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默老師 述 2007-05-09 淡水
一
有一次我到車站接瑞劒老師去講法的路上,瑞劒老師突然心血來潮地說:學真宗的人很容易掉入這個陷阱,一聽到『領解文』「捨棄諸雜行雜修自力的心…」雖然表相沒有這樣的動作出來,但心裏卻一直執著「我沒有雜行」、「我沒有雜修」這樣的念頭放不掉。你放不掉的念頭的當下就已經是「雜行雜修」了。這真的很難,也是很微細的地方。
瑞劒老師講了很多次,一般人看了這段文之後,只是如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就起了一個念頭:「我已經如實地捨掉雜行雜修了」。有這種念頭的人還是有雜心在,一般人很難看到。
什麼樣的人才是沒有雜心呢?當你讀到這段文時,領受佛心的人讀到「捨」,是看成「彌陀的力量會讓我捨去雜行雜修的心」,是「被彌陀的力量」捨的,不是我能夠捨的,是不知不覺中就不會做雜心的事,所以不會有「我已經如實地捨掉雜行雜修了」的念頭。
日本過去對「聞其名號」的「聞」也有很大的問題。「聞」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聞」阿彌陀佛成等正覺…。聽到這麼說,就起了「我要去聞」的念頭。蓮如上人為了要破「我已經聽聞了」、「我已經聞法了」的執著,把「聽聞」詮釋為「是彌陀的力量策動我去聽聞的」,「不是我的力量去聽聞的」,「是我『被』聽聞的」。
在真宗是「聞」,在禪宗是講「修行」。淨土宗說「聞」是「凡夫的工作」,你要認真去「聞」,把重點放在「凡夫要聞」。真宗講「不是我能夠聞」,「我們連聞的力量也沒有」,「是佛力讓我去聽聞的」。這兩者的「聞」,態度不一樣。真宗的人聞法越久就越謙虛,因為功德都是阿彌陀佛,不會有「我懂了」,「我聽了多久」的心態,不論聽多久,還是像小朋友一樣。有「我是好不容易才抽空來聽聞」,「我是如何努力的聽聞」的心態,無形中,聽得越多慢心就越強。
凡夫的心很容易就生起執著,讓凡夫容易地看到自己這種執著心的是禪宗。禪宗的教法很活、很生動。
瑞劒老師講法時曾說過黃蘖禪師的公案:禪師升座講法,大家屏息以待,禪師終於開口:「雨從天空掉下來,哈哈哈哈!」「風從西邊吹過來,哈哈哈哈!」
——完畢。這個是在講什麼呢?
禪宗教法可貴之處就是它沒有一個答案給你,禪宗的公案每個人聽了都不一樣,它不會教你一定要這麼想才是正確。
「煙從下往上飄,哈哈哈哈!」聽懂的人就懂,聽不懂的人還是不懂,每個人的體會不一樣。它不會有一個公式,非這樣、那樣不可,這是禪宗教法很殊勝的地方。
「雨從天空掉下來,哈哈哈哈!」「風從西邊吹過來,哈哈哈哈!」是在講「自然」。聽法聽懂的人就知道原來是「法爾自然」;聽不懂的人會問「雨為什麼會從天空掉下來?」這樣問的人是傻瓜。是禪宗根器的人聽講師說「雨從天空掉下來,哈哈哈哈!」完了,他會說「真是非常感謝!」但是聽不懂的人還是不知所云。聽到這個公案能夠發自內心「哈哈哈哈」地笑出來,當下是禪定的世界,是無我的世界,才能夠發出如此會心一笑。這個心境就是《歎異抄》親鸞聖人說的「蒙信善知識的教誨之外,無別的竅門了。」這就是「信順」的心。問「為什麼」是凡夫計度的心、伎倆的心。
「我該怎麼辦」也是凡夫計度的心。凡夫最容易幹的事就是問「為什麼」,凡夫最大的陷阱就是很難「自然法爾」,很容易掉入凡夫的論調裏面,彼此的見解不一樣還會起爭執。哲學家很多都是知見上不分上下而相互較勁,彼此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最正確。叔本華是佛教徒,死的時候,房間只有一張佛像和一隻貓而已。康德、斯賓諾斯…都是比較理論化。
問:老師講叔本華死的時候,房間只有一張佛像和一隻貓而已。這是什麼意思?
