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的光

原創 蒙光 2022-09-18

人世間的光

“我亦在彼攝取中,煩惱障眼雖不見,大悲無倦常照我。”

瑞劔老師《正信偈講讚》原文:

【此文取自源信和尚的著作,《往生要集》「雜略觀」(卷中)的內容。

「我亦在彼攝取中」,首先當明白清楚的是,是獲信了才被「攝取」?或是念佛了才被「攝取」?依《觀經》言,則是念佛被攝取;依《大經》言,則是獲信心被攝取。

此文取意於「雜略觀」之文: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

故言依念佛(信心)被攝取,是妥當的。

七高僧中,上三祖(龍樹·天親·曇鸞)是「大經法門」的人。下四祖(道綽·善導·源信·源空)是「觀經法門」的人。「大經法門」是「信的話即能往生」的教義;「觀經法門」是「稱名吧!稱名者得往生」的教義(法門)。

淨土宗乃「觀經法門」,淨土真宗乃「大經法門」。此故,從昔至今,就著這個問題(往生是信心?或是念佛?)的論爭一直不斷,到現在仍然沒有個著落。

因僧侶之間的論爭無結果故,自然真宗的門徒中也無結果,到底哪個才正確呢?誰也拿誰沒轍,此是實話。

當然二者中,以淨土真宗的說法正確。但是淨土宗,則主張自己的宗派正確,而不依從真宗。

大正十三年,橫川時代淨土宗的學者圓宣(1717~1792)著作的《教行信證破壞論》一書被複印出版。瑞劔立刻將之買下讀完。那是一本論鋒相當銳利的論書。當時龍谷大學的中井玄道教授很遺憾的說:「真宗無出來應戰的人嗎」?

在那本書出版後的第十年,終於大谷派的石川舜臺老師起而應戰,著了《教行信證破壞論駁言》。兩本書比較之下,淨土宗人的觀念是,親鸞聖人所言是無稽之談,是「廢師自立」。石川師的論說則是取精神甚於文字。此故,二者的論爭,平分秋色,直到今日為止,依然僵持不下。因此,現在的同行,不知究竟聽誰的好而猶豫不決。

其實此問題,在法然上人和親鸞聖人在世時,即已發生過了。《御傳鈔》「第六段」裏面提到,法然上人讓三百多名的弟子,依「信不退」和「行不退」的兩座就坐。當時就坐於「信不退」座的人,只有聖覺法印、親鸞聖人、熊谷直實和法然上人而已。

究是以信心往生呢?還是以念佛往生呢?這個問題必須究明清楚才行。當然是「信不退」好。是「信心正因」,「稱名報恩」。

信心是「本」,稱名念佛是「末」。信心是往生的「正因」,念佛不是正因。有如此的肯定才行。

依此「正信偈」的文面看,似以「念佛」獲攝取不舍,其實此文的精神,乃以「信心」獲攝取不舍的。】

人世間的光

蒙光師講釋:

“我亦在彼攝取中,煩惱障眼雖不見,大悲無倦常照我。”

《正信偈》這三句話的意思,可以說是我們真宗的靈魂所在,義理非常之深。《正信偈》概括了三國七祖的精神,從他們的著作中選取最精華的部分。選取本身就是一門學問,你是從字面,從概念,還是從精神把握經典的內涵?能把握真精神,這個是要開眼的人才行。所以我們拜讀三國七祖的教法,一定要依親鸞聖人的真宗眼,依聖人的慧眼見真,才能知道源信和尚的真精神在哪里。

相關法義上的討論,是很複雜的。但親鸞聖人要我們直接取其精華,直探驪珠——傳說龍的頷下有一顆寶珠,最為珍貴的。你要直取那顆寶珠,結果和惡龍糾纏了半天,結果不僅一無所獲,還遍體鱗傷,甚至丟了性命。《正信偈》這三句話,是聖人提煉出來,也是源信大師的原話,但是一般人不太容易把這三句話看成是源信大師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們對這些義理也要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大師的《往生要集》,在天台宗也把它視為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這是三國七祖著作裏,篇幅最大的一部。從表面上看,它是依天台的教理來架構整個淨土教義,因為源信大師的身份、立場是天台教。雖是天台教,他卻能跳出宗派的立場,直接與佛心相應。所以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出他不同的內涵。

人世間的光

《往生要集·雜略觀》中,有這樣一段話:“彼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這也是出自《觀經》:“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而更加細密周到了。祖師的論,都是依經推闡的。我們怎麼才能知道經的義理呢?你要依祖師的眼睛。而祖師的精神,你也要依真正的祖師,才能夠看得出來。

所以三國七祖的相承,前一代祖師的精神,你要依後一代祖師的眼光看出來。對比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你要依誰的眼光來看呢?要依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來看。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的精神,你又要依誰的眼光來看呢?是由道綽和尚、善導大師展開。那道綽、善導的真精神在哪里呢?要看源信和尚、源空和尚怎麼說,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祖師和祖師之間,他們有的是在歷史上直接傳承,比如我們中國的曇鸞、道綽、善導,這三位是有直接的歷史傳承;也有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比如中國的曇鸞和印度的天親菩薩,日本的親鸞聖人之於曇鸞祖師,這是跨越時空發生共鳴的。

這樣跨越時空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三昧。只有在三昧中,他們才能相見。這是超越我們人類經驗,但又實際存在的境界。所以佛法也是要依三昧的境界才能夠成立。我們現在凡夫最大問題是什麼?是依自己的經驗、常識去理解佛法,而不相信有入三昧境界的大人格。

