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和大信

瑞劍老師著作 釋蒙光編校 2024年10月24日

大行和大信

教行信證大系行卷·要論:

淨土教起因緣

淨土真實之行

大行是佛智的靈波

大行和大信(本篇)

大行和大信

大聖釋迦牟尼世尊,於喜馬拉雅山的支脈耆闍崛山,說出世本懷的《大無量壽經》。《大無量壽經》的主眼點,是一乘圓頓(大乘佛教中最高之教,凡夫直入的本願真實之一乘)的真利(真實的利益之教),是即「果上圓成的因果」。所謂果上圓成的因果,是「彌陀成佛的因果」(法藏菩薩願行為因,得南無阿彌陀佛的正覺之果)和「眾生往生的因果」(使眾生於信一念領受如來的願行(因),至和阿彌陀如來同一的正覺(果))不二,是世界無比的大真理。第十八願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亦是顯如來和眾生因果不二的大本願。一大藏經之中他處見不到如斯殊勝的真理(如來和眾生的平等因果)。說此本願名號的大真利,將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咐囑給補處的彌勒菩薩,永遠地流傳本願名號的經是《大無量壽經》。又為如此殊勝的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名號故,一切的人類喲!信此喲信此喲!如此懇切地勸信的是《大無量壽經》,因此,大經是「釋尊的發遣」。大經的主眼、真精神的「本願」,即是「阿彌陀如來的招喚」。因此《大無量壽經》之中,圓融說著眾生往生之肝要的「行信」(南無阿彌陀佛原樣的信心)和「因果」(本願力的信心之因和往生之果)、「機法」(南無的機和阿彌陀佛的法是機法一體)。即說「行信」、「因果」、「機法」的妙趣之教法者,云「願心莊嚴的法門」,或云「本願圓頓一乘」。

佛教是廣大無邊的宗教。是宗教又是哲學,是哲學又是宗教,和人類最高的哲學、最高的宗教一如,使一切眾生到涅槃(涅槃不單是理。是法身、般若、解脫,是佛的活動),永遠地和佛陀的活動一起者是佛教。

P92 此故佛教,作為哲學方面的問題,是究竟宇宙的真理,究竟佛·心·眾生之一體不二的關係。其原理叫做「萬法唯心」。「萬法唯心」(統一心和物的一心)是絕對的唯心論。大乘佛教完全立於「萬法唯心」的原理上。此一大原理來到本願圓頓一乘的淨土真宗,極其妙趣。其緣故,因為真宗的法門是「真佛土」光壽海的展開,即是彌陀正覺的展開。又極樂的「三種莊嚴」(國土莊嚴十七種、主(彌陀)莊嚴八種、聖眾莊嚴四種,合計二十九種莊嚴),皆是阿彌陀如來無礙光明的波瀾,無論如何亦非凡夫的思議所可及。

大行和大信

「行」和「信」的基準,早已顯於《教行信證》總序之文中,即總序說的「圓融至德嘉號(含具所有的善和功德的名號),轉惡成德正智」就是「大行」。又「難信金剛信樂(金剛堅固的信心),除疑獲證(在淨土得證果開悟)真理(信心使得涅槃的真理)」是「大信」。

P93 萬德圓備的名號,即是「無礙的佛智」(佛智即行)。名號是佛智故,說名號是「轉惡成德正智(聖智、佛智)」。

名號為何是「佛智」呢?所謂「佛」、「正覺」,原來是顯出世間的智慧、清淨的智慧之相。佛(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六度之行)窮滿(完成者)」者,云佛,或云佛陀。正覺者,云「無上正徧道」或「無上正徧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邪曰正,背妄曰覺——四教儀集註),此亦是「智慧」為本。因此證卷說「無上涅槃極果」(真實之證)為「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阿彌陀如來的正覺,是什麼樣的正覺呢?為眾生的「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是彌陀的正覺。攝捲「壽命」(法身常住之理)以光明(佛智觀照的妙用)表示者,阿彌陀如來的正覺是「光明」(無礙光、無礙光如來)的正覺。光明是智慧。又阿彌陀如來的正覺,是云「南無阿彌陀佛」的正覺,是云「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本願名號(大智、大悲)之外,無阿彌陀如來,亦無阿彌陀如來的正覺,故「名號」即是「佛智」(光明)、「正智」(無礙光)。

大行和大信

P94  阿彌陀如來的正覺「南無阿彌陀佛」,(一)是名聲普聞的大正覺(南無即歸命之義,令聞名號的正覺)。(二)是願力成就的大正覺(南無的別義,即發願廻向之義。依大悲的佛智,廻向成就了的正覺)。(三)是功德寶海的大正覺(阿彌陀佛之義。名號是真如一實的功德大寶海,是真實功德相)。如斯廣大無邊的彌陀如來大正覺(佛智)即是南無阿彌陀佛,故云「佛智即行」,又云「圓融至德嘉號,轉惡成德正智」。我等頂戴的「大信心」亦不外是阿彌陀如來「大正覺的功德力」。「大行」是「佛智」,則「大信」亦是「佛智」。蓮如上人述此旨趣,云「信心之體是南無阿彌陀佛」,又云「聞一切眾生的往生之體是南無阿彌陀佛」,實是難能可貴的言語。

