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默老師開示 釋蒙光整理
無礙光佛之光攝
清淨歡喜智慧光
此功德不可思議
十方諸有得利益
淨土和讚·大經意(No.57·七)
《御文章》第一帖第一通原文及開示
【光按:恩師在不同場合多次開講《御文章》,同一篇法文,經恩師信心人格的激發,折射出不同的慧光。上面的鏈接是其中一次完整的開示整理,包括所開示《御文章》的原文。本文的內容是同在香港法雷會的另一次法座,地點、講解法文不變,聽衆亦大體相同,恩師應時機發揮的法味,令人吟味不盡。光有幸當年曾在現場聆聽,十四年後又於共修時重聞,隨聞隨錄而成此筆記。願能傳達恩師的精神於有緣同朋。】
恩師開示筆記
《御文章》是寫給什麽人看的?
日本佛教是宗派本山與末寺的從屬關係,及門徒制度。
因為與供養金等利益相關,就有瞞報和爭奪信衆的問題。
在現實中,會産生“是如來聖人的弟子”還是“我(住持•寺院)的弟子”的迷惑。
御文章第一篇,就是歎息這個現象。
名為學佛,你眞的是佛教徒嗎?
為什麽會有寺院的存在?是僧團住持,為傳達佛法教育而有的地方。不知何時開始,就有“你是某法師、我是某和尚的弟子,咱們井水不犯河水”的迷執。蓮如上人在此告誡大家,同為佛弟子,不可落入依人的歧塗。
黄蘖臨濟是佛門師徒關係的典範。臨濟是通過老師黄蘖得法,師承不容否定。但所得的是佛法,彼此同為佛教徒,應惺惺相惜。
作為講法者,不可有“你們是我的弟子”的心態。
親鸞聖人是“你們是如來寄在我處聽聞的如來弟子”,自身是代如來傳教者。
有人離開聖人,門下弟子很生氣,聖人寬解説:“這是因緣。”站在法的立場,没有師承不能得法,學者是通過老師頂戴教法,重道故應尊師。但師者若未如法存心,時間長了就有“我在傳法,你們是我的弟子”,以我欲心傳法,宣揚要“一師一道”,歪曲了如來的教法。
傳法的人,沒有資格講“你是我的弟子”這樣的話。大家是如來的弟子,阿彌陀佛暫時將大家寄在我門下學習。因為凡夫智慧淺薄,不能自悟,所以要通過師承。
未聞佛聲者,要依止得道者(聞佛聲者)聞法。傅法者是代言人,將自身領受到的慈悲傳遞給有緣。聖人一生都抱持自身是“如來代言人”的自覺,不是自己在弘揚深法,只是將自身領受的如來教法與同朋分享,同行佛道,故稱同來聞法者為“御同朋、御同行”。
之所以有上述的問題,學法者和傳法者都有責任。學法者依人不依法,傳法者則為我欲蔽善。
當時佛教界風氣,即是各立山頭,以門徒衆多為榮。
聖人在自省的同時,也在批判此種風氣。
親鸞聖人説:只是自己信如來教法亦教人信而已,自身有何能耐,能占他人為弟子呢?
如來的心如親心,為了孩子不斷嘮叨。為令衆生聽話,為利益衆生,如來説了多少法,我們聽到耳邊,卻會嫌棄佛囉嗦。
對念佛人,如來就如慈母,一心要救我們。我們卻嫌棄、不知父母恩。能報父母恩,才不愧是學佛人。世間的父母,出世間的父母,都是我們知恩報恩的源頭。現在人們受西方文化影響,自我第一,都在做忘恩負義的事。
除佛教以外的教法,幾乎都在教我們做忘恩的事。所以不名為正信,是邪教。
所謂邪教,就是無正信,教背離正道的事。佛法“能出三有繫缚城,能閉二十五有門。能得真實報土,能辨邪正道路”,這一段《一乘海釋文》是肝要,正信的佛法“能辨邪正道路”,不做忘恩的事,行報恩行。
御文章第一篇就是在告誡指導者,要防止慢心。説法者和聞法者,彼此都是同朋,同為如來子,同行佛道,不要自己占有佛法和弟子。
親鸞聖人最感人的地方,是聖人始終抱持着同朋的態度。自己不過是早些聽到如來的教法,因此自己是代言人,我和大家一樣,彼此是同朋、同行,這是聖人一貫的態度。大家都是通過聞法領受大悲心。我親鸞也是通過聞法領受大悲心,大家是兄弟呀!
