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光講於2021.09.24 聞濬整理

【令诸阐提,堕弥戾车】
“阐提”的意思是“信不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件事,五逆十恶,以谤法为根本。因为不具信心,才会谤法。不具信心,不能接受佛的教化,才会犯五逆十恶的罪。所以叫逆谤阐提。
善根不具足,对真实教法就无法生起信心。这只有不断不断用佛法来熏习,把佛法的种子熏出来才行。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根性就是这样——虽然你这么说,但我就是不信。不要说佛法了,就是能信传统儒道两家所讲的人天善法,都不容易。不要看他们智商、学历很高,这些和信心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两个层次的事情。
所以我们现在能来听法,对善法还能接受,这是生生世世被佛法熏修才有的结果。我们看到“阐提”,要反省自己的根性。闻法就是要看到自己信不具足的真相。但是也要有信心,世尊最擅长对付我们这些逆谤阐提。只是辛苦佛陀了。

历史上著名的公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说的就是阐提能不能成佛的问题。说“阐提无佛性”,就像世间父母说“这个孩子没救了!”那没救了,还能不能教?当然能教了!
所以说阐提无佛性的当下,佛是认为他是可以成佛的,不然说这话做什么?佛不会说无意义的话,而且这么说也不符合佛法。因为佛法不认为世间有恒常不变的东西。那么阐提永远是阐提吗?这样讲就堕入了“常见”。
所以很多人学佛只学到一个概念,都停留在教条上。当时《涅槃经》前半部传入中国,很多人看到“阐提无佛性”,就一口咬定这是佛说的。
但是佛法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你要整个来通观才行。不然你可以从整部大藏经里,找到多少前后说法不一,或者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的地方?那这时候你要怎么办?所以得把握住佛经文字背后,佛整体的三昧的境界,才能够知道佛在说什么。

道生大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被文字绑死,而能通达佛心。凡是大乘佛经,都有方便说,有究竟说。所以才说要“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不了义就会有很多相对的说法,因此看起来才会自相矛盾。尤其是我们凡夫本来就处在相对界,有很多对立的观点。只有立足于“了义”,才能圆融“不了义”;依彻底佛心的“义”,才能知佛“语”中蕴含的“大悲心”。
所以,不要以为能看懂文字,就能把握经典的原意。我们在用一个词、一个概念时,背后是有一套观念系统的。所以,文字不是死的积木,同一个字安放在不同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意义。这不是靠查字典、靠考据就能准确理解的。
语言是人性的结晶,是活的。同一个词,用的人不同,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层次就会不一样。所以经典不能靠自己看,自己看到的只是文字。只有依靠和经典、传承心心相印的人来解说,才能够通达经典的本意。
以为可以靠自学读懂经典,这会出很大的问题。

聞濬整理自《楞严经》共学录音,供各位同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