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蒙光 2020-08-10
將公號中以聖人的生平思想爲主題的文章列出,以供參攷:
又,瑞劔老師所有文字,皆在讚歎稱揚聖人精神,其中以聖人爲題之一篇:
佛法是宇宙論的同時,亦是人性論。佛法的成就,在與祖師善知識的人格感應道交之處。瑞默恩師開示:瑞剣老師説過,一個人偉不偉大,従他在何処流涙就可知道。人何時会流涙呢?一是最高興的時候(喜極而泣),一是悲傷的時候。
從聖人的悲喜之淚中,可以窺見聖人的大人格:
南無阿彌陀佛
我毫不諱言自己是親鸞聖人的狂熱粉絲,且以此爲至高的榮耀。
2005年夏,我迎請香港法雷會的淨覺法師到福建連城的西普陀道場講真宗教法,這是真宗僧侶第一次正式在國內的法會上向大衆介紹真宗教法,也是我第一次拜見淨覺師。
與淨覺師見面,他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在當時大陸網絡論壇上,談論到真宗和親鸞聖人,一般人最多稱“親鸞大師”、“親鸞上人”,至於滿眼誣衊誹謗之詞,就不必去說了。但只有我始終稱呼“親鸞聖人”,這是他對我最深的印象。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孔子尚且能稱‘聖人’,而我唯有依親鸞聖人的教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脫道,安心做個佛教徒,對我來說,親鸞聖人不是‘聖人’,還有誰是‘聖人’?!”
慶幸在過去世與此生結下的善緣,這一年(2005)冬天,得以在香港法雷會拜見恩師瑞默老師,依止聽聞法雷轍教法至今日,於今,慶喜彌至,至孝彌重。
今日對聖人的感激和崇敬之情,與當年的感受,無法同日而語。
當時較多的是受到一些先入爲主的觀念影響,還是從凡夫的情感看聖人,雖親而不敬,將聖人當作與我同格的凡夫。所以對聖人的認同,更多是在凡夫性上的自我肯定,實際是自我中心的情緒、感受和想法占了很大成分。而現在不同的是,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在我心目中,聖人不再是一些文藝傳說中描述的那樣,掙紮於欲望與煩惱中的凡人,而是阿彌陀如來的化身,是佛智光明來到娑婆、尊貴無比的示現,是雖現凡夫相,而無凡夫性的純淨的偉大人格。因爲老師仰望著聖人,而我仰望著老師,從仰望的恩師的身姿中,我雖不能知,卻真切地感受到,恩師的偉大非我所及,而聖人的偉大,更遠非我能想象。但通過恩師的示教,我能夠稍稍了解到,世人對聖人的理解是多麽膚淺不實,從法性海示現的聖人,是何等尊貴和不思議。
每想到此生竟有幸得遇此凡夫獲救的無上真實之道,就想哭、想笑、想踴躍歡呼,——雖然不形於色,但內心常是如此的感動。這樣的感動,並不令我迷失,而是更看到凡夫的自己被淨化後的情感,可以如此單純,就像孩子見到久違的父母,那樣地歡喜雀躍。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親鸞聖人
釋蒙光 合掌
留言列表(1条)
[…] 聖人就是“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