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而來,並以之證明往生淨土可迅速成佛。亦即以此三願,證明阿彌陀佛願力之力用。此說係出自往生論註卷下。眾生修五念門,以阿彌陀佛之本願力為增上緣,則可往生淨土,逮成淨土菩薩後,始能教化他人,而完成自利利他之德行。

三願的證,即:(一)第十八願,此願乃阿彌陀佛願十方眾生至心信樂乃至十念念佛,以欲往生淨土者,即得往生。此願為眾生往生之因,相當於五念門(即眾生為往生淨土,而憶念觀察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之五種修行法門)之因行,故取此願以印證之。(二)第十一願,此願乃阿彌陀佛願淨土中之人、天,皆住於正定聚中,以至滅度。此願為眾生往生淨土後所得之果報,相當於五功德門(即修行五念門而往生淨土後所得之五種果報)中之前四門,故取此願以印證之。(三)第二十二願,此願乃阿彌陀佛願他方佛土之諸眾菩薩,來生淨土佛國,除其本願自在所化(即遊化諸佛國土以廣度一切眾生)外,餘皆令至一生補處。此願中之淨土菩薩,以遊化來度眾,相當於五功德門中之第五園林遊戲地門(即修行已成,而至神遊化度之教化地),故取此願以印證之。

簡言之,第十八願之十念相當於五念之因,第十一願所誓相當於五果門中之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第二十二願相當於園林遊戲地門。由上所述,可證知往生淨土之因與果,皆由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而來;同時亦可證知,眾生因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而得以往生淨土,安住於正定聚中,以致迅速成佛。

【現世利益】

專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獲得現世之利益也。

觀念法門說現生利益五種增上緣之第二曰:「護念得長命增上緣。」

教行信證三末說現生十種利益之第一曰:「冥眾護持益。」皆為證明現世之利益者。

【現生十種益】

真宗所立。真宗深誡求現世利益,然信心念佛行者,爲佛光明攝取,於現生中有冥加護念之十種利益。

文類三末曰:「獲得金剛信心者,橫超三塗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

一、冥眾護持益,梵天,帝釋,四天王,龍神八部等護持行者也。

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發揮名號之至德,盡其功德,圓滿具足於我身也。

無量壽經下曰:「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三、轉惡成善益,獲一念信心之時,既具足至德,則轉三世之重惡,而使盡為菩提之善也。

四、諸佛護念益,十方恆沙之諸佛護念行者也。

選擇集末曰:「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

五、諸佛稱讚益,諸佛稱讚行者也。

無量壽經下曰:「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

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

如來會下曰:「廣大勝解者。」

六、心光照護益,由佛之大慈悲心照觸念佛行者之光明,謂之心光。念佛之行者,為此心光所照護也。

觀念法門曰:「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七、心多歡喜益,念佛之行者,如初歡喜地菩薩,於未來成佛,決定無違,心常歡喜也。

八、知恩報德益,念佛之行者,即具足至德,獲得大利,今可為報謝佛恩之身也。

九、常行大悲益,他力信心之行者,以自信者勸人,為自行佛之大悲之身也。

安樂集曰:「大悲經云:云何名為大悲?(中略)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十、入正定聚益,定成佛之位謂之正定聚,又云不退位。念佛之行者,以信之一念入於此位,而未來必成佛也。

淨土論註上曰:「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淨土眞宗關鍵詞

【如實修行】

如實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薩,證真如而起行,謂之如實修行。

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名號是實相法,依名號映現於凡夫心之信心,流出稱揚讚歎之行,是如實修行。善導以稱名為正定業,為彰顯名號之德,相對聖道諸行以獨立淨土之教。若還歸其體,則五正行皆歸於佛功德,即一信心也。故行成於佛方,其相顯於衆生之身口意三業,佛凡機法,彼此三業不相捨離,為如實修行,是又成一心(信心)開五念門(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回向)之意。