然後,善導大師的精神,依誰的心去體會呢?源信、源空。

人世間的光

你不要想著,我們中國、日本,在歷史上有什麼糾葛。這些關係在佛法中都不是問題。佛法是無礙之道,不會因為國家、種族、時空……這種種人為的因素而障礙法的流通。法的流通只有兩個因緣:一個是佛的願力,一個是眾生的因緣。佛菩薩有願力,如果眾生因緣成熟的話,他就能顯現出來。有時候眾生因緣不夠成熟,那怎麼辦?佛菩薩的願力,能讓眾生的因緣儘快成熟。所以分開說是兩個因緣,歸根究底卻只是一個,即以佛悲願為因緣。因為佛菩薩的悲心所催,他不會坐視不管眾生的苦難。眾生苦惱我苦惱啊,當眾生在煩惱中,身為父母的阿彌陀佛,怎麼會袖手旁觀呢?他一定會主動出手。

小朋友犯了錯,父母要出手去管教,小朋友生了病,父母要喂他吃藥,要照顧他。而不會等著這位小朋友,自己明白道理、自己痊癒。身為父母,他會比孩子還更著急。因為在父母心中,沒有把孩子當外人,對不對?這是我們人間有的經驗。生而為人,都能夠體會到這樣的父母心。那麼佛菩薩的心,更是清淨無染的。所以在他三昧的平等境中,他看一切眾生為一體,所以當他看到眾生的苦惱,是不能無動於衷、坐視不管的。眾生有苦惱,佛也無法獨享清淨喜悅、光明莊嚴的境界。“我不能夠袖手旁觀”,這是一體的自覺。所以依佛的功德力,必定要破除眾生對生命真相的無知、對佛的無知,轉眾生的心,令我們領受光明。所以“我亦在彼攝取中”,這是佛的“攝受”、“守護”。

人世間的光

實際上,佛的光明一直沒有變,只是在我們眾生的層次顯現時,勉強可以分出前後次第的不同。你還沒有真正領受、皈依的時候,這個光明,依作用我們稱之為“調熟光明”,就是不斷地熏習調整、開化你的心智,引導你的人格。等到你真正成為佛子,與佛心相印之時,這時你實實在在地和佛心同頻共振,為佛所守護攝受,入正定聚、住不退轉,對你是事實而不止是理論,於是可稱之為“攝取光明”。這是站在我們凡夫的角度,勉強分出個前後。實際上光明只是一個,只是你有沒有如實去看光明。你的心有沒有領受到這樣的光明,知不知道父母心?孩子不知道父母心的時候,父母的心有沒有不一樣呢?沒有不一樣。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內涵不一樣。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更傾向於找父母,因為這樣需要付出的代價最小,而得到的幫助一定會是最大,這是在“調熟”。當你真正知道父母心的時候,你就不會以這種有代價、有條件的心和父母相對。你會以父母心為心,會更體貼父母的心,不會讓父母操心、擔心,而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這時候就叫“攝取心光常照護”,你活在父母對你的愛之中,你也會把這份愛,自然地在生活中展現出來。

“我亦在彼攝取中”,講的就是信心念佛人自覺此身被攝取的狀態。我們仍然是凡夫,沒有辦法如實地見到佛心的世界。就像你還是孩子的時候,即使說知道父母心,其實還是不能夠完全知道。但是有孝心跟沒有孝心不一樣。沒有孝心的孩子一樣受到父母的關愛,而有孝心的孩子,父母的關愛對他來說格外的親切,生活就有力量。可是沒有身為父母,你還是不能夠完全知道父母心是怎樣的。

人世間的光

所以“煩惱障眼雖不見”也是這樣。因為還有境界、層次上的差別。作為孩子這邊,我們的業報、煩惱仍然障礙著自己,讓我不能如實、完全地看到,這是“煩惱障眼雖不見”。但是“大悲無倦”這樣的事實,並不因此有所改變。“常照我”,就是從來不曾有一時一刻一地的疏漏。所以說是依念佛、依信心被攝取。

這裏說的念佛和信心是一個意思。這是根據法門的分判,屬於教相的問題。這也需要知道。在三部經中,有真實有方便。《大經》完全真實,《觀經》是帶方便的,而《阿彌陀經》既講念佛也講信心,所以是介於真實和方便。依淨土三部經,展開淨土教教化的這三個國家七位高僧,他們依時代的對機不同,各有設教的方便。

人世間的光

首先,上三祖——龍樹、天親、曇鸞,他們是依《大經》,他們的整個教義架構完全以《大經》為本。所以親鸞聖人的《教行信證》,引用天親、曇鸞的就特別多。龍樹菩薩相關的著作雖少,卻點出了一個最扼要的地方——易行道,念佛,以及念佛即信心。所以上三祖是屬於大經法門。

從道綽禪師開始,道綽、善導、源信、源空這四祖,他們表面上展開的教義是以《觀經》為主。為什麼是以《觀經》為主?因為在道綽禪師那個年代,正是唐代佛教最興盛的時代,高僧輩出。無論僧俗,對佛教都有很深的信仰,修證研究的程度也很高。比如天台宗有止觀,禪宗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唯識宗也有唯心識觀……各宗派都有很高深的修證法和成就者。在這樣的時代,你只是講信心,大家總覺得你這個難度係數不高,就會起一種輕視的心。這也是祖師設教的方便,在淨土宗裏,最難的就是《觀經》了,所以就把《觀經》拿出來,表示我們淨土宗和其他所有大乘教法一樣,都有極高明的表現。但是你不要忘記,極高明之後,還要道中庸。中庸就是中用,就是能夠讓我們一般人也能夠得受用。這個道不是高高在上就好,他的高明還要和跟你我有關。讓我能受用,這才是一個圓滿的教法。