聖人把自己降到凡夫的立場,大家彼此共是凡夫,我們共同領受大悲心。
一個領受大悲心的人,自然憍慢不起來,自然會謙虚。
學本願教法,要有同朋的精神,否則不知不覺中,會有“我是你師父”的心出來。不要一個人高高在上,在佛道上做御同行。
(板書)同朋精神:彼此共是凡夫,同受彌陀恩。
能有這樣的自覺,自然彼此衝突就比較少。
同樣是教育,五百年前教育程度很低,很多人是通過御文章學習日文。蓮如上人就通過書信,即《御文章》,把如來的慈悲傳達給全國人。
淨土真宗最令人感動的,是説法者和聞法者都平等,彼此都是同格,秉承同朋的精神同頂戴大悲,同行報恩。
一般被處流罪,都會心懷怨恨。法然上人和聖人卻懷着喜悦之心。因為是有此因緣,才能向所流放邊地的民衆傳達如來的慈悲。一般人遇善緣歡喜,遇悪緣則怨懟。聖人則以身示教:順逆皆是因緣,是來成就自己的道業,對自己都有恩,這是佛法者對因緣應抱有的心態。
老師早年閱藏,拜讀到釋尊開示:莫以瞋還瞋,以怨止怨。當有人以嗔恨心對自己,最好的態度是默受之。默然承受,就止住了以惡制惡、相互報應不能止息的循環,這是彼此的良醫。
當瞋恨來時,以瞋心回應,就會没完没了。此時注視己心,原來是自己的心在煩惱自己,就會覺得好笑:煩惱都是自尋。
回到御文章第一帖第一篇,聖人、蓮如上人都在教我們,彼此在同朋同行的立場,接受彌陀的救度。
聖人為何能有如此的態度呢?是受聖德太子教化的影響。
太子的名言:“我必非聖,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
我不一定對,對方也不一定錯,大家都是凡夫。
原本佛法的世界該是這様,不知從何時開始,講法者成了聖,聞法者被視為愚,背離了佛法的精神。
御文章影響了日本的教育和文化,因為這“共是凡夫”的平等精神,所以成為“和”的民族,“和為貴”。
我們很容易墮入這樣人性的陷阱。怎様的陷阱呢?邪見憍慢。自己不明法,卻好講給别人聽,這就是邪見憍慢。
邪見憍慢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經上記載這樣的典故:山上長出木耳,采摘不盡,但只有作爲山地主人長者才能采摘到。原來他過去世供養的修行人没有成道,這一世就化作木耳,供長者采摘,直到其還清所受的供養為止。
没有資格接受供養卻受了供養的人,就要以身還信施。
最有資格受供養的是誰呢?是佛。我們無論如何供養阿彌陀佛都不够,因為如來是“大應供”。
身為佛教徒,不要有“我供養很多”的想法。我們不是供養人,是供養道。值得我們供養的道場、道人,供養再多也是不够。所以聖人和讚説:“大應供故當歸命”。
注:
佛光照曜最第一
光炎王佛故得名
三塗黑闇蒙光啓
大應供故當歸命(No.8·六)
二〇〇七年五月 瑞默恩師 香港法雷會開示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蒙光 筆記
留言列表(2条)
[…] 同朋精神 […]
[…] 同朋精神(第一帖第一通「門徒弟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