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同朋 整理 釋蒙光 2025年01月05日

光按:本文是昨晚與京都大學黃博士的交流。黃博士是學院派人士,對真宗頗有興趣和好感,最初從哲學入手,現在在從事佛教學研究。我調整了對話中相應段落的次序,對若干語義表達可能有歧義之處做了補充,其他未作改動。
公號上另有幾篇我與他的對話交流整理的文字。
黃博:
宗萨仁波切:日本的佛教基本上是已经死亡了!
难以苟同
西藏佛教的传统还是缺少对日本佛教的理解 才说出来这种话….法然,亲鸾的判摄可以说把佛教净土思想真正的给人间化了。极为重要。
蒙光:標題聳動,但內容我看了,其實是善意的,立場也是純佛教的,不是地域文化的差異。佛教本來就人間化,但現在的日本佛教的確存在過度世俗化而喪失宗教性、精神性的問題。
黃博:是这样的,我感觉当下日本佛教也在寻找出路
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蒙光:佛教歸根結底,是出世求解脫的。真宗也是同樣的目標,只是其解脫的方式是包括了平生業成和往生成佛兩個階段,可以說是一種在世的解脫。但只有在世而無解脫,就不是佛教,也不是真宗。
黃博:是这样的,这个非常赞同
就比如说真宗现代宗学,试图通过发掘法相宗与净土的传统,再次激活理论的活性
比如说曾我量深说的“法藏菩萨即阿赖耶识”
蒙光: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爲等於取消了法藏菩薩的人格性。
黃博:嗯…过分理论化整个过程了
蒙光:我的太老師和老師在法座上都曾提到過這個問題。
曾我量深在學界很有名,但在教界,他的信心,或者用大家能夠理解的話來說,其信仰純度如何,是有很大問題的。
黃博:确实有一个,法藏菩萨的人格的问题,我感觉曾我先生其实还是站在近代的再发展的情况下。去把前人没有说透的地方说出来了
但是说的太本质的结果,就是缺乏了修行和宗教上的信仰
是这样的…
蒙光:等於說,釋尊在說《無量壽經》:法藏菩薩成佛,而成就其救度大願。這時曾我先生跳出來說:釋尊,你其實要說的只是理論,我只要把這件事理論化就好了,我就當你在說神話和寓言。曾我先生這種詮釋毋寧是一種信仰上的冒犯。
其冒犯程度,相當於對基督徒說,《聖經》裏的耶穌只是人的神性的象徵,事實上並沒有這個人。
黃博:可能我是哲学入手的真宗研究
当时听到这个说法,感觉很震撼
蒙光:不失爲一個接引方便吧。但兄要渡河舍筏了。
蒙光:真要說本質,就不是阿賴耶,而必須是真如、至少是如來藏。
所以曾我先生的東西,在佛教上其實是不及格的,不看也罷。
黃博:是这样的
安田理深先生接着谈这个事情
安田先生把这个转换成真如来谈了

蒙光:這都是學者缺乏宗教體驗的遁辭。
黃博:是这样的…相对而言太激进的解释,不利于宗教信仰的实践
如果回到宗教本身而言,曾我先生的理解,对净土信仰的破坏很大
可以说把净土宗,重新给学理化为一种法相宗教下理论了
蒙光:真如是法身,爲什麽我們真宗以阿彌陀如來爲報身、所成就的佛土爲報土?是以“報身報土”爲主,而非“法性法身”,“法性土”,其關鍵就在有“本願”,即爲衆生而有的慈悲,與由此成就的方便莊嚴,這才是淨土教的根本。
否則一味談“真如”,則淨土教在理念上和禪宗又有什麽區別?如果淨土教在理念上與禪宗等同,在實踐上還不如禪宗,那其存在的價值也就可以取消了。
蒙光:真宗以報身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爲本尊,雖是報身,是(法報化)三身即一的報身,這是關鍵處。禪宗直接觀法身,所以可以說“真如”。
黃博:是这样的
蒙光:這本來是佛教各宗判教的基本,這些學者只顧自己眼前研究的一點小問題,不看佛教和宗學的大體,所以說的東西,在我看來外行得很。
蒙光:說到底,就算要研究,首先要尊重宗學的本義。卻連本義都不知道,只管自己望文生義的研究,也就只能自說自話,毫無標凖和方向,終身役役不知所歸了。這樣做,除了生産無用的文字,其價值何在?其自身可有信仰?
蒙光:這個問題現在極其普遍。很多和尚、僧人也被這種學界風氣同化,而丟失了宗學的基礎。
黃博:嗯,是这样的《教行信证》的的三身,三土以及成就判摄的很清楚。非常赞同…