人世間的光

我們講一個教法,一般來說要涉及三個方面:一個是法,一個是機,還一個是時。這個教法本身必須是高明完備的。你要真去研究佛法,就會發現其他那些教法,就沒有能夠超過佛教,在教理上讓你心服口服的。這是法的方面。而法上的高明圓滿,又必須是要能用的,是要和我們的生命發生關聯的。因此要把自己加進來,自己就是“機”。要看自己對應的根機是什麼?這個教法能夠幫助到的根機是什麼?我是不是也在其中?此即“我亦在彼攝取中”。一個法如果再高明,卻跟我沒有關係,那只是空洞、虛幻的空中樓閣。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呢?所以法和機必須要相應。真宗要救的是什麼樣的機呢?是內心嚮往羡慕佛教中高遠卓絕的境界,但自己去做時,發現怎麼也夠不到。而且如果足夠誠實的話,越做你會越絕望——這麼好的東西我卻得不到,這要怎麼辦?好在真正的佛法,它不但有圓滿的智慧,更有圓滿的慈悲——你做不到,佛來幫你呀!而且這個幫你,不是部分的幫,是完全的幫,幫你直到和我一樣為止。佛成佛了,他圓滿了,現在阿彌陀佛說,我要幫你到跟我一樣為止。而不是說,我只能幫你到這裏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我們一般人能夠這樣子,搭個順風車已經很感恩戴德了,對不對?這是萍水相逢的善意。但阿彌陀佛可不是這樣。佛和父母一樣,不僅要親自送你到目的地,還要帶你回家,這才是父母。所以你跟阿彌陀佛是什麼關係?是外人,是朋友還是親子?

人世間的光

所以《觀經》法門,這是給一般人看,做一個方便接引的設置。事實上,佛早就看穿你,你是修不動的。但看穿你了,我還是得先把整個系統設計完整。所以《觀經》的設計是非常完整的:十三觀,從最初的日想觀、水想觀,一直觀到極樂淨土的莊嚴。你若真去認真修過,就會發現連最初的日想觀你都修不成,這還只是入門而已哦。《觀經》把這個境界擺在那裏了,你要是能修的話,可以自己依《觀經》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去一一驗證。修到修不動的時候,就不得不低頭——原來父母創下這個家業真是不容易的。父母實在太厲害了,我們這個孩子能夠繼承家業的話就不容易了。而且繼承家業,也不是靠你自己去努力的,是父母本來就願意給你的。阿彌陀佛為什麼要成就淨土?就是要給你的。不然你以為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呢?阿彌陀佛不但是智慧圓滿,更是慈悲圓滿。他片刻都沒有離開過你,是“常照我身”。

佛就是這樣一步步地帶動你。你想先修觀想,可以,《觀經》告訴你具體的修法。等你修不動的時候,佛再告訴你,其實不用修觀想,稱名就好。就是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就可以。這是從《觀經》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到的結論。但是它中間又插了幾句話——念佛眾生體會的是佛心,是被佛心攝取。佛心是什麼心呢?“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是以無條件的慈悲攝受保護所有的眾生。所以你念佛,不是嘴上念給佛聽,不是念給佛來計算,跟佛計較說“我已經念了多少聲哦,你該來救我了。”而是在念佛的當下,阿彌陀佛就已經在告訴你,名號背後的意義,是對你無條件的慈悲。是早已成就、為我一人的無上莊嚴。你不要再東張西望,不要再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了。那都是不對的。

這是經典上明明白白講給你聽的,但是,你還是會看錯。會看錯怎麼辦?所以阿彌陀佛成佛了,還要再示現釋迦牟尼佛來講法。世尊出世的本懷,其實就是為了講這個令一切眾生都能得救的阿彌陀佛本願的教法。世尊講完了,還有很多人沒聽到、沒聽懂怎麼辦?於是就有一代代的祖師,三國七祖次第的示現。三國七祖示現了,還是有很多人錯過了怎麼辦?親鸞聖人再來,蓮如上人再來……一直到瑞默老師,就為了讓我們能聽到這樣的教法。

人世間的光

所以《大經》是講得很清楚的,信就能往生。這個“信就能往生”,你不要聽錯,以為是我要去信。這個信,是被佛心打動。瑞默老師說得非常明確:這個信是什麼?是佛心進到你的心,是光明進到你的心,你才會來拜佛的。不是你很能耐,你懂得去拜佛。孩子會說話,是他自己會說話的嗎?以前我們有看過“狼孩”這一類的報導,哪怕你是人類的後代,你生在狼群裏,你就只會像狼一樣的奔跑、嚎叫,不會說人話。所以,你之所以會說話,那是媽媽成天抱著你,你聽著媽媽跟你說,“來,叫媽媽。孩子啊,我很愛你哦。”你每天每天聽著媽媽跟你說這麼親切的話,你被父母的心所打動,你的耳朵聽進去了,你的心也感受到了,從你的毛細孔中接收到了父母的愛。於是,你的語言能力被開發,你的大腦開始發育……你是被父母的光照育成長的。

人世間有父母的光,法界中有阿彌陀佛的光。阿彌陀佛是法界的父母,是眾生的大父母。我們的父母也在阿彌陀佛的照育之中。他們能被照育到什麼程度,也取決於我們現在聞法到什麼程度。如果我們聞法到相當的程度,那麼父母也能從你身上借到阿彌陀佛的光。我們眾生都在因緣法的世界。跟你有緣,從你身上得到的光也會格外多一點。