答:叔本華生前,他的學說很難讓一般人接受,因為叔本華比較重實際。大部分的人都偏好理論,所以柏拉圖、康德的信徒比較多。叔本華就比較孤單,因為他不肯同於流俗。
二
親鸞聖人的「一心歸命」是「做出來給你看」。聖人沒有解釋「一心歸命」是什麼,而是用實際的行為舉止(面對阿彌陀佛)表現出來,這就是聖人的「一心歸命」。
親鸞聖人沒有說如何如何才是「信者」,但是他的舉止行為已經說明「信心行者」了。「有建立而無解釋」就是不高談闊論,而是直接做出來給你們看。比喻如:我不是在嘴上說「我是男人」,但是我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男子漢。這就是「有建立而無解釋」,這樣才是真正的信心行者。
嘴上說的信心都是假的,跟信心「打成一片」才是真的。不把信心掛在嘴上,在二六時中對阿彌陀佛自然流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心,當下就是信心了。
所以要「即文字不離文字」,但也不要輕視文字。要重視文字,但也不要為文字所綁,被「一心」綁住,被「一心歸命」綑綁。真正的信者是經常在念佛中,但不被念佛所綁。假的念佛人都是「我在念佛」,就是被念佛綁住了。真正的念佛人是「自然」的念佛,「憶念之心恒不斷,報謝佛恩長在心」。這是最殊勝之處,也是最難的地方。
三
「行卷」云:嗚呼!明教觀,孰如智者乎?臨終舉觀經,讚淨土而長逝矣。達法界,孰如杜順乎?勸四眾念佛陀,感勝相而西邁矣。參禪見性,孰如高玉、智覺乎?皆結社念佛而俱登上品矣。業儒有才,孰如劉、雷、柳子厚、白樂天乎?然皆秉筆書誠,而願生彼土矣。」
經典雖有,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讀出法眼所在。
天台大師在《摩訶止觀》書中記載,修止觀到什麼程度,因為過去生的因緣,會有何種境界。大師提到自己修觀時看到沒有頭和手、腳的佛像,見此才恍然大悟,原來過去生沒學佛之前,謗佛、毀佛的業力的因緣在此生成熟,因而顯現這樣的像,看到這個像的時候要起大懺悔,而後這樣的像便不再出現了。
大德們的著作不光是寫(文字)而已,那裏面有「實證」在其中,透過《摩訶止觀》可以知道過去生作過哪些事。所以(天台大師)是在懺悔中寫下這部《摩訶止觀》的,這也是《摩訶止觀》可貴的地方。沒有懺悔寫的書沒有價值。看經書不可以只見到文字,要見到其中的「義」,才是真正的看到這本經書。
四
我現在可非二十九歲,二十九歲時的親鸞聖人還在求道,前途茫茫。如今已過八十歲,是前途已定之身,往生一定的心境,作「法之旅」。此時心境,大異於二十九歲,不管何時歸淨土都不要緊,因為之後再來,跟存覺上人的心境一樣,「人生如夢,娑婆往來八千返」。現在是結眾生緣,結將來再見之緣,再來的時候,就是跟現在結緣的眾生一起學習,同遊彌陀淨土。
娑婆不是第一次來,不是第一次要到彌陀的淨土,是為了要濟度眾生而再來的。所以顯現與眾生一樣的形體,過著同樣的生活,濟度眾生回到阿彌陀佛的淨土。所以,不是第一次要往生淨土,是從淨土而來,來帶眾生回淨土。這種心境和第一次要去(淨土)的心境是不同的,「平生業成」的人,自然會有此心境:「不是現在才要去淨土」,「我是阿彌陀佛的孩子」,「娑婆不是第一次來」,會有這樣的自信和信念出來。
「娑婆往來八千返」,「淨土跟地獄之間來往八千返」,不是我們的能耐,而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使然。娑婆往來八千遍了,還在躊躇不前,還在想著到底能不能往生,懷疑有信心還是沒信心…會這樣想的人,是把阿彌陀佛當作傻瓜,彌陀慈親明明健在,作孩子的為什麼不聽慈親的話,還在懷疑什麼、煩惱什麼呢?又不是阿彌陀佛的「義子」。學佛的人,首要就是生起「我是阿彌陀佛的孩子」的信念,「我有什麼缺點,請你跟我的慈親(阿彌陀佛)說」。我們之所以會害怕擔憂,是因為沒有真的找到慈親。
生:老師在日本曾講過「怕」雜行雜修的心,請老師再講一次。
師:動不動就「怕」雜行雜修,視正行(稱名念佛)以外如同蛇蠍,避之唯恐不及,這樣子的心當下就是雜行雜修的心了。真正「一心歸命」的人不會有這種心態,不會「害怕」面對正行以外的行持,會怕的人是因為他雜行雜修的習氣還在。真正一心歸命的人,不管出現什麼都不要緊,就算閻羅王出現在面前也不用害怕,你難道沒聽聞「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對阿彌陀佛如實起信的人,不管出現什麼都不會害怕。
蓮如上人的「正行雜行觀」也就是親鸞聖人的「正行雜行觀」。善導大師的「五正行」(讀誦、觀察、禮拜、口稱、讚嘆供養)是大師感受到彌陀的大悲,自然而然所流露。我們看到此文,以為非像大師一樣不可的想法,當下就是雜行了。當小孩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自然會想念爸爸媽媽,會去「念」爸爸媽媽所講的話,去「想」爸爸媽媽所講的話,於是成為一個老實的孩子,不會去做傷害父母親的事情。真正領受佛心的人,是自然地作這些(五正行),是自然地流露。不是我非要做一個具足五正行的人、非要各方面都表現完美,才符合被彌陀救度的標準,才會被彌陀肯定。真假之間在表相來看都一樣,只是一個是自然流露,一個是戰戰兢兢。
生:這是不是像親鸞聖人所講的「正行雜心」?