【不行而行】

無故行之心,而自契於行,謂之不行而行。

大日經疏一曰:「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

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信後稱名】

淨土真宗之教得信心後之稱名總為報恩,此稱名非行者積功累德以回向之修行,是如來行業成就之相。稱名非稱念,乃稱揚讚歎之意。

【他力念佛】

(一)對自力之諸行而言。

念佛之行,為於佛方成往生淨土之大功德而與眾生者,故有此名。

(二)對於自力念佛而言。

謂念佛之功德,非欲迴向淨土而往生,乃於信心獲得上,自感謝佛恩之情念,而口稱佛名也。真宗之念佛如是。

【正定業】

稱彌陀之名號也。以第十八願為往生之正目而正為其所誓故也。對於五念門中前三後一之助業而言。

觀經散善義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正業】

八正道之一。身口意之三業清淨,離一切之邪妄也。淨土真宗以他力之念佛為往生之正業。

教行信證行卷曰:「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正業則是念佛。」

【五正行】

淨土門所立。往生極樂之正行有五種。對於雜行,故曰正行:一、讀誦正行,專讚誦淨土之三部經。二、觀察正行,專觀想淨土之相。三、禮拜正行,專禮拜彌陀。四、稱名正行,專稱彌陀之名。五、讚嘆供養正行,專讚嘆供養彌陀。觀經散善義曰:「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等。(中略)一心專讚嘆供養,是名為正。」此五種行乃專依淨土三部經而行阿彌陀佛及淨土之事,故稱正行。反之,行餘佛餘菩薩等事,稱為雜行。〔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散善義(善導)、選擇本願念佛集〕

【五雜行】

與往生極樂淨土之正行相對之五種雜行。即:(一)讀誦雜行,除觀經等往生淨土之經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悉受持讀誦。(二)觀察雜行,除思想觀察並憶念極樂國土之二報莊嚴外,於大小乘顯密事理悉作觀行。(三)禮拜雜行,除禮拜彌陀外,於一切餘佛、菩薩及諸天等悉禮拜恭敬。(四)稱名雜行,除稱念彌陀外,於一切餘佛、菩薩及諸天等悉稱念其名號。(五)讚歎供養雜行,除讚歎供養彌陀外,於一切餘佛、菩薩及諸天等悉讚歎供養。〔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善導)、選擇本願念佛集〕

【正雜二行】

正行與雜行之並稱。淨土教中,依唐代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將一切行分為正、雜二種。正行,即:(一)誦讀淨土經典,(二)觀察阿彌陀佛淨土之依、正二報莊嚴,(三)禮拜阿彌陀佛像,(四)稱念阿彌陀佛之名號,(五)讚歎供養阿彌陀佛。若以阿彌陀佛以外之諸佛菩薩為對象,則稱為雜行。亦有以五正行外之三學、六度等善行為雜行者。

日本淨土宗祖源空之選擇本願念佛集,就正雜二行之得失,立五種相對,即:(一)親疎對,(二)近遠對,(三)有間無間對,(四)不迴向迴向對,(五)純雜對。

【專雜二修】

即專修與雜修。略稱專雜。關於此二修之解釋,異說頗多,懷感以菩薩處胎經為根據,執心不牢固稱為雜修,執心牢固稱為專修;雜修者生懈慢國,專修者方生極樂,此蓋由至心、不至心論專雜之別;擇英、源空等以二修即正雜二行,謂以身口意業專心稱禮憶念阿彌陀佛稱為專修,以散漫之心而修諸善則稱為雜修;證空更就難易二道解說二修,謂雜修者為難行道,專修者為易行道;其他尚有不論正行雜行,僅依三心四修等之具不具而分二修者。

善導判分往生淨土之行為五正行、五雜行,正行中第四之念佛為正業,他為助業,念佛之一行,雜糅他之助業及雜行,名為雜業。修雜業,謂之雜修。此外,更論二修之長短得失,謂專修有四得,雜修有十三失。復稱專修者必得往生,是為千無一失;雜修者必不得往生,是為千中無一、萬不一生。往生禮讚曰:「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又曰:「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見真大師甄別雜行雜修之二。念佛兼雜行為雜行。念佛兼前三後一之助業為雜修。是日本真宗之特色也。就雜行分專行雜行,就正行別專修雜修,以專修雜修獨為正行中之判目。正行中有五種,第四之念佛為正業,前三後一為助業,於此二業專修正業之念佛,為專修,助正兼行為雜修。淨土文類化土卷曰:「雜行雜修,其言一而其意惟異。」「就雜行有專行專心,復有雜行有雜心。專行者專修一善故曰專行。(中略)諸善兼行故曰雜行。(中略)亦就正助有專修,有雜修。(中略)雜修者助正兼行故曰雜修。」〔釋淨土群疑論卷四、往生禮讚偈(善導)前序、選擇本願念佛集、往生禮讚要義釋觀門義鈔卷三、念佛名義集卷上〕