阿彌陀佛是無緣大悲。這個無緣是無條件的意思,是沒有一切的障礙。在眾生的世界裏,還是需要這個因緣。所以我們也要努力成為父母、身邊有緣人,能夠領受到佛光照育的親因緣。

而《大經》就是很單純直接、非常確定地告訴我們,你是被阿彌陀佛光明照著的喲!阿彌陀佛的光明已經進到你的心了喲,你已經能往生了喲。當你體會到這樣的事實,這就是信心。因為我們凡夫的語言是有限的,要描述、界定這個狀態,就把它稱作“信心”。但信心不是自己去信,你是沒有能耐去信的,你是“被”信的。因為阿彌陀佛是如此的真實,不由分說地打動了你。只是你需要不斷地聽聞熏習,一直到和慈親相認為止。這是《大經》的法門。是沒有方便,唯有真實的法門。

人世間的光

之所以要有《觀經》,是因為總有人會想“哪有這樣的好事?什麼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好吧,你覺得要付出代價,那你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阿彌陀佛就來救你。你一聽,覺得這樣很合理,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做點什麼吧。其實你也做不了什麼,但沒辦法,誰讓你還不服氣?那這樣吧,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你每天念的很開心,甚至還會想,“阿彌陀佛你聽,我每天都念你的名字,你欠我的哦。”阿彌陀佛會說“對對對,是我欠你的。拜託你接受我的償款,請你一定要收下。”這就是父母心,“孩子啊,我欠你的錢,你拿去用。”這就是《觀經》法門——“稱名吧!你就念我的名字吧。”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念父母的名字,而不是念別人的名字?那是因為父母的名字裏有父母的心。你現在念到父母的名字,感受到的只是那幾個字嗎?一定是父母的整個形象都會浮現出來,對不對?父母的心你也同時能感受得到。同樣這幾個字,你隨手拿起一本字典都能找到,但你是沒感覺的。把這幾個字摘出來一組合,對你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佛救眾生也是同樣的原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在字典裏也有,但是這六個字一組合起來,它就是整個法藏菩薩的生命,是阿彌陀佛大智大悲的總和。就像一張紙,對一般人來說就是普普通通一張紙而已。但如果經過處理之後,上面顯現出了父母的形象。對你來說,你還會把他當成一張紙嗎?你會把它恭恭敬敬地捧住,會把它揣在懷裏,而不會隨手拋擲。因為那個當下,它被賦予了意義,你的心能感受到它的份量。用佛法的辭彙解釋,這就叫“功德”。這張紙是父母的照片時,父母的功德就通過這張紙顯現出來了。

所以,稱名、稱名,這個名號不是六個字而已,這個名號的後面有意義。《觀經》就是要跟你講這個道理。但是現在呢,這個傻孩子還是不懂這個道理。也沒關係,慢慢來,你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可是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傻孩子還在問“我每天都念幾千聲,上萬聲了,阿彌陀佛會來救我吧?”你念了這麼久,你並不知道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對你到底意味著什麼?父母一邊在勸你,一邊也在等待著你——你什麼時候能夠明白我的心?這六個字是我為你而成就的。父母什麼時候開始做父母的?當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才成為父母。當有你這個孩子的時候,阿彌陀佛他才要成佛,才要成就這六字名號來救你。不要讓父母繼續流淚等待了!

人世間的光

這是《觀經》的教義——稱名吧!念我的名字吧!我會來保護你,我會來帶你到極樂淨土,解決你身心的貧苦,給你身心的安頓和生命的圓滿。從教義上說,淨土宗是屬於《觀經》的法門,他比較強調稱念名號。如果你明白這個原理,你會知道修淨土宗的孩子,還是不太理解父母心啊。他跟父母親還隔了一層,還有一個“我要念你”、“我有在念你了”的心態。就像說“爸爸媽媽你看,我每個月都有給你打款過去,我夠孝順吧?”很多人把這念佛就當成在打款,“我每天有在給阿彌陀佛打款哦,我夠孝順吧?”他根本不知道,父母不需要你來打款,很多父母的錢比孩子還多,對不對?你每個月辛辛苦苦掙了錢,給父母寄那麼一兩千塊錢,而父母自己的錢比你還多!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存的錢就是為了給你用。而你沒有體會到這點,還覺得自己很孝順。我們現在很多念佛人就是這種心態。而淨土真宗的心態是,不管你怎麼努力,都會發現父母的恩真的是沒法報。“爸爸媽媽對我真是太好了。有爸媽在,人生就很滿足,覺得自己不孤獨,很有力量。”

就是以我們人間來說也是如此。現在人到中年,身邊很多朋友、同事,已經不是父母雙全了,有的已經不在人世。像我這樣父母都還健在,真是非常幸運的事。給家裏打個電話,叫父親,父親來接電話,叫母親,母親來接電話,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這就是身為孩子的快樂。不管你活到多少歲,有父母在的時候,你就覺得自己是很安心的。因為從小到大,你都知道自己最能信賴的人是誰,最能依靠的人是誰。哪怕全世界都不要你,但父母那裏,都還為你留著一扇門。他不會嫌棄你失業了、老了、糊塗了。他只會對你說,“這樣嗎?來我這裏。”人世間尚且有這樣的心,你覺得阿彌陀佛是怎樣的心呢?阿彌陀佛是早就知道你這個人,“你會輪回,你會死哦,你死後會墮惡道,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不會讓你到這一步,你來我這裏吧。”這才是佛心。所以真宗的法門就是這樣一種親子相認的法門。

