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默老師 教 瑞覺法師 述
祖師聖人在《教行信證》“行卷”中說到:“言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
瑞默老師教導我,當我們談到他力時,首先要明白“他力的本源是什麼?”因為若不明白他力的本源的話,很容易把他力誤解成是外在來的力量,而把他力說成是other power 。那麼他力的本源是什麼呢?他力的本源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即是“二利圓滿的彌陀正覺”,即是“大我”。
恩師又說道:其實我們所生活的時、空間,即整個大宇宙不異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一大曼陀羅,可惜眾生因有欲望、我執作祟,被小我所執,以至於在大我中空流轉。
應知,太陽非我們以外的存在,太陽的存在即是一切生物的存在,生物皆依太陽的光、熱、力,故生命得以傳續。所以說太陽的力用中宿育著我們的生命。認為我們的存在以外有個太陽的想法是凡夫的迷執。
他力即是自他一如的世界,此世界沒有你我之分,太陽的力量即是我們存續的力量,我們和太陽是血脈相通的。
阿彌陀佛也是一樣。自己以外有個阿彌陀佛的想法是不行的。將他力解釋為 other power 是信仰的想法,信仰和信心並不一樣。
瑞劍老師在《正信偈講讚》一書中對“信心”二字作了很詳細的解釋,其文意如下:
“嚴格的說,‘信心’指的是‘行信’。其他的宗教都說:‘信仰的話即能獲救’,而沒有‘行’。淨土真宗是南無阿彌陀佛‘行’(十七願的行)展開來,成為十八願的‘信’,所以‘信’經常是‘行信’,這就是淨土真宗。
“講到‘行’,以為自己的稱名念佛是‘行’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這是如何說呢?念佛從古以來即是說‘行’,但是第一‘行’是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行)起動成為‘信心’(信),‘信心’相續成為念佛‘行’。
“因此,所謂的‘行信’是‘南無阿彌陀佛的信心’的意思。離南無阿彌陀佛即無信心,離信心即無南無阿彌陀佛。”
總結以上,淨土真宗所說的“他力”,即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如來以正覺的功德力、名號的功德力,換而言之,亦即以如來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呼喚我們:“就這樣地救你喔!”的就是“本願力”,此本願力即名“他力”。
信順領受此佛智的不思議是不思議的,即是信心,頂戴是依名號的威神功德力往生的,即是信心。
故知信心非凡夫的迷心,而是如來的大悲心,是佛智,是名號。
如來的大悲貫徹心中的,即是信心。
今天的很多同行,聽到你多強調“念佛”,他們就傾向念佛求往生;你多強調“信心”,他們又會傾向信佛求往生,想要拿到“信心”的車票求往生。又有的以為自己已經獲得信心,所以可以往生等等。這些都是不知如來的“回向”,不知何謂“他力”,不知“本願力”,不知依名號的功德往生的緣故。
信心唯是忘己感恩,一念無疑地信順佛說而已。
(錄自香港法雷會會刊《微風》第七期 )
留言列表(8条)
[…] 何爲“他力信心”? […]
[…] (光按:這位同朋是落在相對概念上討論自力、他力,濫用淨土的他力觀念來解神教的神(“祂”)力,不知神教所謂的“自他”,都還落在相對層面上,不出輪回。神教沒有真正的他力,因爲神自身是“依他起”的存在,在相對境中,無“自”不能成“他”,不論神教再如何說神(“他”)之超越高尚,也不能離信衆(“自”)而獨立存在,只能是相對界中自力我執的信仰。與淨土無“我”(即“自”)的純他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如此混濫神佛界限,一方面拔高了神教境界,而另一方面則陷佛教於生滅相對的範疇。此在後文有加辨析。) […]
[…] 蒙光:是的。但是要注意,不是自己能信。凡夫以爲的信,仍帶有自力(我執)的疑情。真宗所說的信,是他力回向之大信,即與佛感應道交之信。 […]
[…] 何爲“他力信心”? […]
[…] 又信·願·行的說法,是十九願行者心態中的分判,與三經之說是不相應的。信、願屬“意”,行屬“身口”,皆是在機方身口意三業上計度。以此談他力(佛力)信心,南轅北轍。 […]
[…] 他力 […]
[…] 他力 […]
[…] 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