【念佛為本】

往生極樂淨土之業因,以彌陀本願正定業之稱名念佛一行為根本也。

【念佛為先】

謂念佛為勝於一切餘行之淨土往生業因也。樂邦文類二曰:「功高易進,念佛為先。」選擇集曰:「往生之業,念佛為先。」

【專心】

謂心專一不雜餘念也。

教行信證二曰:「云專心者,即一心,形無二心也。」

【專行】

捨餘法而專行一法也。

教行信證六本曰:「專行者,專修一善,故曰專行。」

【專修】

專修一行也。

教行信證六本曰:「專修者,唯稱念佛名,離自力之心。」

【一心專念】

念佛之心專一也。

往生論曰:「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

善導之觀經疏四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香光莊嚴】

心念佛,佛隨逐於吾身,猶如染香氣之人身有香氣也。

楞嚴經五曰:「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妙好人】

語出唐·善導《觀無量壽經疏》讚歎念佛行者的五種嘉譽。

經云:「念佛者,為人中分陀利華」,分陀利華是天界稀有的白色蓮花,《觀經疏》〈散善義〉依經義,讚念佛者猶如此華之尊貴稀有:「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

在日本,古來以此語指稱淨土真宗之念佛者。江戶末期有《妙好人傳》,所載「妙好人」,既有僧侶,更多農民為主之平民階層。後來「妙好人」多用以特指真宗的某些念佛人,他們的共同點是:居於社會底層,文化程度不高,但熱心於求道,以聞法念佛爲樂,活在純情無我的信仰世界中。篤信如來救度,常省己惡,生活中遭遇種種貧苦不幸,都視爲如來的冥加教化,唯增懺悔報謝之心,過著敦倫盡分、懺悔報恩的生活。他們文化程度雖低,但依信心的智慧,能以鮮活而富於個性的語言,表達個人對教理的領解體驗,往往語出驚人,有如禪家機鋒。其中較著名者有贊岐的莊松、因幡的源左、石見的善太郎及淺原才市等人。

【念觀兩宗】

謂觀無量壽經之經宗有觀佛為宗與念佛為宗之兩宗也。

念佛為宗者,觀無量壽經之顯義,釋迦教之經宗也。

觀佛為宗者,觀無量壽經之隱義,彌陀教之經宗也。此為善導之玄義分所說。

【觀如來身】

謂修行懺悔者,當觀如來之身,眾德具足,湛然常住,雖復方便入於滅度,而慈悲拔救眾生之心,未曾暫捨。常如是觀,乃滅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為觀如來身。(滅度者,謂大患永滅,超度三界也。)

【觀想】

想浮於心也。觀即信。

觀無量壽經曰:「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

往生論:「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念佛往生】

由彌陀大悲願力之迴向,信心發得,入於念佛三昧,一生造惡之凡夫身亦直往生於極樂也。

【宿善往生】

謂信心獲得,由於宿善之開發,是為宿善往生。

【法爾往生】

謂以彌陀之願力自然往生報土也。法爾為自然及他力之義。

【明信佛智】

不了佛智之反對。無量壽經之語。明信佛智之不思義,深賴如來之救濟,不更疑自己之往生也。

【在心在緣在決定】【三在釋】

在於心、在於緣、在於決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謂自心、緣、決定三點校量,辨五逆十惡之罪人,僅由臨終十念之功而得往生,決不違背業道之理也。

按觀經等謂,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惡等諸不善業者,應墮惡道,多劫間受無量苦,而臨命終時,遇善智識教,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反於業道如秤、重者先牽之理,故往生論註上,由在心、在緣、在決定之三義比較之,示罪業輕、念佛功德重之理。

在心者,就能造心之虛實,較量其輕重強弱。即彼造惡之人,依止虛妄顛倒之心而造作。此十念者,聞佛之真實功德,發起淨信而稱名。一實一虛。譬如千歲之闇室,一燈點來,忽然明朗,念佛已為彌陀之大光明故,一念十念,能照破無明之重昏也。