人世間的光

自古以來,反正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所以就這樣問題——往生,究竟是信心決定,還是稱名決定呢?到底是阿彌陀佛要我去,還是我憑自己能耐去的呢?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憑實力往生”。其實你越覺得自己有實力,和父母就越有隔閡,越覺得自己了不起的人越難體會父母心。所以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有自我。我們從一生下來就有自我,而我們的教育又不斷地強化這個自我——“你要加油、要努力哦!幸福都是靠自己的雙手造就的!”其實,在人世間這個話也不完全對,為什麼有時候你明明很努力卻不成功呢?愛迪生不是說了嗎,成功是要靠99%的汗水,但是你也別忘了還需要那1%的天才。而且這1%的天才比99%的汗水還重要。這話其實也不完全正確,除了努力、天才以外,也需要有運氣。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機緣”。古人有句話“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時機到了,你會感覺做什麼事情都順風順水。你明明是個笨蛋,你也會被推上寶座。這不是靠你努力,甚至是糊裏糊塗被帶到這個位置去的。所以,做人就應該努力,但你也要知道,真正起決定性的,不見得是自己的努力。你不努力一定不成功,也不足以服眾,但是還要有自身先天的稟賦和機緣。這個機緣說到底也是先天的——過去世,你有沒有與人為善?你有沒有力行善法,讓你能夠在今生得以享用?所以還是佛法說得最完整,佛教用一個詞——業力,就把這些問題都講清楚了。

所以我們要怎麼做呢?既然是善因善果,那這一生我們就要努力行善。幸福從哪里來?幸福屬於善果,那就一定先要有善因。善因要靠自己努力去造善業。所以與人為善,說好話,做好事,這些都是基本的。但這一生這樣的努力夠不夠呢?不一定夠,因為我們還有一個共業的問題。你身在這樣的環境中,整個時代、整個環境對你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你要獲得幸福,不是只靠這一生的努力就夠的,而是生生世世努力的合力。而且還得是正確的努力才行。那些商場上一夜之間破產的人,比我們還聰明,還努力。他不懂金融、不懂資本嗎?為什麼有人發財,有人破產?這背後是有很多因素的。財富來自於佈施,你能夠讓別人得到物質的財富,你能夠讓別人免於物質的匱乏,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回報自然也越多。這是天地間自然的法則,你付出的一定會回到你身上。你付出的是財佈施,那麼回饋你的主要就是財物。如果你付出的是精神上的安慰、教導和幫助,那麼你獲得的也更多是精神上的。在佛法上,前者稱之為“福”,後者稱之為“慧”。“福”就是我們世間的福報,“慧”是智慧,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認知,對順境逆境正確的觀念和態度。

人世間的光

在佛教中,羅漢就代表以修慧為主。人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智慧。這是什麼道理?如果你只有福報,回頭也就敗光了,你存不住。世間的儒家尚且知道這一點,所以說“智及之,仁能守之。”你靠聰明(“智及”)努力獲得的財富地位,要靠德行(“仁”)才能守住。這個德行就是智慧。所以儒家也是以德行仁愛為主,在佛教就稱為智慧。你看那些阿羅漢,他證到阿羅漢果,已經不入生死了,他內心是非常自在解脫的,但是看上去,一個個長相怪怪的,衣服破破的,看起來福報沒那麼夠。這樣的示現其實是告訴我們,佛教,乃至任何世間正確的教義,都應以追求真理為第一位。

那更進一步呢?你看菩薩的表現就不一樣了。我們看到菩薩的模樣,不僅相貌圓滿莊嚴、穿戴非常華貴,一看就是福報很大。同時又都是很休閒的樣子,這是一種自在。所以菩薩示現的就是福慧具足的樣子,這是人生最圓滿的狀態。圓滿到極致那就是佛了。所以從阿羅漢到菩薩,再到佛,這給我們展現了人生的理想在不同層次的表現。在大乘佛教,當然要追求福和慧的圓滿,那麼福慧圓滿的極致又是什麼呢?在人來說,是以阿彌陀佛為代表;就環境而言,是以極樂淨土為代表。你看極樂淨土,黃金鋪地,樹木花鳥都是七寶所成,這是屬於福的部分。同時樹木花鳥又都在發出法的聲音,這是智慧。所以才不會耽溺於珍寶的外相貪執之中,而住於清淨平等的解脫境界。淨土的法門就是要給眾生彰顯這樣一個生命圓滿的極致。而這樣生命圓滿的境界是阿彌陀佛他一個人先成就之後,無條件地回向給眾生。他讓你知道,你的人生首先應該追求的,是這樣一種圓滿的境界。如此才知道,在這有限的短短幾十年的人生中,你要往哪個目標走。你想追求財富嗎?這不是問題,是正常的。但追求財富,你要懂得去讓別人也獲得財富。這叫從佈施中得財富。追求財富就夠嗎?不夠,你還要有心靈的提升。這就需要從持戒開始,一路忍辱、精進、禪定,以成就精神上的淨化,佛教稱之為般若。再進一步,你一個人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富足就夠了嗎?你會發現還是不夠,為什麼?你在享受的時候,看到或聽說這世上還有邪惡、有不公、有痛苦,你正在享受的美食還那麼美味嗎?優美的音樂還能夠毫無心肝地聽下去嗎?你是人,你會有惻隱之心,會有同情共感之心。所以你會覺得不能夠一個人獨樂樂,而會想要讓別人也能夠得到這樣的快樂。佛菩薩就是這樣,所以佛不能夠一個人享受淨土,他一定要將淨土回向給眾生,讓眾生都得到。由此展開的,就是無休止的救度,這才是佛法的運作。