黃博:最近在看小栗栖香顶,感觉他是一个教学上非常传统的人
反之基础也很扎实
蒙光:小栗先生就是以宗學爲本的,這才是信仰和學術研究的正道。
黃博:是这样的
黃博:清沢満之之后,过分的被哲学和思想所牵引了
蒙光:清澤是野狐禪。
問題是他影響太大,弟子輩占據要位,帶壞了風氣。但也有弟子對此有反省的。如多田鼎、曉島敏。
黃博:嗯…是这样的,其实过去十年前就有了批判清沢満之的风气
当前大谷派也在一点点反思这个问题
蒙光:記得清澤說有三本書,一本是《歎異鈔》,一本是《新約》,還有一本是什麽?給他的影響最大,是他的人生之書。
這在真正的佛學者和學佛者看來,就知道此人是個宗教界的文青了,好劍走偏鋒,沒有什麽真正深厚真實的東西。
黃博:虽然很辛辣
但是确实是这样
蒙光:老師說過,反倒是西本願寺因爲法戰很多,所以在宗學的純粹性上保持較好。但我到本山所見,觀感也不樂觀。
黃博:西派比东本願寺做得好一些

黃博:我当前的论文快写完了
蒙光:是什麽主題?
黃博:其实题目就是杨文会与小栗栖的论战
结合中日近代佛教转向,看这个问题
蒙光:有意思。相關的資料主要保存在東本願寺的圖書檔案裏吧?
黃博:是这样的呢
所以接触大谷的东西会多一些
蒙光:整理出來,也是對近代佛教這一大公案的貢獻。
黃博:本质上还是法系差异,华严唯心净土是一种禅宗化的净土
蒙光:楊仁山自我美化的東西太多,掩人之善,奪人之美,揚己抑人,其辯風我很不喜歡,太不正直。
黃博:而客观上小栗栖的净土传统,维持的非常好
这一点杨比不了的
蒙光:之前慧淨整理過一個本子《淨土決疑》,我不知道他整理的是否忠實?因爲這個人人品太差,沒法信任。
黃博:他有他的目标,小栗栖后来没有把杨看作为佛教本门中人,而是称呼为“儒学家”
可见其差异
蒙光:對。楊仁山的成就和地位被人爲神化得不像話了。其實他的佛學只是自學過那麽一些,然後自我封神。
黃博:国内的研究过于抬高杨文会
其实也是一种自吹自擂
蒙光:國內的,算了,真不值得說。除了造謠和吹噓,到底有什麽乾貨?我是真心在問。
現在好一些。有一些真正嚴謹和高明的學者,哪會像楊仁山那樣做事,也不可能像這幾十年來對真宗打稻草人式的誹謗造謠。
黃博:是这样的
但是小栗栖问题也很大
他有强烈的皇国史观
日俄战争事情做的一些事情,作为中国人观感上很不好
比如说给中国俘虏传教啥的
蒙光:這個,如果是日本人就好理解。呵呵。我們談佛學就純粹些好了。
黃博:是的hhh
黃博:是这样的,我尽量客观的写吧
蒙光:換個角度,如果我們抓了日俘,要我去傳教,我也會去的。
這是僧侶義不容辭的責任,超出世俗身份的,要同情理解不容易。
黃博:是这样的,当时他地位很高。一定程度上其实代表了真宗的僧团,很多地方是没有太多自由空间的