在緣者,就所對境之真妄較量之。即彼造罪之人,以煩惱虛妄之眾生,為所緣之對境,此十念者,以佛之真實清淨無量功德,為所對之境界也。

在決定者,就造業時期之緩急論之。即彼造罪之人,造業在於平常,故造惡後,善無記等之心,續起間隔。而此十念者,命迫須臾,修念之善心,最後猛利,他之後心不續起間隔也。

有此三義,故臨終十念之力,能滅諸罪而得往生云。

淨土眞宗關鍵詞

【二諦】

一、俗諦,迷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

其為凡俗法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

又此事相,於俗為實,故云諦。

二、真諦,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云真。

其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

又此理性,於聖為實,故云諦。

經論所說,其名稱不一。

涅槃經、仁王般若經謂之世諦•第一義諦。

金剛不壞假名論謂之真諦•俗諦。

瑜伽論唯識論謂之世俗諦•勝義諦。

南海寄歸傳謂之覆俗諦•勝義諦,或謂之覆諦•真諦。

其中以真俗之名最為通行。

出二諦之法,諸家各異。

法華玄義二曰:「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

【王法為本】

淨土真宗就世•出世立真假二諦。

出世間之法為真諦門,真諦門以信心為本。

又世間道為俗諦門,俗諦門以王法為本。

【四種往生】

出安心決定鈔,言平生安心決定之相。

一正念往生。如阿彌陀經所說,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是也。

二狂亂往生。此人以一生惡業,地獄之猛火一時俱來逼苦。狂亂之時,遇善知識,作一聲或十聲之念佛,而往生極樂也。觀經下下品之所說是也。

三無記往生。此人既於平生發得歸命信心,故臨終時依過去之業因,雖心神衰弱而為無記(非善非惡)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

四意念往生。若人臨終時,雖不出聲稱佛,惟意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要真弘三門】

真宗所云之教相,要門與真門及弘願也。

要門者第十九願成就之法門,為觀經所說,修定散自力之諸行而往生於懈慢邊地也。是稱雙林樹下往生。

真門者第二十願成就之法門,為阿彌陀經所說,修自力迴向之念佛而往生於疑城胎宮也,是稱難思往生。

弘願之真門者第十八願成就之法門,為無量壽經所說,修他力信心之念佛,而往生真實報土也,是稱難思議往生。眾生從此三門往生彌陀之淨土。

【三聚】

以三聚該收一切眾生也。

一、正定聚,必定證悟者。

二、邪定聚,畢竟不證悟者。

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間有緣證悟,無緣不證悟也。

此三聚之義通於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論十曰:「正邪不定聚聖造無間餘。」預流向已上之聖者為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間修七方便之行者為不定聚。

大乘之三聚有多義,智度論八十四曰:「能破顛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顛倒者是邪定,得因緣能破不得則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說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論之所說,則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為邪定,十住已上為正定,十信之人為不定性。此為實大乘之義。權大乘之相宗,則依智度論之說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無種性之人為邪定,不定種性之人為不定性,菩薩定性之人為正定。又依釋摩訶衍論之一說,則十聖為正定聚,三賢為不定聚,自餘之凡夫為邪定聚。是亦權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筆削記三曰:「權教以無種性人為邪,以菩薩為正,以不定性人為不定。終教以一切異性為邪,三賢為正,十信為不定。」探玄記三曰:「若依地論,見道已上,方名正道。」

於眞宗則以三聚配當攝生三願(十八,十九,二十願),三門與三往生。

十八願行者為正定聚。以信之一念,正受他力而往生決定之機類,本願之正機也。

十九願行者為邪定聚。此邪非邪惡,是修諸行非本願之行者,違他力宗旨,故對正定聚之「正」而名「邪」也。

二十願行者為不定聚。雖持他力名號,計稱名之功。所持爲他力名號故,不能名「邪」;以自力心稱念,不得名「正」,所以言「不定」也。

【三種往生】

善導法事讚上,有難思議往生樂,雙林樹下往生樂,難思往生樂之言。

見真大師取此言於教行信證中,如其次第配於第十一(即第十八願之證益)、第十九、第二十之三願。

即由第十八願難思議之佛力得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難思議之益,是曰難思議往生,是為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詮,故又云大經往生。

依第十九願修自力定散諸行者,如釋迦於拘屍那城雙林樹下入滅之化身佛,得生於極樂化土之利益,是名雙林樹下往生。是為觀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詮,又曰觀經往生。

依第二十願捨餘行,專勵自力之念佛者,往生淨土,五百歲間胎藏於蓮華,不見聞三寶,是云難思往生,是為彌陀經一部之所詮,故又曰彌陀經往生。

【方便化身】

彌陀報身中之化身也。報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願,而化現邊地懈慢之佛身也。

【方便化身土】

見真大師所立二土之一,謂彌陀有報土化土之二土。

方便者,對真實而言。

化身土者,對真佛土而言。淨土之本體,為彌陀真身所住之報土,於其報土上立九品之別,或於其邊域設懈慢界,是大悲攝化之化土也。為攝以自力修諸行,及行念佛而願求淨土者,彌陀如來權現一種淨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實之報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為教主,非報身所居,故曰化身土。