為什麼“阿彌陀”是無量壽呢?對於眾生來說,就是永無休止的救度。只要還有一個眾生在,那麼所有的佛,以阿彌陀佛為代表,都會為了救到這個眾生,而甘心付出墮地獄的代價。可是這些傻孩子,還在用自己的想法計度,“我要怎麼樣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青睞?我怎麼做才能得到淨土的好處?我要怎麼樣才能讓阿彌陀佛保證他一定會來救我?”不去體貼佛心,卻用自己的凡夫心,用自己有限、相對、狹隘的計度,去揣度佛心。所以才會輪回不止、爭論不休。

人世間的光

這個事情看似有爭論(指淨土宗與真宗的教義之爭),當然要以淨土真宗的說法為正確。因為真宗不是人的說法,是佛的說法,是佛心直接的顯現。佛法要是不到這個程度,這個法是不圓滿的。我們要知道,真正的圓滿一定是智慧的圓滿和慈悲的圓滿。慈悲的圓滿就意味著佛不會遺漏任何一個眾生。沒有一個人會被遺漏,沒有一只螞蟻會被遺漏。淨土宗就差這一點點,它沒有認到父母,他的父母是幹爹乾媽,所以還要定時向幹爹乾媽表示一下孝敬之心。有時候這個義子會覺得自己盡到的義務比較多,反而會責備那個親生孩子。他不知道,真正的親子不是從表面上來看的。

所以這位淨土宗的學者著作這部《教行信證破壞論》,瑞劍老師說論風相當銳利。可以想見,他大概也會引用到像善導大師、法然上人這些祖師的話,但也只是屬於字面上的引用。因為善導大師、法然上人是《觀經》法門,必然會照顧到其他宗派。其他宗派說,我持戒、苦行、修定幾十年,才敢說自己能夠解脫生死。你們淨土宗念佛就解脫生死,這也太輕鬆了吧?所以淨土宗也不得不展現很艱難的一面,不讓人小看了。

但真宗進一步說明的是,佛的境界很難很高,可是我的層次很低,而這麼高層次的佛,他要來救這麼低層次的我,這才是完整的佛法。但是,要聽到這種程度的佛法其實不容易。為什麼你會對真宗的教法有意見呢?因為你會覺得自己的層次也不低呀!當你有“佛的境界很高,我的層次也不低”的時候,你很難聽到最根本的這一層。你會覺得自己還可以蒸蒸日上地不斷前進,越修行越有信心。其實你所以為的信心只是一種自我,你的自我也在越修越膨脹。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學佛人,一走出來就給人一種“我學佛多年”的感覺。而真正有境界的人,反而會發現“我一點修行也沒有,慚愧、慚愧!”這樣其實比較有修行的味道。有的人都說自己沒有,沒有的人都說自己有,這也是我們相對法的世間很吊詭的現象。

人世間的光

凡夫就是凡夫,你聽到別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當下可能會覺得“哎喲,他怎麼會這樣?”其實只是事情沒輪到自己頭上,還沒有觸到你的敏感點。不然,你可能比他更放不下。所以看到這樣的事,要知道他只是在我們因緣未到之時,代我們示範了凡夫相。如果只是將之看成別人的八卦,這就太浪費這一番示現了。平心而論,我們又何嘗沒有對他人懷過惡意呢?比如看到別人做了不好的事,我們心裏會不會想“你這傢伙必有惡報!”這就是嗔恨心,就是毒。捫心自問,我們的內心裏有多少這樣的毒?只是一個真正的念佛人,他在光明照育之下,這些毒不容易發作。他會看到自己內心的毒。同時,當看到別人發作的時候,他也會看到這是自己的病相,而不會只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在上的旁觀者心態。

為什麼《歎異鈔》要說得那麼慈悲:

“我們連一個人都殺不了,不是因為我們太善良做不了惡事,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感召這一行為的業。但是,如果宿業成熟,即使違背意願,我們也很有可能去殺害百人,甚至千人。”(《歎異鈔·第十三節》

你真的做不出這樣的事情嗎?因緣未到時,叫你殺雞你都不敢,你說自己不能見血。哪天要是發生戰爭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那個能殺死千萬人的導彈發射按鈕,就在你手上,這時你按還是不按?你不要說,我是按命令行事,自己沒法做主。你會來做這樣的事,本身就是一個業,這樣的惡業推都推不掉。那這時候你怎麼辦?你不想做壞事,不想行惡,但你也做了。這時候,你覺得自己還有沒有資格談修行?可是,你渴不渴望被救?這時候,你覺得阿彌陀佛是不是要說,“你這種人,居然幹了這種壞事?我不理你了!”父母會不會這樣對你?不會。真正的父母會說,“孩子啊!你殺了人,這樣的惡事太讓人痛心了。孩子你要好好懺悔,我也要代你懺悔。你只要還活著,就不要忘記自己犯過這樣的罪,你要為這樣的罪過努力去贖罪。為了贖罪,請你要好好活下去。”這才是父母啊,對不對?

人世間的光

按因果的法則來說,你殺了一千個人,你至少要死一千次,償一千條命。但父母會這麼對你說嗎?真正的父母,知道因果的道理,他們的愛更超越因果。父母對你的愛,一直沒有變。他會把你的罪視為自己的罪,支持你認錯,幫助你一起贖罪。那不是徇私包庇,真正的愛,能喚醒懺悔的良知。

很多學佛人,聽到這樣的事,很難理解。“啊?殺人也能往生?這樣的教法太邪惡了吧!”這種人根本就是鐵石心腸,而且是驕慢之極,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過多少壞事。你不允許殺過人、做過壞事的人得救,你不允許阿彌陀佛救這樣的人。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自己殺蟲子就不是殺嗎?你說自己是無意的,那就不是殺嗎?人活著有不造罪的嗎?這樣的心都是像惡魔一樣的心,但是他卻說自己在學佛。學佛怎麼可以學得這麼鐵石心腸?見惡不知伸手去拉他一把,還要落井下石。說什麼“造惡就應該要得惡報!”這是因果,但佛教不是只有因果,佛教在因果之外還有慈悲,有救度!沒有救度叫什麼佛教?

