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聲整理 蒙光校訂 2023-12-18
《御文章·淨土分家章》(第二帖·第十五通)講座筆記
梵聲
佛法如果都是佛心的話,那就只有一味,安心也只有一味。但是聽到人的耳朵裡,就各不相同了。於是就有了種種不同的教派,乃至於異端。
親鸞聖人寫《教行信證》的目的,是為了註解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選擇本願念佛集》也是淨土教開宗立教的一本書。
因為法然上人的弟子曲解淨土的教義,親鸞聖人作《教行信證》闡明法然上人的真實心意。「真宗」一詞的本意,只是「真實教義」,聖人自身並沒有開宗立派的想法。
法然上人開淨土宗之初,因為當時有許多人不滿淨土宗的獨立,諸宗長老邀請上人在大原一地,與他討論甚至辯論佛法。幾天之後,諸宗長老都被上人的智慧折服,淨土教得以在當時的教界獨立一宗。
「選擇本願」就是選擇「十八願」,只有親鸞聖人真正講清楚了「十八願」的內涵。本典的「教行信證」,是「行信」來詮釋十八願的信心。這是最徹底的他力教義,如來的「行」來作衆生的「信」。其他淨土諸家,都沒有完全跳出自力的計度,在自己是要專念佛還是兼修諸行,是一念還是多念……種種地揣測往生的條件。
「肝要者唯應善蓄吾一宗之安心,自身亦決定,亦勸化人也。」(原文)
一個真正的真宗門徒,要心中明白、守住本宗的安心,自己也要確實的依師教解決「後生一大事」。向人説法時,不要沒來由地批判其他宗派,把自己聽聞體會到的本宗教義如實向他人傳達,才是正確的態度。
佛法,説到底還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後生一大事」的解決是第一位。
法然上人的弟子們,雖然沒完全與法然上人的教義相應,但也都是人中俊傑,其道心、學問、智慧,都是第一流的,不可輕易誹謗。他們所開的淨土宗諸派,雖偏離上人的本意,但也是佛教;只要是佛教,就不可誹謗。
昨天學《秘事法門章》的時候曾説過:「我們學佛更重要的是『顯正』,而不是『破邪』」。
我們要借助祖師聖人的法眼,纔能如實見佛、見一切,不要急著到處看。看多了,目迷五色,反而無所適從。
佛法首先要回到自身,反省自己。
「十惡五逆」説的不是別人,在很多時候當下就顯現出來,因緣到了,你自己都無法想像會做出什麼事。
學佛,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十惡五逆」的罪人,而自以為善,這樣只會學得越來越憍慢自大。
說衆生「無知」,是相對如來的「全知」。佛之所以為佛,祂的全知不是用頭腦,而是身心與整個法界融為一體。我們凡夫有的只是頭腦依自己的業力編織而成的顛倒見。
越是知道佛的慈悲、智慧、功德境界之廣大,越能體會到凡夫的「無知膚淺」。
哪怕是一滴海水,也來源於大海;哪怕是一個再無知膚淺的凡夫,也是阿彌陀佛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阿彌陀佛最不思議的地方,是祂最初的發願成佛,就要「與一切衆生共成道」。父親成為父親,說明孩子已經出生。所以在阿彌陀佛成佛的那一刻,衆生成佛之業就完成了。如來向法界大音宣布的「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發到每一位衆生手上的往生證,是如來和我的親子證明。
(念佛)看起來是你在念佛,其實是「被阿彌陀佛念」所以會念佛。當你體會到「原來阿彌陀佛一直都念著我」時,自然就會不擇時處諸緣、無時無地不可念佛、不在念佛了。
整部《御文章》都是在講「南無阿彌陀佛」。
在凡夫是「信心」,在如來是「名號」(如來行)。當如來行來到凡夫心中,就是「信心」。
蓮如上人說我們的罪障「可怕」,可怕到什麽程度?超出我們的經驗和思惟。曾經有人打開佛經,別人能看到經文,在他眼前卻只是一片空白。那些墮到鬼道的衆生,千方百計地求陽間的親友超度,向能與他感應的有緣人求救,此時再後悔自己得人身時不知珍惜遇佛法的因緣,已經無可奈何。要珍惜得人身能聞法的福報,學佛人不要計劃以後如何,要趁現在還有讀經、聞法的福報,努力於聞法求道。
所謂「光明名號」,名號是因,是佛果、佛德的全體,也是佛身。光明是緣,是名號的顯現,光明與名號其實是一體。
平時學佛人一直受到光明的加持,也就是「冥加」。直到名號徹到身心,成爲信心,這就是「光明名號顯因緣」。
念佛人到最後都要明白,「原來我的(輪迴業報)根被阿彌陀佛斬斷了」。雖然業報的餘習還在,但不會有新的輪迴業。所以念佛的凡夫還是凡夫,但是佛心在凡夫身上做主人。雖然貪嗔煩惱還會起、習氣還在,但是會慚愧、感恩。
親鸞聖人懺悔自己「不喜入定聚之數,不快近真證之證」,這就是念佛凡夫的實相。所以真正的念佛人不一定都是那麽急著想往生淨土成佛的。反倒是在娑婆呆得久了,習慣也好、貪戀也好,有時會不太想走(往生),但該走的時候還是會走。就好像孩子在玩的時候,被媽媽叫回家喫飯一樣。孩子的心裏還是想多玩一下,沒有那麽情願,但因為是媽媽在呼喚,雖然留戀,也還是會跟著媽媽回家。
不要用凡夫的心,以為非黑即白,以爲念佛人、信心決定,就應該沒有煩惱,平時不能生氣,往生的時候不能有不捨之心。甚至還捏造出念佛的凡夫已經是菩薩,是極樂乘願再來、還相回向的菩薩這樣蠱惑人心、違背經教的妄說。兩種深信要徹底,要知道:直至臨終,仍然一向是業障凡夫。這是善導大師、源信大師親身的體驗和告白。不要被那些無信凡夫的妄語給騙了!是煩惱具足的原樣,被帶回慈親的故鄉。明明不配得到,卻這樣地被賜予了,所以每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都是「阿彌陀佛謝謝你」。
「易行難信」,難信的原因何在?難就難在放下自我。「易行」,是從信心中,從感動的心中,自然會流出念念相續的稱名。所以從「信」的「一念」,一定會流出「行」的「多念」。這是淨土教關於「一念多念」爭論最究竟、徹底的說明。淨土真宗,不愧是淨土真宗!
最大的無知是什麼?最大的無知是不知道自己的無知,還用自己的想法揣測佛心。
20231027 梵聲筆記,蒙光校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