師:是。用雜心做正行也是雜行。同樣都是拜佛,一個是「不拜佛不可」而拜佛;一個是「自然感恩」而拜佛。心念(因)不同,果就不一樣,所以自然最好。『自然法爾章』云:「阿彌陀佛是很自然的,南無阿彌陀佛是自然讓你這個樣子。」當我們聽聞到南無阿彌陀佛的生起本末時,自然會生起感恩的心,這樣的自然是符合人性。我們念佛拜佛的心就像小朋友,看到爸爸下班回家,自然歡喜的跑去擁抱他說「爸爸,你回來了!」這種發自天真自然的心,才是念佛的心情。
生:所以,沒有了解徹底,善導大師的「五正行」和法然上人的「稱名正定業」,一般人會以為是相互衝突的。
師:其實善導大師跟法然上人的精神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一個在中國,一個在日本,弘法的時機不同而已。善導大師的前身是佛陀時代的舍利弗,是為了濟度眾生而轉生到中國。
存覺上人臨終時留下一段法語(意譯):「娑婆往來八千返,來來去去,都是借宿,往生是再去有緣的地方度眾生。」是很灑脫的心境。(老師邊講邊拭淚)一想到存覺上人為了度眾生而來來去去就很感動!我也會再來台灣喔!
往生之後不是不再見,還有很多事要做,不只是台灣,有因緣的話,歐洲也要去,基督教的國家也會去,到處去度眾生。還相回向的人不只是到有佛教的國家,非佛教的國家也會去,為了度眾生。
真正領受佛心的人,不會自己吃飽了就倒頭呼呼大睡,而是自然會有和眾生一起分享的心境出來。領受佛心是懶惰不來的,就如同一個很冷很冷的人,一旦被溫暖了,不會獨自躲在棉被裏,自己暖和就好,不去管別人的死活,不會的。他會想要去抱寒冷的人,讓對方和自己一樣溫暖。領受本願力的人,像西伯利亞的寒冷國度,也會義無反顧的前往,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和自己一樣的溫暖。
生:老師就是有這樣的心境,才會年紀這麼大還來台灣溫暖我們。
師:是啊。這就是因緣。我沒有刻意要來台灣,而是有這樣的因緣,所以我就來了,隨順這個因緣而來。能來台灣是跟台灣的因緣,不是瑞覺師的聰明才幹把我拉過來,瑞覺師只是因緣的中介者,透過中介的因緣才能講法、聽法。當我們回首走過的路時,原來都如夢一場。今天我們正前往會場講法,那邊有人等著要聽聞佛法,這都是因緣。
生:請問老師,剛才說「平生業成的人會有淨土再來的心境,跟第一次去淨土的心情不一樣。」是什麼意思?
師:要分兩個層次說。站在凡夫的立場,我們都是第一次。約法的立場,自然而然就會有「不是第一次來娑婆,不是第一次往生淨土」的心境。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再來娑婆跟眾生結緣,然後一起回歸淨土。法爾如是,真理如是的吟味。
回顧人生的時候,會發現因緣不斷地累積,一層又一層的因緣,我們才能遇得到這個教法,受到彌陀的救度,於是自然會有存覺上人的心情出來。(娑婆往來八千返,來來去去,都是借宿,往生是再去有緣的地方度眾生。)體悟到佛法的「無我無心」的世界時,自然而然就能品嘗到一些佛的心境。說這個的時候,不是站在「自我」,而是沒有「自我」,在「無我」的心境上,自然會有些體驗出來。因緣成熟的時候,很多事情的演變你會覺得是不可思議,當我們遇到不可思議的現象時,要知道是佛力的顯現。從佛眼來看是「理所當然」的,凡眼所見,佛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思議。凡夫的迷執只是一直在「葛藤纏繞」,凡夫就像小孩子在父母面前葛藤(吵鬧)。
生:「往還回向由他力」和「法性」、「二利圓滿」是一致的嗎?