人世間的光

很多人聽到真宗說惡人也可以得救,就很反感,“啊?這怎麼行呢!”這樣說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覺得自己是好人嗎?你說這句話的當下,你的心一點都不好。你的心這時候還有慈悲嗎?你的心滿滿的殺機和惡意,你自己看到了嗎?我們都是要托佛的福,被佛的光照出來才看到自己也是這樣的人,我們的內心是一樣黑暗的。

在我們眾生,希望能得到對等的回應。看到惡,就想以惡制惡。但更高的境界,是以德報怨。老子說“以德報怨”,孔子說“以直報怨”,這二者都沒有錯。以直報怨是人間的倫理,以德報怨是天地的胸懷,也是父母的胸懷。你這孩子忤逆不孝,甚至動手打了你爸,難道父母會因此就把你打入大牢嗎?在舊時代法律就是這樣規定。但真正的父母會抱著你,“認錯就好、認錯就好。這樣的壞事以後不要再幹了,我們一起回家,我們還是一家人。”所以“唯除五逆,譭謗正法”,父母不是要包庇你,而是要你認錯,好帶你回家去。

人世間的光

佛教,特別是我們漢地的佛教,是以出家作為主導的形態。出家的身份,是要專職修道,這樣的身份當然是很尊貴的。但是出家久了,他可能也會忘掉一些東西。比如我們人間最基本的親情,一些最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的佛法體認到一定的境界,你就不只是親情,而是跳出親情,對法界的眾生都能升起無緣慈、同體悲,那是比親情更純淨、高貴的一種態度。但如果你還沒有得到佛法這份真實的利益,卻已經喪失了對人情的體認,那就是現在普遍看到的一種尷尬狀態。不是說所有人都是這樣,但是你在國內看到的反對真宗的言論,大多就來自這些鐵石心腸的人。

很多人一學佛就學得怪怪的,要麼獨身、要麼離婚,看起來就是一副六親不認的樣子,但他還覺得自己很有佛法。佛法是用來幹嘛的?佛法是要結眾生緣的。如《普賢行願品》上說,諸佛菩提如同大樹,“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所以要依佛大悲心,去恒順衆生,結眾生緣。結眾生緣不是討好眾生,而是為了讓眾生都能走上清淨解脫之道。你要讓眾生能接受你,你就要用清淨的心、慈悲的心去感化對方。去接受他、包容他,而不是拒人於千裏之外,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真正的道,它是有溫度的。你要是真有道了,一定會讓人覺得親切,覺得你學的教法非常溫暖、可貴,能讓人感覺到這個人世間是有價值的,有溫度的。

人世間的光

至於佛教內部的一些爭論,不是為了爭個輸贏。如果爭論只是為了把對方辯輸,這樣的爭論贏了也是輸,是雙輸。因為人家口服心不服。這樣的辯論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懂的人他自然會懂,不是因為你辯駁了他才懂。因為他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常識和理性,他也要有正常的人心人性,才能夠體會你的心情。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你說的道理是正確的,而是這個道理是你體會到的,是用你整個人格傳達出來的。

只看文字表面,沒有人說話能做到滴水不漏,你想挑毛病永遠能挑到毛病。為什麼現在杠精那麼多,都是在看表面文字。而真正懂的人,能看到文字背後的心情和人格。是因為這些,才能夠讓人信服。

人世間的光

所以論辯也有不同層次。首先在理性、知識的層次上,能夠自圓其說,不留下太多破綻,這是基本要求。更進一步,就不是停留在問題和理論本身,而在於你體會到什麼?比如我們來學佛,你是為了能夠誇誇其談,說一大堆佛法概念?還是真的能對彼此的生命有所啟發、提升,乃至因為這個教法,讓人的生命有了依靠。佛教中,你辯我駁是必要的,但真正有價值、有功德,能起教化作用的,是有人在實踐所說的道理。口說佛法的人,或許是做法佈施,但如法修行的人,才是真正的法供養。有了活生生的人,這就不僅僅是說出來的道理,而是活出來的生命境界,這是最有說服力的。最高的說法不是口頭說法,也不是文字說法,而是身心說法。以至於他的言說文字,都帶著他身心全體的功德。就像剛才講的,南無阿彌陀佛也不只是六個字,它不是理論,而是阿彌陀佛整個人格的示現,是阿彌陀佛對眾生大悲心的顯現。所以念這六個字的當下,你的心裏有沒有體會到阿彌陀如來的慈親心?這才是真實的念佛。

而我們在辯駁的時候,心態往往是“你看看,你錯了吧!我是對的吧!”這當下就潛藏著傲慢、嗔恨和對立。而你甚至會覺得“你看,我多麼慈悲,為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就為了說服你。”你這是在尋找征服的快感,而不是有慈悲心。

我們學習淨土的教法,不要還沒有領受到慈悲,就先變得傲慢起來。不要動不動就宣稱“你看,我學到的是很高明的教法。”就像瑞默老師說的,一個真正佛弟子的本分,不是向別人炫耀,我,或者我所在的團體是多麼殊勝、多麼有學問,多麼有修行。頂戴大悲心才是根本。