P95 信卷曰:

「至心(如來的一乘大智願海、廻向利益他之真實心)則是至德(無上的功德、功德大寶海)尊號(南無阿彌陀佛)為其體也。」

即以「南無阿彌陀佛」(佛智)為體的至心,是「一乘大智願海」的佛智。佛智徹到、印現於眾生的心者是「金剛信心」。《和讚》(No.285·四八)曰:「不思議佛智(南無阿彌陀佛)能信,報土之因佛教言。」大經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禮讚(善導大師作)曰:「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

南無阿彌陀佛為佛智故曰:「無礙光明(佛智)破無明闇慧日」(「總序」),大信心亦是「佛智」,「真如一實信海」(佛智、正覺的功德力用)故,亦能破無明闇,這是一乘圓頓的真利益。是即阿彌陀如來久遠的正覺(真證、覺證)的功德力用。論註(曇鸞大師)曰:「第一義諦(非因非果,非有非空的佛智世界)者佛因緣法(淨土和淨土法門)也。」真宗,實是如來的不可思議佛智和佛智廻向的法門。

大行和大信

P96 「大行」和「大信」,在御本典上拜見之,行卷曰:

「謹按往相廻向,有大行,有大信。大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斯行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故名大行。」

信卷曰:

「謹按往相廻向,有大信。大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乃至),真如一實(是絕對真理的真如)之信海也。」

行信是一宗的要關,應好好吟味才是。

阿彌陀如來以本願統御法界(眾生海)。本願是智慧之光、慈悲之光,即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活動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超世大願。其成就之相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此本願對何者而發呢?喚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是向十方眾生而發的本願。「十方眾生」者,如昇上東天的太陽消除十方的黑闇一樣,如來的本願力一出現,十方眾生自然不留一人地救度,抱於大慈悲的翼內之相。此大願超越時間和空間,歷久彌新的本願,這是「以本願統御法界」的意思。

P97  諸佛·菩薩亦建有本願,但是如此殊勝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無法見於諸佛。於此意思,阿彌陀如來是願王,是諸佛中之王,又實是「光明中的極尊」。

阿彌陀如來,應各機願行成就為南無阿彌陀佛(正覺之相),這是本願一乘被說為一乘中之一乘、究竟一乘之處。一旦此本願一乘的面目(佛教的真面目)顯現時,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的途徑,教、理、行、果的聖道教,於事實是修證困難,因此自然地消聲匿跡。所以應知只有「不斷煩惱得涅槃」的彌陀法是我們的真生命。

啊!我等生於末法濁亂之世,慶喜宿緣得頂戴信受宣說於《大無量壽經》的如來本願,今現在正響於我等身上。(宿善或他力,是如來的照育)(蒙長時之照育 菊之花——加賀千代)

大行和大信

P98 我等往生的因和果,早已在如來的手中(正覺中)成就了。此特殊的因果,大致能名為「平等因果」吧。更嚴密地說者,如來的本願本來是「性海」(真如實相)本質的功德光明。在「性海」(如來的覺證),原理是「生佛不二」(眾生和佛是不二一體),這既非「無因之有」(無原因而有結果),亦非「他因之有」(不是甲者飲酒,乙人醉了這樣非論理的事)。本願和淨土,是真空妙有(萬法是空,空原樣即是淨土的莊嚴,如來的本願),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非有非空叫第一義諦。第一義諦的原樣嚴然有淨土的莊嚴、本願,這是佛的因緣法。於此意淨土實在)的法(真理)。

本願救濟的論理,是凡夫迷妄的世界所沒有的,因此宿緣淺的人很難接受之為絕對的真理。彌陀法超越普通一般佛法的因果法,是性海的法,又是彌陀正覺力用的因果。此亦謂「願行勵於菩薩處,感果成於我等處」,又謂「超異世間(凡夫認識的世界)出世間(至悟的教法世界)的因果之法」。

大行和大信

P99 「果上圓成的法」(眾生的信心和往生皆成就於如來手中的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法)者,是三法(教·行·證)圓具的南無阿彌陀佛。此南無阿彌陀佛是信心的體。所謂信心,不是從凡夫自力的心,患得患失所想的信心(一般宗教的信心)。心中若有「阿彌陀佛,求求您保佑我」的心情,那是自力的祈求。古歌說的「信心者唯有感動,敬法之人方真尊貴。」這樣的心境最好。又「善惡·思信皆忘掉,舉頭但見明月光。(本願力)」(瑞劒)、「聽到的、記得的心皆被彌陀拿走,赤裸裸,被本願力的繩索拉著拉著往極樂。」(瑞劒)這些詩亦是顯示本願力。