師:是的。當真如法性啟動時,即顯現「自利利他」圓滿。父母親和孩子的關係,養育孩子完成時(利他),即是自利完成的時候。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所以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父母真正的幸福是——「當孩子幸福才是父母最大的幸福」,此即是「自利利他」,這是「法性自然」,同時也是「本願的自然」,這個世界是「法性自然」和「本願自然」合為一的世界。「本願海」、「真如法性海」的世界的大海波浪會湧入凡夫的「煩惱海」,湧不進來的就是假的,因為不斷地湧入(凡夫的煩惱海)才是「本願海」,所以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
存覺上人曰:「易往而無人」的難,不是「法」難,而是難在沒有遇到講這個「易法」的人。不是無「道」可去,是沒有遇到「指路之人」。
「易往而無人」是法性的自然,我們能夠聽到這個法是「願力的自然」,所以「法性自然」跟「願力自然」是同一的。重點是「法性自然」跟「願力自然」在哪裏合為一?在聖者無我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佛經和佛所證悟合而為一的世界。在無我的世界,佛經所講的內容跟佛所體證的世界是一致的。凡夫的世界是「有、無」的世界,離「有、無」的世界就是無我的世界。
五
瑞劒老師從對老師說:「如果沒有人主動來依止你學習法雷的教法,不準說你是我瑞劒的弟子。」沒有人來和自己學法的心情就像秋天的晚霞。因為秋天的日落很快,一下子天就暗了。這是譬喻年歲已老,人生即將結束,還沒有接棒的人,這種孤寂的心境。瑞劒老師說:「當你有此心境時,才算是真正得到法雷的真傳。」
「法雷要傳給誰?心似秋天看晚霞」。人生就快要結束了,還沒有遇到接棒者,對不起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將法傳給你,卻沒有人來依止學習,可見你沒有德行,才沒有學習的人。當你有這種感慨的時候,就是真正學到法了。
法雷的教法非常深廣,沒有心的人,跟他說也聽不懂;有心的人,學習程度不夠也是聽不懂,因為不曉得法的尊貴在何處。要有佛學基礎,有心走解脫出離之道的人,踏破鐵鞋仍然尋覓不到安心滿足的人,(這樣的人)才能夠跟法雷教法相應。當自己體悟到如此殊勝的法,想要講給別人知道,卻發現沒人聽得懂的時候,會感到很孤寂,很可惜。這種心境很強的時候,就表示有真正領受這個教法。《真宗玄義》的最後,瑞劔老師留下這段詩句:「法雷的傳承,接法的人在哪裏,天將暗,還沒有人出現……」
瑞劔老師晚年的時候跟老師講: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云「勿作秸弟子」。( 秸,音接,字又作稭,稻穀脫粒後剩下的沒有種實的莖稈)秸是無米稻穀,比喻無益之意。你依止某師學法,所學教法如果沒有傳人的話,就表示你沒有學到這個法。能夠有弟子傳承所學的教法,才表示你有真正從老師那裏學到這個法。
來聽聞佛法的人很多,但是真的能傳承這個教法的人很少。法真的有貫徹你的身心(活在『教行信證』上),才是真正的弟子。當全身都泡在法水裏面的人,一定可以無時無刻、隨處隨機的將這個法跟他人分享。不能俯拾皆是,就是沒有跟佛法融為一體的證據。
你們買的稿紙,我會將嘴巴上不能講,還是來不及講的東西寫在上面留給你們。人不要把法寶帶進棺材裏,法寶一定要留在世間,這樣才是真正的人。法然上人、親鸞聖人都是為法捨身命,為了將法傳承下去,不惜身命。
這個法,不是說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傳承,真正佛法的繼承者往往不是血緣關係,親鸞聖人的兒子也沒有辦法傳承他的法,聖人還跟他的兒子「義絕」。現在的真宗寺院都是「世襲」,所以沒有什麼力量,有名無實。
六
生:老師如果不在了,我們要依止誰學習呢?
師: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你們要有「我是老師的傳承弟子」的信念,這不是自大,要有這般的氣魄和擔當——「雖然我是台灣人,但是我是老師的傳承弟子」。
生:是(はい)。
師:講了這麼多,就是要你回答「はい」。
2007-05-09 淡水
留言列表(8条)
[…] 往來八千返 […]
[…] 往來八千返 […]
[…] 往來八千返 […]
[…] 往來八千返 […]
[…] 故眾生能頂戴彌陀同體的覺證,同時亦成真理之佛,成具足大智慧光明的佛,所以決不是成佛後在淨土享樂。真理的力用使然,成佛又會再「娑婆往來八千返」,這就是「出」。這邊是「入」(往生淨土是「入」),一入的話必出,和釋尊一樣弘揚佛法,這即是還相的大菩薩,這就是佛教。講佛教,必須要有這樣的眼識才行。 […]
[…] 往來八千返 […]
[…] 往來八千返 […]
[…] 往來八千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