人世間的光

我們現代人很悲哀的一點,就是理性過度發達,而人心反而變得很生硬、很冷漠。

這樣的問題,其實從佛的時代就已經開始。到淨土真宗建立的時代也是這樣。在親鸞聖人的傳記《御傳鈔》中,就記錄了這樣的事。法然上人門下三百弟子,就念佛到底是因為信心才不會退轉?還是因為我們修行了、念佛了才能被阿彌陀佛守護?而分出了兩個立場。前者觀點稱為“信不退”,後者是“行不退”。結果站在“信不退”這邊的只有四個人——聖覺法印、親鸞聖人、熊谷直實,再加上身為老師的法然上人。你看,門下三百多弟子,真正能跟老師同心的,才三個人。法然上人還是公認的智慧第一,教了幾十年成果也就這樣,所以到現在,淨土宗還在說明明是“行不退”,你又有什麼辦法呢?

要知道,所謂的“信心往生”指的就是大悲心,是慈親心,是依父母心往生的。因此總結為“信心正因,稱名報恩”。什麼是“信心正因”呢?信心是阿彌陀佛要我們回家的心,這是我們往生淨土正確的原因。我們為什麼能夠回家?是因為父母心讓我們回家,所以叫“信心正因”。當你體會到這樣的心,回到家和父母相認的時候,你心裏會念著父母的名字——爸爸媽媽,謝謝你。這就是“稱名報恩”。所以,稱名不是念多少、念多大聲,而是去體會父母名字的後面是怎樣一種心意。所以信心是本,稱名念佛是末。為什麼你能夠念佛,是因為被大悲心、被父母心感動了。信心是往生的正因,念佛不是正因,要有如此的肯定才行。

人世間的光

再回到《正信偈》的這三句話,“我亦在彼攝取中”。這個“我亦”,是“我居然也在?!”我知道如來的朋友圈裏有無數聖者,觀音菩薩在,大勢至菩薩在,文殊普賢在,但是,連我這樣的人也被邀請了?這裏有一種難以置信、不敢當,卻又被實實在在的事實打動後不得不接受時的驚歎:我也有份嗎?居然我就這樣地被阿彌陀佛接受了?!

“煩惱障眼雖不見,大悲無倦常照我。”雖然我還看不到佛光,但是我知道佛的大悲心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為什麼能夠知道呢?因為大悲心傳來了消息。知道這個消息的,就是信心。所以這幾句講信心的境界,你為什麼能夠往生,是要信心相應的。阿彌陀佛救我們是一個事實,我們領受這個事實,相應了,淨土才能夠顯現。

而不是說因為阿彌陀佛救我,所以我想去就去。這個“想”有問題,到底是誰在想?如果是你自己的想法,是去不了淨土的。如果你是如佛心地想,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這樣的話是很大言不慚的。父母買下的房子,為你準備了所有的設施,你又沒出一分的力。所以真正頂戴信心的人,會有“我亦在彼攝取中”的慚愧、感恩、驚喜、慶倖。有這樣的心情,才能算是孝子,才是真正的念佛人。

為什麼說真宗是以情趣入。只要你是人,你有正常的人心人情,你就可以通過人性的常情常理趣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境界。因為這是阿彌陀佛最直接的方便。只要是人,你就能夠有心,就能夠體認。

人世間的光

我非常喜歡源信大師的懺悔偈:

“如父母有子,始生便盲聾。

 慈悲心慇重,不舍而養活。

 子不見父母,父母常見子。

 諸佛視衆生,猶如羅睺羅。

 衆生雖不見,實在諸佛前。”

就像父母生下一個孩子,很不幸的是,這孩子生下時眼睛瞎了,耳朵聾了。這樣又瞎又聾的孩子能夠活下來,不是靠自己的本事,而是父母憐憫這樣的孩子,養育他長大。“這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養活他!”孩子雖然看不見、聽不見父母,可是父母對這個孩子卻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阿彌陀佛看我們眾生,就像世尊看自己的親生兒子羅睺羅一樣。眾生的肉眼雖然看不到佛,卻確確實實在阿彌陀佛面前,被佛守護著。

我們真宗有很多法語,包括《總序之文》、《一乘海誓文》,都是可以唱誦的。唱頌就像唱歌,它的好處是便於記憶,更重要的是讓這個文字自然而然地從心上流過。所以我們對聖教的法語,不只是花時間去研究就夠了,也要經常去吟誦它。不會吟誦,朗讀也好。重要的是,以唱歌的心情,一遍一遍去吟味它。你會從文字中感受到音樂、旋律。這就是經上說的“法音宣流”、“出和雅音”。這樣的和雅音,它會自然而然在我們心裏形成一種非常明確,但又不可言說的感受。學佛不是用概念去學、不是用頭腦去學。這樣的誦讀吟味,也是一種重要的聽聞。你也可以拜抄、可以去拜讀這些法語,不是只有到了作課時,才拿出來讀一讀,這樣就很陌生。課誦本中選出的這些文字都很重要,最好都能熟讀成誦。這是一生的功課,也是一生受用不盡的成就。所以大家要用自得其樂的唱歌的心情,來多多拜讀這些聖典。

這就要多多拜託大家了,南無阿彌陀佛。

——2022.06.23 於心天下書院。

《正信偈講讚》共修筆記,聞濬同朋整理,蒙光校訂。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勿改動並請註明出處:https://www.horaicn.com/
讚! (0)
Donate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網站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微信掃碼支持原創
Previous 2022-09-19 11:53
Next 2022-09-29 10:47

發佈留言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留言列表(3条)