如觀經所說十三觀所觀之淨土及九品土。

又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皆是也。

教行信證六本曰:「謹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淨土眞宗關鍵詞

【異安心】

異於正統派之安心也。毀斥之語。為真宗之常語。

【無信稱名】

無他力真實之信心,但口稱念佛也。不信所稱之名號為往生之眞因,不知彌陀之願行,計己稱之功,如俗流所稱之念佛是也。

【疑城胎宮】

阿彌陀佛國土之邊地有一宮殿,以七寶莊嚴。若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者,胎生於此宮殿中,五百歲間,不得聞三寶之名。

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

為胎生之宮殿,故曰胎宮。

但籠居宮殿中,不得見佛聞法之益,故曰胎生,以其似四生中之胎生,故云。

無量壽經下曰:「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者,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教行信證六曰:「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邊地懈慢】

彌陀之化土。邊地與懈慢國土也。

邊地即疑城胎宮,真門自力念佛人所生之處。

懈慢為懈慢界,要門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

教行信證曰:「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九品淨土】

又曰九品淨剎,九品安養,九品蓮臺。有九品差別之淨土也。

願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別,故所生之極樂淨土,亦有九品之殊。

其說雖基於觀無量壽經,而彼經但謂眾生之機有九品之別,各修其品之行者,有來迎之真化,華開之遲速,悟道之早晚,實未明言極樂有九品之別。

惟據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三及支謙之阿彌陀經下,則說與九品開合不同之三輩往生。

謂其上輩者,直往生淨土,住於空中七寶舍宅,且去阿彌陀佛為近。

中輩及下輩者,不得直至佛所,道見彌陀國界邊自然七寶城,縱廣各二千里者。止於此,居五百歲。出而至阿彌陀佛所,聞法亦不開解,住於地上之舍宅,且去佛甚遠云。

是即說三輩人所生之土,有中邊優劣之殊者也。

若據無量壽經下,則其明三輩往生之文中,不言所生之處有異同。

而別至末段,說疑惑者生於邊地,處於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宮殿,五百歲中,不見佛聞法。是為邊地不攝於三輩者,與前二經不同。

然淨土有中邊之說,則彼此無異。

【本願寺】

真宗之本山。分為東西二寺。

(一)西本願寺:位於京都市下京區堀川通六條。為真宗本願寺派之本山。又稱本派本願寺,山號龍谷山。俗稱阿西。弘長二年(1262),真宗開祖親鸞示寂,門徒將之葬於東山大谷。未久,親鸞之女覺信尼與門徒顯智於文永九年(1272)移葬吉水之北,營建御影堂,龜山天皇賜號「久遠實成阿彌陀佛本願寺」,並被列為敕願所。

第八世住持蓮如,欲挽救趨於衰頹之寺運,乃大力弘法,廣招信眾,聲勢日隆,遂遭天台宗比睿山信眾之嫉忌,於寬正六年(1465),縱火燒毀該寺。蓮如遷至近江之園城寺,後又遇亂,輾轉逃至北陸,建立道場,廣化七州信眾。至文明十一年(1479)在京都山科之地興建松林山本願寺。該寺再度為日蓮宗徒燒毀(1453)。第十世住持證如以大阪之石山本願寺為本山,再事營造。

天正八年(1580),第十一世顯如與織田信長共謀移祖像至紀州鷺森,其後移往和泉(大阪府)貝塚,又移至攝津(大阪市)天滿。天正十九年(1591),接受豐臣秀吉獻寺地,為今西本願寺之起源,第十二世准如始著手營之。現在之堂舍系元和三年(1617)火災後歷年所建,有總門、唐門、影堂、書院、經藏、耕作閣、虎之間、青蓮社、淩花亭等建築。[叢林集卷九、大谷本願寺通紀卷一至卷五、卷九、真宗全史、本願寺論]

(二)東本願寺:位於京都市下京區烏丸通七條。為真宗大谷派之本山。又稱大谷本願寺。俗稱阿東。慶長七年(1602),德川家康捐寺地予顯如之長子教如,於是創立東本願寺。家康自上野前橋妙安寺請來祖像以供奉之。寬永十六年(1639),將軍家光又獻地廣為擴建。萬治元年(1658)以降,陸續設立分別院,如大谷別院、淺草之別院等。然於寬正元年(1789)、文正六年(1823)等,堂舍曾數度遭火焚毀,現存者為明治時代之建築,有大師堂、敕使門、宮御殿、大玄關、大寢殿、集會所、寶藏等,其中最宏偉之大師堂於明治十三年肇建,計十五年始完工。[叢林集卷九、真宗故實傳來鈔、大谷本願寺通紀卷六、大谷派本願寺要覽]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3)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3-12-07 11:50
Next 2023-12-07 16:13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