黃博:所以我与其說是批判小栗栖,其实还是關注在于真宗近代教团,有一些内在的危机
导致“真俗二谛”被滥用了
蒙光: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因爲皇權軍國思想的入侵。當時大勢如此。
黃博:感谢鼓励,我也想尽可能在这个地方做一些发掘。
蒙光:我太老師的老師桂利劍老師的講錄,如果不按照官方要求改動,是不允許印刷的。所以根據要求一改再改,很多地方就面目全非了。特別是講到真俗二諦、王佛一如,把“王”字放在“佛”字前面,你就知道有多離譜了。
黃博:是这样的…非常理解。当时是皇权压制宗学
蒙光:我們後來在整理時,幸虧有老師指導,告訴我們當時的這些隱情,因此把那些軍國主義色彩的文字都改過來了。
黃博:本质上亲鸾,法然是一种平民主义
讨论的是不分贵贱高低的平等性
莲如之后,这个问题就逐渐的变得尖锐了。明治时期初期一段时间的灭佛运动后,导致教团无力对抗政府压制
更加政治上保守
蒙光:救度一切衆生的平等心、大悲心的宗教,這是真宗的根本,無論何時都不能動搖。
因此,是以惡人爲本。因爲要兜底才夠“大”啊!
黃博:是这样的,非常赞同
蒙光:因緣如此,中國歷史上滅佛也不少,都是很複雜的問題。
黃博:宗教还是要独立….
不趋炎附势
感觉这个国内很多僧人都没有看到这一点
天天跟着什么政治家吃饭、吹嘘这种事情。反而会伤害佛教
蒙光:宗教之爲宗教,與政治之爲政治,有現實交錯處,亦有各自獨立之處。這是不容混淆的。
黃博:是这样的
非常赞同
蒙光:這個就不去說他們了。只要佛教是真信仰,終究會有人能不爲世網所縛而做獅子吼。
黃博:是这样的
蒙光:佛菩薩不會坐視衆生於無明中沈沒的。
黃博:杨仁山批判真宗,我认为和明惠有接近的地方
黃博:他不是不理解亲鸾
他不理解法然
蒙光:我覺得他不理解佛教
黃博:菩提心的取舍问题,杨文会作为一个华严学传统,延续了禅净一致的居士而言,法然·亲鸾的传统下,否定菩提心,这一点或许是他难以接受的。相当于说將他立的宗(马鸣宗)给否定了
蒙光:用理學的那一套自我修養的方式來硬套,還以爲自己在學天台。
蒙光:而且你這裏又說到了一個點,極度自大。
佛教到他那個時候也兩千多年了,什麽時候輪到他這半吊子來立個宗?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黃博: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突出
黃博:他一个居士立派
其实是不符合身份的
蒙光:如果是在同一時代,我會罵他不要臉。但人家老前輩,呵呵,算了。
我也不是狂妄,只是佛教徒該有基本的情操。
黃博:理解的
黃博:如果激进点看,理学就是一种变异的华严学…
黃博:当然华严经和华严学也有差异,宋儒从华严中吸收了太多思想资源了
蒙光:但是唯物化的、無禪定與三昧的華嚴學,只是空殼而已。
佛學的境界,沒有三昧相應都是胡說。
黃博:我赞同这一点,框架被钉死了,只能看待事理无碍,没办法真正的去事事无碍上转物
蒙光:對啊,所以禪宗爲什麽活潑?而理學中爲什麽多數人活得很糾結、很道貌岸然的樣子?這就是法的真僞之別。有無內證三昧是基本。
蒙光:現在的學者也是這個問題。誇誇其談,毫無宗教體驗。而唯證相應的部分,就只能雞同鴨講。
黃博:是这样的,能信能入才行。只是理论上理解,只是把佛教变成了智力上的游戏了
蒙光:游泳教練起碼自己得會游泳,不能只是發表關於游泳的理論,而自己完全是旱鴨子。
現在的佛學家,也不念佛、也不坐禪,談佛法其實是很隔膜的。
黃博:不过我,站在明清传统来看。杨文会是一个很意思的人,论文主要是把他的系统和后学讲清楚,差不多就点到为止了
黃博:谁对谁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明清佛教发展与日本佛教,差异非常之大,甚至杨有三教合一的影子
黃博:他骨子里可能还是一种儒学家
蒙光:文人佛教,就和文青政治一樣。真正跳出來的,不會把自己當文人,而恰恰是要將文人習氣撇去才行的。如袁宏道和弟弟小修,又如錢謙益,是把文人習氣視爲學佛的障礙的。
黃博:是这样的
魏源-杨-谭嗣同-章太炎都是这个谱系
蒙光:三教合一,只有在佛教的立場上才不衝突。不然都是排擠異己。
黃博:欧阳竟无开始才构建了佛教为本的,一种佛教徒的框架式的教学
蒙光:魏源算是跳出來的。後面這幾個,都像半瘋的。
黃博:先生批判的辛辣
赞同的
蒙光:這又是大問題了。歐陽其實對佛教有貢獻,有破壞。而破壞性實更大。
黃博:是这样的
蒙光:在他自身來看,他在自己兒子死的時候也是六神無主,不知要做什麽才好。自己就不用說了。這在佛法上就是落第了。
黃博:是这样的,他修行需要打一个问号。其实是从文人佛教走向了经院佛教
蒙光:印光大師直接指其爲魔頭。
黃博:是这样的
蒙光:不爲解脫生死的話,研究佛學不如研究美食來得實惠。
黃博:是这样的
蒙光:我先告退一下,明天要出門,還得收拾些東西。
您文章出品,務必要示下,我一定認真拜讀。
黃博:好的呢,感谢蒙光先生了!还望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