南無阿彌陀佛,亦是本願招喚的勅命。因是行信不二、教行不二,所以招喚的勅命亦含著「教」。

眾生領受三法圓具的南無阿彌陀佛外,沒有往生極樂的因。說「涅槃真因唯以信心」(「信卷」),是顯機法相應之至極,是阿彌陀如來的不可思議力。

大行和大信

P100信、行、因(往生因)、果(往生之果,涅槃的覺證),皆由本願力,是本願力所使然。若以為「信心」非得在眾生這方發起不可、非得用眾生的力量獲取、領受不可,那都是自力的惡心得。若是那樣,則阿彌陀如來的正覺不能說是二利圓滿的正覺。又「南無」的機(一念歸命的信心)和「阿彌陀佛」的法(救度的法)若分開,就不能說是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那即言「機法合體」。連「南無」(信心、勅命)的機亦成就而為「南無阿彌陀佛」呼喚我,如此方是「機法一體」。應頂戴「本願成就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妙味。

《六要鈔》曰:

「諸佛稱名(稱揚、稱讚)之願者,是第十七願也。是則說為往生之行(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說是稱名)之願故,當卷(「行卷」)出之。凡於四十八願之中,此願(十七願)至要(肝要),若無此願(十七願),名號之德何聞十方。聞(聞其名號的聞)而信(三心即一的一心歸命。指信順勅命)行(十八願乃至十念的稱名),此願(十七願)之力。若無此願,超世願意,諸佛何證(證誠、立證)(諸佛的護念證誠是悲願成就故)。依證(諸佛的證誠護念)立信(眾生聞信),又此願之恩也。」

於行卷的「大行」,是稱名,還是名號呢?古來被七嘴八舌地論議著,茲《六要鈔》(存覺上人著作的教行信證的註釋)就其問題,明確地下決斷,應注意。

阿彌陀如來的因行(阿彌陀如來五兆的願行)、果德(正覺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無不具備「法」(彌陀成佛的因果之法、眾生往生的因果之法),能成就眾生往生的行體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眾生不信一念(信一念)大利的無上功德,認為只要念佛(稱名)就能獲救,絞盡自力的想法,刻意稱名,努力稱名念佛的眾生,往生邊地懈慢的化土(不往生真佛的報土)。憐愍如斯人等,聖人於行卷,特別攬曇鸞大師的論註「讚嘆門」的稱名,之置於釋第十七願的「諸佛稱名之願」處,明示「大行」的「大行」之意。這是「五願開示」的真宗法門。

大行和大信

P102大行為大行之所以,全是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有極速圓滿(信一念使名號的功德、如來正覺的功德滿身心)的力用故。若非於聞信的一念使頂戴萬德之名號,就不能說是「大行」。「大行」如行卷所說是「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所以遇無空過者(沒有道理信而不到涅槃)。

親鸞聖人在總序之文說:「敬信真宗教·行·證」。「教·行·證」是三法門,亦是法體成就門(在如來手中眾生往生的因果早已成就),這即是南無阿彌陀佛。

存覺上人於《六要鈔》釋「教·行·證」,各是「所依」(教。依處)、「所修」(行。能信者)、「所得」(證。所證者)的法。信此「教·行·證」(所依、所修、所得)的是真實信心。何依(能依)、何修(能修)、何證(能證)呢,「信心」即是。故信心是能依、能修、能證的法。真宗的眼目是「唯信正因」,見之亦明確。固執「稱名正定業」,堅持要稱名往生,非真宗的精神,亦非安心。此故,行卷顯之作「所依」、「所修」、「所得」的法,信卷作「能依」、「能修」、「能證」的法而述說信心。

P103特別是信卷是重要之卷。故拜見《教行信證》的人以「信」為主,由「信」觀望前後,解釋法門,是學真宗的祕訣。蓮如上人為發揮此宗風(唯信正因)作八十通的御文。

要言之,大行、大信並非各別不同。領解「所行(南無阿彌陀佛)能信(信心),機法是一(一體)」(《六要鈔》)的南無阿彌陀佛,即能信知「大行·大信」的真意。

大行和大信

教行信證大系教卷序:

本典與法雷學派的面目

教行信證大系·要論:

(一)真宗的教判

(二)真宗的淵源

(三)真宗的流傳

(四)三法與四法

(五)願海真假

(六)五願開示

(七)往還廻向

(八)真實之教(要論終)

教行信證大系·本文解釋(總序及教卷部分):

(一)序說:

淨土真宗之基礎

(二)本典撰號、總序:

愚禿的真實

總序之文要義

《教行信證》法門的真意與根據

(三)真實教——本典教卷:

《本典·教卷》大義 一:攝化與趣入

《本典·教卷》大義 二:招喚與發遺

《本典·教卷》大義 三:本願與名號

《本典·教卷》大義 四:彌陀與釋迦(教卷大義終)

教行信證註疏評林(總序·教卷)

法雷學派的相傳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1)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4-10-24 10:40
Next 2024-10-28 17:31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